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作者 丁兆平 吴维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9年第3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中药材生产 中药材资源 可持续发 农药残留 引种栽培 病虫害防治 绿色药材 药用植物 道地药材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滤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口服液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简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9-50,共2页
通过对人参精及海龙蛤蚧精两种口服液进行超滤新技术应用实验,并与传统工艺产品在能耗、产品质量、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作了比较。
关键词 人参精回服液 海龙蛤蚧精 口服液 制备 超滤法
下载PDF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0
3
作者 高玉敏 王名洲 +5 位作者 王建平 战旗 秦红岩 穆惠军 关桂菊 王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68-569,F003,共3页
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中又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luteolin-7-O-α-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lute-olin-7-O-β-D-galactoside,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 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中又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luteolin-7-O-α-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lute-olin-7-O-β-D-galactoside,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glu-coside,Ⅲ),金丝桃甙(hyperoside,Ⅳ),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木犀草素 槲皮素 金丝桃甙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国29种和泰国1种卷柏科植物的叶形态学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稚颖 张宪春 +1 位作者 崔绍梅 周凤琴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对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中国产29种和泰国产1种植物的叶形态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卷柏科植物在叶形态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1)叶多为二形,罕为一形,无叶柄,叶二形者侧叶多大于中叶,外展或斜...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对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中国产29种和泰国产1种植物的叶形态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卷柏科植物在叶形态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1)叶多为二形,罕为一形,无叶柄,叶二形者侧叶多大于中叶,外展或斜上,中叶贴生于腹面茎上,交互覆瓦状排成4列,叶一形者则在茎上作螺旋状排列。(2)侧叶与中叶上表皮细胞形态相似,近等径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或波状;侧叶与中叶下表皮细胞形态也相似,长方形或长条形,垂周壁波状。(3)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或放射型,气孔多分布于中叶上表皮和侧叶下表皮中脉处。研究发现,叶外形、叶表皮细胞形态及气孔分布特征等为中国卷柏科植物种间分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研究的有关种类可以依据下面这些特征进行分类:(1)叶为一形叶或二形;(2)叶在枝上着生为螺旋状或成对交互排列;(3)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深波状或浅波状;(4)叶上、下表皮细胞同形或异形;(5)气孔为无规则型或放射型;以及(6)气孔在中叶和侧叶的上、下表皮上的分布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科 形态学 叶表皮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用均匀设计优选麻杏石甘汤的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秀梅 张兆旺 +2 位作者 尉小慧 王英姿 郑增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4-918,共5页
目的 :为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炙甘草 )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 :以麻黄碱、甘草次酸、钙离子 ,氢氰酸、干浸膏为指标 ,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 (简称SBE法 )的工艺条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麻黄碱、甘草次酸的含量 ... 目的 :为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炙甘草 )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 :以麻黄碱、甘草次酸、钙离子 ,氢氰酸、干浸膏为指标 ,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 (简称SBE法 )的工艺条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麻黄碱、甘草次酸的含量 ;用滴定法测定钙离子、氢氰酸的含量 ;用重量法测定干浸膏得率。结果 :确定其工艺条件为 :3煎用水 pH值依次为 :2 .0 ,6 .5 ,9.0 ;煎煮时间依次为 :2 .0 ,1.0 ,0 .5h。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麻杏石甘汤 半仿生提取法 工艺条件
下载PDF
寒痛定泡腾冲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秀梅 张兆旺 +1 位作者 柳专红 张文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30,共5页
对寒痛定的组成药物进行薄层层析鉴别;对其乌头碱限量、粒度、水分、酸度和糖度等进行检查;测定了芍药甙、甘草次酸及总生物碱的含量。初步拟定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寒痛定泡腾冲剂 质量标准 芍药甙 甘草次酸
下载PDF
鲁运神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兆旺 孙秀梅 +1 位作者 胡英 张文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11,共4页
对鲁运神液组成药物人参、党参、五味子、麦冬、鸡血藤进行了薄层鉴别;用比色法测定了人参皂甙Rb1的含量。
关键词 鲁运神液 比色法 人参皂甙 人参 党参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用酒方法四物汤中阿魏酸、芍药甙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文海 石井岗 +1 位作者 张守志 杜征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用酒方法对四物汤成分的影响。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5种四物汤中阿魏酸、芍药甙及乙醚溶出物的含量。结果:四物汤酒煎方,所测成分含量最高。酒制当归、熟地黄后水煎方含量最低。结论:四物汤用酒煎或兑酒较用酒炮... 目的:比较不同用酒方法对四物汤成分的影响。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5种四物汤中阿魏酸、芍药甙及乙醚溶出物的含量。结果:四物汤酒煎方,所测成分含量最高。酒制当归、熟地黄后水煎方含量最低。结论:四物汤用酒煎或兑酒较用酒炮制当归、熟地黄更有利于成分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阿魏酸 芍药甙 酒制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降脂保肝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平 王宏 +2 位作者 战旗 杨成勇 王兴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84-384,共1页
降脂保肝胶囊中的主要药物何首乌和决明子中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均为大黄素类及其甙类等蒽醌类化合物[1]。有文献报道何首乌所含蒽醌类及其葡萄糖甙有强心、抗寒、降血脂等效应[2],而决明子中某些蒽醌类和萘骈-吡喃酮甙具有抗四... 降脂保肝胶囊中的主要药物何首乌和决明子中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均为大黄素类及其甙类等蒽醌类化合物[1]。有文献报道何首乌所含蒽醌类及其葡萄糖甙有强心、抗寒、降血脂等效应[2],而决明子中某些蒽醌类和萘骈-吡喃酮甙具有抗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对原代培养小鼠肝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保肝胶囊 大黄素 中药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天然麝香研究的概况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雪 高兆润 《中草药》 CAS 1981年第5期44-48,共5页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天然麝香的化学和药理研究的进展。麝香的化学成分是复杂的,已分离的成分有麝香酮、麝香吡啶、胆酸、胆甾烷、十一种雄甾烷、脂肪酸、二十二种C14~C33脂肪酸的胆固醇脂、十种C20~C29脂肪醇、氨基酸、肽类、脲素、铵...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天然麝香的化学和药理研究的进展。麝香的化学成分是复杂的,已分离的成分有麝香酮、麝香吡啶、胆酸、胆甾烷、十一种雄甾烷、脂肪酸、二十二种C14~C33脂肪酸的胆固醇脂、十种C20~C29脂肪醇、氨基酸、肽类、脲素、铵盐和多种无机元素等。麝香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毒性较低,具有强心、兴奋呼吸和中枢神经、抗炎、雄激素作用和增强β-肾上腺素作用等。我国对麝香重要成分麝香酮的化学合成和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表明麝香酮是麝香组成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麝香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化学成分 抗炎作用 麝香酮 雄激素样作用 混悬液 药理研究 小鼠腹腔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葛根提取工艺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新刚 路富玉 +1 位作者 隋晓春 卢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9期780-781,共2页
为探讨葛根的提取工艺条件 ,采用薄层扫描法 ,以葛根素为检测指标 ,用正交试验考察了 4种因素 (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 )对其含量的影响 。
关键词 葛根 葛根素 乙醇 薄层扫描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茵栀兰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玉敏 王名洲 +4 位作者 王涛 贾美春 朱冬梅 王俊香 仇政芳 《山东医药工业》 1995年第1期7-7,共1页
茵栀兰冲剂系临床治疗肝炎的有效验方,本文对方中茵陈、大黄、栀子进行了薄层鉴别,并以绿原酸、大黄素为指标用薄层—紫外法对茵陈、大黄进行了含量测定。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7.38%,大黄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 茵栀兰冲剂系临床治疗肝炎的有效验方,本文对方中茵陈、大黄、栀子进行了薄层鉴别,并以绿原酸、大黄素为指标用薄层—紫外法对茵陈、大黄进行了含量测定。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7.38%,大黄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5%。该法稳定,准确,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兰冲剂 质量标准 鉴别 中成药
下载PDF
降脂保肝胶囊中丹参、山植的薄层层析鉴定
13
作者 秦红岩 王建平 王宏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12期29-30,共2页
用TLC法对降脂保肝胶囊中的丹参、山楂进行了薄层层析鉴别,为该药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降脂保肝胶囊 TLC法 丹参 山楂
下载PDF
胃复康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14
作者 高玉敏 王名洲 +5 位作者 张莲蕙 隗继武 贾美春 朱冬梅 王俊香 王宏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6期417-420,共4页
对胃复康冲剂中的黄芩、黄连、大黄、白芍进行了薄层鉴定。并以大黄素、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采用薄层一紫外法对大黄、黄连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大黄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γ=0.9999,平均回收串为97.06%,盐酸小檗碱平均回... 对胃复康冲剂中的黄芩、黄连、大黄、白芍进行了薄层鉴定。并以大黄素、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采用薄层一紫外法对大黄、黄连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大黄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γ=0.9999,平均回收串为97.06%,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串为96.81%,该法稳定,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康冲剂 质量标准 鉴别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10种商品百合的来源和性状鉴别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法丽 徐凌川 左曦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百合 来源 性状 鉴别 中药
下载PDF
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庄建红 简惠 +1 位作者 王俊香 杜征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21-421,共1页
采用超声、冷浸、热回流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方法含量高。
关键词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提取方法 薄层扫描
下载PDF
金鸣片毒理研究
17
作者 郑瑶琴 曲钧庆 +13 位作者 聂恒环 邱玉芳 邢国庆 高允生 曲正 朱玉芸 高聆 徐红 朱长义 于爱连 曲迅 武爱民 郭居新 李新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本文报道对中药复方制剂金鸣片的毒理研究结果。小鼠最大耐受量为5.12g/kg(相当于人用量的436倍)。小鼠2.56g/kg/日连用7日未发现蓄积毒性。大鼠长期毒性(30天),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及常规病检,均无异常发现。微核试验及Ames氏试验结果,均... 本文报道对中药复方制剂金鸣片的毒理研究结果。小鼠最大耐受量为5.12g/kg(相当于人用量的436倍)。小鼠2.56g/kg/日连用7日未发现蓄积毒性。大鼠长期毒性(30天),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及常规病检,均无异常发现。微核试验及Ames氏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研究 小鼠 长期毒性 化验检查 病检 最大耐受量 阴性 异常发现
下载PDF
咳喘清散治疗鸡呼吸道病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简惠 庄建红 曲福生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共2页
用中药咳喘清散和诺氟沙星溶液对240只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鸡进行了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咳喘清散”有缓解和治疗雏鸡呼吸道病的作用,其中高、中剂量组的存活率与攻毒不给药组比较,存活率差异明显(... 用中药咳喘清散和诺氟沙星溶液对240只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鸡进行了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咳喘清散”有缓解和治疗雏鸡呼吸道病的作用,其中高、中剂量组的存活率与攻毒不给药组比较,存活率差异明显(P<0.05);和药物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体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清散 传染性支气管炎 喉气管炎 鸡呼吸道病
下载PDF
心脉通口服液中人参二醇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建红 简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11-12,共2页
心脉通口服液中人参二醇的含量测定庄建红简惠(山东济南中药厂济南250100)心脉通口服液由人参、麦冬、赤芍等中药经醇提、水煎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口服液。具有活血养阴,益气复脉,强身益寿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痹、胸闷气短等症。... 心脉通口服液中人参二醇的含量测定庄建红简惠(山东济南中药厂济南250100)心脉通口服液由人参、麦冬、赤芍等中药经醇提、水煎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口服液。具有活血养阴,益气复脉,强身益寿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痹、胸闷气短等症。其中人参为主药,为控制本品的内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通口服液 人参二醇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JH澄清剂用于升血灵颗粒正交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庄肃农 庄肃川 隋晓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03-403,共1页
用正交试验对JH澄清剂用于升血灵颗粒剂的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用JH澄清剂对升血灵水提取液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澄清剂用量7%.
关键词 正交试验 JH澄清剂 升血灵颗粒 最佳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