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异常雨量站点检测对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影响研究
1
作者 马振亮 段瞳 +1 位作者 田逸飞 许银山 《水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流域内存在异常的雨量站点会影响水文模型输入的质量,进而降低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为了提高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先通过计算降雨过程缺测指数及相似指数,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计算的指数进行聚类筛选出缺测异常站点;其次构建集总式新安江... 流域内存在异常的雨量站点会影响水文模型输入的质量,进而降低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为了提高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先通过计算降雨过程缺测指数及相似指数,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计算的指数进行聚类筛选出缺测异常站点;其次构建集总式新安江模型,对筛选异常雨量站点前后的1 h、3 h、6 h时段长系列流量资料进行模拟比较。乐安河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剔除异常雨量站数据后,纳西效率系数提升了0.07,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减少18.08%,可提高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rainfall stations in the basin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input data, and reduce th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To improve th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alculate the rainfall process missing index and rainfall process similarity index, and use the DBSCAN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cluster the calculated index to screen out the missing abnormal stations. The lumped Xin’anjiang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1 h, 3 h, and 6 h long flow ser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creening of abnormal rainfall stations.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the Le’an River basin show: after the abnormal rainfall station data are eliminated, the Nash efficiency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by 0.07, while the relative error of water volume is reduced 18.08%, which can improv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站 异常检测 降雨过程指数 新安江模型 DBSCAN聚类
下载PDF
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明 张晓皓 +2 位作者 纪国良 许银山 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 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湖演算模型和水力学模型提出了可考虑蓄滞洪区的通用性预报模型,以及水库库区水面线预报模拟模型方法,通过空间拓扑概化和调度策略设置可实现河、库、蓄滞洪区的上下游联动模拟计算。以长江流域三峡水库、中下游河湖及蓄滞洪区为研究区域,重点阐述了改进模型构建、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构建、模拟调度技术应用等环节,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水工程联合调度的体系方案,并通过设置预演洪水场景,分析了模拟的效果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涉及多类复杂水工程联合调度的区域提供技术参考,为长江流域水工程实时预报调度和场景推演提供计算工具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 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 大湖演算模型 水力学模型 水库群联合调度 蓄滞洪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乌江中下游干流梯级水库汛期联合调度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朱喜 李诗琼 +3 位作者 王正华 于洁 程磊 卢名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6,123,共7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合理的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可在兼顾流域防洪安全前提下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构皮滩、思林、沙沱水电站是乌江中下游干流梯级电站,由于现有防洪库容是基于单库调洪计算,并未...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合理的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可在兼顾流域防洪安全前提下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构皮滩、思林、沙沱水电站是乌江中下游干流梯级电站,由于现有防洪库容是基于单库调洪计算,并未考虑水库联合调度运行,汛期运行水位静态控制,电站机组出力受限,汛期综合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研究基于预报预泄和库容补偿作用,统筹乌江中下游多区域防洪风险,构建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模型,对基于构皮滩水库的拦蓄作用下抬升思林、沙沱水库运行水位的动态策略及其风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梯级水库联合防洪预报调度可以抬升思林、沙沱水库前汛期(6-7月)运行水位2.10~3.86 m、6.09~6.42 m,后汛期(8月)可分别抬升4.17~4.86 m和6.21~6.42 m,并可以减轻梯级枢纽、乌江中下游保护对象(思南县和沿河县)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构皮滩、思林、沙沱梯级水库汛期防洪及洪水资源利用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汛期运行水位 动态控制 乌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预报调度复盘
4
作者 冯宝飞 曾明 +1 位作者 张虎 纪国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3,共8页
2024年6月28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中下游形成。在洪水应对期间,随流域洪水形势发展滚动开展洪水预报支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时在调度边界调整后及时滚动更新洪水预报,逐步提升了预报精度。通过对发布的洪水预报精度和水库群拦蓄... 2024年6月28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中下游形成。在洪水应对期间,随流域洪水形势发展滚动开展洪水预报支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时在调度边界调整后及时滚动更新洪水预报,逐步提升了预报精度。通过对发布的洪水预报精度和水库群拦蓄过程进行统计,采用多种水文学、水力学方法对水库调度过程进行了还原并量化了防洪效益。复盘结果表明:提前5 d预报城陵矶以下河段将形成全线超警态势,提前4 d预报长江干流将形成编号洪水,各站提前1~3 d准确预测洪峰水位;通过水库群调度有效避免了长江上游洪水与洞庭湖、鄱阳湖洪峰遭遇,降低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出口控制站洪峰水位0.4~1.7 m,缩短中下游干流超警河长约206 km,避免监利至螺山河段水位超保证及城陵矶附近地区蓄滞洪区启用,防洪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防灾减灾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长江洪水 洪水预报 水库群联合调度 防洪效益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大湖演算模型在裕溪河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孟龙 李京兵 +1 位作者 张涛 张峰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0期87-90,共4页
为探究大湖演算模型在裕溪河流域是否适用,采用大湖模型和误差自回归模型,对2020年汛期裕溪河闸闸上水位一次涨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大湖模型对该流域的洪峰模拟精度较高,对水位的整体涨落过程预测较好,经过实时误差修正后,模型精度... 为探究大湖演算模型在裕溪河流域是否适用,采用大湖模型和误差自回归模型,对2020年汛期裕溪河闸闸上水位一次涨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大湖模型对该流域的洪峰模拟精度较高,对水位的整体涨落过程预测较好,经过实时误差修正后,模型精度进一步得到提升。结果表明,大湖模型在裕溪河流域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为裕溪河流域今后防洪调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湖演算模型 裕溪河流域 水位模拟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陆水面蒸发量差异特性及其原因探讨
6
作者 程海云 冯宝飞 +4 位作者 张俊 王乐 秦淑静 王琨 王正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三峡水库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水资源调蓄中心,其库区蒸发深刻影响着地表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三峡库区漂浮水面蒸发和陆上水面蒸发变化差异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区域水文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库区巴东水面漂浮站和相邻陆面站的... 三峡水库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水资源调蓄中心,其库区蒸发深刻影响着地表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三峡库区漂浮水面蒸发和陆上水面蒸发变化差异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区域水文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库区巴东水面漂浮站和相邻陆面站的多年蒸发观测资料,分析库区水陆水面蒸发的季节差异;结合ERA5辐射资料,分析水陆水面蒸发能量平衡的各组分季节变化特征,探究水陆水面蒸发差异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水陆水面蒸发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差异,其中陆面站水面蒸发峰值通常出现在8月,而漂浮站水面蒸发峰值通常出现在12月;(2)能量平衡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水体在夏半年蓄热,在冬半年则释放热量显著增加表层水体可利用能量,进而增加潜热效能,导致漂浮站蒸发峰值出现的时间较陆面站平均滞后约4个月;(3)主控因素分析表明,水陆水面蒸发及热力性质差异受多种微气象因素非线性综合影响,其中在水体蓄热阶段(3—9月),主控因素为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在水体放热阶段(10月至翌年2月),主控因素为水温和水气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水陆蒸发差异 微气象因素 季节变异 三峡水库
下载PDF
相似洪水分析与智能推荐模型研究
7
作者 田逸飞 杨海从 +4 位作者 纪国良 王乐 严方家 马振亮 张潇 《水资源研究》 2023年第5期472-485,共14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流域历史资料的相似洪水智能推荐模型,根据降雨数值预报过程对历史典型洪水进行相似洪水搜索达到洪水预报的效果。首先,选取暴雨洪水特征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特征指标降维,然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历史典型场次... 本文提出了基于流域历史资料的相似洪水智能推荐模型,根据降雨数值预报过程对历史典型洪水进行相似洪水搜索达到洪水预报的效果。首先,选取暴雨洪水特征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特征指标降维,然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历史典型场次暴雨洪水进行分类,构建雨洪聚类推荐模型,最终实现相似洪水智能推荐。在嘉陵江流域的应用显示,本研究构建的智能推荐模型可以匹配到相似的历史洪水过程,为洪水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洪水分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纳雨能力计算模型构建及应用
8
作者 童冰星 张潇 +3 位作者 张俊 李洁 江冬青 吕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2,共7页
针对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预警难题,构建了考虑不同小水库运行方式的纳雨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方案,开发考虑未来降雨的纳雨能力迭代试算方法。以2023年8月21日为起始时刻,计算湖南省缺资料地区32座试点小型水... 针对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预警难题,构建了考虑不同小水库运行方式的纳雨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方案,开发考虑未来降雨的纳雨能力迭代试算方法。以2023年8月21日为起始时刻,计算湖南省缺资料地区32座试点小型水库的纳雨能力,并以和平水库为例开展纳雨能力滚动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试点小型水库防洪风险与降雨分布合理相关,能够直观展现降雨主落区内的高风险水库分布,实现了库水位和前期降雨对于纳雨能力影响的合理量化,并且能够实时反映不同时期影响纳雨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库 纳雨能力 前期影响雨量 迭代试算 缺资料地区 湖南省
下载PDF
三峡建库前后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9
作者 丁红尧 李洁 +1 位作者 曾明 周屹峰 《水资源研究》 2024年第5期502-511,共10页
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大型通江湖泊,其防洪、生态地位突出。本文采用滑动平均、M-K趋势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三峡建库前后的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结果表明:从入出湖径流量变化分析,洞庭湖入湖组成中荆江三口径流量显著下降,三峡... 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大型通江湖泊,其防洪、生态地位突出。本文采用滑动平均、M-K趋势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三峡建库前后的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结果表明:从入出湖径流量变化分析,洞庭湖入湖组成中荆江三口径流量显著下降,三峡建库后减少44%,洞庭四水来水无明显变化,水量占比上四水比例增加、荆江三口比例下降,出湖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三峡建库后减少了12.8%,主要来自于荆江三口径流量的减少;从湖区代表站七里山站特征水位变化分析,年际、年代际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三峡建库后七里山站平均水位抬高0.18 m,逐月平均水位具有汛前水位抬高、汛后水位降低的特点,其中抬高、降低幅度最大的月份分别为3月、10月,三峡建库前后对年最高水位无明显影响,建库后年最低水位出现时间明显提前、水位值明显抬高。该成果可为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基础规律支撑。Dongting Lake is an important large-scale lake that can regulate and store water of Changjiang River, with outstanding flood control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uses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moving average and Mann-Kendall trend test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hydrological regime of Dongting Lak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noff in the three outlets along Jingjiang Rive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44%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but the runoff of the four branches of Dongting Lake unchang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runoff of the four branches to the total runoff of Dongting Lake in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ree outlets along Jingjiang River obviously decreased. The outflow of the Dongting Lake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which decreased by 12.8%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reservoir, mainly due to the decrease in the three outlets along Jingjiang River.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water level changes at Qilishan Station, a representative station in Dongting Lak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between annual and decadal water level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reservoir, the average water level at Qilishan station has risen by 0.18 meters, and the monthly average water lev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sing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and falling after the flood season. The months with the largest degree of rise and fall are March and October,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of the reservoir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nnual highest water level.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occurrence time of the annual minimum water level is significantly earlier, and the water level value rises. This conclusion can provide basic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of water and drought disaster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文情势 三峡水库 径流量 特征水位
下载PDF
基于MOD16产品的嫩江流域蒸散发量时空特征分析
10
作者 田逸飞 马振亮 《地理科学研究》 2023年第6期830-841,共12页
本文基于NASA团队的MOD16遥感数据集,统计分析了嫩江流域2000~2014年地表蒸散量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状况,探讨了不同地表类型下蒸散发量的差异性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得到:利用水量平衡方程检验,相对误差在10.96%,MOD16产品的精度能够满... 本文基于NASA团队的MOD16遥感数据集,统计分析了嫩江流域2000~2014年地表蒸散量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状况,探讨了不同地表类型下蒸散发量的差异性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得到:利用水量平衡方程检验,相对误差在10.96%,MOD16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研究分析嫩江流域蒸散发量时空变化的要求。根据MOD16产品数据,嫩江流域2000~2014年多年平均蒸散发量为396 mm。嫩江流域全年的蒸散发量年内分布大致呈双峰型格局,在三月出现一个小峰值,在七月或八月出现年最大值。流域内地表蒸散发量受地表覆盖的土地类型影响,蒸散发量大小的排序依次为“林地 > 草地 > 农田 > 城镇 > 裸地”。分析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蒸散发量年内分布,可以看出林地的年内分布的变异系数最大,离散程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16 嫩江流域 地表蒸散发量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江-湖-蓄滞洪区聚合调洪演算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瑜彬 张涛 +1 位作者 童冰星 许银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5,70,共7页
为提高纳入蓄滞洪区的河道洪水模拟精度和效率,更大限度发挥蓄滞洪区的综合利用效益,建立了以大湖模型为基础的江-湖-蓄滞洪区聚合调洪演算模型,提出考虑蓄滞洪区运用影响的洪水模拟方案。以鄱阳湖区2020年实际来水作为边界条件,以2020... 为提高纳入蓄滞洪区的河道洪水模拟精度和效率,更大限度发挥蓄滞洪区的综合利用效益,建立了以大湖模型为基础的江-湖-蓄滞洪区聚合调洪演算模型,提出考虑蓄滞洪区运用影响的洪水模拟方案。以鄱阳湖区2020年实际来水作为边界条件,以2020年7月1日为起始时刻开展单退圩堤启用与否工况下的洪水实时调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构建的江-湖-蓄滞洪区聚合调洪演算模型可以合理快速地模拟蓄滞洪区启用时的鄱阳湖水位变化过程。鄱阳湖区单退圩堤启用分洪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湖区水位0.2~0.3 m,模拟结果与实际过程相近,如不分洪,湖口站最高水位将超过保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蓄滞洪区调度和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更精确的水文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单退圩堤 调洪演算 大湖演算模型 鄱阳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