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0例HBeAg阳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候与肝脏组织病理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翠兰 杨育林 施维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HBV携带者进行早期积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根据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HBV携带者进行早期积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根据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取4种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各30例,并对其进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以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为理论指导,找出以上4个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肝气郁结、脾气虚证炎症分级主要为G0~G1,湿热中阻证主要为G1~G2,肾阴虚证主要为G3。肝气郁结、脾气虚纤维化程度主要为S0~S1,湿热中阻证主要S2,肾阴虚证主要以S3~S4。结论: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证4个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符合温病学三焦传变之规律;从脾气虚、肝气郁结到湿热中阻再到肾阴虚,肝组织病理损害的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这与温病三焦传变规律存在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三焦传变 肝组织病理
原文传递
施维群教授中医调治肝纤维化的临床经验汇要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创 施维群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56-658,共3页
施维群,教授,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建有浙江省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临床从医46年,精通中医治疗肝病及相关疑难杂症,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笔者跟师7年,现就施老师中医调治肝纤... 施维群,教授,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建有浙江省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临床从医46年,精通中医治疗肝病及相关疑难杂症,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笔者跟师7年,现就施老师中医调治肝纤维化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肝纤维化 施维群 临床经验
下载PDF
HBV携带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创 施维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56-959,共4页
探讨中医体质和HBV携带者的相关性研究及进展,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论述角度出发,阐述体质学对HBV感染的认识、完善HBV携带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并对今后HBV携带者的防治研究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中医体质 病因病机 辨体论治
下载PDF
肝硬化治疗的中医特色优势及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施维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18-619,共2页
肝硬化的病机复杂,辨证者的思路和出发点不尽相同,辨证标准证型尚未统一,所分参差不齐。因此,富有中医特色的治疗任重道远。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技术改良中医药的制剂、方法、用药途径等将有广阔的治疗前景。
关键词 肝硬化 脐部贴敷 穴位注射 穴位照射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脉CTA在心率70~75次/min人群中的应用及社会价值
5
作者 杨玉龙 宋侠 +1 位作者 杜纯忠 刘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73-77,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造影(CTA)在心率70~75次/min人群中常规应用的可行性,并研究其社会意义。方法选择26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0)与对照组(n=130... 目的回顾性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CT血管造影(CTA)在心率70~75次/min人群中常规应用的可行性,并研究其社会意义。方法选择26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0)与对照组(n=130)。两组均开展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研究组心率基本维持在70~75次/min,对照组心率基本维持<70次/min。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主干图像CT值、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及检查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主干图像CT值分别为(321.9317±72.3587)、(295.5705±25.3213)HU,与对照组的(316.1473±94.5069)、(293.3812±29.7217)HU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状动脉窦部图像CT值、冠状动脉运动伪影占比、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430.602±80.013)HU、11.5%、(30.124±16.207),与对照组的(448.303±74.501)HU、10.0%、(29.301±14.502)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成功率为88.5%,与对照组的90.0%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将心率控制在70~75次/min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与心率<70次/min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率
下载PDF
纳秒脉冲电场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伟杰 董延钊 +5 位作者 邹晓迪 伊方昱 陈永刚 吴斌 Ahmad Alhaskawi 卢荟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前景。本综述系统总结了nsPEF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探讨了nsPEF对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抗炎与抗菌作用的促进,以及其通过电穿孔效应增强药物和营养物质摄取的能力。尽管nsPEF在临床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有初步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显著加速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率。然而,关于不同强度、频率和电场作用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伤口类型的适用性和长期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优化nsPEF的使用参数,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电场 伤口愈合 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电刺激
下载PDF
中医护理措施对老年抑郁障碍者的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诗荣 高静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7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老年抑郁障碍者的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老年抑郁障碍者的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DS(老年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表(HAMD)的评分情况,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GDS、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观察组GDS、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症状缓解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69.6%,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在社区老年抑郁障碍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加抑郁缓解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抑郁障碍 中医护理 情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凤英 赵蕾 吕玲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1期81-83,共3页
母婴ABO血型不合可导致多种新生儿疾病甚至死亡,部分核黄疸幸存儿的智力发育多受到影响。本文综述了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病因病机、孕前期和妊娠期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
关键词 母儿ABO血型不合 IGG抗体水平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Gal-1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潘铮旸 武美玲 张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世界恶性肿瘤第五位,同时为第三大导致死亡的癌症相关恶性肿瘤.因此,探究其评估预后指标以及治疗靶点对G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世界恶性肿瘤第五位,同时为第三大导致死亡的癌症相关恶性肿瘤.因此,探究其评估预后指标以及治疗靶点对G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蛋白在组织的表达对GC患者的进展以及预后相关性少有报道.目的探究Gal-1在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GC的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对84名不同GC患者的组织进行染色评估Gal-1的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生存情况和生存时间,统计学分析Gal-1与G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IHC结果显示,Gal-1蛋白在GC组织细胞外基质以及间质细胞中呈明显阳性,细胞内蛋白阳性定位位于胞膜和胞浆.GC组织中Gal-1阳性表达率为50%(42/84),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Gal-1表达跟浸润深度(χ^(2)=8.896,P=0.031)、淋巴结转移(χ^(2)=11.433,P=0.001)、远处转移(χ^(2)=5.126,P=0.024)以及TNM(χ^(2)=7.269,P=0.007)分期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Gal-1高表达是GC患者预后不良OS(HR=2.845,95%CI=1.624-4.985,P<0.001;HR=2.48495%CI=1.323-4.667,P=0.005)的因素,随后根据随访数据进行生存分析Gal-1高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overall survival,OS)低于Gal-1低表达患者(21.4%vs 52.38%).结论Gal-1高表达与GC的发展侵袭转移以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Gal-1可作为判断GC患者预后以及有望成为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Gal-1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伟 倪力刚 +3 位作者 李春雯 李爱强 赵岩 史晓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069-1072,共4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主要是股骨颈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死亡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主要是股骨颈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死亡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它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至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0P可分为三型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90%以上是原发性骨折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骨折髋部骨折,椎体骨折,前臂骨折等。为此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临床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展望7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症 流行病学 检查诊断 预防治疗
原文传递
“消臌贴膏”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创 施维群 杨永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消臌贴膏"在肝区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臌贴膏"肝区外敷联... 目的:观察"消臌贴膏"在肝区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臌贴膏"肝区外敷联合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是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单独使用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量化积分变化和临床总疗效情况,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门脉血流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在改善胁痛、腹胀、倦怠乏力、小便发黄、身目发黄症状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食欲、睡眠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臌贴膏"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比单纯运用肝病治疗仪更能有效地减轻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门脉高压、促进门静脉血液循环,且简易价廉,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臌贴膏 肝病治疗仪 肝硬化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心肌纤维化及细胞因子PDG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志清 徐百鸿 +2 位作者 窦丽萍 刘旺 王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反复感染柯萨奇病毒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模型;采用HE和VC染色观察心肌病变和纤维增生情况,采用病理检验方法对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反复感染柯萨奇病毒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模型;采用HE和VC染色观察心肌病变和纤维增生情况,采用病理检验方法对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心肌中PDGF-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模型组小鼠心脏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与正常组比较,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组织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均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心肌中PDGF-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三七总皂苷治疗组可以减轻心肌病变程度,CVF和PVCA示三七总皂苷各治疗组心脏中胶原比模型组均明显减少,并且三七总皂苷治疗组心肌中PDGF-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结论:三七总皂苷能下调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PDGF-B的表达,抑制心肌胶原的增生,提示其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PDGF-B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纤维化 病毒性心肌炎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尪痹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康信忠 吴启富 +7 位作者 接红宇 丁朝霞 王新昌 王振宇 彭江云 高明利 何东仪 冯福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观察尪痹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肝肾两虚合并瘀血痹阻证1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尪痹片治疗组(A组,72例)、扶他林治疗... 目的观察尪痹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肝肾两虚合并瘀血痹阻证1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尪痹片治疗组(A组,72例)、扶他林治疗组(B组,42例)、尪痹片加扶他林治疗组(C组,46例)。3组分别采用尪痹片、扶他林片、尪痹片加扶他林片治疗两个月。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活动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经临床治疗8周后,3组患者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肿胀、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及ESR、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C组改善明显优于A、B组(P<0.01);ESR、CRPA、B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显效率比较,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尪痹片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尪痹片配合扶他林片治疗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尪痹片或扶他林片,两药联合使用可减少扶他林的应用剂量及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尪痹片 扶他林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补肾药物穴位给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亚东 魏杰 +2 位作者 刘钟 郭梁 史晓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02-1104,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疗法,其研究开展的较早也较系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药理学研究多局限于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的研究。近年来,...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疗法,其研究开展的较早也较系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药理学研究多局限于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的研究。近年来,伴随着透皮剂和离子导入等理化技术的发展,中药经皮给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已取得一定进展。就此方面对补肾药物经皮穴位给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药经皮穴位给药 机理探讨
原文传递
骨碎补总黄酮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金谞 何伟涛 +1 位作者 刘康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为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来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在临床中应用含有中药骨碎补的自拟方剂强骨饮的经验。现对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以期对今后的... 为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来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在临床中应用含有中药骨碎补的自拟方剂强骨饮的经验。现对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以期对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中药经皮给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亚东 魏杰 +2 位作者 刘钟 郭梁 史晓林 《中医正骨》 2010年第6期36-37,41,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投药 皮肤 外治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仲黄颗粒配合手术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BMD、血清OP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亚东 韦庆申 +3 位作者 鲁玉州 王金国 汉吉健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观察仲黄颗粒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合并骨量减少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共收治的... 目的观察仲黄颗粒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合并骨量减少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共收治的合并骨量减少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采用PLIF术后配合仲黄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PLIF术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骨密度T值及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三方面的变化及末次随访时不融合、融合器沉降及螺钉松动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例、40例患者获得随访,两组患者对临床疗效均较为满意,但治疗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仲黄颗粒可能通过升高血清OPG提高患者骨密度及术后长期临床疗效,从而减少术后植骨不融合、融合器沉降和螺钉松动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黄颗粒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量减少 骨保护素
下载PDF
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丹 周月 +1 位作者 徐土珍 孙秋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系统评价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适合Meta分析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不符合Meta分析的资料进行定性描述。结果:共纳... 目的 :系统评价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适合Meta分析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不符合Meta分析的资料进行定性描述。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应用模拟人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P<0.05);但在自信心提升方面,各研究结果不一致,尚无统一结论。结论 :在急救护理教学中使用高仿真模拟人可显著提高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但在提升自信心方面,目前结果并不统一,确切结果仍有待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仿真模拟人 急救护理教学 系统综述
原文传递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军 辛宗山 +3 位作者 操儒道 毛丰 马维初 顾晓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手术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手术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n=54)和OD组(n=62).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 a后,MED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3%,与OD组93.5%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相比,MED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减小,术后卧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和OD均为治疗LIDH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很高的优良率,但与OD组相比,ME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上更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 开放椎板开窗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溃结2号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溃疡组织中TNF-α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建华 吴闯 +4 位作者 姜在龙 金炜 吴炯 李盈 王振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NBS)+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为模型组、中药组、SASP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 目的研究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NBS)+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为模型组、中药组、SASP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二步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检测TNF-αmRNA的水平,并观察大鼠治疗14天及21天后TNF-α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连续灌胃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SASP组大鼠结肠黏膜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SASP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TNF-α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灌胃21天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SASP组大鼠结肠黏膜TNF-α水平、TNF-α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SASP组比较,中药组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灌胃21天后,TNF-α水平、TNF-αmRNA水平明显低于灌胃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2号方不仅能下调UC大鼠结肠黏膜TNF-α的水平,还能抑制TNF-αmRNA的表达,说明溃结2号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和下调作用TNF-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2号方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