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
1
作者 凌昳 葛卫红 +2 位作者 傅丹丹 石婷婷 林梦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1-14,37,共5页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系统生物学 复杂科学 物质基础 质量控制
下载PDF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姚立 陆红 +3 位作者 王一奇 张冰冰 张水娟 刘丽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8期169-170,共2页
对于临床专业学生而言,《药理学》是一门双重桥梁课程。课程内容既涉及前期的基础医学内容,又衔接后续的临床课程实践。传统教学采取的是基于课堂学习的方法,虽系统全面,但由于缺乏互动,学生提不起兴趣。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以问题... 对于临床专业学生而言,《药理学》是一门双重桥梁课程。课程内容既涉及前期的基础医学内容,又衔接后续的临床课程实践。传统教学采取的是基于课堂学习的方法,虽系统全面,但由于缺乏互动,学生提不起兴趣。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L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下载PDF
药物发现史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毛竹君 阮叶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9期3069-3071,共3页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本科生学习过程中较难学习和掌握的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药理学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药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作者将药物发现史中部分代表药物的经典案例融入课堂,收到...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本科生学习过程中较难学习和掌握的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药理学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药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作者将药物发现史中部分代表药物的经典案例融入课堂,收到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改革 典型案例 药物发现史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和家兔的肾毒性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陆红 张信岳 +1 位作者 周彦荃 金少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观察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的肾毒性作用。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B150和1000mg.kg-1组,ASB组小鼠尾静脉iv给予ASB,每天1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iv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体重、肾脏系数、血常规、血清尿素氮和... 目的观察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的肾毒性作用。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B150和1000mg.kg-1组,ASB组小鼠尾静脉iv给予ASB,每天1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iv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体重、肾脏系数、血常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1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SB125和500mg.kg-1组,麻醉后单次经耳缘静脉iv给予ASB,导尿管法收集尿液并测定尿量及尿常规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B1000mg.kg-1可使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分别从124±19和18±3升高至197±35和(35±10)mmol.L-1(P<0.05),并使外周血白细胞从(10.5±2.0)×109L-1升高至(13.7±3.4)×109L-1,血小板从(666±122)×109L-1降低至(451±207)×109L-1,淋巴细胞比例从(0.83±0.03)降低至(0.68±0.11)(P<0.05),7/10小鼠肾脏出现间质性肾炎,伴轻度纤维化,部分肾小管有蛋白,近曲小管浊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B150mg.kg-1对小鼠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ASB500mg.kg-1可引起家兔尿蛋白和酮体阳性检出率一过性增加,给药后120min总尿量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B125mg.kg-1对家兔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ASB1000mg.kg-1和500mg.kg-1时分别对小鼠和家兔肾脏具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 药物毒性
下载PDF
茶氨酸经下丘脑腹外侧核抑制雌性小鼠摄食与胃排空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吴波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9-435,共7页
采用比色法观察脑室、核团内微注射和腹腔注射茶氨酸对外周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给予茶氨酸3~30 mg/kg后显著抑制摄食量和胃排空;脑室给药3~100 ng后,对胃排空的影响表现出V型曲线,3~30 ng茶氨酸剂量依赖性抑制胃排空,50、1... 采用比色法观察脑室、核团内微注射和腹腔注射茶氨酸对外周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给予茶氨酸3~30 mg/kg后显著抑制摄食量和胃排空;脑室给药3~100 ng后,对胃排空的影响表现出V型曲线,3~30 ng茶氨酸剂量依赖性抑制胃排空,50、100 ng茶氨酸使胃排空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腹腔注射同样量的茶氨酸并无抑制作用。在下丘脑外侧核内注射同量茶氨酸,出现与脑室内类似的抑制胃排空作用,在弓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内注射却无明显的改变。在下丘脑外侧核内注射NMDA和AMPA后均能诱导摄食和胃排空的增加,而茶氨酸10、30、100 ng能抑制两者诱导的胃排空及 NMDA诱导的摄食,茶氨酸3~100 ng能抑制 AMPA诱导的摄食。上述结果表明茶氨酸抑制摄食和胃排空作用可能与抑制下丘脑外侧核的NMDA受体和AMP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下丘脑腹外侧核 摄食 胃排空 NDMA AMPA
下载PDF
N-乙酰肌肽滴眼液的研制和抗白内障药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闻哲 张灵霞 +2 位作者 高林东 彭少华 周大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1-675,共5页
制备了N-乙酰肌肽滴眼液,室温放置2年,稳定性良好。家兔眼刺激性试验显示制品无明显刺激性。大鼠亚硒酸钠白内障模型试验显示,N-乙酰肌肽滴眼液可延缓晶状体混浊度的进程,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制备了N-乙酰肌肽滴眼液,室温放置2年,稳定性良好。家兔眼刺激性试验显示制品无明显刺激性。大鼠亚硒酸钠白内障模型试验显示,N-乙酰肌肽滴眼液可延缓晶状体混浊度的进程,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减少不溶性蛋白的产生。制品中剂量组的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和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肌肽 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度
下载PDF
LPS上调大鼠HIF-1和GLUT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严洁萍 俞佳 +1 位作者 吴越 吕良忠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致大鼠内毒素血症早期,葡萄糖转运体(GLUT)家族在脑、心和肝组织等表达水平及低氧诱导因子-1(HIF-1)调控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给药组(腹腔注射2 mg/kg LPS)...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致大鼠内毒素血症早期,葡萄糖转运体(GLUT)家族在脑、心和肝组织等表达水平及低氧诱导因子-1(HIF-1)调控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给药组(腹腔注射2 mg/kg LPS),每组6只.测定给药后0~24h体温.ELISA法检测血清IL-1水平.RT-PCR法测定GLUT家族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LUT1和HIF-1蛋白表达.结果 在大鼠脑、心及肝等组织中,GLUT1和GLUT4均有表达;GLUT2在脑和肝组织中有表达;GLUT3仅在脑组织特异性表达.LPS作用24h可引起大鼠体温升高,血清IL-1水平上调(P<0.05).LPS可上调脑组织GLUT1 mRNA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P<0.01);同时LPS可促进脑组织HIF-1蛋白稳定表达(P<0.001).结论 LPS促进大鼠HIF-1稳定表达,上调GLUT1表达及调控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体 低氧诱导因子-1 脂多糖 SD大鼠
下载PDF
葛根素在正常和β-淀粉样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莹 李昌煜 杨元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正常和β-淀粉样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大鼠(AD模型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AD模型组大鼠基底核定位注射A,β7天后灌胃500mg/kg葛根素注射液,正常组灌胃等剂量葛根素注射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正常和β-淀粉样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大鼠(AD模型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AD模型组大鼠基底核定位注射A,β7天后灌胃500mg/kg葛根素注射液,正常组灌胃等剂量葛根素注射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的药物浓度,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素口服给药在正常和A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为开放性一室模型。AD大鼠的半衰期(t1/2,m 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μg.m in-1.mL-1)、平均驻留时间(MRT,m in)、表观分布容积(Vd/F,L)分别为19.2、301.5、42.8、45.8;相对应的正常大鼠则为40.8、453.0、56.9、65.1。结论:葛根素在AD大鼠体内消除更快,半衰期与平均驻留时间缩短;从血浆中向其他组织的分布速率减慢。提示葛根素在AD病理状态下代谢、排泄速度更快。同时,葛根素在AD病理状态下更多地积蓄在血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药动学 AD模型大鼠
原文传递
携带Lipocalin2基因的腺病毒对结肠癌细胞SW620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云龙 彭彦 姚立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携带Lipocalin2基因的腺病毒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腺病毒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结肠癌SW620细胞,通过MTT法检测腺病毒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 目的探讨携带Lipocalin2基因的腺病毒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腺病毒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结肠癌SW620细胞,通过MTT法检测腺病毒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时的超微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实验显示携带Lipocalin2基因的腺病毒可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肿胀、破裂、呈坏死状,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核内染色质凝集,并附于一侧核膜的边缘,内质网扩张,空泡形成增多,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SW620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结论携带Lipocalin2基因的腺病毒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有效地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结肠癌细胞SW620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透射电镜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
10
作者 张云龙 姚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83-384,I0001,共3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向肝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其形成是由于肝内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综合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HSC致使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向肝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其形成是由于肝内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综合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HSC致使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而在肝内过度沉积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信号通路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matrix 慢性肝损伤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炎性介质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缪蕾 姚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线粒体是细胞凋亡发生的核心,线粒体通路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通路之一。与线粒体相关的一些重要蛋白如:BCL-2家族蛋白、凋亡诱导因子、细胞色素C等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各司其职,共同调控着凋亡的发生发展,对细胞凋亡产生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凋亡 线粒体 凋亡蛋白
下载PDF
烟碱受体在镇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静 李冬 周大兴 《医学信息》 2009年第3期416-4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疼痛机制的研究以及烟碱受体在镇痛方面的研究概况。针对烟碱受体的新型镇痛药物的开发从受体和神经递质等方面考虑,以新的分子靶标为设计基础,区别于传统的麻醉镇痛药和NSΑID,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 疼痛 镇痛药物 烟碱受体
下载PDF
肺癌相关新凋亡分子研究进展
13
作者 缪蕾 姚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1期6-7,共2页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除常见Bcl-2家族、Caspase家族等凋亡分子外,近年出现的一些新的凋亡相关的分子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如Clusterin,Beclin l,Livin,Survivin等。研究指出,这些新的凋亡分子与...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除常见Bcl-2家族、Caspase家族等凋亡分子外,近年出现的一些新的凋亡相关的分子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如Clusterin,Beclin l,Livin,Survivin等。研究指出,这些新的凋亡分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此新近出现的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凋亡分子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凋亡基因 CLUSTERIN BECLIN1 LIVIN Survivin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延胡索抗糖尿病作用及初步验证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2 位作者 吴波拉 杨元宵 李昌煜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3-918,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延胡索生物碱的抗糖尿病作用并加以验证。方法全面收集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与延胡索的生物碱成分相关的靶点信息。在OMIM数据库检索糖尿病相关疾病的靶点,通过共享靶点实现与生物碱成分的关联,...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延胡索生物碱的抗糖尿病作用并加以验证。方法全面收集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与延胡索的生物碱成分相关的靶点信息。在OMIM数据库检索糖尿病相关疾病的靶点,通过共享靶点实现与生物碱成分的关联,构建并分析延胡索生物碱"成分-靶点-糖尿病"网络。采用胰岛素抵抗模型和糖尿病模型验证预测结果。结果延胡索生物碱的"成分-靶点"网络中,延胡索各成分的靶点涉及神经递质及其代谢酶、离子通道、信号蛋白和酪氨酸激酶样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延胡索"成分-靶点"网络和"糖尿病相关疾病-靶点"网络共享多个靶点,其中涉及多种重要枢纽节点,如NOS3、VEGF等,多种成分的靶点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关联,提示延胡索生物碱可能具有抗糖尿病相关疾病作用。延胡索醇提物明显降低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血糖、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小鼠糖耐量,这些结果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延胡索生物碱有潜在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生物碱 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 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新用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