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SA循环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贾静 徐冠群 +2 位作者 孟楠 孙占国 赵晓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5期35-38,共4页
在医疗领域,质量与安全是保障患者权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核心要素。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医疗质量安全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积极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工作,而PDSA(P:计划;D:... 在医疗领域,质量与安全是保障患者权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核心要素。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医疗质量安全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家积极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工作,而PDSA(P:计划;D:执行;S:学习;A:行动)循环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DSA循环起源于质量管理领域,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并发展完善。该模式通过不断的计划-执行-学习-行动,形成了一种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在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中,PDSA循环被广泛应用,旨在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A循环 国家医疗 质量安全 改进目标 全面、全员、全程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老年友善门诊多元化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2
作者 王婷 周聪 +1 位作者 陈夫银 贾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2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优化老年患者的就医服务模式,方便老年患者就医,提升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方法选取就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的800例老年患者,根据管理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21年1—... 目的通过优化老年患者的就医服务模式,方便老年患者就医,提升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方法选取就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的800例老年患者,根据管理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21年1—6月管理前,就诊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的400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老年服务模式;2023年1—6月管理后,就诊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的400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友善服务模式。分别从老年患者门诊等待时间和门诊服务满意度比较2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门诊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门诊服务总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的老年友善门诊服务管理可以缩短老年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提高门诊服务满意度,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友善门诊 多元化 管理 满意度 就医体验
下载PDF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在构建基于ERAS理念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静 徐冠群 +6 位作者 孟楠 王婷 王倩 侯丽 方玉凤 蒋玲玲 王国栋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在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膝望圈”及圈外专家咨询团,依据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操作步骤,从人员、制度、方法、信息、... 目的探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在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膝望圈”及圈外专家咨询团,依据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操作步骤,从人员、制度、方法、信息、设备5个层面分析现状,明确6大攻坚点,多方拟定对策并加以筛选判断,从组建多学科“环抱式”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五位一体“动无忧”康复安全策略、建立“智信行”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网络等方面改进。结果构建了基于ERAS理念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优化了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与改善前相比,康复风险评估落实率(41%提升至100%)及术后屈曲功能相关指标显著提升,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6.5±0.41)h降至(9.6±1.11)h]、膝关节屈曲达标时间[(147.4±17.6)h降至(86.9±10.1)h]、改善后临床路径完成时间、均次康复费用以及均次住院费用均显著下降。结论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推进基于ERAS理念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的构建,对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在医疗服务的现代化发展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ERAS理念 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提高日间手术占比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孟楠 李红敏 +3 位作者 王倩 董良 贾静 赵晓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0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法在提高日间手术占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11月开展PDCA活动,通过基线调研2019年1—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日间手术例数,统计日间手术占比。针对日间手术占比低...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法在提高日间手术占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11月开展PDCA活动,通过基线调研2019年1—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日间手术例数,统计日间手术占比。针对日间手术占比低通过原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并拟定对策,于2019年4—8月实施拟定对策并确认效果,2019年9—11月将有效对策标准化并持续实施。对2019年1—3月(改善前)与2019年9—11月(改善后)的日间手术占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PDCA活动后日间手术占比由改善前的8.50%提高至改善后的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于非日间手术,均次费用、均次药费、均次抗菌药物药费、药占比、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均低于非日间手术(P<0.001)。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观察对象,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于非日间手术,均次费用、均次药费、均次抗菌药物药费、药占比、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均低于非日间手术(P<0.001)。结论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日间手术占比;同时日间手术的模式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经济成本,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日间手术 日间手术占比 住院时间 患者满意度 经济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