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外周血NLR联合PLR在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
作者 阮哲宇 刘俊杰 +1 位作者 柯毅恒 沈亦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胰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患...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胰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X-Tile软件分别确定NLR和PLR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NLR与PLR均高组(12例)、NLR或PLR高组(33例)和NLR与PLR均低组(53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组患者生存曲线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X-Tile软件得出NLR的最佳临界值为3.3,PLR的最佳临界值为203.3。NLR与PLR均高组、NLR高或PLR高组、NLR与PLR均低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95%CI 4.30-7.70)个月、12.0(95%CI9.85-14.15)个月、17.0(95%CI 14.33-19.67)个月,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高NLR(HR=1.792,95%CI 1.058-3.032)、高PLR(HR=2.038,95%CI 1.126-3.687)、肿瘤低分化(HR=4.729,95%CI 2.731-8.188)和淋巴结转移(HR=1.805,95%CI 1.070-3.047)是行根治性切除术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和PLR均为行根治性切除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标,且NLR联合PLR可能提供更为准确的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胰腺癌 预后
下载PDF
基于A-to-I RNA编辑的列线图预测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2
作者 朱鑫杰 包德荣 徐玉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应用ATIRE建立预后模型预测LUAD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根据ATIRE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LUAD患者OS的列线图。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的RNA编辑数据、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探讨与生存相关的... 目的应用ATIRE建立预后模型预测LUAD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根据ATIRE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LUAD患者OS的列线图。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的RNA编辑数据、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探讨与生存相关的ATIRE。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287)与验证组(n=192),通过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套索算法(Lasso)回归以及多元逐步COX风险回归分析,识别与生存相关的ATIRE位点并建立ATIRE风险评分。构建列线图预测LUAD患者的OS。分析RNA编辑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及ATIRE对转录组表达的影响。结果确定了4个位点作为最优预后位点,ADAM19|chr5:156904952、CWF19L1|chr10:101992267、FOXK1|chr7:4809281、CPT1A|chr11:68523468。建立风险评分,高风险组的OS在建模组、验证组和所有患者组均明显降低。列线图在预测LUAD的OS方面表现良好。结论基于AITRE模型可作为预测LUAD生存率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A-to-I RNA编辑 总生存期 列线图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FOX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陈宇晶 汪静宇 +1 位作者 张琳 王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FOX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3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OXA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OXA3蛋白表达,分析FOXA3蛋白表达与... 目的探讨FOX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3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OXA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OXA3蛋白表达,分析FOXA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FOX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2.952,P=0.0061);FOXA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均无关,与组织分化程度(P=0.006)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2),FOXA3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FOXA3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总生存越差(P<0.0001),FOXA3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OXA3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促进作用,FOXA3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和预测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FOXA3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RT-QPCR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佳华 曹晨曦 陈振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63-465,共3页
结直肠癌(CRC)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癌症[1]。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和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30%~50%的患者对结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复发[2]。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 结直肠癌(CRC)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癌症[1]。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和手术切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30%~50%的患者对结直肠癌进行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复发[2]。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和组织活检。但影像学检查昂贵费时且发现时较晚,传统肿瘤标志物则具有滞后性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病理活检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但具有侵入性、组织取样受病灶位置所限的特点,单次活检通常不能反映结直肠癌的异质性,尤其是对于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病理活检 组织活检 根治性治疗 肿瘤标志物 病灶位置 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下颈椎后路内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卫忠 王靖 蒋毅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87-290,共4页
在三柱脊柱创伤模型中,不稳定被定义为下颈椎三柱中的两柱及以上的损伤。颈椎具有正常的前凸曲线,比胸椎和腰椎有更大的活动性,更容易发生退行性和创伤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疾病和下颈椎不稳,常需要行颈椎内固定治疗,坚固的内固定... 在三柱脊柱创伤模型中,不稳定被定义为下颈椎三柱中的两柱及以上的损伤。颈椎具有正常的前凸曲线,比胸椎和腰椎有更大的活动性,更容易发生退行性和创伤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疾病和下颈椎不稳,常需要行颈椎内固定治疗,坚固的内固定具有可早期活动、愈合更快以及融合率增加的优点[1]。颈椎前路固定技术要求暴露广泛,解剖复杂,相较于后路固定技术有更高的钢板螺钉松动风险[2],颈椎后路内固定是临床上常用的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疾病 颈椎疾病 脊柱创伤 后路内固定 下颈椎 凸曲线 螺钉松动 三柱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郑慧秀 钱钢 +1 位作者 翟昌林 袁娜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因此近年来PCSK9抑制剂已逐渐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本文将重点阐述PCSK... 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因此近年来PCSK9抑制剂已逐渐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本文将重点阐述PCSK9抑制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为PCSK9抑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急性心肌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安全性
下载PDF
饮食结构介导的肠道菌群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谭镇涛 翟昌林 +2 位作者 韩俊刚 潘海华 钱钢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自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慢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CCS)诊断与管理指南以来,稳定型冠脉疾病逐渐被这一新术语所取代。冠脉心脏病(CAD)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中CCS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 目的自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慢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CCS)诊断与管理指南以来,稳定型冠脉疾病逐渐被这一新术语所取代。冠脉心脏病(CAD)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中CCS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众多研究资料显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来影响人体生理功能。本文就饮食结构介导的肠道菌群在CC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结构 肠道菌群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姜哲 唐关敏 +2 位作者 翟昌林 韩俊刚 潘海华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短链脂肪酸(SCFA)是碳链中碳原子数<6个的脂肪酸,主要由乙酸、丙酸和丁酸构成,是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之一。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SCFA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本文围绕SCFA概述、SCFA与高血... 短链脂肪酸(SCFA)是碳链中碳原子数<6个的脂肪酸,主要由乙酸、丙酸和丁酸构成,是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之一。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SCFA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本文围绕SCFA概述、SCFA与高血压相关性和SCFA影响血压机制等方面对SCFA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高血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浙江省风湿科慢病管理现状调查
9
作者 许芳艳 王艺文 +2 位作者 王宏智 杨明峰 张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4期39-44,共6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风湿科慢病管理现状,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专家指导建议的制订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12—26日浙江省36家重点医院风湿科,三甲医院27家,三乙医院9家。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小组对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被... 目的了解浙江省风湿科慢病管理现状,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专家指导建议的制订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12—26日浙江省36家重点医院风湿科,三甲医院27家,三乙医院9家。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小组对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被调研人中57%为风湿科室主任,25%为副主任,8%为主治医师,其余为科主任指定人员参与调研。结果36家医院全部完成调查,63%风湿科已开展风湿慢病管理,97%风湿科室认同需要进行慢病管理,90%的风湿科室认为需要数字化的慢病管理工具,68%的科室希望数字化慢病管理工具能够覆盖风湿免疫领域的全病种。科室管理者认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工具需要满足医护人员随访提醒(100%)、患者材料推送(95%)、患者分类(95%)等工作。同时还需要满足患者服药提醒(92%)、线上问诊(68%)等需求。36家重点医院中,92%的风湿科认为目前慢病管理效果未达到理想状态,仅有4%风湿病患者进入固定慢病管理流程。在关于患者随访工具的调研中,使用最广泛的是个人微信或微信群,占34%;其次是电话随访,占22%;利用“好大夫”“风湿中心”等新兴APP或网站进行随访的科室不到20%。97%的风湿科学科管理者认为解决风湿慢病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统一的慢病管理模式。结论浙江省风湿科开展慢病管理需求大,管理现状不理想,区域内管理模式不能互通。该调查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专家指导建议的制订提供相关依据,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从而改善慢病管理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风湿免疫 慢性管理 随访 专科医联体 调研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血管性头晕/眩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成珍 赵丽娟 +3 位作者 周瑶 黄守菊 庄建华 钱淑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000-1007,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可视化分析,深入探讨血管性头晕/眩晕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2008年1月-2023年3月有关血管性头晕/眩晕的文章,使用CiteSpace 6.2.R2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有1298篇文章,200...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可视化分析,深入探讨血管性头晕/眩晕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2008年1月-2023年3月有关血管性头晕/眩晕的文章,使用CiteSpace 6.2.R2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有1298篇文章,2008年1月-2023年3月发文量呈增长趋势,共有83个国家/地区、424个机构发表了相关文献,美国发文量(331篇)和中介中心性(0.25)均位居第一,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56篇,Newman-toker,David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是“ischemic stroke”(缺血性卒中),根据关键词聚类显示,该领域研究侧重于从危险因素、床旁检查方面早期诊断血管性头晕/眩晕以及有关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域梗死的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该领域的个案报道、视频眼震电图、病理生理机制等方面。结论目前国际上对血管性头晕/眩晕的研究在增加,在急诊室通过危险因素和床旁检查方面对血管性头晕/眩晕进行早期诊断是领域研究热点,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些主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CITESPACE 可视化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治疗进展
11
作者 吴菲 赵玥 张晓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470-476,共7页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rogressive ischaemic stroke,PIS),因其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给社会和家庭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就目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rogressive ischaemic stroke,PIS),因其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给社会和家庭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就目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治疗结果 疾病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灌注指数评估区域神经阻滞效果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孙锦涛 胡立 周红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5-648,共4页
近年来区域神经阻滞发展迅速,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评估区域神经阻滞效果仍以主观指标为主,客观指标相对匮乏。灌注指数(PI)作为一项无创、连续的客观参数,可通过反映外周灌注及血管张力早期评估区域神经阻滞的效... 近年来区域神经阻滞发展迅速,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评估区域神经阻滞效果仍以主观指标为主,客观指标相对匮乏。灌注指数(PI)作为一项无创、连续的客观参数,可通过反映外周灌注及血管张力早期评估区域神经阻滞的效果。本文就PI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评估区域神经阻滞的机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探索PI评估区域神经阻滞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优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指数 区域神经阻滞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滤泡性淋巴瘤三例
13
作者 柯毅恒 汤淇 阮水良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原发性肠道滤泡性淋巴瘤(D-F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其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进展尚不清楚。该文报道了3例原发性肠道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均为体检时发现,2例患者无不适主诉,1例患者感上腹部不适伴乏力,入院后经完善CT及胃镜检... 原发性肠道滤泡性淋巴瘤(D-F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其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进展尚不清楚。该文报道了3例原发性肠道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均为体检时发现,2例患者无不适主诉,1例患者感上腹部不适伴乏力,入院后经完善CT及胃镜检查,最后均通过病理活检确诊。2例患者因无症状拒绝治疗,随访至今病情均未进展,1例患者予R2方案(奥妥珠单抗+来那度胺)化学治疗1年余,至截稿日患者有时感上腹部不适、乏力及夜间盗汗。该3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D-FL生物学行为通常为惰性,无症状患者可考虑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有症状的年轻患者如患者同意可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D-FL的诊治指南及共识,该文报道3例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拓宽临床医生对D-FL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滤泡性淋巴瘤 胃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清脑肠肽与小儿厌食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瑛杰 祝峰 +1 位作者 沈方方 滕懿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喂养方式不当、饮食习惯不合理及肠道菌群失调等诸多因素均能促进其发生发展[1]。近年来,脑肠轴在厌食症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有报道指出外周及中... 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喂养方式不当、饮食习惯不合理及肠道菌群失调等诸多因素均能促进其发生发展[1]。近年来,脑肠轴在厌食症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有报道指出外周及中枢的脑肠肽分泌紊乱可影响食欲中枢的功能,进而影响摄食活动。目前,已发现的脑肠肽有60余种[2],广泛分布于大脑和胃肠道,作为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本文选取了胃饥饿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酪酪肽、神经肽、瘦素等5种近年发现且与厌食症相关的脑肠肽进行论述,以求找到有效防治厌食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脑肠轴 脑肠肽
下载PDF
男性原发性肺绒毛膜癌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陈娇娇 鲍轶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4期122-124,128,共4页
原发性肺绒毛膜癌(primary pulmonary choriocarcinoma,PP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生殖腺外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疾病,且具有早期易转移的特点。治疗方案常采用手术联合术后化疗,但预后极差。本... 原发性肺绒毛膜癌(primary pulmonary choriocarcinoma,PP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生殖腺外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疾病,且具有早期易转移的特点。治疗方案常采用手术联合术后化疗,但预后极差。本文通过分析1例70岁老年PPC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回顾,系统阐述PPC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原发性绒毛膜癌 男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基因检测
下载PDF
肺多形性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夏菁 赵莉婷 +4 位作者 顾超 李娜 曹林峰 应樱 陶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3期106-107,111,共3页
肺多形性癌(pulmonary pleomorphic carcinoma,P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非小细胞肺癌。PPC的发病率虽较低,但晚期PPC患者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病死率较高。随着新的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临床研究显示,分子靶向治疗... 肺多形性癌(pulmonary pleomorphic carcinoma,P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非小细胞肺癌。PPC的发病率虽较低,但晚期PPC患者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病死率较高。随着新的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临床研究显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PC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PPC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及现有的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多形性癌 临床特征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围手术期睡眠障碍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野 宋家乐 路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7期137-140,共4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发生长期认知障碍的风险。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可增加POCD的发生风险,且围手术期睡眠障碍现象普遍存在,易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围绕影响患者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发生长期认知障碍的风险。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可增加POCD的发生风险,且围手术期睡眠障碍现象普遍存在,易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围绕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睡眠的因素,对围手术期睡眠障碍在POC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焦虑 抑郁 疼痛
下载PDF
延髓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
18
作者 邓德志 刘圆 +2 位作者 许俊杰 曲娟 王宝祥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03-1205,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延髓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39~79(57.5±12.56)岁。住院期间均行颅脑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颈部C... 目的探讨延髓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39~79(57.5±12.56)岁。住院期间均行颅脑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颈部CT血管成像(CTA)。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与周围组织关系及MRI信号特点等影像学表现。通过颅脑MRA、颈部CTA影像,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等,评估后循环大血管情况。结果6例患者缺血性脑梗死病灶均局限于延髓,仅单侧受累,MRI影像上梗死病灶分布于延髓最外侧中橄榄核边界到中脑导水管周围区域,病灶表现为条带状或逗号状,在DWI序列上呈现高信号。其中2例患者后循环大血管表现异常。结论针对延髓分水岭脑梗死可使用薄层MRI扫描明确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延髓 影像学
下载PDF
基于A-to-I RNA编辑的列线图预测胃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19
作者 包德荣 朱鑫杰 +5 位作者 毛梦晖 陈文波 赵思哲 王琳 徐笑飞 宋斌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建立预测模型预测STAD患者总生存期(OS),并根据ATIRE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STAD OS的列线图。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STAD患者的RNA编辑数据、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生存相关的ATIRE... 目的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建立预测模型预测STAD患者总生存期(OS),并根据ATIRE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STAD OS的列线图。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STAD患者的RNA编辑数据、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生存相关的ATIRE。患者被随机分为训练集(n=170)和验证集(n=122),通过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套索算法(Lasso)回归以及多元逐步Cox风险回归分析降维,识别与生存相关的ATIRE位点并生成ATIRE风险评分。然后构建列线图预测STAD患者的总生存期(OS)。分析RNA编辑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及ATIRE对转录组表达的影响。结果确定了5个ATIRE位点(ZNF91|chr19:23542060、RNF149|chr2:101891615、KRIT1|chr7:91829808、ARSD|chrX:2824214、OSGEPL1|chr2:190612029)生成风险评分,高风险组OS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所有患者组均明显降低。列线图在预测STAD的OS率方面表现良好。此外,ATIRE位点与基因表达存在相关性,并影响了几个癌症相关的通路。结论基于AITRE模型可作为预测STAD生存率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A-to-I RNA编辑 总生存期 列线图
下载PDF
癫痫心理共患病的评估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刁万里 包怡心 张晓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1期69-72,共4页
癫痫心理共患病的发病率为无癫痫人群的2~3倍,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单一的量表评估、视频脑电图或脑部影像学检查各有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和有效的筛查工具,以帮助及早发现和治疗。文章归纳常用量表、神经影像、视频脑电图、人工... 癫痫心理共患病的发病率为无癫痫人群的2~3倍,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单一的量表评估、视频脑电图或脑部影像学检查各有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和有效的筛查工具,以帮助及早发现和治疗。文章归纳常用量表、神经影像、视频脑电图、人工智能在癫痫心理共患病的评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心理共患病 焦虑 抑郁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