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宏观缺陷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及含裂缝隧道衬砌动力损伤特性研究
1
作者 孙雅珍 王龙岩 +4 位作者 吴昌宇 王金昌 于阳 袁立凡 祝奉斌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目前对隧道衬砌动力响应的研究多聚焦于完好隧道,较少涉及初始宏观裂缝存在时对隧道衬砌结构弱化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为研究含裂缝隧道衬砌动力损伤特性,首先,基于塑性损伤本构,理论推导考虑材料弱化的宏观缺陷-外荷载耦合损伤本构模型;... 目前对隧道衬砌动力响应的研究多聚焦于完好隧道,较少涉及初始宏观裂缝存在时对隧道衬砌结构弱化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为研究含裂缝隧道衬砌动力损伤特性,首先,基于塑性损伤本构,理论推导考虑材料弱化的宏观缺陷-外荷载耦合损伤本构模型;其次,将宏观损伤度为0,0.2,0.3和0.4时混凝土试件抗拉强度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构模型的合理性;然后,采用地层-结构法对土体-隧道-列车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模拟,引入无限单元边界吸收模型边界处的应力波;最后,通过在完整衬砌结构上预制深度为3.5,7.0和10.5 cm裂缝,并调整模型中的损伤参数,系统地研究衬砌结构在不同裂缝深度下考虑材料弱化作用的动力损伤特性。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本构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仅为7.3%,模型合理;在不同裂缝深度下,竖向振动加速度和竖向振动速度均呈现出拱顶>边墙>仰拱的规律,且与行车道距离成正相关;裂缝深度由0 cm增加到10.5 cm,衬砌结构拱顶、边墙和仰拱的竖向振动加速度分别增大8.4%,2.7%和5.3%,竖向振动速度分别增大15.1%,17.1%和16.7%;裂缝深度从0 cm增加到10.5 cm,拱顶、边墙和仰拱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分别增加22.3%,15.5%和减小9.12%,拱顶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在裂缝深度为3.5 cm时超过了仰拱,说明动应力响应受行车道距离和初始宏观裂缝引起的应力集中共同影响;在3种不同裂缝深度下,考虑材料弱化作用下的衬砌损伤度较不考虑时分别增大0.039,0.130和0.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动力响应 初始裂缝 宏观缺陷-外荷载耦合损伤 本构模型 混凝土材料弱化
下载PDF
新建工程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对既建下卧隧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徐长节 王伊丽 +1 位作者 徐芫蕾 王金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01-3209,共9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交叉建设的情况越来越多,新建工程对既有建筑产生影响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在保证既有工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建设新的工程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某已建隧道上方工程建设,分别采...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交叉建设的情况越来越多,新建工程对既有建筑产生影响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在保证既有工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建设新的工程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某已建隧道上方工程建设,分别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法和简化的规范角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隧道上方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后续的结构施工对既建下卧公路隧道的影响。实施过程中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数值分析法和传统的土力学理论法在此类施工边界清晰、荷载施加明确的工程中的有效性并保障了工程的安全。研究还表明,二维分析模型不仅分析计算工作量相对较小,相较于考虑三维的实际工程安全性更有保障。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工程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已建隧道 新建工程 数值分析 规范角点法
原文传递
生态交通的理念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项贻强 王福建 朱兴一 《华东公路》 2005年第4期83-87,共5页
系统提出了生态交通的内涵及指导原则,探讨了发展生态交通体系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改进生态交通体系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交通 交通工具 交通环境 交通意识
下载PDF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项贻强 汪劲丰 +5 位作者 王晖 伍华成 荆龙江 杨万里 李毅 陈冬梅 《华东公路》 2006年第2期3-6,共4页
论述了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和适用范围、系统的组成、开发的平台、系统的界面等,并以文晖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为背景,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模块,系统的硬件设... 论述了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和适用范围、系统的组成、开发的平台、系统的界面等,并以文晖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为背景,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模块,系统的硬件设备和理论基础。提出和解决了大型复杂桥梁和隧道工程空间静动力分析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问题。探讨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温度等监测随时间的变化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 健康监测 评估管理系统开发
下载PDF
微观交通仿真3D建模研究——以VISSIM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清华 阚宇衡 厉成义 《交通与运输》 2014年第A02期52-55,共4页
微观交通仿真3D建模是进行微观交通分析和结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以VISSIM为例,系统性梳理和确定3D建模流程步骤,以建立Sketch Up中精确尺寸的静态交通设施和交通小品模型,并进行材质渲染为难点,无缝对接与互动Auto CAD仿真背景文件、VIS... 微观交通仿真3D建模是进行微观交通分析和结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以VISSIM为例,系统性梳理和确定3D建模流程步骤,以建立Sketch Up中精确尺寸的静态交通设施和交通小品模型,并进行材质渲染为难点,无缝对接与互动Auto CAD仿真背景文件、VISSIM模型文件、Sketch Up文件为目标,通过金华市中心医院二期改造项目为依托案例,对相应的技术实现过程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结果拟提高微观交通3D建模效率,为交通仿真者提供操作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微观交通仿真 VISSIM SKETCHUP 3D模型
下载PDF
OGFC在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童桂正 王振 +1 位作者 柯名强 徐巍 《华东公路》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OGFC型降噪路面是在普通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一层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其能有效地降低车辆的行驶噪声,可营造一种环保型的城市交通环境。结合实际工程,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配合比设计与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后噪声监测等... OGFC型降噪路面是在普通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一层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其能有效地降低车辆的行驶噪声,可营造一种环保型的城市交通环境。结合实际工程,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配合比设计与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后噪声监测等方面对OGFC型降噪路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OGFC 降噪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学元 陈远播 +2 位作者 魏星 范亮平 唐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89-3398,共10页
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沥青混合料二维劈裂(indirect tensile,IDT)试验模型,研究集料模型、集料形状、空隙率,以及加载方位角等因素对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结果(劈裂强度和最大水平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沥青混合料二维劈裂(indirect tensile,IDT)试验模型,研究集料模型、集料形状、空隙率,以及加载方位角等因素对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结果(劈裂强度和最大水平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低温虚拟劈裂试验时,集料模型对数值模拟计算效率、内部结构中的接触力链和裂纹扩展路径等有很大影响;实际边界模型较等效椭圆形与等效多边形模型其数值模拟结果变异性较小;空隙率大小对劈裂强度及水平向最大拉应力有显著影响,随空隙率的增大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不同加载方位角下的劈裂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呈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劈裂(IDT)试验 离散元方法(DEM)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化沥青砂浆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8
作者 陆学元 彭勇 +2 位作者 王重阳 章秀芳 魏星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1期150-153,158,共5页
为研究老化沥青砂浆动态模量特性,文中以3种沥青砂浆、5种老化程度及3个试验温度为例,进行不同类型、不同老化程度沥青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老化程度、加载频率和温度影响沥青砂浆动态模量试验结果。... 为研究老化沥青砂浆动态模量特性,文中以3种沥青砂浆、5种老化程度及3个试验温度为例,进行不同类型、不同老化程度沥青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老化程度、加载频率和温度影响沥青砂浆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沥青砂浆动态模量随老化程度和加载频率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沥青砂浆相位角随温度和加载频率而变化,在相同温度下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砂浆相位角变化趋势相同。研究可为今后沥青路面设计和养护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老化沥青砂浆 动态模量 主曲线 单轴压缩模量试验
下载PDF
考虑雨水重分布对均质无限长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韩同春 豆红强 +1 位作者 马世国 王福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4-1829,共6页
建立反映雨水入渗及重分布的Green-Ampt扩展模型,求解坡体内雨水重分布的含水率.基于Fred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极限平衡法,建立无限长边坡安全系数与雨水累积入渗量以及雨水重分布持时的关系.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在... 建立反映雨水入渗及重分布的Green-Ampt扩展模型,求解坡体内雨水重分布的含水率.基于Fred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极限平衡法,建立无限长边坡安全系数与雨水累积入渗量以及雨水重分布持时的关系.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合理性.从雨水重分布的角度阐释滑坡滞后性的机理.结果表明,边坡的安全系数随雨水重分布持时以及前期累积入渗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最终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长边坡 雨水重分布 Green—Ampt模型 边坡稳定性 滞后性
下载PDF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健康状况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建江 项贻强 +4 位作者 王林 汪劲丰 丰硕 陈向阳 荆龙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96,共5页
以新安江电站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拱上建筑的不同连接形式和刚度对主拱圈受力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静动载试验,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该桥的健康状况及承载能力,提出了若干维修加固意见,为该桥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文中得到的一... 以新安江电站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拱上建筑的不同连接形式和刚度对主拱圈受力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静动载试验,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该桥的健康状况及承载能力,提出了若干维修加固意见,为该桥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文中得到的一些结论也有助于同类桥梁的建造与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 健康状况 分析 试验研究 评估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 被引量:52
11
作者 王福建 李铁强 俞传正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发现GM(1,1)模型适用于具有较强指数规律的序列,只能描述单调的变化过程,而Verhulst模型则适用于非单调的摆动发展序列或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序列...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发现GM(1,1)模型适用于具有较强指数规律的序列,只能描述单调的变化过程,而Verhulst模型则适用于非单调的摆动发展序列或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序列。针对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表现为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过程,建立交通事故Verhulst预测模型。Verhulst预测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预测的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0.87万人和11.72万人,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9.43%,可见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1,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 灰色预测 灰色VERHULST模型 GM(1 1)模型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及结构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丰硕 项贻强 +1 位作者 谢旭 黄志义 《世界桥梁》 2004年第4期50-53,共4页
以浙江省江山市北关大桥———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实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前20阶频率及振型。然后具体探讨分析了恒载、加劲梁刚度、桥塔刚度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 以浙江省江山市北关大桥———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实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前20阶频率及振型。然后具体探讨分析了恒载、加劲梁刚度、桥塔刚度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对1座虚拟的相同跨径的地锚式悬索桥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了这两类桥的动力特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自锚式悬索桥的固有振动分析、抗风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桥塔 加劲梁 动力特性 大桥 跨径 空间有限元 刚度 抗震设计 有限元程序
下载PDF
用索拱体系加固提载刚架拱桥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向阳 汪劲丰 +1 位作者 王建江 项贻强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提出一种拱索体系加固现有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方法,并以一座典型桥梁为例,对其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法使桥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大为减少,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它是一种加固早期修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有效方... 提出一种拱索体系加固现有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方法,并以一座典型桥梁为例,对其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法使桥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大为减少,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它是一种加固早期修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还对该加固方法的施工程序及斜拉索的合理索力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 承载能力 拱索体系 加固
下载PDF
桥面铺装对中小跨径桥梁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唐国斌 项贻强 管品武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98,104,共6页
为分析桥面铺装对中小跨径桥梁受力的影响,以空心板桥为例,通过足尺构件破坏试验,分析铺装层对主梁裂缝、变形和承载力的影响,结合整桥的荷载试验,建立3种分析模型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了铺装层厚度对整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分析桥面铺装对中小跨径桥梁受力的影响,以空心板桥为例,通过足尺构件破坏试验,分析铺装层对主梁裂缝、变形和承载力的影响,结合整桥的荷载试验,建立3种分析模型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了铺装层厚度对整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桥面铺装与主梁共同受力性能良好,达到极限状态时,铺装层与主梁结合面无水平裂缝出现,桥面铺装能显著提高主梁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车辆荷载作用下铺装层能够参与整桥受力,随着铺装层厚度加大,梁底拉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建议中小跨径桥梁设计和评估时,应适当考虑铺装层对主梁力学性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面铺装 有限元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优化索力的斜拉桥索力状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伍华成 汪劲丰 +1 位作者 项贻强 翁沙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73-1777,1810,共6页
在恒载索力优化模型基础上,以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弯矩包络图正负绝对值相等时的恒载弯矩分布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约束主梁线形及索力不均匀系数,最终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恒载索力.建立了斜拉桥索力状态评估模型,并以优化的恒载索力为索力评估... 在恒载索力优化模型基础上,以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弯矩包络图正负绝对值相等时的恒载弯矩分布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约束主梁线形及索力不均匀系数,最终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恒载索力.建立了斜拉桥索力状态评估模型,并以优化的恒载索力为索力评估的基准值,引入索力上下限以及斜率关联度,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权综合原理,根据一组实测数据对索力性能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实测索力与标准索力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随着均衡系数α的减小,索力评估结果是一个退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力 优化 层次分析法 状态评估 斜率关联度 均衡系数
下载PDF
桥梁空间分析中预应力效应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劲丰 项贻强 徐兴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9-464,共6页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中的广泛使用,使得桥梁结构受力状况复杂,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空间分析是必要的;但由于预应力筋数量庞大且形状复杂,对预应力空间效应的模拟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空间分析的难点。从预应力筋的实际作用机理出发,提出...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中的广泛使用,使得桥梁结构受力状况复杂,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空间分析是必要的;但由于预应力筋数量庞大且形状复杂,对预应力空间效应的模拟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空间分析的难点。从预应力筋的实际作用机理出发,提出在预应力张拉阶段用等效节点荷载来模拟预应力对结构的作用;而在预应力管道灌浆后,将预应力筋作为结构的一部分,用实体退化单元进行结构分析,并用两算例对本文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真正模拟预应力的空间效应,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桥的空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预应力 空间分析 实体退化单元 等效节点荷载
下载PDF
高粘弹沥青砂的粘弹性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雅珍 朱传江 +1 位作者 吴刚兵 王金昌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该文通过蠕变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标定高粘弹沥青砂的粘弹性参数。通过小梁弯曲蠕变试验研究高粘弹沥青砂的高低温弯曲蠕变性能,得到沥青砂的蠕变柔量曲线,采用移位因子得到松弛模量主曲线,进而对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广义... 该文通过蠕变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标定高粘弹沥青砂的粘弹性参数。通过小梁弯曲蠕变试验研究高粘弹沥青砂的高低温弯曲蠕变性能,得到沥青砂的蠕变柔量曲线,采用移位因子得到松弛模量主曲线,进而对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广义Maxwell模型的粘弹性参数。采用粘弹性有限元方法对沥青砂小梁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温度影响下跨中挠度和梁底弯拉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与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数值分析表明:沥青砂蠕变前两个阶段和试验的数据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砂 蠕变试验 数值分析 广义Maxwell模型 松弛模量
原文传递
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勇 范亮平 +1 位作者 周建华 杨天舒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8-305,共8页
通过分析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现状,评述基于集料分布状态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展望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趋势,对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沥青混... 通过分析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现状,评述基于集料分布状态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展望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趋势,对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三维虚拟试件几何重构,集料三维分布状态指标建立,集料-沥青界面接触效应分析等,将是未来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的3个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集料分布状态 沥青混合料性能 数字图像处理 数值模拟 评述
原文传递
基于带宽最大化的城市干线子区划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小军 赵胜川 章立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6,139,共8页
针对以直行车流为主要流向,实行两相位控制的城市干线,基于经典的MAXBAND模型,建立了干线分子区协调控制模型.该模型自动将干线分为若干具有3–6个交叉口的控制子区,每个子区追求最大化绿波带宽,不同子区协调方向的直行车辆享有尽可能... 针对以直行车流为主要流向,实行两相位控制的城市干线,基于经典的MAXBAND模型,建立了干线分子区协调控制模型.该模型自动将干线分为若干具有3–6个交叉口的控制子区,每个子区追求最大化绿波带宽,不同子区协调方向的直行车辆享有尽可能均等的绿波通行时间.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求解结果显示,分段点一般为周期相对较大或间距较大的交叉口.通过与Synchro优化方案相比,本文模型优化的方案可以使子区的平均带宽有效率提高27.8%.利用CORSIM对分别采用本文模型和Synchro划分的6种配时方案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后者优化的方案相比,本文模型优化的方案具有更优的干线平均延误、平均车速、停车率等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子区划分 超长干线 协调控制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严圣友 郑江敏 +1 位作者 项贻强 赵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江山市城中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于钢管混凝土拱肋的简化计算,目前常采用换算截面法和统一模量法,应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同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 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江山市城中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于钢管混凝土拱肋的简化计算,目前常采用换算截面法和统一模量法,应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同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根据实际截面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这几种方法计算所得的理论值以及成桥荷载试验所得的实测值进行分析比较,为该类桥梁的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拱肋 哑铃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