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妍静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从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等方面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注重标本兼顾、内外并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具有一定特色。
关键词 慢性湿疹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中药祛斑霜对黄褐斑豚鼠模型皮肤中SOD、MDA和黑素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应为红 张理梅 李嫦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祛斑霜对雄性棕黄色豚鼠皮肤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黑素颗粒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棕黄色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祛斑霜组4组,每组10只。在各组豚鼠背部取3 cm×3 cm皮肤进行隔... 目的观察中药祛斑霜对雄性棕黄色豚鼠皮肤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黑素颗粒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棕黄色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祛斑霜组4组,每组10只。在各组豚鼠背部取3 cm×3 cm皮肤进行隔日脱毛1次。除空白组以外,其他各组以波长为320 nm的中波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每次照射时间为60 min,动物与光源的距离为10 cm,连续照射4周,连续观察各组豚鼠背部脱毛部位皮肤变化情况。造模成功后,中药祛斑霜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外涂于各豚鼠皮损处,每日1次,每次按摩5 min。连续给药4周后,动物断颈处死,迅速取其脱毛后皮肤组织。检测皮肤中SOD活性和MDA值,通过HE染色对黑素颗粒进行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黑素颗粒并测定其阳性表达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分析黑素颗粒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祛斑霜组SOD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而MDA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并且中药祛斑霜组黑色颗粒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祛斑霜可以提高黄褐斑豚鼠模型皮肤中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和减少皮肤中黑素颗粒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动物实验 豚鼠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 丙二醛(MDA) 黑素颗粒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殷红武 张理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100例)和西药组(盐酸米诺环素配合安体舒通治疗,60例)两组,观察两组治...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100例)和西药组(盐酸米诺环素配合安体舒通治疗,60例)两组,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6个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性激素LH、E2和症状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6个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LH、E2和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副作用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皮损情况,且近期疗效跟西药治疗相似,但远期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分型 火针 痤疮
下载PDF
黄体期穴位埋线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应为红 金红梅 张理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0期120-124,共5页
目的观察黄体期穴位埋线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及治疗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的240例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治疗组以穴位埋线为治疗手段,每月于黄... 目的观察黄体期穴位埋线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及治疗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的240例冲任失调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治疗组以穴位埋线为治疗手段,每月于黄体期的前4d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一次;对照组以口服盐酸米诺环素为治疗手段。设定三个完整的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在研究过程中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皮疹评分、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对治疗前后皮疹的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同时观察兼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期(治疗前4周)对照组皮疹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期两组对皮疹的改善情况基本持平;治疗后期(第12周)和结束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皮疹的治疗及巩固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兼症方面。治疗组对兼症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67%和20.00%,治疗组略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黄体期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效果好,疗效持续时间久,对于兼症的改善作用也较好,而且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痤疮 冲任失调 黄体期 性激素水平
下载PDF
紫草素对HaCaT细胞Notch-1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微 曹毅 杨晓红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Ha Ca T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紫草素(0、2、5、10、15μmol/L)作用后Ha Ca 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紫草素对Ha Ca T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We...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Ha Ca T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紫草素(0、2、5、10、15μmol/L)作用后Ha Ca 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紫草素对Ha Ca T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Jagged1和Hes5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下游信号分子Hes1和Hes5的m RNA表达。结果 10μmol/L紫草素即可显著抑制Ha Ca T细胞的增殖,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紫草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a Ca T细胞的增殖(均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紫草素能够显著诱导Ha Ca T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olt法检测结果显示,Notch-1、Jagged1和Hes5蛋白表达逐渐降低。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Notch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Hes1和Hes5的m RNA表达水平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紫草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a Ca 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HACAT NOTCH-1 JAGGED1 HES1 Hes5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优白素外治黄褐斑4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玲 应为红 张理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8期648-649,共2页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由多因素所致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发病率有渐趋增加之势。黄褐斑病情顽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且由于影响容貌,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优白素治疗面...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由多因素所致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发病率有渐趋增加之势。黄褐斑病情顽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且由于影响容貌,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优白素治疗面部黄褐斑,效果令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优白素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疏肝解郁内外合治对黄褐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微 张理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4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内外合治对黄褐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78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脱落7例,实际完成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内外合治对黄褐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78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脱落7例,实际完成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疏肝活血汤联合外用中药祛斑霜,对照组给予氨甲环酸片联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12周进行皮损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基于皮损评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相当,但疏肝解郁内外合治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使用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疏肝解郁 心理状况 SAS SDS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6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理梅 应为红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2期94-95,共2页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HDD)是皮肤科常见病,主因长期反复不当地外用激素类制剂导致皮肤对激素产生依赖所致。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用内服、外用药物治疗HDD的同时采用心理疏导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综合疗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苦参汤外敷结合激素外用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妍静 金红梅 应为红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比较苦参汤外敷结合激素外用与单纯激素外用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苦参汤外敷联合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外用治疗和单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外用治... 目的:比较苦参汤外敷结合激素外用与单纯激素外用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苦参汤外敷联合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外用治疗和单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外用治疗,1 w为1个疗程。在第2个疗程和第4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汤外敷结合激素外用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疗效确切,从远期疗效来看苦参汤外敷结合激素外用疗效优于单一外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证 苦参汤
下载PDF
麻桂各半汤联合神阙穴闪罐法治疗慢性风寒型荨麻疹49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红梅 吴妍静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期30-30,共1页
荨麻疹中医又称为“瘾疹”“风疹块”等,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而慢性荨麻疹指病程超过6周。中医常把荨麻疹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气血两虚、冲任不调等[1]。而风寒型荨麻疹多因风寒之邪外袭,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故发荨麻... 荨麻疹中医又称为“瘾疹”“风疹块”等,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而慢性荨麻疹指病程超过6周。中医常把荨麻疹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气血两虚、冲任不调等[1]。而风寒型荨麻疹多因风寒之邪外袭,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故发荨麻疹,皮疹色白,遇冷或风加剧,得热则缓解,冬重夏轻,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风寒型 麻桂各半汤 闪罐法 神阙穴 治疗 气血两虚 冲任不调
下载PDF
成人色素性荨麻疹1例
11
作者 刘娇 王平 +1 位作者 丁承 李刘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5,共2页
患者男,29岁。全身红褐色扁平丘疹10余年,于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诉青春期后小腿出现红褐色丘疹,不能自行消退,近几年逐渐增多,剧烈运动和洗热水澡后局部潮红并水肿,伴轻度瘙痒。曾于外院就诊,具体治疗不详,皮疹无明显变... 患者男,29岁。全身红褐色扁平丘疹10余年,于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诉青春期后小腿出现红褐色丘疹,不能自行消退,近几年逐渐增多,剧烈运动和洗热水澡后局部潮红并水肿,伴轻度瘙痒。曾于外院就诊,具体治疗不详,皮疹无明显变化。患者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性荨麻疹
原文传递
清热凉血方联合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30例
12
作者 丁薇 应为红 曹毅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9期32-32,共1页
银屑病属中医“白疕”范畴,是一种常见并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我院采用清热凉血方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清热凉血方 血热型 准分子 照射治疗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反复发作 光治疗
下载PDF
CO_2点阵激光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张理梅 应为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利用CO2点阵激光结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60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第一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0%,第二次、第三次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利用CO2点阵激光结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60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第一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0%,第二次、第三次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6.67%,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较,χ2=4.91,P<0.05,第三次与第二次相比较,χ2=3.93,P<0.05。结果表明,随着治疗次数增加,疗效逐渐提高。结论 CO2点阵激光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点阵激光 桃红四物汤 痤疮凹陷性瘢痕
原文传递
挑刺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丽 胡素贞 +3 位作者 唐诚娟 王明子 邱一媚 张理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0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215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17例)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对照组(98例)中药调理。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均有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挑刺... 目的观察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215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17例)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对照组(98例)中药调理。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均有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挑刺清疮和中药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见效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挑刺清疮 中药按摩 中药调理
下载PDF
加味苦参汤熏洗坐浴治疗肛周湿疹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挺挺 王春芳 吴妍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8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熏洗坐浴治疗肛周湿疹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就诊的肛周湿疹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熏洗坐浴治疗肛周湿疹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就诊的肛周湿疹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组采用加味苦参汤(苦参、防风、露蜂房、甘草、白鲜皮、地肤子各15 g)熏洗坐浴。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肛门渗液、肛周皮损形态等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苦参汤熏洗坐浴对于肛周湿疹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皮肤瘙痒、肛门渗液、肛周皮肤损害形态等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苦参汤 熏洗坐浴 肛周湿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张理梅教授治疗脂溢性皮炎经验浅谈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嫦嫦 刘路星 张理梅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1-33,共3页
张理梅教授根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及其特点,将其分为肝肾阴虚型和脾胃湿热型,采用中药内服和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并结合中医外治特色疗法,重视整体,内外合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疗效满意。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临床经验 张理梅
原文传递
不同剂型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吴妍静 曹毅 金红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8-58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研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颗粒剂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颗粒剂组湿敷加味...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研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急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颗粒剂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颗粒剂组湿敷加味苦参汤颗粒剂,中药组湿敷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愈显率及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颗粒剂型及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加味苦参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湿疹 苦参汤 湿敷 临床疗效 颗粒剂 水煎剂
原文传递
角化过度型汗孔角化症一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柏亚萍 郭广进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34-134,共1页
患者男,54岁。因左小腿疣状角化性斑块伴剧烈瘙痒10余年,于2010年5月9日就诊于我科。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前侧出现多个环状淡红斑块,伴剧烈瘙痒,后皮损逐渐增大,数目增多,呈环状或条索状褐色斑块,边缘隆起,部分皮损为... 患者男,54岁。因左小腿疣状角化性斑块伴剧烈瘙痒10余年,于2010年5月9日就诊于我科。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前侧出现多个环状淡红斑块,伴剧烈瘙痒,后皮损逐渐增大,数目增多,呈环状或条索状褐色斑块,边缘隆起,部分皮损为增生性斑块,伴有剧烈瘙痒,曾在当地医院做过激光、冷冻治疗,效果不佳。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家族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过度型汗孔角化症 角化性斑块 数目增多 冷冻治疗 左小腿 瘙痒 条索状 增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