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Endocan、25(OH)D、IGF-1水平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患者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段银凤 张天如 裴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25-羟维生素D[25(OH)D]、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建档并定期产检的子痫前期患者97例,统计FG...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25-羟维生素D[25(OH)D]、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建档并定期产检的子痫前期患者97例,统计FGR发生情况,根据FGR是否发生分为FGR组和非FGR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清Endocan、25(OH)D、IGF-1,分析血清Endocan、25(OH)D、IGF-1与FGR的关系。结果:97例子痫前期患者有22例发生FGR,发生率为22.68%。FGR组舒张压、收缩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高于非F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GR组相比,FGR组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25(OH)D、IGF-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Endocan升高是FGR独立危险因素,25(OH)D、IGF-1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Endocan、25(OH)D、IGF-1预测FGR的AUC分别为0.724、0.755、0.751,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3,且成对对比显示,联合预测的AUC明显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P均<0.05)。危险度分析,血清Endocan高值患者FGR风险是低值患者的2.464倍,25(OH)D、IGF-1低值患者FGR风险是高值患者的6.594倍、4.724倍。结论:血清Endocan、25(OH)D、IGF-1与子痫前期FGR发生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FGR的一个可靠方案,为临床防治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1 25-羟维生素D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牛辉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外阴瘙痒、局部烧灼疼痛、白带异常)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pH和乳酸杆菌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阴瘙痒、局部烧灼疼痛及白带异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阴道pH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改善阴道微环境,减轻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活菌胶囊 甲硝唑 细菌性阴道病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牛辉辉 韩利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每组4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产后1 h、3 h、9 h出血量,治疗前、治疗后15 min、治疗后1 h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 h、9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后3 h、9 h的出血量(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5 min、治疗后1 h的PSV、PI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15 min、治疗后1 h的PSV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效果较好,可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药物疗法 氨丁三醇 卡波前列素 催产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