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及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杜欣 韩雅文 +4 位作者 郝洪昌 闫强 廖中举 汤林彬 王韵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7—2020年,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表现出非对称性特征: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程度显著上升,而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程度在近年则有所下降。(2)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撑。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关系中,除传统电力机械和器材行业提供的物质支持外,近年来愈加需要服务部门提供资本、技术和信息支撑,以满足低碳转型的多元化需求。(3)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以及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对电力部门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在清洁电力发展规模较小、发电总量较高、传统能源投入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支撑的增加对电力部门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5)战略性金属部门与风电光伏产业的互动关系主导着未来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的协调扩张是实现电力部门碳排放持续减少的重要路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金属部门与电力部门经济互动数据的精细化监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弥合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内部协作“断点”,深化外部服务部门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确立战略性金属→风电光伏产业链的重点支持地区,构建促进区域协同与资源共享的跨省合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 碳排放 战略性金属 多层复杂网络 沟通性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金融机构并购冲击下的证据
2
作者 林雅嘉 李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借助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事件,研究金融资源整合背景下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机构的合并将导致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 本文借助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事件,研究金融资源整合背景下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机构的合并将导致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具体而言: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之后,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企业因共同机构投资者联结到更多同行业其他公司,加强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了知识溢出,并推动了企业间合作创新,有效降低了创新风险,提高了创新产出。异质性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更好地促进技术要求更高的发明创新数量增加。本文的研究为金融机构改革以及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证据,并从共同机构所有权角度探寻了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有利于拓展相关研究,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整合 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创新 知识溢出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3
作者 田金寰 杜权 《中国金融》 2025年第8期82-83,共2页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银行信用处于主导地位,而商业信用是重要补充,二者都是我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要求...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银行信用处于主导地位,而商业信用是重要补充,二者都是我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背景下,讨论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发展及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供应链金融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原文传递
生成式AI在银行业的应用创新——技术背景、实施路径与挑战应对
4
作者 王少东 王超明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8,共11页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AI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价值,特别是数据密集和人力密集的银行业。本文深入探讨生成式AI的技术背景及其在银行业的应用现状、实施路径以及挑战与应对策略,旨在从技术和应用角度,为生成式A...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AI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价值,特别是数据密集和人力密集的银行业。本文深入探讨生成式AI的技术背景及其在银行业的应用现状、实施路径以及挑战与应对策略,旨在从技术和应用角度,为生成式AI在银行业落地提供框架性的建议和指引。首先,介绍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背景,并分析了其在银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价值;其次,深入调研了目前市面上的金融行业大模型,并讨论了大模型应用的五大技术要素;再次,在实施层面,提出了面向银行业的生成式AI应用架构,以及银行推进应用落地的实施路径;最后,分析了银行业在应用生成式AI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大模型 智能体 银行业应用
原文传递
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基于企业避税行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程博 许宇鹏 林敏华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在数字化变革时代背景下,媒体这一网络化治理载体的意义和作用更为凸显。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避税行为视角考察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在资本市场发挥着重要地治理作用,表现出媒体监督... 在数字化变革时代背景下,媒体这一网络化治理载体的意义和作用更为凸显。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避税行为视角考察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在资本市场发挥着重要地治理作用,表现出媒体监督对企业避税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媒体关注程度越高,企业避税程度越低;区分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内部控制质量差、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中,在内部控制质量和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中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发现肯定了媒体监督抑制公司避税行为的积极作用,并将媒体监督这一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与内部信息环境同时纳入公司避税行为的分析框架中,对抑制企业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监督 企业避税 网络治理 信息环境 媒体关注 内部控制 外部监督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机制与效应——基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杜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32,共11页
以数字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效应为切入点,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阐释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制,并结合中国省际与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促降作用,该结论经过工具变量估计与稳健性检验... 以数字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效应为切入点,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阐释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制,并结合中国省际与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促降作用,该结论经过工具变量估计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存在跨界减排效应,不仅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且通过循环反馈机制降低本地区碳排放水平。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绿色技术进步表现出技术红利效应,是数字经济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在要素市场发育调节下,优化禀赋结构和提高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北方地区的碳减排作用显著强于南方地区,且其减排效应仅在城市群内部显著;仅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有效推动碳减排,数字产业化发展和生产生活数字化转型是促进碳排放持久下降的动力源泉。研究结论可为加速释放数字经济时代的碳减排潜力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减排 绿色技术进步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妇女能顶半边天”——夫妻共治能抑制“掏空”吗?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宇鹏 程博 潘飞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87,共15页
夫妻共治能抑制公司"掏空"吗?探究该问题对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夫妻共治对公司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家族企业,夫妻共同控制的... 夫妻共治能抑制公司"掏空"吗?探究该问题对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夫妻共治对公司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家族企业,夫妻共同控制的家族企业更少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2)"夫唱妇随"共同参与经营管理,能显著降低利益侵占行为发生;而婚姻的破裂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会显著增加公司利益侵占水平。(3)女性的人力资本特质以及其在家族企业内外部的权力使其"监督效应"更为有效,降低了利益侵占行为发生。本文将社会学与公司治理理论相结合,探讨了"夫妻共治"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情境下家族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尤其是夫妻关系对抑制"掏空"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夫妻共治 共同管理 监督效应 掏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