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秒脉冲电场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伟杰 董延钊 +5 位作者 邹晓迪 伊方昱 陈永刚 吴斌 Ahmad Alhaskawi 卢荟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前景。本综述系统总结了nsPEF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探讨了nsPEF对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抗炎与抗菌作用的促进,以及其通过电穿孔效应增强药物和营养物质摄取的能力。尽管nsPEF在临床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有初步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显著加速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率。然而,关于不同强度、频率和电场作用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伤口类型的适用性和长期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优化nsPEF的使用参数,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电场 伤口愈合 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电刺激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军 辛宗山 +3 位作者 操儒道 毛丰 马维初 顾晓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手术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手术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n=54)和OD组(n=62).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 a后,MED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3%,与OD组93.5%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相比,MED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减小,术后卧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和OD均为治疗LIDH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很高的优良率,但与OD组相比,ME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上更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 开放椎板开窗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基于C形臂的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系统在人体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德萌 姜里强 +4 位作者 周潘宇 张洪跃 吴江红 何滨 许硕贵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形臂的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surgical approach visualization and navigation,SAVN)系统在人体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基于C形臂的SAVN系统进行... 目的探讨基于C形臂的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surgical approach visualization and navigation,SAVN)系统在人体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基于C形臂的SAVN系统进行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SAVN系统确定手术靶点,然后将激光束投射至皮肤,根据SAVN系统指导手术入路的最佳方向和角度,实时引导手术入路至异物取出。结果62例患者均通过一次手术顺利取出异物,每枚异物取出的实际操作(从导针探查至完全取出异物)时间为3~60min,平均(28.9±3.7)min,手术切口的平均大小为(13.15±5.56)mm,平均出血量为(8.52±4.26)ml,术中平均透视次数为(3.73±1.25)次。结论基于C形臂的SAVN系统辅助下取出异物可以准确找到手术靶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辐射暴露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系统 软组织内异物 激光
下载PDF
三联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吴亚东 史晓林 张翠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三联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7年8月,采用三联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76例(105髋),男9例,女67例;年龄1-5.5岁(平均2.7岁),手术方式全部采用三联术,分别于术后5周、3个月、6个月随访... 目的:探讨使用三联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7年8月,采用三联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76例(105髋),男9例,女67例;年龄1-5.5岁(平均2.7岁),手术方式全部采用三联术,分别于术后5周、3个月、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对髋关节功能(Mckay标准)和X线片(Severin标准)进行复查。结果:7例失访,余69例(96髋)获3-8年随访(平均4.7年)。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后优良率达95.83%。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达93.75%。结论:三联术手术疗效满意,为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发育性脱位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德萌 周潘宇 +3 位作者 姜里强 吴江红 何滨 许硕贵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收治的3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收治的3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8例。常规组行传统的PKP,观察组行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的PKP手术。用X线检查椎体高度情况,CT扫描检查骨水泥分布情况和渗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程度、Cobb角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的椎体均获得骨水泥注射成功,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椎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的PKP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电离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激光定位导航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