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健康生态学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芬 于培培 +3 位作者 赵文文 刘春梅 李亚芬 王毓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1年12月—2022年5月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1年12月—2022年5月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7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其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95.69±20.8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是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3.7%。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心功能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鼓励患者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 健康素养 冠心病 高血压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炎症性心包综合征1例
2
作者 杜艳艳 曹勇 +3 位作者 胡玲爱 张志强 毕田田 房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66-36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再灌注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炎症性心包综合征临床较常见,常出现误诊和延误治疗。本文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持续胸痛不缓解,且病程中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发热、炎症指标持... 近年来随着再灌注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炎症性心包综合征临床较常见,常出现误诊和延误治疗。本文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持续胸痛不缓解,且病程中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发热、炎症指标持续升高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旨在对其提供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 再灌注治疗 诊疗思路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炎症 炎症指标 胸腔积液
下载PDF
神经肽Y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宗雷 孟凡华 +4 位作者 郭道通 许朕 蔺跃栋 卓军 程云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Y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诊绿色通道行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148例,根据PCI中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肽Y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诊绿色通道行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148例,根据PCI中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32例和正常血流组116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PCI前神经肽Y和内皮素1水平。PCI后6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神经肽Y是否与心脏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结果无复流组置入支架直径、发病时间、肌钙蛋白I、神经肽Y、内皮素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肽Y水平、发病时间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神经肽Y预测无复流发生的曲下面积为0.790(95%CI:0.709~0.871)。PCI后6个月无复流组LVEDD高于正常血流组[(57.07±8.23)mmvs(52.25±7.92)mm,P<0.01],LVEF低于正常血流组[(43.90±7.27)%vs(47.64±7.35)%,P<0.05]。神经肽Y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37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66,P<0.01)。结论神经肽Y对急性STEMI患者PCI中发生无复流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其水平升高与PCI后6个月左心室增大、LVEF降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神经肽Y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测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4
作者 郭延吉 刘成林 +5 位作者 王蔓蔓 师猛 李勇 李若萌 付敏 肖子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潜在影响要素,构建一个高效且准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急诊科的AMI患者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潜在影响要素,构建一个高效且准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急诊科的AMI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基于此分析,构建针对A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其预测准确性,并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来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本研究共纳入了583名患者,其中发生院内MACE的患者85例(14.5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年龄、Killip分级≥I级、肌红蛋白(MYO)、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凝血酶原时间(PT)心电图T波改变、心脏彩超室壁运动异常发生率、心肌缺血时间>6h、PCI术前发生MACE例数以及左前降支狭窄率等指标升高;发病前曾口服抗板药物、冠心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例数、入院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illip分级、BNP、心肌缺血时间>6h以及PCI术前已经发生MACE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发病前曾口服抗板药物和LVEF是独立保护因素。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通过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出列线图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和67.66%。此外,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χ^(2)=1.937,P=0.98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评估AMI患者在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风险,为PCI术后AMI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列线图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细胞应激性衰老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贤玲 陈雪英 郭莹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细胞衰老被定义为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其特征在于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显著改变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产生。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中血流需求和供应之间严重失衡可导致细胞应激性衰老的发生,其在决定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衰老被定义为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其特征在于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显著改变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产生。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中血流需求和供应之间严重失衡可导致细胞应激性衰老的发生,其在决定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主要对细胞应激性衰老在心肌梗死后维持心脏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针对细胞衰老开发的药物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为通过调节细胞衰老而改善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文艳 张志强 +1 位作者 陈蕾 尉希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1],其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为2%,在80岁及以上人群中为10%~12%,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显示,心房颤动的流行率估计高达3350万人[2,3]。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1],其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为2%,在80岁及以上人群中为10%~12%,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显示,心房颤动的流行率估计高达3350万人[2,3]。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通过抑制葡萄糖和钠离子重吸收促进尿糖和尿钠[4]。常用的SGLT2i包括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等[5]。研究表明,SGLT2i除血糖控制外,还提供实质性的心脏保护作用[6]。最近的许多实验证据和临床证据表明了SGLT2i可降低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型糖尿病 安慰剂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抑制剂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对1年内再入院预测价值研究
7
作者 褚夫芹 李志华 +2 位作者 刘雷 陈汉文 董国霞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588-598,共11页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心衰的因素也研究了很多,但对于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清钠的水平对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尚有争议。目的:分析心衰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与1年内再入院的关系。方法:这项研究...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心衰的因素也研究了很多,但对于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清钠的水平对1年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尚有争议。目的:分析心衰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与1年内再入院的关系。方法:这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所有心衰住院患者的数据均来自PhysioNet数据库。该数据库整合了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8名诊断为心衰患者的咨询记录和随访数据。我们分析了因心衰入院治疗的876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根据入院的血清钠水平分为三组:低血清钠组(107.5~136.8 mmol/L, n = 292)、中血清钠组(136.9~140 mmol/L, n = 285)和高血清钠组(140.1~154 mmol/L, n = 299)。采用Cox回归、分层分析和阈值效应分析、KM曲线,探究血清钠与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阈值分析中,血清钠每增加1mmol/L,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风险显著降低3%,风险比(HR)及其95% CI为0.97 (0.94~0.99)。使用三个模型分析不同血钠水平的患者,校正后,高钠组相对于低钠组和中钠组风险较低,结果事件存在显著差异,HR及其95% CI分别为0.69 (0.58~0.81, P < 0.001)、0.70 (0.59~0.83, P < 0.001)和0.72 (0.57~0.92, P = 0.007)。亚组分析显示,血清钠水平对结果事件有稳定的影响,不受协变量(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利尿剂、肌酐、尿酸、钾、氯、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结论:血清钠与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结局事件呈负相关。较高的血清钠会使心衰患者1年内再入院的风险降低。因此,首次住院时血清钠的水平可能是一个心衰患者再入院有价值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钠 1年内再入院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蕾 张志强 +1 位作者 梁文艳 尉希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错误折叠的可溶性蛋白在心脏中形成不溶性淀粉样物质并沉积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心脏淀粉样变性。早期心脏淀粉样变性不易诊断,且易被误诊。本文对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心脏淀粉样变... 错误折叠的可溶性蛋白在心脏中形成不溶性淀粉样物质并沉积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心脏淀粉样变性。早期心脏淀粉样变性不易诊断,且易被误诊。本文对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认识,从而更加快速、准确地诊断该疾病,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性 分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强 张洪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595-1603,共9页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 SC),又称为Takotsubo综合征,最早于1990年由日本佐藤等人提出,是一种以急性一过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支持性和对症药物治疗仍然是主...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 SC),又称为Takotsubo综合征,最早于1990年由日本佐藤等人提出,是一种以急性一过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支持性和对症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疗法。目前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儿茶酚胺分泌、炎症反应、微血管功能障碍等。虽然以前认为这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尽管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但许多人仍然有限制性症状。近年来SC的确诊率也在不断提高,备受国内外专家关注。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触发因素、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预后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SC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Takotsubo综合征 病理生理 综述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与恐惧疾病进展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黄春岩 马慧 +3 位作者 王莉 钱瑞娟 刘珊珊 李甜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目的以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患者为调查对象,对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探讨睡眠质量与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2023年5月抽取15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 目的以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患者为调查对象,对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探讨睡眠质量与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2023年5月抽取15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均分为(7.51±2.95)分,恐惧疾病进展均分为(21.03±6.3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恐惧进展进入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影响因素的模型,且可独立解释其睡眠质量指数34.4%的变异度。结论慢性心衰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及睡眠障碍处于中等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是其睡眠质量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睡眠质量 恐惧疾病进展
下载PDF
细致管理联合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等的影响
11
作者 张艳青 梁翠翠 +1 位作者 史丽丽 刘晓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究细致管理联合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21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61)和对照组(n=60),对... 目的:探究细致管理联合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21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61)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细致管理联合延伸护理,两组均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运动耐力、心理状态、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护理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4.87±3.02)mm比(40.10±2.14)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1.55±3.50)mm比(47.32±3.02)mm]、心率[(85.29±2.97)次/min比(81.50±5.05)次/mi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8.57±1.43)分比(11.88±1.07)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8.46±1.59)分比(13.26±1.10)分]、汉化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HFScBS-C)评分[(17.88±1.62)分比(13.55±1.87)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其他领域[(14.10±1.55)分比(6.97±1.39)分]、躯体领域[(19.47±2.48)分比(11.17±2.27)分]和情感领域[(9.31±1.69)分比(4.90±1.66)分]维度分、不良事件发生率(23.33%比8.33%)显著降低;6min步行距离(6MWD)[(434.93±4.31)m比(481.01±4.59)m]显著增加(P<0.05或<0.01)。结论:细致管理联合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和自护能力,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耐量 护理
下载PDF
一种适合初学者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
12
作者 吴庆景 陈雪英 申程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更适合初学者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将80只SPF级WT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位结扎组,缝合线协同开睑器扩开肋间隙,暴露心,并行前降支结扎,分别建立大、中、小面积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方法同中位结扎组,... 目的:探索一种更适合初学者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将80只SPF级WT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位结扎组,缝合线协同开睑器扩开肋间隙,暴露心,并行前降支结扎,分别建立大、中、小面积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方法同中位结扎组,但缝合线不结扎,记录结扎前、后心电图,术后1 d每组随机取5只行心功能检测及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评估模型质量,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状态、死亡率。结果:除假手术组,结扎后Ⅱ导联T波抬高,并与R波融合;术后1 d心功能及心梗面积在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内除高位结扎组死亡4只,余各组无死亡,3个结扎组手术时间为(17±4)s,术后1 d高位结扎组状态较差。结论:本方法单人可独立完成,有较高的模型质量及存活率,可满足大、中、小面积心肌梗死模型要求,也适合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模型科研要求,操作简单,适合初学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初学者 小鼠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金国 杨娜 +4 位作者 何华 魏广和 高东升 王学忠 宋光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可溶性Fas(soluble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FasL ,sFas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 -α)的影响。方法将84例NYHA心功能...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可溶性Fas(soluble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FasL ,sFas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 -α)的影响。方法将84例NYHA心功能分级属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 ,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Fas、sFasL、TNF- α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 <0 . 0 5或P <0 . 0 1)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 5) ;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end systolicvolume ,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end diastolicvolume,LVED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 ,LVEF)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治疗组血浆sFas、sFasL、TNF -α水平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对照组除TNF -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外,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可作为治疗CHF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相关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 黄芪注射液 患者血浆 可溶性FAS配体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血浆sFas 心功能分级 failure 肿瘤坏死因子α SFASL factor NYHA 舒张末期容积 左室射血分数 0.05 治疗组 heart alpha CHF患者 TNF
下载PDF
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2
14
作者 杨国良 刘立新 +4 位作者 魏广和 王建军 张韶辉 王铁成 郭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小剂量多巴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7d,治疗前后检测N...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小剂量多巴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7d,治疗前后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NT-proBNP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NT-proBNP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5%vs 70.6%,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短期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能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较快地缓解心力衰竭症状,短期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多巴胺 心力衰竭 利钠肽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2 位作者 张猛 程云涛 廖玉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三七总皂甙)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STEMI患者,...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三七总皂甙)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替罗非班组(20例)和替罗非班组(19例)。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在发生缓再流现象的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10 mL(0.5 mg)+血塞通400 mg,然后替罗非班10 mL/h持续静脉滴注36 h,0.9%氯化钠250 mL+血塞通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用药2天;替罗非班组在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0.5 mg后,继续给予替罗非班10 mL/h持续静脉滴注36 h。注射1、5、10 min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记录注药前后病变血管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并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TIMI frame count,TFC)定量测定血流速度;详细记录注药后2 h内ST段回落幅度,48 h内各种出血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注药前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和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分级、TF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在冠脉内注药后有11例(55%)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注药后1、5、10 min时TFC分别为57.6±12.6、46.1±9.3、49.8±10.9,注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为(1.85±0.31)mm;替罗非班组注药后有8例(42%)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注药后1、5、10 min时TFC分别为69.3±16.1,61.2±15.3,63.7±18.3,注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为(1.40±0.21)mm。两组冠状动脉内注药后血流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塞通+替罗非班组血流改善较替罗非班组更为显著(P<0.05),2 h内ST段回落幅度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33%(6/18)和44%(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血塞通+替罗非班较单用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再流 冠状动脉 血塞通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玲爱 张洪生 +3 位作者 尉希清 纪翠玲 张金国 谭洪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疑诊为冠心病的4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9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疑诊为冠心病的4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9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80岁以上(13.95%比28.98%)、糖尿病(37.98%比66.78%)、有吸烟史(32.56%比59.72%)者比例、总胆固醇[TC,(5.06±1.53)mmol/L比(5.41±1.36)mmol/L]、甘油三酯[TG,(1.53±0.82)mmol/L比(2.02±0.9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5±0.86)mmol/L比(2.57±1.15)mmol/L]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5±0.52)mmol/L比(0.86±0.38)mmol/L]明显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高TC、高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8.65,P<0.05或<0.01);而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24,P=0.002);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高总胆固醇和高血压为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563~2.315,P均<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力求减少或消除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尉希清 张金国 +4 位作者 谭洪勇 陈昱 张洪生 纪翠玲 刘志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21-3923,3926,共3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85例与SHF组441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85例与SHF组441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DHF组患者385例(占46.6%),多见于年长、女性患者,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分别是DHF的第一、二位病因。S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大,QRS时限延长;而DHF患者心室腔无明显扩大,但室壁增厚明显,且房颤发生率高。DHF组NYHA分级Ⅳ级、肝肾功能受损、住院死亡率及1年内再次住院率均显著低于SHF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安体舒通的应用明显低于SHF患者。结论与SHF患者相比,D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轻,住院死亡率及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事件发生率低,预后相对较好。利尿剂是改善DHF症状的有效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DH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舒张性 心力衰竭 收缩性 疾病特征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强 尉希清 +4 位作者 张洪生 胡玲爱 宋秉春 张延春 张金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9-705,共7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培养液中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激酶-3(Caspase-3)的干预作用以及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培养液中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激酶-3(Caspase-3)的干预作用以及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1~3d SD乳鼠心肌细胞72 h后,随机分为五组并加入相应的处理药物,即对照组、高糖组和三组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组即分别为高糖+10-7M辛伐他汀组、高糖+10-6M辛伐他汀组、高糖+10-5M辛伐他汀组。培养72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化学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内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 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p38MAPK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Caspase-3浓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高糖组、高糖+10-7M辛伐他汀组和高糖+10-6M辛伐他汀组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SOD活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DH活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三组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组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SOD活力均较高糖组明显升高,LDH活力较高糖组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高糖组、高糖+10-7M辛伐他汀组、高糖+10-6M辛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培养液Caspase-3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升高;三组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组心肌细胞培养液Caspase-3浓度较高糖组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其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糖组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TUNEL阳性细胞数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高糖损伤 NADPH氧化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凋亡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梅 邵军 高东升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造影剂肾病是应用造影剂后的一种急性肾损伤,目前是院内急性肾衰竭的第3大病因,造影剂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手段包括术前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严格掌握造影适应证、合理使用对比剂、水化治疗等,常用药物... 造影剂肾病是应用造影剂后的一种急性肾损伤,目前是院内急性肾衰竭的第3大病因,造影剂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手段包括术前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严格掌握造影适应证、合理使用对比剂、水化治疗等,常用药物有N-乙酰半胱氨酸、腺苷受体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现就近几年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方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防治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