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期服役基坑对既有隧道的时空效应研究
1
作者 魏纲 木志远 +2 位作者 吴海峰 王哲 郭丙来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4-73,共10页
为有效评估超长期服役基坑开挖施工的风险,解决由此引发的外部土体沉降和既有隧道变形等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实测数据,研究基坑施工各阶段对既有隧道产生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地连墙和工程桩的施工会对坑外土体产生“挤压”效应,进而影... 为有效评估超长期服役基坑开挖施工的风险,解决由此引发的外部土体沉降和既有隧道变形等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实测数据,研究基坑施工各阶段对既有隧道产生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地连墙和工程桩的施工会对坑外土体产生“挤压”效应,进而影响隧道的变形;开挖前围护结构的施工对空间效应影响不明显,开挖后房屋和地表的沉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效应;超长期服役基坑施工过程中,隧道响应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地连墙施工后的30~100 d,以及第三层土开挖后30~160 d为危险施工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基坑开挖 时空效应 影响源法 地表沉降
下载PDF
断线张力下覆冰输电塔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骥 靳建明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冰冻灾害下,覆冰荷载导致输电塔架的破坏较为严重,而断线张力是引起倒塔的主要因素。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针对覆冰500kV猫头式输电塔,研究了10种加载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加载模式下输电塔的破坏形式可... 冰冻灾害下,覆冰荷载导致输电塔架的破坏较为严重,而断线张力是引起倒塔的主要因素。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针对覆冰500kV猫头式输电塔,研究了10种加载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加载模式下输电塔的破坏形式可以分为塔架局部弯曲失稳破坏、加载点位置的强度破坏和整体失稳破坏3种。论述了覆冰荷载的增加对不同加载模式下输电塔架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输电塔架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覆冰荷载 断线张力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高层建筑勘察布孔方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建军 《建筑技术开发》 2017年第08X期17-18,共2页
勘察布孔对于勘察工作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制订科学、合理的勘察布孔方案,才可以更好地保障勘察工作的质量。对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复合地基以及桩基础等对勘察布孔方案制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勘察布孔 地基变形
下载PDF
浅析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
4
作者 洪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40-0143,共4页
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需要将现代科技手段与地质勘测相结合,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保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在水资源管理、地质灾害监测、工程设计等方面发挥着很关键... 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需要将现代科技手段与地质勘测相结合,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保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在水资源管理、地质灾害监测、工程设计等方面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水工环地质勘查流程,最后探讨了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水工环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环 地质勘测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多分区基坑开挖及旁侧盾构隧道变形实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魏纲 郭丙来 +3 位作者 吴海峰 王哲 陈博 孙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6-1326,共11页
为解决分区基坑开挖对旁侧盾构隧道扰动变形大,隧道变形控制困难的问题,为探究基坑分区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规律,分析分区施工的某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以及邻近的地铁隧道道床沉降、水平位移以及水平收敛数据。分析基坑分区开挖... 为解决分区基坑开挖对旁侧盾构隧道扰动变形大,隧道变形控制困难的问题,为探究基坑分区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规律,分析分区施工的某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以及邻近的地铁隧道道床沉降、水平位移以及水平收敛数据。分析基坑分区开挖对旁侧地铁隧道的影响,同时探究基坑变形与旁侧地铁隧道变形数据的联系。研究表明:1)邻近基坑的盾构隧道在基坑结构施工阶段的纵向变形发展大于基坑开挖阶段,结构施工期间增加的水平位移约是开挖阶段的3倍;2)基坑旁侧地铁隧道的纵向变形响应滞后于基坑侧壁变形60 d左右,而隧道水平收敛与基坑侧壁变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旁侧盾构隧道 多分区开挖 变形实测分析
下载PDF
杭州城东一跨地铁超高层住宅设计
6
作者 赵永献 章程 姜玮东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552-556,共5页
本文介绍了杭州市钱江新城华润-新鸿基住宅项目主体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着重介绍了上部结构的抗震超限设计和抗风设计,以及跨地铁桩筏基础设计。可供类似工程结构设计参考。
关键词 超限 超高层 大跨桩筏
原文传递
邻近建筑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运荣 赵永献 《四川建筑》 2015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针对某邻近建筑的基坑开挖施工,建立了考虑土与结构物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围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基坑开挖造成了基坑坑底土体向上隆起,引起了邻近建筑发生竖向沉降,合... 针对某邻近建筑的基坑开挖施工,建立了考虑土与结构物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围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基坑开挖造成了基坑坑底土体向上隆起,引起了邻近建筑发生竖向沉降,合理的施工过程可以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同时,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良好的一致性,也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用于地下结构安全性评价中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周边建筑 安全性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方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晶 《区域治理》 2019年第9期162-162,共1页
本文主要以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方式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为主要依据,从生物防治工程技术、工程防治技术、避让工程技术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预防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出现,... 本文主要以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方式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为主要依据,从生物防治工程技术、工程防治技术、避让工程技术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预防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出现,保证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工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过街通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陈运荣 蒋超 《江苏建筑》 2015年第2期66-69,共4页
针对某人行过街地下通道施工,建立了考虑土与结构物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对浅埋暗挖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地下通道周围土体和通道围护结构的位移与内力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地下通道施工造成了拱顶及地表土体的沉降及... 针对某人行过街地下通道施工,建立了考虑土与结构物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对浅埋暗挖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地下通道周围土体和通道围护结构的位移与内力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地下通道施工造成了拱顶及地表土体的沉降及拱底土体的向上隆起,引起了地下通道围护结构发生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使得围护结构内部产生次生应力,及时的支护及合理地施工可以将结构的安全性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街通道 浅埋暗挖 结构安全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设计与变形监测分析
10
作者 代书超 宋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9期148-152,共5页
基坑工程监测设计是建筑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起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工程安全,且对周边道路、已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基坑设计与监测在工程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大型工程... 基坑工程监测设计是建筑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起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工程安全,且对周边道路、已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基坑设计与监测在工程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大型工程的出现和基坑技术的成熟,基坑的尺寸大大增加,深基坑施工十分常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基坑监测数据,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监测 数据分析 变形
下载PDF
高层建筑深基坑设计和支护存在的问题
11
作者 宋清 代书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8期20-23,共4页
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出现,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支护加固也逐渐成为现代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基坑特别是深基坑的设计与支护问题的探究,以避免出现基坑失稳、变形或者坍塌事故。本文详细分析了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出现,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支护加固也逐渐成为现代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基坑特别是深基坑的设计与支护问题的探究,以避免出现基坑失稳、变形或者坍塌事故。本文详细分析了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深基坑支挡质量的措施,以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基坑加固 问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