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位角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宝 刘光凤 +7 位作者 宫继斌 庞明敏 闫美辰 许玥 孟婷钰 许娜娜 范少华 王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相位角(PhA)作为一种机体成分评估指标,能够反映细胞完整性、细胞内外空间水分的分布及肌肉和脂肪质量,近年来在危重病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hA由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测得的全身电阻数据计算而来,可在床旁便携使用,无侵入性,使用成... 相位角(PhA)作为一种机体成分评估指标,能够反映细胞完整性、细胞内外空间水分的分布及肌肉和脂肪质量,近年来在危重病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hA由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测得的全身电阻数据计算而来,可在床旁便携使用,无侵入性,使用成本低廉,且可靠性高。本文旨在总结和探讨PhA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和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角 生物电阻抗分析 危重病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治疗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亓蕾 刘亮 +3 位作者 朱靖宇 岳萌 齐明 申星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内镜中心2013年4月~2017年4月共41例ESD患者和28例EMR患者进入本研究,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2组患者... 目的:回顾性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内镜中心2013年4月~2017年4月共41例ESD患者和28例EMR患者进入本研究,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EMR治疗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费用上显著少于ESD治疗组(均P<0.01)。在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SD治疗组和EMR治疗组完整切除率均为100%。EMR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发生率3.4%,病变位于胃体,直径1.8cm),ESD组无术中穿孔事件发生。2组均未发生气胸、大出血、化脓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本研究,EMR具有手术花费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而在肿瘤病变直径较大时ESD可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益元平喘汤治疗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鹏 韩其政 +2 位作者 许月丽 耿继飞 姬峰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59-62,共4页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益元平喘汤治疗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益元平喘汤口...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益元平喘汤治疗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益元平喘汤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等肺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IgE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50/55)、74.07%(40/5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366,P<0.05)。两组治疗后FVC、PEF、FEV1均高于治疗前,FeNO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VC、PEF、FEV1高于对照组治疗后,FeNO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两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和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T细胞及血清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T细胞及血清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CT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益元平喘汤治疗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肾虚痰阻型 益元平喘汤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瑞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脓毒症早期血清白蛋白表达水平,揭示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判断脓毒症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脓毒症患者,将并发脓毒性休克的49例患者作为脓毒性休克组,将非脓毒性休克的63例患者作为脓毒症组。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获... 目的探讨分析脓毒症早期血清白蛋白表达水平,揭示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判断脓毒症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脓毒症患者,将并发脓毒性休克的49例患者作为脓毒性休克组,将非脓毒性休克的63例患者作为脓毒症组。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获得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24 h内临床参数(年龄、性别、疾病、血常规、降钙素原、血生化全项和血气分析),并计算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28 d内生存情况等。比较脓毒症组患者与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关参数值变化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血清总蛋白为(59.24±7.76)g/L,高于脓毒性休克组的(54.01±9.31)g/L(P<0.05);白蛋白为(31.36±5.80)g/L,高于脓毒性休克组的(26.08±7.20)g/L(P<0.05);前白蛋白为(114.58±69.01)mg/L,高于脓毒性休克组的(75.73±58.98)mg/L(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乳酸及28 d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与预后(死亡)均成负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常有变化,对预后(死亡)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清白蛋白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不同湿化液在ICU重症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荣晓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7期3194-319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液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80例,根据气道湿化中采用湿化液不同分为氯化钠组(以0.45%氯化钠作为湿化液)和氨溴索组(以0... 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液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80例,根据气道湿化中采用湿化液不同分为氯化钠组(以0.45%氯化钠作为湿化液)和氨溴索组(以0.9%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化液)各40例。比较两组气道湿化7 d后痰液黏稠度、平均吸痰量及气道护理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人工气道并发症情况。结果:气道护理7 d后,氨溴索组痰液黏稠度明显优于氯化钠组,平均吸痰量大于0.45%氯化钠组,PaO2、PaCO2改善明显优于0.45%氯化钠组;氨溴索组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氯化钠组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盐酸氨溴索联合0.9%氯化钠进行气道湿化能够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加排痰量,改善重症患者通气功能,降低人工气道并发症,是较0.45%氯化钠更理想的气道湿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氨溴索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原文传递
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庞明敏 闫美辰 +5 位作者 刘光凤 宫继斌 许娜娜 郑玥 范少华 王昊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脓毒症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问题,病死率高。液体复苏治疗是脓毒症早期紧急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发生机制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和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的... 脓毒症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问题,病死率高。液体复苏治疗是脓毒症早期紧急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发生机制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和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法和策略也随之更新。本文对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策略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新对脓毒症液体复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转录因子2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丕武 王海燕 徐岭岭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21(transcription factor 21,TCF2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TCF21过表达质粒转染到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是否转染成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21(transcription factor 21,TCF2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TCF21过表达质粒转染到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是否转染成功;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DAPI法、Transwell实验、鸡胚尿囊膜实验检测TCF21过表达对MDA-MB-231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对TCF21蛋白表达的结果表明TCF21过表达质粒成功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过表达TCF21后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转染48 h后开始发挥抑制作用,抑制肿瘤的侵袭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TCF2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TCF21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血管的生成,促进其凋亡的发生,提示TCF21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潜在的一个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录因子 细胞增殖 MDA-MB-231
原文传递
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iR210和stat3的表达与HIF-1α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范少华 张轶超 +3 位作者 袁晓东 毕景雯 张一辰 李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共6页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大脑皮层MiR210的表达变化,探讨MiR210及stat3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之间的相关性及调节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组(GI组)及statt...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大脑皮层MiR210的表达变化,探讨MiR210及stat3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之间的相关性及调节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组(GI组)及stattic+全脑缺血组(stattic+GI组)。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stat3、p-stat3及HIF-1α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脑皮层MiR210及HIF-1αmRNA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GI组海马stat3、p-stat3及HIF-1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大脑皮层M iR210及HIF-1αmRNA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与GI组相比,stattic+GI组海马p-stat3及HIF-1α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而stat3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大脑皮层HIF-1αmRNA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iR210及stat3表达发生明显变化,且两者与HIF-1α之间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大鼠 MiR210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AQP5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晓琳 张文月 +2 位作者 荣晓倩 赵存成 高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249-2253,共5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医院普通感染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提取两组患者DNA,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医院普通感染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提取两组患者DNA,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及测序技术检测AQP5基因多态性,分析各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脓毒症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PCT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rs3736309、rs296759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QP5rs3736309、rs2967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感染无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是否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病情程度、rs296759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OR=1.650)、APACHEⅡ评分≥15分(OR=1.533)、rs296759基因型(CC)(OR=1.608)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QP5基因2个位点rs3736309、rs296759的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无明显相关,但rs296759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预后相关,CC基因型可能提示脓毒症预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5 基因多态性 脓毒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和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美辰 庞明敏 +4 位作者 刘光凤 许娜娜 郑玥 范少华 王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14-421,共8页
脓毒症被定义为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危重期患者的生命健康,增加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导致远期预后不良。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2017年脓毒症导致的死亡占全球... 脓毒症被定义为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危重期患者的生命健康,增加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导致远期预后不良。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2017年脓毒症导致的死亡占全球可预防死亡的近20%[2]。其中,肾脏是脓毒症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大约有60%的脓毒症患者伴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当合并AKI时,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3-4]。同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AKI相比,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KI)往往预后更差[5]。如未及时识别和处理S-AKI,患者将有可能发展成慢性肾脏病,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器官功能障碍 心血管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 重症医学科 脓毒症患者 费县人民医院
原文传递
病毒性脓毒症的研究现况和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光凤 闫美辰 +3 位作者 庞明敏 许娜娜 范少华 王昊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随着病原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病毒感染在脓毒症中越来越常见。基于病毒这一特定感染病原体,病毒性脓毒症被定义为宿主对病毒性感染反应失调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流行性感冒... 随着病原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病毒感染在脓毒症中越来越常见。基于病毒这一特定感染病原体,病毒性脓毒症被定义为宿主对病毒性感染反应失调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流行性感冒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的全球或区域流行,尤其是2019年至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球流行,病毒性脓毒症逐渐被认识,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现总结病毒性脓毒症的病原学、病理生理机制、高炎症反应与免疫抑制过程、病原学新型标志物研究、新型抗病毒药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病毒性脓毒症 病理生理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肺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宫继斌 刘光凤 +7 位作者 刘宝 闫美辰 庞明敏 许玥 孟婷钰 许娜娜 范少华 王昊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病毒性肺炎的地方性流行或全球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病毒性肺炎患者容易继发侵袭性肺曲霉病。而后者的出现,会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甚至死亡的风险大幅提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给临床诊疗带来新的挑... 病毒性肺炎的地方性流行或全球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病毒性肺炎患者容易继发侵袭性肺曲霉病。而后者的出现,会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甚至死亡的风险大幅提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给临床诊疗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深入阐述病毒性肺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侵袭性肺曲霉病 流行病学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