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腰部残余痛临床观察
1
作者 张辽 傅科上 +2 位作者 胡俊翔 林华杰 竺东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腰部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骨伤科的PKP术后残留腰部...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腰部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骨伤科的PKP术后残留腰部疼痛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软胶囊和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在早期(治疗后3d、1个月)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腰部残余痛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缩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治疗 补肾壮骨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腰部残余痛
下载PDF
王建康从风、虚、湿、毒辨治慢性肾脏病3~4期经验探析
2
作者 邓颖萍 王建康 +1 位作者 张辽 徐魏钦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50-54,共5页
介绍王建康教授从风、虚、湿、毒辨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脏病演变过程多与风、虚、湿、毒有关,临证辨治要点为脏腑亏虚为本,三脏三焦同治;邪实壅滞为标,风湿浊毒为患;扶正祛邪并举,标本兼顾为要。治疗以祛风益肾健... 介绍王建康教授从风、虚、湿、毒辨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脏病演变过程多与风、虚、湿、毒有关,临证辨治要点为脏腑亏虚为本,三脏三焦同治;邪实壅滞为标,风湿浊毒为患;扶正祛邪并举,标本兼顾为要。治疗以祛风益肾健脾、利湿泄浊解毒立法,并创制经验方祛风养肾汤,将扶正祛邪之法贯穿始终,同时根据风、虚、湿、毒在病情动态发展过程中主次地位变化,权衡轻重、补泻并施、圆机活法。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扶正祛邪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一期瘤段切除钢板固定加骨水泥重建姑息治疗转移性肱骨干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方剑利 楼红侃 +2 位作者 高麟超 许旻鸣 金甬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瘤段切除钢板固定加骨水泥重建姑息治疗转移性肱骨干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应用一期瘤段切除钢板固定加骨水泥重建方法治疗转移性肱骨干肿瘤伴病理性骨折10例患者;于术前及术...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瘤段切除钢板固定加骨水泥重建姑息治疗转移性肱骨干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应用一期瘤段切除钢板固定加骨水泥重建方法治疗转移性肱骨干肿瘤伴病理性骨折10例患者;于术前及术后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改善程度比较,应用Enneking评分法进行肢体功能评价,以及Kanofsky法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14.307,P<0.05)。Enneking评分结果显示,10例中优1例,良好7例,中2例,优良率达到80%。术后Kanofsky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t=12.445,P<0.05)。结论一期瘤段切除钢板固定加骨水泥重建姑息治疗转移性肱骨干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治疗效果确切,取材方便,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少,可以作为肱骨干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肿瘤 病理性骨折 骨水泥重建 姑息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内收肌管阻滞对全膝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斌 黄长顺 +2 位作者 李满新 马俊龙 王坚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内收肌管阻滞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膝置换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n=20):内收肌管阻滞复合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A组)和单纯PCIA组(P组),均在全麻下手术,术毕A组于未复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内收肌管阻滞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膝置换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n=20):内收肌管阻滞复合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A组)和单纯PCIA组(P组),均在全麻下手术,术毕A组于未复苏前行超声引导下内收肌管穿刺阻滞,肌管内推注0.5%罗哌卡因20 m L,P组术后单纯行PCIA,记录两组1、2、4、6、8 h静息状态和膝关节屈曲45°时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PCIA例数。结果:A组1、2、4、6、8 h屈曲时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8±1.1、3.0±1.2、3.2±0.9、3.1±0.9、3.3±0.9,明显低于P组(分别为7.0±0.8、6.0±0.9、5.5±0.7、5.1±0.8、5.3±0.7)。A组安静时第1 h VAS评分(1.5±0.4)明显低于P组(3.8±0.9,P<0.05),上述5个时间点Ramsay评分A组与P组无差异。A组术后恶心(1例)、呕吐(0)、PCIA例数(1例)明显低于P组(分别为9、2、12)。结论:内收肌管阻滞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复合PCIA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内收肌管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叶海临证医案2则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剑利 许旻鸣 +1 位作者 楼红侃 叶海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2期364-366,共3页
叶海,主任中医师,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系,师从浙江省著名伤科医师陆银华先生,又经上海伤科名家、魏氏伤科传人李国衡教授悉心指导,1984年至1995年任宁波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第二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 叶海,主任中医师,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系,师从浙江省著名伤科医师陆银华先生,又经上海伤科名家、魏氏伤科传人李国衡教授悉心指导,1984年至1995年任宁波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第二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颈椎病 骨痹 叶海 医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