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国际化教育探索——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磊 孙守忠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4期429-432,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指明应从“五通”方式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其中,沿线各国的教育、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课题。文章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介绍医学... “一带一路”倡议指明应从“五通”方式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其中,沿线各国的教育、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课题。文章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介绍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开展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包括合作国家学校及办学模式的选择、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及留学生教育等,以期为相关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国际化教育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构建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提升教学质量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世威 姜慧萍 +1 位作者 韩浙 许茂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方法]设计电子教案(electronic teaching file,ETF)生成模块,并把它整合在PACS系统报告... [目的]构建基于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方法]设计电子教案(electronic teaching file,ETF)生成模块,并把它整合在PACS系统报告工作站,配置电子教案服务器,建立电子教案数据库,并通过与PACS系统交互的接口模块,实现影像电子教案的制作,然后利用医院PACS系统中海量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资料,建立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结果]通过整合在PACS系统报告工作站中的电子教案生成模块,选择典型病例、感兴趣病例,并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自动快速地生成电子教案,成功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结论]基于PACS系统成功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最大限度实现医学影像教学资源共享,将改变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存储 传输系统 医学影像学 电子教案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
下载PDF
对分课堂在《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磊 曹志坚 +1 位作者 孙守忠 许茂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4期51-53,共3页
目的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上《医学影像学》课程的同学分为对PAD class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相同章节内容实施对分课堂教学和传统方法教学,结束后发放调查... 目的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上《医学影像学》课程的同学分为对PAD class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相同章节内容实施对分课堂教学和传统方法教学,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评价相关能力指标。结果 PAD class组在"具拟定并决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熟悉网络信息搜寻及处理同学间互动或冲突的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实施,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医学影像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DWI影像组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嘉颖 丁洪蕾 +7 位作者 张华妮 周敏辉 陈海波 孙尚龙 陈刚 张国栋 陈群伟 孙志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DWI影像组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其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0例,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分为肝癌虚证和实证,均在治疗前行MRI增强扫描。在DWI图像上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DWI影像组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其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0例,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分为肝癌虚证和实证,均在治疗前行MRI增强扫描。在DWI图像上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共包含1316个纹理特征,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方法对1316个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建立K-近邻算法(KNN)影像组学模型。70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配成训练组和验证组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70例中经中医证型判断虚证34例(48.6%),实证36例(51.4%)。经特征降维后最终筛选出4个影像组学特征与肝癌虚、实证有相关性(r值0.368~0.457,均P<0.05)。基于筛选的4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KNN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值为0.831、准确率77.1%、敏感度72.0%、特异度82.6%,在验证组中的AUC值为0.773、准确率63.6%、敏感度63.6%、特异度63.6%。结论: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相关的4个影像组学特征及其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在原发性肝癌虚、实证判断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有助于中医辨证施治的客观化、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影像组学 中医证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食管不同鱼类鱼刺异物影像学表现的MSCT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磊 赵沈阳 +2 位作者 冯雨 刘万顼 杨林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对浙江地区经常食用的8种鱼类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取浙江地区经常食用的8种鱼类(鲈鱼、鳙鱼、黑鱼、鲫鱼、带鱼、扁鲳鱼、黄颡鱼和龙头鱼),经煮熟后随机取不同解剖部位的鱼刺(包括椎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对浙江地区经常食用的8种鱼类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取浙江地区经常食用的8种鱼类(鲈鱼、鳙鱼、黑鱼、鲫鱼、带鱼、扁鲳鱼、黄颡鱼和龙头鱼),经煮熟后随机取不同解剖部位的鱼刺(包括椎肋联合刺、肋骨尖刺及叉状刺)各20根,共160根。按鱼种类将鱼刺以任意方向随机置入猪食管中,然后行MSCT平扫,统计显示鱼刺数目,计算鱼刺异物检出率。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所得图像由2位放射科中级以上职称医师进行阅片,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统计。结果除龙头鱼外的7种鱼各部位鱼刺在CT图像中均清晰显示,表现为条状高密度影。8种鱼鱼刺异物总检出率为76.9%。海鱼(带鱼、龙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为32.5%,其他6种淡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为9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淡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鱼和龙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是淡水鱼鱼刺异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浙江地区居民常食用的淡水鱼鱼刺异物均可采用MSCT检出。而海鱼类鱼刺异物MSCT检出率偏低,在CT结果为阴性时仍需要结合更多的临床资料及检查手段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食管异物 鱼刺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沈阳 洪建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306-1308,共3页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病因目前仍不明确,和多种因素有关联,越早治疗则预后相对越好,然而目前尚无确切检测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生长 淋巴管扩张 妇科恶性肿瘤 血管通透性 实体肿瘤 细胞外基质 影像学 宫旁浸润 分化程度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瘤内与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陆欢 葛敏 王世威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47-1651,I000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DCE-MRI)瘤内与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43例。其中TNBC患者23例,非TNBC患者1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DCE-MRI)瘤内与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43例。其中TNBC患者23例,非TNBC患者1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在术前行乳腺DCE-MRI检查。采用3D Slicer软件在动态增强第二期上勾画病灶,瘤周区域选择瘤体向外扩5 mm进行自动勾画,然后手动调整确认勾画范围。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使用Analysis Kit(AK)分析软件对训练集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用mRMR算法及LASSO回归分析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用优化的特征集建立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Hosmer-Lemeshow(H-L)检验。结果经过特征降维,瘤内、瘤周及瘤内加瘤周分别剩余6个影像组学特征被用来建立模型。在验证集中,瘤内、瘤周及瘤内加瘤周的模型ROC曲线AUC分别为0.74、0.71、0.81;灵敏度分别为0.83、0.67、0.83;特异度分别为0.64、0.83、0.83。H-L检验的结果也表明3个模型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乳腺联合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瘤内 瘤周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与乳腺癌肿瘤新生血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可佩 方晓政 +3 位作者 林怡 许茂盛 王世威 张睿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49,共4页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导致难以对其进行精准评估,从而不利于其个性化治疗的实践与发展。肿瘤新生血管参与肿瘤异质性的形成,并在乳腺癌治疗反应、预后复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如何更好地借助肿...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导致难以对其进行精准评估,从而不利于其个性化治疗的实践与发展。肿瘤新生血管参与肿瘤异质性的形成,并在乳腺癌治疗反应、预后复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如何更好地借助肿瘤新生血管来评估乳腺癌发生发展并推进精准治疗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乳腺MRI影像组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高通量提取和定量分析的优势不仅能无创提取肿瘤及其新生血管的生物学相关信息,而且能进一步从分子及基因水平实现对肿瘤新生血管相关因子及通路的表征,因此乳腺MRI影像组学在评估肿瘤新生血管中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乳腺MRI影像组学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其肿瘤新生血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新生血管 血管因子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下载PDF
基于DWI影像组学判断克罗恩病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洪蕾 周科峰 +4 位作者 蒋科芳 李嘉颖 高晨 张华妮 孙志超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551-1554,1581,共5页
目的探讨DWI影像组学在克罗恩病(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经病理检查诊断CD患者89例,以末端回肠节段性评分(CDEIS)临界值7分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活动组53例与... 目的探讨DWI影像组学在克罗恩病(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经病理检查诊断CD患者89例,以末端回肠节段性评分(CDEIS)临界值7分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活动组53例与非活动组36例。基于DWI序列勾画感兴趣区,将所有患者以7∶3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建立K-近邻函数模型(KNN),计算AUC、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共保留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共9个,基于图像特征值建立的KNN模型,训练组AUC 0.801,灵敏度0.865,特异度0.600;验证组AUC 0.794,灵敏度0.882,特异度0.545。结论基于DWI影像组学的KNN模型在判断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性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末端回肠 克罗恩病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多参数磁共振定量指标在膀胱癌肌层浸润分析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玫 李宁 +4 位作者 张祁 石峰 吴交交 冯琪 丁忠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的多参数MRI定量指标在膀胱癌肌层浸润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膀胱癌患者225例,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00例。在MR T2WI、DWI及增强图像上测量肿瘤-壁界面,并运用影...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的多参数MRI定量指标在膀胱癌肌层浸润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膀胱癌患者225例,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00例。在MR T2WI、DWI及增强图像上测量肿瘤-壁界面,并运用影像组学软件对肿瘤区域进行勾画及特征筛选,然后基于3组特征的概率值构建单参数及多参数联合模型,选择最优概率值与肿瘤-壁界面构建诺模图模型,在外部验证集中测试其诊断性能。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最终选用基于6个特征的多参数联合概率值,与肿瘤-壁界面联合构建Nomogram模型,在ROC曲线上训练集和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92、0.875,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较单独的组学模型或肿瘤-壁界面模型有更好的准确性。外部验证模型的AUC为0.846,进一步证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基于多参数MRI和肿瘤-壁界面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膀胱癌是否有肌层浸润的鉴别上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及可重复性,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T_(1)WI增强序列磁共振影像组学量化克罗恩病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琪芬 丁洪蕾 周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T_(1)WI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量化克罗恩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的效能。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91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炎症伴溃疡组与炎症无溃疡组,以末端回肠作为感兴趣区,在T_(1)WI增... 目的探讨基于T_(1)WI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量化克罗恩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的效能。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91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炎症伴溃疡组与炎症无溃疡组,以末端回肠作为感兴趣区,在T_(1)WI增强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利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将样本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利用MI对高度一致性特征进行筛选,并建立Logistic模型。以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量化模型效能。结果91例中58例为炎症伴溃疡组,33例为炎症无溃疡组,降维后共得到6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Logistic模型在训练组的AUC为0.8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9%、80.7%,验证组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0.872,81.8%,85.7%。结论基于T_(1)WI增强序列的磁共振影像组学具有客观地、准确地量化CD患者末端回肠炎症活动程度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克罗恩病 磁共振成像 末端回肠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诊断冠状动脉瘘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志坚 许茂盛 +3 位作者 陈智能 丁国苗 王世威 陈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10460例,采用64层螺旋CT,用VRT、MPR和MIP等多种方法观察,分析冠状动脉瘘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10460例,采用64层螺旋CT,用VRT、MPR和MIP等多种方法观察,分析冠状动脉瘘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的CTA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A诊断CAF 21例(0.20%),冠状动脉左心室瘘2例,左心房瘘2例,肺动脉瘘16例,肺动脉瘘合并左心房瘘1例。共有17例(80.9%)出现病变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其中梭型2例,囊状15例。瘤体位于开口处8例,非瘘口处9例。16例为单个,1例为2个。1例瘤体附壁血栓形成。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的CT表现对诊断CAF有较大帮助,CTA能清晰显示瘤体位置及是否有血栓形成,为CAF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瘤样扩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评估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玉凤 许茂盛 +3 位作者 刘学竞 倪桂宝 喻迎星 丁雪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浸润癌(IC)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影像特征,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CIS患者(病灶13个)及10例IC患者(病灶10个)的DCE-MRI及DWI图像,分析病灶强化形态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浸润癌(IC)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影像特征,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CIS患者(病灶13个)及10例IC患者(病灶10个)的DCE-MRI及DWI图像,分析病灶强化形态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定量分析ADC值。结果依据强化形态特征:DCIS强化以非块样强化中的段样强化为主,IC强化以块样强化为主,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IS和IC均以流出型为主,无显著性差异。依据ADC值:DCIS的平均ADC值约为(1.036±0.25)×10-3 mm2/s,IC的平均ADC值约为(0.79±0.20)×10-3 mm2/s,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病灶强化形态特征及ADC值,DCE-MRI联合DWI有助于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癌的鉴别诊断,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癌 浸润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0T定量动态对比增强MRI对中央区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世威 喻迎星 +2 位作者 潘智勇 姜慧萍 代欢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824-827,共4页
目的研究3.0T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中央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3.0T MRI扫描仪进行前列腺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的39例前列腺中央区病变患者资料,患者均在MRI检查后1周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诊断。分别测量中央... 目的研究3.0T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中央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3.0T MRI扫描仪进行前列腺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的39例前列腺中央区病变患者资料,患者均在MRI检查后1周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诊断。分别测量中央区病灶与非病灶区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distribute volume per unit tissue volume,V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中央区前列腺癌、良性增生与非病灶区的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定量参数诊断中央区前列腺癌与良性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中央区前列腺癌(n=17)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13.09±2.55)min-1和(4.57±0.81);良性增生(n=22)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8.79±1.15)min-1和(5.14±1.02);非病灶区(n=29)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5.34±0.98)min-1和(4.23±0.78)。中央区前列腺癌、良性增生与非病灶区组间Ktran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271,P值<0.05),V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553,P值>0.05)。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点值,Ktrans和Ve判断中央区前列腺癌与良性增生的的敏感度分别为73.4%和54.3%;特异度分别为82.7%和47.9%。结论 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对中央区前列腺癌与良性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Ve没有太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下载PDF
增强CT与PET/CT在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志超 吴仪仪 +3 位作者 余仲飞 张建 孔令山 左长京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 比较增强CT、18F-FDG PET/CT及其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及区域淋巴结分期中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8月~2011年6月因肺部实性病灶行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22例,其中恶性82例,良性40例.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 比较增强CT、18F-FDG PET/CT及其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及区域淋巴结分期中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8月~2011年6月因肺部实性病灶行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22例,其中恶性82例,良性40例.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增强CT及PET/CT结果与其对照,并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增强CT、18F-FDGPET/CT在肺癌及淋巴结的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病灶SUVmax、CT强化值及综合分析法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75.0%、84.4%、88.0%和76.9% (SUVmax);67.1%、82.5%、68.3%、88.7%和55.0%(强化值);96.3%、90.0%、94.3% 、95.2%和92.3%(综合分析).其中SUVmax、综合分析法诊断肺癌方面比CT强化值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分析法比PET/CT的SUVmax在诊断肺癌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的区域淋巴结分析的准确性方面PET/CT较增强CT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诊断肺癌相比增强CT的强化值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同时PET/CT在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分期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增强CT.PET的标准化摄取值、增强CT的强化值及CT的形态学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对比增强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表现特征研究(附32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雪委 许茂盛 +2 位作者 泮智勇 喻迎星 王世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手术并且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患者32例共34个病灶,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小叶癌2例,乳腺导管内癌2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手术并且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患者32例共34个病灶,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小叶癌2例,乳腺导管内癌2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乳腺髓样癌1例,粘液纤维肉瘤1例。所有病例手术前均接受乳腺 MRI 检查,根据 BI‐RADS 标准,评价 MRI 图像,分别分析肿块形态、边缘、及强化方式,并测量大小、ADC 值及 TCI 曲线。结果32例共34个三阴乳腺癌病灶,90.6%(29/32)为单发病灶,6.3%(2/32)为多发病灶,3.1%(1/32)为不规则形;64.7%(22/34)病灶边缘较光滑,35.3%(12/34)边缘不规则、略有分叶;76.5%(26/34)表现为环形强化,23.5%(8/34)为非环形强化;70.6%(24/34)为 TCI‐Ⅲ型,TCI‐Ⅰ型、Ⅱ型各为14.7%(5/34)。结论乳腺 MRI 检查能较全面的反映病灶的特征, MRI 表现为边缘较光滑的单灶肿块并伴有环形强化,对三阴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病理学
下载PDF
65~75次/min心率下Force 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在舒张期与收缩期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家虎 王军娜 +2 位作者 冯越 张建军 胡红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3765-3770,共6页
目的研究65~75次/min心率下患者使用Force 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采集舒张期与收缩期不同时相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于浙江医院行Force 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65~75次/min心率下患者使用Force 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采集舒张期与收缩期不同时相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于浙江医院行Force 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时预设触发采集时相的不同分为A组(30例,使用大螺距Turbo Flash舒张期时相采集模式)和B组(30例,使用大螺距Turbo Flash收缩期时相采集模式)。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CTA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图像质量评价,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共779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A组冠状动脉节段392个,图像质量最好的节段是第二钝缘支(OM2),图像质量最差的是右冠状动脉(RCA)中段;B组冠状动脉节段387个,图像质量最好的节段是OM2,图像质量最差的是回旋支(LCX)远段。A组第一对角支(D1)、LCX近段及中段、OM1图像质量优于B组(P<0.05)。两组RCA近端、左冠状动脉(LM)近端、前降支(LAD)近端、LCX近端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动脉的CT值、SNR、CNR、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rce CT前瞻性触发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配合低管电压(100 kV)技术和ADMIRE迭代重建算法,所得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能够达到临床影像诊断的需要,且有效辐射剂量<1 mSv。当患者心率在65~75次/min时建议使用大螺距Turbo Flash舒张期采集模式,其LCX的图像质量优于收缩期采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技术 心血管 冠状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大螺距模式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下载PDF
3.0T MRI定量动态对比增强对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世威 许茂盛 +3 位作者 丁雪委 葛敏 丁虹 王浩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研究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 MRI扫描仪和16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45例怀疑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共发现病灶52个,其中5例为2个病灶(1例为双侧,4例为单侧),1例为3个病灶(双... 目的研究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 MRI扫描仪和16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45例怀疑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共发现病灶52个,其中5例为2个病灶(1例为双侧,4例为单侧),1例为3个病灶(双侧),所有2个以上病灶都取最大的病灶纳入研究。分别测量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distribute volume per unit tissue volume,V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乳腺癌、纤维瘤和其他良性病变的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良、恶性病变的组间差异。结果乳腺癌(n=23)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10.18±2.65)min-1和7.64±1.20;良性病变(n=22)的Ktrans和Ve均值分别为(5.68±1.15)min-1和8.44±2.01;良性病变中纤维瘤(n=12)的上述均值分别为(7.31±1.42)min-1和11.25±2.75,其他良性病变(n=10)的上述均值分别为(3.73±0.83)min-1和5.07±1.13。乳腺癌与良性病变间Ktran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271,P值<0.05),V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1.553,P值>0.05);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与其他良性病变3组间Ktrans和V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16和3.944,P值均<0.05)。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点值,Ktrans和Ve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5%和81.3%;特异度分别为55.6%和38.9%。综合2个定量参数作为联合指标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3%(21/23),77.3%(17/22)和84.4%(38/45)。结论 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Ve对鉴别乳腺癌与纤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下载PDF
DCE-MRI联合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20
作者 马向征 王世威 +3 位作者 许茂盛 喻迎星 吕锟 庞佩佩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4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7例,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检査,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病...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4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7例,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检査,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_(ep)、V_e、V_p)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应用ROC曲线分析以上参数诊断PCa的效能,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ADC值联合血管渗透性参数诊断PCa的效能。结果 PCa组K^(trans)、K_(ep)、V_e、V_p和ADC值分别为(2.40±1.13)min^(-1)、(1.90±0.72)min^(-1)、0.82±0.24、0.31±0.25和(0.93±0.43)×10^(-3)mm^2/s,BPH组分别为(1.07±1.08)min^(-1)、(1.04±0.48)min^(-1)、0.64±0.37、0.43±0.36和(1.74±0.38)×10^(-3)mm^2/s;其中PCa组K^(trans)、K_(ep)、V_e均高于BPH组(均P<0.05),BPH组ADC值高于PCa组(P<0.05)。K^(trans)、K_(ep)、V_e和ADC值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4.1%、68.2%、79.5%和86.5%,特异度分别为75.7%、86.5%、70.3%和84.1%(均P<0.05);V_p无明显诊断价值(P=0.211)。ADC值联合血管渗透性参数诊断PCa的效能分析,当2个参数联合时,K_(ep)+ADC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939);当3个参数联合时,诊断效能未见明显提高;当4个参数联合时,K^(trans)+K_(ep)+V_e+ADC的诊断效能有所提高(AUC=0.940),明显高于单个参数的诊断效能。结论 DCE-MRI联合DWI定量分析在PC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K_(ep)和ADC值可作为诊断PCa的主要参数,以提高PCa的诊断效能和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