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丸逆转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婷 王丹 +6 位作者 刘华坤 李红星 张培法 刘震 韩文舫 何爱国 蔚红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逆转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逆转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茯苓丸组。通过油红O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及各组药物对斑块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量。结果①光镜下观察ApoE^(-/-)小鼠血管管腔明显狭窄,管腔内可见突起的斑块,内膜内泡沫细胞堆积,平滑肌紊乱,向内膜迁移,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②与模型组相比,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茯苓丸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桂枝茯苓丸组、阿托伐他汀+桂枝茯苓丸组主动脉根部斑块VEGF表达阳性面积明显缩小(P<0.01)。④各组主动脉根部斑块TGF-β1、α-SMA均未出现阳性表达。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改善管腔狭窄,稳定血管结构,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减少斑块局部VEGF表达,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