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1年济宁市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贾东辉 郭冉 +1 位作者 郑斌 种道群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济宁市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为针对性开展放射人员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热释光设备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以2017—2021年济宁市某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济宁市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为针对性开展放射人员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热释光设备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以2017—2021年济宁市某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分析连续5年个人监测剂量结果。结果2017—2021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685人次,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年集体有效剂量为1608.12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5 mSv。不存在个人年有效剂量超过5 mSv/a的人员。不同年份个人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2.168,P<0.01)。2021年个人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70 mSv。≥5年工龄组高于<5年工龄组,10~<20和≥20年工龄组高于5~<10年工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类别个人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7.603,P<0.01)。核医学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6 mSv。结论2017—2021年济宁市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低水平,在放射防护管理上应重点关注核医学、年龄≥50岁和工龄≥5年的放射工作人员。对于介入放射人员,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眼晶体剂量监测。对于核医学人员尤其接触131I人员,建议增加内照射监测从而更加准确评估个人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年集体有效剂量 人均年有效剂量
原文传递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陆天 米浩 +5 位作者 赵丹丹 杨水个 步云文 张芳 陈文明 孙道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初诊DLBC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照B细胞计数中位值将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初诊DLBC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照B细胞计数中位值将患者分为低B细胞计数组(B细胞<0.1×10^(9)/L,n=34)和高B细胞计数组(B细胞≥0.1×10^(9)/L,n=33)。与高B细胞计数组相比,低B细胞计数组中有更高比例的Lugano分期III-IV期、LDH升高、β2-MG升高及IPI评分3-5的患者(P值分别为0.033、0.000、0.023、0.001),且CRP升高更多见(P=0.033)。低B细胞计数组的外周血CD3^(+)和CD4^(+)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高B细胞计数组(P=0.010,0.017)。高B细胞计数组患者初始治疗后总缓解率(ORR)及完全缓解(CR)率均显著高于低B细胞计数组(P=0.032,0.013)。中位随访时间为23(2-77)个月,高B细胞计数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生存(OS)率均明显优于低B细胞计数组(P=0.001,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外周血低B细胞计数与PFS和OS缩短相关(HR=4.108,P=0.002;HR=8.218,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低B细胞计数是导致PFS缩短(HR=3.116,P=0.037)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降低与高危临床特征相关,并可能影响免疫化疗的疗效,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细胞 外周血 预后
原文传递
JAK2/STAT3/SOCS3信号通路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29
3
作者 蒋树龙 花宝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8-702,共5页
肿瘤转移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作用有关,其中与JAK2/STAT3/SOCS3通路关系尤为密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多个环节。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负性调... 肿瘤转移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作用有关,其中与JAK2/STAT3/SOCS3通路关系尤为密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多个环节。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负性调控JAK2/STAT3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的增殖和生长;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促成了肿瘤炎性微环境的形成,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个环节,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JAK2/STAT3/SOCS3信号通路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针对JAK2/STAT3/SOCS3细胞信号动态网络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研究和药物设计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 STAT3 SOCS3 肿瘤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抗PD-1/PD-L1疗法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机制及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田少琦 陈文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53-957,共5页
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 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明确irAEs的发生机制,提早预测irAEs非常重要。本文由细胞、免疫系统、个体水平层面对抗PD-1/PD-L1疗法致irAEs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总结,并从一般临床特征、免疫细胞因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等方面汇总了irAEs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宁 袁蕾蕾 贾雪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80例7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占前3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首诊接受手术治疗者46例,单纯化疗80例;单纯...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80例70岁以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占前3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首诊接受手术治疗者46例,单纯化疗80例;单纯放疗88例,同时接受放化疗16例,姑息对症治疗50例。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本身并不是肿瘤治疗的禁忌证和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治疗的限制因素在于患者的功能状态、合并症及肿瘤分期,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聂学诚 种道群 +6 位作者 邱泗安 袁蕾蕾 孔令东 康宝金 汤良 张宾 李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4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41例,骨软组织肉瘤12例,其他31例。均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恩度...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4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41例,骨软组织肉瘤12例,其他31例。均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恩度15 mg静脉滴注,d1-14,第5天开始联合化疗,恩度共使用14 d,化疗21 d为1周期。按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CTC标准评价毒副反应。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84例中,有81例可以评价客观疗效,84例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81例可评价患者中,PR 23例,SD 43例,PD 15例,RR及DCR分别为28.4%、81.5%;治疗后有8例QOL改善,38例稳定,即QOL的改善稳定率达到56.8%。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白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1例,恶心、呕吐1例,疲乏1例。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可以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恩度毒副反应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贾雪峰 刘宁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1期1770-177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肿瘤29例(非小细胞肺癌12例,消化道肿瘤12例,其他肿瘤5例),采用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恩度15 mg/d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肿瘤29例(非小细胞肺癌12例,消化道肿瘤12例,其他肿瘤5例),采用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恩度15 mg/d静脉滴注,连续14 d。同时给予既往未使用的或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每21天为1个周期。观察有效率(CR+PR)、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QOL)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9例患者有效率达34.5%,DCR达86.2%;QOL的改善稳定率达到了62%;不良反应较少见。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近期疗效较好,临床耐受性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晚期恶性肿瘤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秋杰 邱文生 《齐鲁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姑息治疗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得到认同,已成为当前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姑息治疗发展迅速,为肿瘤病人带来了更大的临床获益。若能在肿瘤诊断初期就制定包括姑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计划,... 目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姑息治疗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得到认同,已成为当前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姑息治疗发展迅速,为肿瘤病人带来了更大的临床获益。若能在肿瘤诊断初期就制定包括姑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计划,对于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会有明确帮助。本文对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发展概况与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方案 姑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脑囊尾蚴病与颅内肿瘤105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宏秀 李明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1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颅内肿瘤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新发自体肾、输尿管、膀胱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1例报告
10
作者 刘宁 贾雪峰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6期358-359,共2页
临床上,肾移植术后新发自体肾、输尿管、膀胱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较少见,我们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肾移植术后 输尿管 多发性 膀胱 自体肾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向芹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护理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永立 李强 +3 位作者 张宾 赵海波 李瑞 张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7期634-636,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59例(实验组)与单纯化疗组47例(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组中腹痛、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特别是Ⅲ、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59例(实验组)与单纯化疗组47例(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组中腹痛、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特别是Ⅲ、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疾病进展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保护骨髓、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具有较好功效,对延缓肿瘤进展有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肿瘤 化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
下载PDF
血清NLR、PLR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海英 郭冉 +3 位作者 赵聪 吴培培 陈卫东 孙宗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TNM分期、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等,然而相似状态和相同分期的患者经过临床规范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仍有不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TNM分期、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等,然而相似状态和相同分期的患者经过临床规范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仍有不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是机体系统性炎症指标,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变化与NSCLC的预后相关。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章报道了PLR和/或NLR与NSCLC患者的预后关系,因此,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及患者预后判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攸敬 胡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在全部肺癌中占比达85%。NSCLC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与一般呼吸系统疾病难以区分,因此大多不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确诊时疾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晚期NSCLC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在全部肺癌中占比达85%。NSCLC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与一般呼吸系统疾病难以区分,因此大多不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确诊时疾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晚期NSCLC患者已失去了手术机会,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放化疗是临床上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但会造成较严重的毒副反应。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本文就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局部晚期NSCLC及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损伤 放疗 综述
下载PDF
自我效能联合个性化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105-0107,共3页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采取自我效能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医院收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实施自我效能联合个性化模式护理,对两...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采取自我效能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医院收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实施自我效能联合个性化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开展自我效能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问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个性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槲皮素抑制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贾雪峰 陈文明 +4 位作者 孙道萍 赵海波 蒋树龙 刘宁 阳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胃癌B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03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槲皮素组,分别在第12、24、48和72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划痕修复实...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胃癌B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03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槲皮素组,分别在第12、24、48和72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转化因子,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同时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与TGFβ-1组相比,槲皮素降低了人胃癌BGC-803细胞的增值能力、迁移能力;TGFβ-1+槲皮素组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下调。TGFβ-1+槲皮素组的AKT、p-AKT表达水平下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降低。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胃癌细胞系的EMT过程,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国产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宁 种道群 +2 位作者 袁蕾蕾 国桂松 黄建国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84-485,489,共3页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 氟脲嘧啶 (OXA CF 5 Fu)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奥沙利铂 (OXA) 130mg/m2 ,静脉滴注 4h ,d1;亚叶酸钙 (CF) 2 0 0mg静脉滴注 2小时 ,5 氟脲嘧啶 (5 Fu) 0 2 5 g于CF滴完后...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 氟脲嘧啶 (OXA CF 5 Fu)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奥沙利铂 (OXA) 130mg/m2 ,静脉滴注 4h ,d1;亚叶酸钙 (CF) 2 0 0mg静脉滴注 2小时 ,5 氟脲嘧啶 (5 Fu) 0 2 5 g于CF滴完后静脉推注 ,5 Fu 0 5g持续静脉滴注 6~ 8小时 ,d1~ 5 ,每 3周重复。结果 :全组 2 6例患者 ,有效率 (CR +PR)为 4 2 31% ,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 ,但多为Ⅰ~Ⅱ度 ,一过性感觉异常。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 5 氟脲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治疗 晚期结直肠癌 亚叶酸钙 奥沙利铂 联合 5—Fu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CF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杰 李宝生 +3 位作者 闫婧 孙菊杰 孙兰萍 李俞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和10例相应患者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her-in在食... 目的:探讨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和10例相应患者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与肿瘤临床分期(rs=-0.488,P=0.001)、分化程度(rs=-0.346,P=0.045)、浸润深度(rs=-0.468,P=0.002)及淋巴结转移(rs=-0.471,P=0.002)呈明显负相关;与肿瘤体积、部位及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χ2=14.90,P=0.0001。结论:E-cadherin可作为检测肿瘤早期发生,预测转移潜能及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钙粘附蛋白-E 预后
下载PDF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芹 吴培培 +2 位作者 苗亚丽 王晗 张尚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观察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技术(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SIB-IMRT组及常规IMRT组,同步给予单药顺铂同步化疗。处方剂量:SIB-IMRT组:P... 目的:观察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技术(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SIB-IMRT组及常规IMRT组,同步给予单药顺铂同步化疗。处方剂量:SIB-IMRT组:PGTVnx 66Gy/(2.2Gy·30次),PGTVnd 66Gy/(2.2Gy·30次),PTV 54Gy/(1.8Gy·30次)。IMRT组:95%PTV 60Gy/(2.0Gy·30次)。结果:SIB-IMRT组1、2年的局部控制率(81.8%、64.5%)较IMRT组1、2年的局部控制率(73.5%、52.7%)提高(P<0.05)。SIB-IMRT组1、2年的生存率(77.4%、50.7%)与IMRT组1、2年生存率(74.2%、50.1%)相比,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气管炎和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B-IMRT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IMRT组降低(P<0.05)。结论:SIB-IMRT治疗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有可能成为提高肿瘤剂量从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的首选放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 食管癌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宾 赵海波 +3 位作者 种道群 李畅 聂学诚 王家富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TPX2蛋白的检测,采用2χ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 目的通过检测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TPX2蛋白的检测,采用2χ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率为72.5%,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5.0%(P<0.05)。(2)淋巴结转移者TPX2蛋白表达率为86.3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5.56%(P<0.05);浸润深度≥1/2肌层者的TPX2蛋白表达率为82.98%,高于<1/2肌层组的57.58%(P<0.05)。结论 TPX2蛋白高表达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TPX2 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