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岗位·技能”能力矩阵的城市轨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白继平 赵加建 张锦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岗位需求脱节,多元化生源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实施不充分的问题,创新理念创立“四能共生六岗共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岗位·技能”能力矩阵,开...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岗位需求脱节,多元化生源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实施不充分的问题,创新理念创立“四能共生六岗共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岗位·技能”能力矩阵,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整合提供有效思路,同时实现专业人才精准培养,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矩阵
下载PDF
高职党建与课程思政的耦合关系及协同育人机制——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为例
2
作者 付杰 尹熙衡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承担着培养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工匠的使命。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业群业务发展契合度不足、党建品牌引领与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缺乏有效互动、专业群人才培... 在建设教育强国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承担着培养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工匠的使命。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业群业务发展契合度不足、党建品牌引领与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缺乏有效互动、专业群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融合度不够等问题,通过研究党建与课程思政的耦合关系,探索党建与专业群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以期提升党建工作的效度和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研究表明,党建与专业群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匠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党建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下载PDF
百万扩招背景下社招生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召 白继平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高职扩招是我国从传统低端产业向高端新兴产业转型时期人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但高职社招生生源结构的多元化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社招生教学工作调... 高职扩招是我国从传统低端产业向高端新兴产业转型时期人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但高职社招生生源结构的多元化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社招生教学工作调查问卷研究,发现高职社招生群体以中青年为主,中职和高中学历占比较高,生源类型和专业相关度等因素对教学工作影响大。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多样化不足、教材可选范围有限、教学计划实施波动性较大和育人质量监管模式有待突破等问题,高职社招生教学工作应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分段多元课程体系、探索弹性学分制和加强教学质量监管等方面予以改进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扩招 高职教育 社招生 教学工作
下载PDF
基于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付杰 洪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8期37-40,共4页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有必要承担起培养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工匠的育人使命。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精髓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在目标追求、核...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有必要承担起培养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工匠的育人使命。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精髓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在目标追求、核心理念和实践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耦合性。在黄炎培职教思想指导下,从工匠精神培育生态、培育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模式,以期丰富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研究理论,为智慧城轨行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职教思想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 工匠精神 培育模式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课程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贾相武 《管理观察》 2019年第1期124-125,共2页
为了弥补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其次解释了为什么要实施"虚拟+现实+云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实现形式,需要如何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再次以城市... 为了弥补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其次解释了为什么要实施"虚拟+现实+云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实现形式,需要如何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再次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过程,最后对实践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论是"基于虚拟+现实+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于解决设备台套数少,实践条件不足的课程教学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虚拟现实 云课堂 车辆检修
下载PDF
白继平:学赛结合,研训一体,培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6
作者 白继平 《交通职业教育》 2021年第4期34-35,共2页
12月3日-5日,金砖大赛城轨服务员赛项浙江赛区预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18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以模块A(行车值班员)技能考试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全国总决赛。选手夺冠的秘诀是什么?竞赛设备在赛项结束后将如何使... 12月3日-5日,金砖大赛城轨服务员赛项浙江赛区预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18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以模块A(行车值班员)技能考试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全国总决赛。选手夺冠的秘诀是什么?竞赛设备在赛项结束后将如何使用?带着这些问题,金砖大赛城轨服务员赛项宣传组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白继平院长进行了一次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考试 研训一体 宣传组 总决赛 轨道交通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金砖大赛 学赛结合
下载PDF
机器人技术在城市地铁检修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锦 苟光辉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11期60-6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铁网络的扩展和运行负荷的增加,地铁设备的安全和效率成为重要关注点。机器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在地铁检修中展示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探讨了机器人在地铁检修中的多方面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检测、轨道...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铁网络的扩展和运行负荷的增加,地铁设备的安全和效率成为重要关注点。机器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在地铁检修中展示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探讨了机器人在地铁检修中的多方面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检测、轨道和设施清洁、设备维护和修理。通过分析机器人在这些任务中的应用效果和成本效益,研究发现机器人技术能够提高检修效率、减少人为错误,从而有效提升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机器人技术有望成为城市地铁检修的重要支柱和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城市地铁检修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某型复杂工程机械变速箱体复合工艺约束机加工线平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初云 胡俊逸 +1 位作者 陈勇 王一鸿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31,共12页
为解决机加工生产线平衡问题所包含的加工任务刀具需求、机床类型需求、加工方位约束、“紧密”型和“或”型约束等复杂条件,建立了机加工生产线平衡数学模型,并采用含多重筛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求解。首先,建立了满足此复杂实际... 为解决机加工生产线平衡问题所包含的加工任务刀具需求、机床类型需求、加工方位约束、“紧密”型和“或”型约束等复杂条件,建立了机加工生产线平衡数学模型,并采用含多重筛选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求解。首先,建立了满足此复杂实际约束条件的机加工生产线平衡问题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的位置坐标作为粒子群搜索的权重信息,进行了加工任务、集中任务的选取,并设计了多重筛选机制构造启发式任务集生成规则;采用此规则对待分配加工任务进行了多重筛选,以得到可供直接分配的加工任务集合,粒子群算法(PSO)从此集合中依次选取了加工任务,构成了完整的解,并形成了具体的任务分配方案;最后,为提高程序的实用性和可视性,设计了加工任务的甘特图生成模块,通过对某复杂工程机械变速箱体零件的实际案例研究,将简化后的任务信息代入算法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组平衡率高于90%的优化结果,在节拍时间为1120 s时,得到94.66%的较高平衡率,排产方案表格内容与甘特图显示一致;算法推演结果满足设定的多种复合约束条件,通过与人工排产对比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对柔性生产案例进行探讨,证明该算法运算结果具备一定的生产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工艺 粒子群算法 生产线平衡数学模型 箱体类零件 约束关系矩阵 启发式备选任务集生成规则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的高频转阀阀芯稳定性
9
作者 薛召 陈泽吉 +1 位作者 贾文昂 白继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7,共10页
针对伺服电机驱动高频转阀时受液动力矩变化影响造成高频输出精度下降的问题,以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源,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的转阀阀芯转速控制策略。首先,搭建高频转阀阀芯转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数学模型在MATLA... 针对伺服电机驱动高频转阀时受液动力矩变化影响造成高频输出精度下降的问题,以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源,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的转阀阀芯转速控制策略。首先,搭建高频转阀阀芯转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不同算法作用下阀芯转速控制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建立高频转阀转速控制系统实验台,对不同算法作用下阀芯转速控制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方法相比,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高频转阀转速控制策略转速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所需调整时间最少为0.16 s,超调量小;三角波与正弦波转速跟踪误差均值下降最大值分别为46.51%、53.69%;6 MPa、10 MPa下,转速稳态误差均值分别下降34.92%、38.26%。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有效提高了高频转阀阀芯转速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 高频转阀 液压马达 转速控制
下载PDF
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深水高墩桥梁水动力效应研究
10
作者 李明 开永旺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为研究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水动力效应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明确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中考虑动水压力的必要性,以典型的深水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其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通过附加质量法模拟墩-水动力相... 为研究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水动力效应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明确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中考虑动水压力的必要性,以典型的深水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其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通过附加质量法模拟墩-水动力相互作用,并在PEER数据库选择代表性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对该桥梁进行不同水深下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比研究近、远场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效应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论近场还是远场地震作用,墩-水相互作用都会显著增大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近场地震作用下,对桥墩的墩顶位移和墩底曲率的改变率分别可达到64.77%和156%;与远场地震作用相比,近场地震作用下墩-水相互作用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近场地区的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中,应充分考虑近断层地震动和墩-水相互作用的耦合效应;近场地震作用下,墩-水相互作用主要激起桥墩的一阶振型产生基频共振,增大墩底的损伤,而远场地震作用下墩-水相互作用会激起桥墩的高阶振型,不仅增大墩底的损伤而且会加剧墩身中上部的损伤;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不仅需要考虑动水压力效应,还应考虑近场和远场地震动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桥梁 动水效应 抗震性能 近、远场地震
下载PDF
基于公交优先的单点交叉口车道信号协同配置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窦慧丽 马万经 王国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82,共8页
为了提高公交车在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公交车的拥堵,对单点交叉口的车道信号协同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公交优先的、以所有通过车辆所承载的乘客数最大为优化目标的单点交叉口车道信号协同配置模型。综合考虑公交车和私... 为了提高公交车在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公交车的拥堵,对单点交叉口的车道信号协同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公交优先的、以所有通过车辆所承载的乘客数最大为优化目标的单点交叉口车道信号协同配置模型。综合考虑公交车和私家车两种车型在能力占用、承载人数和输送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交叉口各方向的交通需求、车道饱和率、公交车和小汽车荷载数等为输入参数,以交叉口公交专用道、普通车道功能(左转,直行,直右等)设置、信号周期、相位时长等为优化变量,以交叉口通过公交车小汽车荷载总乘客数的最大备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单点交叉口公交被动优先的线性规划模型。并以实际交叉口为例,采用Matlab软件分别以通过总乘客数和总车辆数为目标的两种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以交叉口通过总乘客数为优化目标,能保障交叉口同时获得更大的乘客和车辆通过能力。灵敏度分析发现,公交比例越低,公交专用道饱和度越高时,通过的乘客数越大;当公交载客量大时,采用通过乘客数为目标来优化车道功能和信号配时,能显著提高乘客通过能力,公交载客比例对车辆通过能力则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信号配置模型 线性规划 单点交叉口 公交专用道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的比例同步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召 贾文昂 李展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177,共6页
针对传统PID算法在液压同步系统中整定困难、稳定性不佳、同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复合算法的双缸耦合同步控制策略,提高同步系统的性能。建立比例阀控非对称缸双缸同步系统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对比分... 针对传统PID算法在液压同步系统中整定困难、稳定性不佳、同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复合算法的双缸耦合同步控制策略,提高同步系统的性能。建立比例阀控非对称缸双缸同步系统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对比分析传统PID算法、单神经元PID算法和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3种控制策略下的系统同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模糊单神经元PID的耦合控制策略,系统同步误差明显减小,响应速度更快,设计的控制策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单神经元PID 同步误差 双缸同步控制
下载PDF
起重机吊钩失效的双重响应面联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俊逸 金初云 +1 位作者 贾相武 程文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2,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在重力加速度、吊钩材料密度、起吊重量为环境变量条件下的吊钩可靠性,以应力和变形为输出响应,采用双重响应面法(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DRSM)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随机变...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在重力加速度、吊钩材料密度、起吊重量为环境变量条件下的吊钩可靠性,以应力和变形为输出响应,采用双重响应面法(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DRSM)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将抽样输出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应力和应变的响应面方程;结合蒙特卡洛法对两个响应面模型进行联动抽样,计算得到吊钩在静力学条件下的可靠性概率。实例计算表明:当最大允许屈服强度为210MPa,最大允许变形为1mm条件下,其可靠性概率为9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双重响应面法 拉丁超立方抽样 蒙特卡洛抽样
下载PDF
基于FLUIDSIM的“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继平 胡启祥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4,共7页
根据课程标准能力目标的要求,"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改革侧重于利用FLUIDSIM软件开发课程典型仿真控制回路,形成课堂虚拟实践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液压或气动知识传授的现象,纠正了学生在课... 根据课程标准能力目标的要求,"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改革侧重于利用FLUIDSIM软件开发课程典型仿真控制回路,形成课堂虚拟实践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液压或气动知识传授的现象,纠正了学生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搭建的液压或气动控制回路出错率高、电气回路与液压或气动回路不能协同工作等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SIM 液压 气动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自适应膜计算算法及在ABS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杰 赵进慧 虞乐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61,共7页
针对传统方法设计的PID控制器在汽车防抱死控制系统(AntilockBrakingSystem,ABS)中,难以满足全工况运行的性能要求,提出一种自适应膜计算优化算法用于整定PID控制器参数。所提算法改进了变异规则在寻优过程中的自适应性,从而克服算法的... 针对传统方法设计的PID控制器在汽车防抱死控制系统(AntilockBrakingSystem,ABS)中,难以满足全工况运行的性能要求,提出一种自适应膜计算优化算法用于整定PID控制器参数。所提算法改进了变异规则在寻优过程中的自适应性,从而克服算法的收敛速率低及较差的抗欺骗能力。算法通过自适应变异规则、转位规则、交叉规则及交流规则对膜内可行解不断更新,最终求出最优解。通过4个不同维数的典型测试函数对算法的计算精度,收敛速率等性能的测试显示了该算法有效性,并明显优于4种对比算法。最后,将算法用于ABS系统中,整定的PID控制器参数实现了良好的全工况下制动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计算算法 自适应变异规则 汽车防抱死系统 控制器
原文传递
基于非线性滑模的车道线双回路保持方法
16
作者 赵俊波 雷军委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976,共6页
针对车辆自主驾驶中的车道线保持问题,基于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线性模型,提出了采用姿态回路与位置回路分开设计的方案,并采用车辆姿态回路驱动位置回路,以消除车道线保持的位置误差。并且在两个回路的设计中,采用了一类新颖的Sigmoid与... 针对车辆自主驾驶中的车道线保持问题,基于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线性模型,提出了采用姿态回路与位置回路分开设计的方案,并采用车辆姿态回路驱动位置回路,以消除车道线保持的位置误差。并且在两个回路的设计中,采用了一类新颖的Sigmoid与非线性函数复合的非线性滑模控制方法,使得车道线误差的收敛速度能够大大提高。最后,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全系统所有闭环信号的稳定性。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字仿真分析,通过和已有方法的对比,表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保持 交通工程 滑模控制 非线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未饱和开口状态下改进型双自由度液压缸轴向位移波形研究
17
作者 白继平 胡启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0-74,共5页
介绍一种改进型双自由度液压缸,活塞上反向均匀设置2组沟槽,缸套上对应设置4组窗口。该液压缸在结构上利用活塞杆的旋转运动,并通过加工于活塞上的压沟槽与加工于缸套上的窗口相配合构成周期性开关的重叠开口,实现液压缸2个敏感腔与油... 介绍一种改进型双自由度液压缸,活塞上反向均匀设置2组沟槽,缸套上对应设置4组窗口。该液压缸在结构上利用活塞杆的旋转运动,并通过加工于活塞上的压沟槽与加工于缸套上的窗口相配合构成周期性开关的重叠开口,实现液压缸2个敏感腔与油源、油箱周期性沟通,活塞在压力差作用下实现周期性往复运动。由于双自由度液压缸往复运动主要受到缸套窗口轴向开度影响,推导出二者关系的解析式。研究表明:当缸套窗口轴向开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液压缸轴向位移波形失真度就可以有效控制在9.48%以内。研究结论为推广双自由度液压缸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饱和开口状态 双自由度液压缸 位移波形
下载PDF
仿人脑多巴胺调控机制的机器人视觉自发育学习算法研究
18
作者 瞿心昱 陈涵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4-48,78,共6页
针对传统机器人学习离线、任务特定、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扩展智能,且实时性、适应性差等问题,借鉴认知机器人、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等思想,提出一种仿人脑多巴胺调控机制的机器人视觉自发育学习算法,模拟人脑海马与前额叶神经回路,用多... 针对传统机器人学习离线、任务特定、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扩展智能,且实时性、适应性差等问题,借鉴认知机器人、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等思想,提出一种仿人脑多巴胺调控机制的机器人视觉自发育学习算法,模拟人脑海马与前额叶神经回路,用多巴胺调控学习进程,实现仿人类的视觉学习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视觉图像的自发育学习,能完成非特定任务,且识别率高,实时性好,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调控机制 认知机器人 自主发育 非特定任务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课堂有效性调查研究
19
作者 白继平 薛召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线上课堂的有效性对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确保线上线下课堂“实质等效”的基石。从性别、年级、专业及选用设备四个维度,以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线上资源、线上教学、教学组织、课程评价、课堂互动、教学管理... 线上课堂的有效性对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确保线上线下课堂“实质等效”的基石。从性别、年级、专业及选用设备四个维度,以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线上资源、线上教学、教学组织、课程评价、课堂互动、教学管理和学习体会九个潜变量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不同观测维度下学生对各潜变量的满意度存显著性差异,其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学习体会五个潜变量满意度较低。研究成果有助于打造线上课堂良性生态系统,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高职院校 线上课堂 有效性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生长式子空间的增量PCA非特定道路场景在线学习算法研究
20
作者 瞿心昱 《智能城市》 2023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前交通道路场景学习与识别方法普遍任务单一特定,无法随学习进程而逐渐拓展。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生长式子空间增量主成分分析方法 (IPCA)的非特定道路场景在线学习算法,根据子空间类间与类内距离设计子空间生长策略,优化子空间生长方式... 目前交通道路场景学习与识别方法普遍任务单一特定,无法随学习进程而逐渐拓展。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生长式子空间增量主成分分析方法 (IPCA)的非特定道路场景在线学习算法,根据子空间类间与类内距离设计子空间生长策略,优化子空间生长方式,实现非特定道路场景的在线学习。结果表明,算法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拓展知识,识别正确率较高,与同类算法相比在计算速度、存储开销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场景 增量PCA 生长式子空间 非特定任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