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加强医学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
汤军
张红
|
《泸州医学院学报》
|
2005 |
2
|
|
2
|
浅谈TBL在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整合中的应用 |
王顺蓉
唐华
陈蓉
张春梅
万英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3
|
小气道病及其检测法的病理生理基础 |
朱一虹
陈庄
|
《泸州医学院学报》
|
1983 |
0 |
|
4
|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雌激素受体基因的甲基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研究 |
智艳芳
黄彦生
李著华
张瑞明
王树人
|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5
|
杏丁对兔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
张英
李著华
黄维义
邓辉胜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02 |
14
|
|
6
|
肾上腺髓质素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李霞
李著华
邹平
符庆瑛
金惠铭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03 |
6
|
|
7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双自杀基因CD/UPRT对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
安丽娜
李著华
岳扬
王树人
郭志英
彭克军
韩晓群
|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8
|
肺曲菌球病36例 |
李殿清
徐翠云
周丽君
张学宪
宋言峥
魏立
吴晓明
|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
1998 |
9
|
|
9
|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LDL受体基因启动子序列的高甲基化改变 |
智艳芳
黄彦生
李著华
张瑞明
王树人
|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0
|
电解损毁大鼠弓状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苗维纳
茅子均
刘世堉
殷志伟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11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
万英
李著华
邹平
罗朝淑
|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2
|
四氢生物蝶呤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张艳青
张英
王顺蓉
李著华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
2005 |
2
|
|
13
|
HO-1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
张英
余鸿
汤军
郑福蓉
李著华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4
|
杏丁预处理对实验性兔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
张英
李著华
王顺蓉
黄维义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2002 |
6
|
|
15
|
微量肝素对家兔DIC时血液流变性变化和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 |
李著华
朱庆平
唐显玲
张英
邹平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
2003 |
8
|
|
16
|
血红素氧合酶-1高表达抗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
黄维义
张英
严丽
彭永权
陈蓉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冠心病患者胆红素浓度变化对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及黄芪的干预作用 |
张英
黄维义
彭永权
邓辉胜
李著华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
2002 |
1
|
|
18
|
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血液流变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
唐显玲
王春艳
李著华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
2007 |
11
|
|
19
|
胚胎大鼠宫内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 |
余鸿
吴雨岭
邹平
赵明德
|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变化及PGI_2的影响 |
符庆瑛
李著华
张艳青
张英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
200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