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段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勤海 余伟 +1 位作者 朱荫湄 陈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20,共5页
通过对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段)水质状况的监测调查及桐庐、富阳两县(市)主要污染源的排查,分析了富春江段水环境质量现状,以及主要污染来源,为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钱塘江水系 富春江段 水污染 污染调查
下载PDF
La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勤海 叶兆杰 +1 位作者 王寿祥 胡志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采用140La放射示踪技术,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在模拟水生态系统各组分中的迁移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La在模拟水生态系统各组分中的积累率大小依次为:金鱼藻>底泥>螺蛳>鱼,La在系统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可... 采用140La放射示踪技术,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在模拟水生态系统各组分中的迁移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La在模拟水生态系统各组分中的积累率大小依次为:金鱼藻>底泥>螺蛳>鱼,La在系统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可用封闭分室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水生态系统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半导体—水体系光催化氧化有机物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海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3,共4页
半导体一水体系光催化氧化反应以其特有的简易性及较强的氧化能力形成一个引起环境科学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研究领域.对TiO_2一水体系光催化氧化有机物机理、动力学过程及该领域研究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 水处理 半导体 水体
下载PDF
北半球地区植物生长活动与大气CO_2浓度年变化幅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雪松 王凯雄 刘超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1997年第4期38-39,共2页
通过对60年代以来北半球各观测站的CO2浓度记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CO2浓度的年变化幅度主要与植物生长活动相关。CO2浓度的季节性特征是由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和异养呼吸来体现。同时,CO2浓度年变化幅度的增长与全球平... 通过对60年代以来北半球各观测站的CO2浓度记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CO2浓度的年变化幅度主要与植物生长活动相关。CO2浓度的季节性特征是由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和异养呼吸来体现。同时,CO2浓度年变化幅度的增长与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年变化 植物生长活动 平均温度 大气
下载PDF
串联氧化塘系统净化工业有机废水试验及其降解动力学
5
作者 方士 俞秀娥 +4 位作者 郑平 冯孝善 李应浦 沙曼云 宋云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10,共4页
本试验利用自然条件,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组成串联氧化塘系统,处理BOD浓度400mg/l左右的工业有机废水。在水温维持20℃以上的条件下,全系统的BOD负荷35g/m^2·d,去除率达87%以上;冬季,BOD负荷31.4g/m^2·d,去除率也可达76%以... 本试验利用自然条件,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组成串联氧化塘系统,处理BOD浓度400mg/l左右的工业有机废水。在水温维持20℃以上的条件下,全系统的BOD负荷35g/m^2·d,去除率达87%以上;冬季,BOD负荷31.4g/m^2·d,去除率也可达76%以上。厌氧塘的动力学常数K值为0.063×1.088^(t-20)(l/d),兼性氧化塘的动力学常数K值为0.118×1.048^(t-20)(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有机废水 氧化塘
下载PDF
介绍一种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物监测新系统
6
作者 王凯雄 徐娟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7-38,共2页
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都通过采样分析,费时、费工,代表性差,常不能充分满足环境保护条例的严格要求.最近,瑞士ABB(Asea Brown Boveri)属下的环境服务公司提出了一种对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的系统,简称为OPSIS.该系统... 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都通过采样分析,费时、费工,代表性差,常不能充分满足环境保护条例的严格要求.最近,瑞士ABB(Asea Brown Boveri)属下的环境服务公司提出了一种对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的系统,简称为OPSIS.该系统能及时反映工厂排放污染物的情况,对排污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大气监测 污染物
下载PDF
硫酸盐浓度与不同基质有机废水厌氧消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钱泽澍 莫文英 +1 位作者 闵航 陈美慈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2,共6页
血清瓶批量试验初步研究了含有不同浓度硫酸盐及不同有机酸的有机废水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乙酸盐为基质,培养早期,较高浓度硫酸盐对产甲炕有些抑制现象,但至发酵盛期抑制现象逐渐消除,从10—40m... 血清瓶批量试验初步研究了含有不同浓度硫酸盐及不同有机酸的有机废水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乙酸盐为基质,培养早期,较高浓度硫酸盐对产甲炕有些抑制现象,但至发酵盛期抑制现象逐渐消除,从10—40mmol/L硫酸盐处理的产甲烷量均接近或略高于对照。以乙酸盐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强度很低,各浓度硫酸盐处理的S^-的生成量仅略高于对照,乙酸氧化释放的电子90%以上用于产生甲烷,3—10%的电子用于硫酸盐还原. 以丙酸盐为基质,存在硫酸盐(10~40mmol/L)均加速丙酸的氧化分解,促进甲炕的产生和SO_4^-的还原。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各利用基质50%左右的电子流。乳酸盐为基质迅速产生甲烷和进行硫酸盐还原,培养7—8天后,两者几乎同步高速进行,乳酸氧化分解产生的电子流51%用于产生甲烷,49%消耗于硫酸盐还原。丁酸盐为基质,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都有不同时间的滞留期,过后存在10~40mmol/L硫酸盐的均不同程度地促进甲烷产生和硫酸盐还原,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各消耗基质50%左右的电子流,该特性与丙酸、乳酸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厌氧消化 产甲烷细菌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初探
8
作者 朱韶峰 陈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28,19,共4页
本文利用杭州市(1986~1988)三年内的常规和短期SO_2监测资料,并结合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SO_2污染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掌握了一些初步规律,将为SO_2污染的预报和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空气 二氧化硫 浓度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农业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之我见
9
作者 王剑忠 《高等农业教育》 1989年第5期54-55,共2页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至今只有七、八年时间。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要求正在变化和提高。据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调查,目前社会偏重需要具有开...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至今只有七、八年时间。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要求正在变化和提高。据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调查,目前社会偏重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即社会的用人标准正在转型,不需高知需高智,不需高分需高能,由单纯的理论型、研究型转为应用型。但现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农业环保专业研究生,其社会实践能力不够强,只偏重于会搞教学和科研,很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二,出现研究生“相对过剩”现象。据我们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农业环境保护 毕业研究生 社会实践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 农业环保 浙江农业大学 用人标准 研究生培养方案 八年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电子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郑平 胡宝兰 +2 位作者 徐向阳 俞秀娥 冯孝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4-76,共3页
研究发现,除已经证实的硝酸盐外,常规生物反硝化反应的两种中间产物亚硝酸和N2O也能用作氨厌氧氧化的电子受体;厌氧氨生物氧化的主要产物为N2.
关键词 厌氧氨生物氧化 电子受体 生物反应
下载PDF
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 被引量:51
11
作者 陈英旭 朱祖祥 何增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铬的有效性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05mol/LEDTA是土壤中有效态铬的较好提取剂;添加无机态Cr(Ⅲ)、Cr(Ⅵ)的盆栽土壤中有效态铬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低添加浓度下,水...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铬的有效性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05mol/LEDTA是土壤中有效态铬的较好提取剂;添加无机态Cr(Ⅲ)、Cr(Ⅵ)的盆栽土壤中有效态铬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低添加浓度下,水稻根系中铬浓度随生长时间延长而增高,茎叶中铬含量则相反,铬对水稻的毒性和吸收积累明显受土壤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态 土壤 污染 生态效应 生态学
下载PDF
酞酸酯类有机毒物在土壤中降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陈英旭 沈东升 +4 位作者 胡志强 刘晓灵 吴东雷 赵德生 张建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研究了酞酸酯DEHP和DBP二种增塑剂在土壤中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DEHP和DBP的降解速率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不同类型土壤对酞酸酯的降解能力是有所差别的,DBP在土壤中比DEHP容易降解;土壤灭菌后,降... 研究了酞酸酯DEHP和DBP二种增塑剂在土壤中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DEHP和DBP的降解速率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不同类型土壤对酞酸酯的降解能力是有所差别的,DBP在土壤中比DEHP容易降解;土壤灭菌后,降解能力明显降低,接种降解微生物后,土壤中DEHP降解速率明显加快;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影响DEHP和DBP的降解速率;本试验从土壤中分离出降解DEHP的细菌9株和真菌1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 土壤 降解 有机毒物
下载PDF
微生物共代谢在氯代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45
13
作者 沈东升 徐向阳 冯孝善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4-87,共4页
概述了微生物共代谢的生化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在辽代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提出了微生物共代谢这种尚未被人们透彻了解的生物过程在氯代有机物等难降解化合物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共代谢 氯代有机物 生物降解 微生物
下载PDF
环境中氧化锰对Cr(Ⅲ)氧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英旭 朱祖祥 何增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5-50,共6页
研究了几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锰和新鲜田间土样对Cr(Ⅲ)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环境中,氧化锰是Cr(Ⅲ)氧化的主要电子接受体,氧化能力δ-MnO_2>α-MnO_2>γ-MnOOH.土壤对Cr(Ⅲ)氧化能力与易还原性氧化锰含量显著相关.土壤风干... 研究了几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锰和新鲜田间土样对Cr(Ⅲ)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环境中,氧化锰是Cr(Ⅲ)氧化的主要电子接受体,氧化能力δ-MnO_2>α-MnO_2>γ-MnOOH.土壤对Cr(Ⅲ)氧化能力与易还原性氧化锰含量显著相关.土壤风干后,氧化Cr(Ⅲ)的能力明显降低.并提出了Cr(Ⅲ)在MnO_2表面氧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氧化锰 氧化 还原 污染
下载PDF
杭州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2
15
作者 胡勤海 叶兆杰 马生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9,共5页
本文调查分析了1989—1990年间杭州市郊菜区7类14种主要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各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136~1847ppm,依次为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菜类>豆类>甘蓝类>茄果类>瓜类;亚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0... 本文调查分析了1989—1990年间杭州市郊菜区7类14种主要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各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136~1847ppm,依次为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菜类>豆类>甘蓝类>茄果类>瓜类;亚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0.09~3.78ppm。按有关标准对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分析了蔬菜硝酸盐的来源及积累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污染防治 杭州市
下载PDF
聚乙烯醇包埋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最优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闵航 郑耀通 +1 位作者 钱泽澍 陈美慈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4,共5页
研究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包埋材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优化条件。混合载体由聚乙烯醇(PVA)、0.15%海藻酸钠,2%Fe粉,0.3%CaCO3、4%SiO2粉末组成。结果表明,PVA8%、初始污泥... 研究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包埋材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优化条件。混合载体由聚乙烯醇(PVA)、0.15%海藻酸钠,2%Fe粉,0.3%CaCO3、4%SiO2粉末组成。结果表明,PVA8%、初始污泥浓度15%时最适宜。凝固液饱和硼酸的pH对包埋效果有影响,用Na2CO3调节硼酸pH至6.7,可使包埋颗粒强度及产CH4活性提高。混合载体法有效地解决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所面临的成球难、易破碎,活性丧失大及因产气而发胀上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厌氧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最佳化
下载PDF
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向阳 郑平 +2 位作者 俞秀娥 徐幼平 冯孝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鉴于厌氧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还原裂解作用,开发了以易降解工业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的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3100—3500mg/L,COD总/COD染化比值40,HRT3.0d下,C... 鉴于厌氧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还原裂解作用,开发了以易降解工业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的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3100—3500mg/L,COD总/COD染化比值40,HRT3.0d下,COD去除率>80%,最低染化COD去除率>45%,色度去除率>85%;实验证实,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组分的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应器内的污泥大多呈颗粒状;污泥活性和工艺性能可控制工艺运行参数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化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印染工业
下载PDF
固定化光合细菌利用有机物产氢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向阳 俞秀娥 +1 位作者 郑平 冯孝善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2-368,共7页
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包埋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菌株386,研究在光照下利用有机物产氢的特性。实验观察到,光照培养120小时,悬浮培养物的产氢量为68.2ml,比产氢速率为104.1ml H_2/g(生物量)·h;用琼脂包埋后,其... 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包埋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菌株386,研究在光照下利用有机物产氢的特性。实验观察到,光照培养120小时,悬浮培养物的产氢量为68.2ml,比产氢速率为104.1ml H_2/g(生物量)·h;用琼脂包埋后,其产氢能力得到改善,产氧量和比产氢速率分别达到128.4ml和195.8ml H_2/g·h。该菌株除可利用苹果酸外,还可利用葡萄糖、乳酸、内酸等基质高效地产氢。基质浓度只有控制在适当水平时,才具有较高的基质转化产氢效率。此外,菌体生物量、菌龄、培养液pH、光照强度、光照/黑暗时间比以及温度对产氢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光俣细菌 光产氢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金鱼藻生长生理及细胞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胡勤海 叶畅 叶兆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6,共5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对金鱼藻(Ceratophylumdemersum)叶绿素总量、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代谢指标和细胞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金鱼藻对镧的吸收积累作用.结果表明,短期内低浓...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对金鱼藻(Ceratophylumdemersum)叶绿素总量、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代谢指标和细胞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金鱼藻对镧的吸收积累作用.结果表明,短期内低浓度(2—110mg/L)的镧对金鱼藻生长有一定刺激促进作用,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及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并破坏细胞叶绿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金鱼藻 生长生理 细胞结构
下载PDF
厌氧处理含氯酚废水的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沈东升 徐向阳 冯孝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7,共8页
在选择适宜的接种污泥前提下,即使有毒物五氯酚(PCP)存在,也完全可以使氯酚驯化污泥在模拟上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UAD)的启动、运行过程中颗粒化,形成降解并矿化PCP的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性能随污泥颗粒化进程而逐步得... 在选择适宜的接种污泥前提下,即使有毒物五氯酚(PCP)存在,也完全可以使氯酚驯化污泥在模拟上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UAD)的启动、运行过程中颗粒化,形成降解并矿化PCP的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性能随污泥颗粒化进程而逐步得到改善;分析了反应器内不同高度的颗粒污泥中不同营养类群细菌的数量垂直变化规律,并通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污泥的表面结构和主要微生物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处理 颗粒污泥 废水处理 氯酚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