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薄皮复合移植在整形烧伤外科中的应用
1
作者 熊爱兵 郭力 廖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整形外科 烧伤 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薄皮 皮肤复合移植
下载PDF
关于烧伤整形手术的细菌学调查分析
2
作者 耿康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7期244-245,共2页
目的 :对烧伤整形手术进行细菌学调查。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接受烧伤整形手术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烧伤整形手术细菌学调查。结论:对烧伤整形手术的细菌... 目的 :对烧伤整形手术进行细菌学调查。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接受烧伤整形手术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烧伤整形手术细菌学调查。结论:对烧伤整形手术的细菌学调查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在整容手术中,应当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找出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感染的方面,进行提前的预防,而对于可能出现感染的地方应该做好药物的控制,将抗生素的功效发挥最大,避免感染的发生,使得病人得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 细菌学调查 研究
下载PDF
手背深度烧伤早期修复与其功能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熊爱兵 郭力 +5 位作者 廖毅 李越钢 何小川 郭杏 夏德林 吴国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198-199,共2页
目的:评价手背深度烧伤早期行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后的疗效。方法:于1984-01/2005-12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手背深度烧伤患者307例586只手为观察对象,诊断明确后立即行焦痂切开减张术,油纱或抗生素纱布填塞包扎,其... 目的:评价手背深度烧伤早期行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后的疗效。方法:于1984-01/2005-12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手背深度烧伤患者307例586只手为观察对象,诊断明确后立即行焦痂切开减张术,油纱或抗生素纱布填塞包扎,其余创面行暴露疗法,并进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分析伤后手术时间(≤10d和>10d)与术后近期疗效关系、烧伤面积(≤30%,31%~70%,≥71%)与术后近期疗效关系、术后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的对比。结果:纳入患者30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后10d内手术者优良率高于伤后>10d手术者(分别为94.6%,80.4%,P<0.05)。②烧伤面积≤30%患者术后近期优良率显著高于烧伤面积31%~70%和烧伤面积≥71%患者(分别为96.1%,90%,83.8%,P<0.001);烧伤面积31%~70%患者术后近期优良率也显著高于烧伤面积≥71%患者(P<0.05)。③术后近期疗效与随访远期疗效均优者占76.5%(140只手),均良者为60.7%(17只手),均差者为73.3%(11只手),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结论:手背深度烧伤早期行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有助于患手功能恢复和重建,烧伤面积越大术后指导性功能锻炼对手功能恢复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气管导管防尘保湿防护器在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玲 汪凤梅 +1 位作者 黄润文 连贵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防尘保湿防护器对烧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保护作用。方法将66例烧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防尘保湿防护器,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吸氧导管脱出率、痰...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防尘保湿防护器对烧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保护作用。方法将66例烧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防尘保湿防护器,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吸氧导管脱出率、痰痂形成率、痰培养阳性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吸氧导管脱出率、痰痂形成率、痰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导管防尘保湿防护器对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具有湿化作用,便于护理,可降低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烧伤 呼吸道护理 气管导管 保护器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敏 连贵君 《西部医学》 2013年第3期470-471,474,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和烧伤专用健康表(BSHS-A)问卷调查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简明健... 目的探讨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和烧伤专用健康表(BSHS-A)问卷调查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简明健康量表各维度得分较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也较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乃至全社会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拓宽大面积烧伤患者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最大限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敏 黄润文 +1 位作者 连贵君 李玲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最好的治疗卧具。方法:将48例重度烧伤后行植皮术的患者按知情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植皮术复苏后置于悬浮床;对照组26例,植皮术复苏后置于烧伤专用翻身床。收集比较两组皮瓣移位、皮...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最好的治疗卧具。方法:将48例重度烧伤后行植皮术的患者按知情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植皮术复苏后置于悬浮床;对照组26例,植皮术复苏后置于烧伤专用翻身床。收集比较两组皮瓣移位、皮瓣成活率、供皮区愈合平均天数和重回普通床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皮瓣移位例数为0,低于对照组的8例,皮瓣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5.4%,P=0.036,供皮区平均愈合天数较对照组提高了约2 d,P=0.041,重回普通床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约4 d,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悬浮床在防止皮瓣移位,提高皮瓣存活率,促进供皮区愈合,缩短重回普通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烧伤专用翻身床,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烧伤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 烧伤专用翻身床 重度烧伤 植皮术后
下载PDF
67例严重烧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连贵君 黄润文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6年第S1期5-6,共2页
康复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续,许多严重烧伤病人虽然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生命得到了挽救,但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疤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严重烧伤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 康复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续,许多严重烧伤病人虽然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生命得到了挽救,但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疤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严重烧伤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烧伤病人的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皮肤颜色 医院护理 康复训练 医护人员 双下肢 出院后 烧伤病人 功能锻炼 关节挛缩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熊爱兵 赖麒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第5期319-32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口服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常规给予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于伤后1 d给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200 mL/d,分两次餐后服用,连续服...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口服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常规给予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于伤后1 d给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200 mL/d,分两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0 d;对照组于伤后1 d给予生理盐水口服,200 mL/d,分两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0 d。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4、7、10 d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gA、IgG、IgM、CD_4^+、CD_8^+的含量,并计算CD_4^+/CD_8^+比值。结果治疗组患者服药后1、4、7、10 d血清IgA含量均高于服药前,服药后7、10 d血清IgG、IgM含量均较服药前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服用生理盐水后7、10 d血清IgA含量均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5),IgG、IgM含量在治疗过程中持续下降。治疗组患者服药后4、7、10 d CD_4^+含量升高,CD_8^+含量降低,CD_4^+/CD_8^+比值升高;对照组患者服药后1、4、7、10 d CD_4^+含量减少,CD_8^+含量及CD_4^+/CD_8^+比值上下波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严重烧伤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加味四君子汤 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国内烧伤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安彦川 郭力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65-567,共3页
营养支持是烧伤患者综合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降低高代谢反应,纠正烧伤后代谢紊乱,对于维护器官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感染、降低烧伤死亡率... 营养支持是烧伤患者综合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降低高代谢反应,纠正烧伤后代谢紊乱,对于维护器官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感染、降低烧伤死亡率亦十分重要。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及其应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制剂 烧伤患者 器官功能恢复 临床 国内 综合治疗 高代谢反应 增强免疫力
下载PDF
772例农村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雪 李玲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期360-362,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农村儿童烧伤原因,以帮助建立有效的防冶措施。方法从772例0-12岁农村烧伤儿童的病例资料中,按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收治季节、家庭子女构成等进行详细的登记统计分析。结果烧伤患儿中以1~3岁年龄组儿童最多,占57.5... 目的总结分析农村儿童烧伤原因,以帮助建立有效的防冶措施。方法从772例0-12岁农村烧伤儿童的病例资料中,按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收治季节、家庭子女构成等进行详细的登记统计分析。结果烧伤患儿中以1~3岁年龄组儿童最多,占57.5%;家庭生活中的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原因;非独生子女居多;8月份为高峰月。结论农村儿童烧伤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防性,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儿童管教,加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宣传,改善生活条件能有效预防农村儿童烧伤的发生,减少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烧伤 预防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爱兵 郭力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65-567,共3页
关键词 免疫功能障碍 防治进展 烧伤后 B淋巴细胞 多器官功能不全 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受抑 细胞介导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硫酸烧伤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1例
12
作者 郭杏 李越刚 +1 位作者 熊爱兵 郭力 《西南军医》 2010年第2期390-390,共1页
关键词 硫酸烧伤 合并症 救治
下载PDF
中药防治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作用机制探讨
13
作者 王熙斌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关键词 肠源性感染 烧伤 中药 细菌移位 防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氢在治疗烧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余 廖毅 《西南军医》 201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严重烧伤易引起炎症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最近研究发现,氢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清除羟自由基及过氧亚硝酸阴离子,而不影响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具有信号作用的活性氧。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譬如烧伤治疗方面展现出广... 严重烧伤易引起炎症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最近研究发现,氢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清除羟自由基及过氧亚硝酸阴离子,而不影响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具有信号作用的活性氧。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譬如烧伤治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氢能减轻烧伤对胃肠、肺部及角膜的损害及增加术后皮瓣的存活率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氢在治疗烧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活性氧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杏 谭美云 +3 位作者 郭力 熊爱兵 李越钢 何晓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2-865,共4页
背景:传统的供皮区创面修复以抗感染、支持及保护创面为主,最终为自然愈合,时间较长。研究表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切割、烧伤等动物模型创面的愈合,加速表皮再生的速度。目的:验证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背景:传统的供皮区创面修复以抗感染、支持及保护创面为主,最终为自然愈合,时间较长。研究表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切割、烧伤等动物模型创面的愈合,加速表皮再生的速度。目的:验证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需要自体植皮修复创面的患者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将32处新鲜供皮区创面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将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药液(15mL/支,2000IU/mL)直接喷洒于单层内敷纱布上直至浸透,然后覆盖到供皮区,2次/d;对照组将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供皮区,外加敷料包扎,2次/d。48h后,采用半暴露疗法。主要观察从治疗开始至供皮区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与结论: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较生理盐水喷洒组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组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及副反应发生。提示经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后,能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了瘢痕的过度增生,在加速创面愈合及再上皮化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供皮区创面 创面修复 组织移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踝关节周围及足背组织缺损12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润文 李玲 连贵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876-6877,共2页
选择2002-03/2006-0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其中外伤后皮肤坏死跟腱外露6例,胫前、外踝和足背慢性溃疡各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缺损面积6... 选择2002-03/2006-0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其中外伤后皮肤坏死跟腱外露6例,胫前、外踝和足背慢性溃疡各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缺损面积6cm×7.5cm~10cm×12cm,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2cm×14cm。清创后在腓骨小头至外踝与跟腱中点连线的轴线上,依据缺损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外踝上6cm为旋转点,皮瓣移植修复缺损。1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无功能障碍。患者行走和负重正常。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下1/3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足背等处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软组织损伤 组织移植
下载PDF
大鼠烫伤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对肠道动力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正玉 郭力 +2 位作者 何小川 施泽宏 刘承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烫伤大鼠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活性变化,探讨该酶活性与肠道功能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烧伤肠源性感染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烫伤模型,测定烫伤后大鼠胃肠推进距离及肠道组织中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及Ca2+-Mg2+-ATP... 目的:研究烫伤大鼠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活性变化,探讨该酶活性与肠道功能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烧伤肠源性感染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烫伤模型,测定烫伤后大鼠胃肠推进距离及肠道组织中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及Ca2+-Mg2+-ATP酶的含量。结果:烫伤1h后胃肠推进距离为(53.00±8.88)cm,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0.001,P<0.001);肠道组织中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分别为(341.7±111.1),(291.7±88.9),(263.9±58.3),(250.0±83.3)mol/s,与对照组比较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05,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道组织内ATP酶活性降低是肠道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代谢 腺苷三磷酸酶
下载PDF
选择性结扎节段动脉致局灶性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美云 郭杏 王远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07-4410,共4页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采用腹膜后入路结扎兔所有腰动脉的方法能够建立稳定的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但动脉的具体结扎部位尚不明确。目的:采用选择性节段动脉结扎方法建立局灶性脊髓缺血动物模型。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采用腹膜后入路结扎兔所有腰动脉的方法能够建立稳定的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但动脉的具体结扎部位尚不明确。目的:采用选择性节段动脉结扎方法建立局灶性脊髓缺血动物模型。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8只/组。模型组采用腹膜后入路结扎L1~3双侧腰动脉,对照组不结扎血管。建模后第3天,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两组兔神经功能,取结扎血管所对应的脊髓组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后肢出现功能障碍,Tarlov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脊髓组织出现急性炎性改变及神经细胞坏死等脊髓缺血现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腹膜后入路结扎L1~3双侧腰动脉能够建立较稳定的局灶性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动脉 脊髓缺血损伤 腰动脉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颈部瘢痕挛缩整复术中颌颈角形成的技巧与美学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小川 吴国平 +3 位作者 廖毅 李越钢 郭力 熊爱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整复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技巧与美学意义。方法:128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植皮、局部皮瓣、扩张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整复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技巧与美学意义。方法:128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植皮、局部皮瓣、扩张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曲线。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颌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其中116例患者术后6个月~7年随访,颌颈角仍然明显,无再次挛缩出现。结论:形成颌颈角是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成功的关键,其对维持颈部外形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瘢痕挛缩 颌颈角
下载PDF
陈旧性眶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的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国平 何小川 +4 位作者 滕利 郭力 李越钢 廖毅 熊爱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眶颧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整复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了解眶颧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 目的:探讨陈旧性眶颧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整复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了解眶颧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用自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所有病例眼球内陷均得以明显改善或矫正,颧部外形明显改善,眼球运动功能得以恢复,CT显示眶结构恢复良好,内直肌及下直肌位置及形态正常,视神经无受压。结论:陈旧性眶颧骨折所致晚期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截骨复位、植入自体或人工材料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获得有效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颧骨折 眼球内陷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