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的配方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河 张宿义 +6 位作者 杨平 敖宗华 黄文 毛洪川 杨艳 李德林 罗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以黄水澄清液、酒尾、尾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生物酶制剂和控制发酵条件得到己酸乙酯含量较高的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试验,研究不同黄水澄清液、酒尾和尾水配比对生物发酵液己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建立了配比与生... 以黄水澄清液、酒尾、尾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生物酶制剂和控制发酵条件得到己酸乙酯含量较高的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试验,研究不同黄水澄清液、酒尾和尾水配比对生物发酵液己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建立了配比与生物发酵液中己酸乙酯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探讨了配方中各原料的互作效应,获得了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的最佳配方为:黄水澄清液26.20%、酒尾36.34%、尾水37.46%。在此最佳条件下,生物发酵液己酸乙酯含量达16.32 g/L,总酸含量为152.30 mg/100 mL,总酯(以己酸乙酯计)含量为17.66 g/L。所得生物发酵液风味成分种类丰富,黄色清亮,具有典型的发酵液复合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优化 浓香型白酒 生物发酵液 配方
下载PDF
黄水生物发酵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艳 张宿义 +3 位作者 秦辉 李德林 罗杰 蔡小波 《酿酒科技》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黄水为原料,利用己酸菌液强化生香发酵,研究发酵温度、接种量、乙醇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己酸生成量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35℃,接种量12%,乙醇浓度5%vol和发酵时间8 d时,发酵体系中己酸... 以黄水为原料,利用己酸菌液强化生香发酵,研究发酵温度、接种量、乙醇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己酸生成量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35℃,接种量12%,乙醇浓度5%vol和发酵时间8 d时,发酵体系中己酸含量最高,增幅明显,香味协调,为后期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黄水 生物发酵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康承霞 张宿义 +8 位作者 马蓉 杨艳 李德林 秦辉 罗杰 邱川峰 徐琼 田殿梅 代汉聪 《酿酒科技》 2017年第5期88-92,共5页
概述了大曲微生物的类型及主要微生物种类的功能和特性,归纳了近年来大曲功能菌的筛选及相关研究,为大曲微生物的研究和大曲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大曲微生物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酯化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河 张宿义 +7 位作者 敖宗华 丁海龙 杨艳 李德林 罗杰 苏占元 王超 毛洪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共4页
浓香型白酒酯化液是在酯化酶技术的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将酒尾、黄水、底锅水等酿造副产物中的有机酸类、醇类等在酯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富含以己酸乙酯为主的白酒香味成分的混合液。现在通过人为的控制酯化条件... 浓香型白酒酯化液是在酯化酶技术的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将酒尾、黄水、底锅水等酿造副产物中的有机酸类、醇类等在酯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富含以己酸乙酯为主的白酒香味成分的混合液。现在通过人为的控制酯化条件,利用黄水、酒尾等发酵副产物制备酯化液的反应技术在大部分白酒厂中都有应用。该文综述了浓香型白酒酯化液的生产原料、发酵条件、应用方式和效益分析,并分析了目前酯化液研究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浓香型白酒酯化液的高效生产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酯化液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一种浓香型白酒丢糟的洗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河 张宿义 +6 位作者 杨平 敖宗华 黄文 毛洪川 杨艳 李德林 罗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87,共4页
利用酿酒蒸馏冷却水对浓香型白酒丢糟进行洗糟处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丢糟:冷却水、冷却水温度、洗糟时间对洗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丢糟洗糟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洗糟时间>丢糟:冷却水>冷却水温度,洗糟最佳条件为... 利用酿酒蒸馏冷却水对浓香型白酒丢糟进行洗糟处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丢糟:冷却水、冷却水温度、洗糟时间对洗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丢糟洗糟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洗糟时间>丢糟:冷却水>冷却水温度,洗糟最佳条件为丢糟∶冷却水1∶2(g∶g)、冷却水温度70℃、洗糟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洗糟水微量成分丰富,包括酯类9种、酸类6种、醇类4种和醛类3种,其中,总酸达到75.3 mg/100 m L、总酯达到19.6 m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丢糟 洗糟 正交试验 冷却水
下载PDF
不同发酵容器对大曲清香型白酒酿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马蓉 李德林 +6 位作者 杨艳 张健 徐琼 康承霞 罗杰 邱川峰 张宿义 《酿酒科技》 2017年第7期42-45,51,共5页
在借鉴传统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基础上,以不锈钢罐、石窖、陶缸为发酵容器,研究不同发酵容器对大曲清香型白酒酿造的影响。根据发酵情况及最终酒质的综合比较得出,在泸州地区春季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不锈钢罐和陶缸比石窖更适用于... 在借鉴传统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基础上,以不锈钢罐、石窖、陶缸为发酵容器,研究不同发酵容器对大曲清香型白酒酿造的影响。根据发酵情况及最终酒质的综合比较得出,在泸州地区春季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不锈钢罐和陶缸比石窖更适用于酿造大曲清香型白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容器 大曲清香型白酒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不同糟源基础酒风味组分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杰 张宿义 +7 位作者 敖宗华 马蓉 杨艳 李德林 秦辉 张兵 蔡小波 田殿梅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5期88-92,共5页
通过对浓香型白酒不同糟源基础酒进行感官尝评分析,确定不同糟源基础酒在感官尝评上的差异。应用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法测得不同糟源基础酒中醇类、酸类、酯类、醛类和吡嗪类等50余种组分及含量,并将其分类成醇类、酸类、酯类和羰基类化合... 通过对浓香型白酒不同糟源基础酒进行感官尝评分析,确定不同糟源基础酒在感官尝评上的差异。应用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法测得不同糟源基础酒中醇类、酸类、酯类、醛类和吡嗪类等50余种组分及含量,并将其分类成醇类、酸类、酯类和羰基类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探寻基础酒中风味组分与糟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不同糟源 风味组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续糟法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琼 张宿义 +6 位作者 马蓉 秦辉 杨艳 李德林 罗杰 邱川峰 康承霞 《酿酒科技》 2017年第7期32-36,共5页
以川南糯红高粱为原料,在传统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浓香型白酒的续糟工艺生产大曲清香型白酒。通过对续糟法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下发酵过程温度、糟醅理化数据以及最终产酒质量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工艺条件下,糟醅发酵... 以川南糯红高粱为原料,在传统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浓香型白酒的续糟工艺生产大曲清香型白酒。通过对续糟法大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下发酵过程温度、糟醅理化数据以及最终产酒质量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工艺条件下,糟醅发酵正常,出酒率较高,所产酒具有典型的大曲清香型白酒的酒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糟法 大曲清香型白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