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疫苗低温保存冷库的空气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勤 张靖鹏 +2 位作者 罗介霖 李勇华 王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基于空气制冷系统制冷剂安全环保且可就地取材、蒸发器无需除霜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其应用于-70℃低温疫苗冷库的性能和可行性,与文献对比验证了热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并与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35℃时,采用... 基于空气制冷系统制冷剂安全环保且可就地取材、蒸发器无需除霜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其应用于-70℃低温疫苗冷库的性能和可行性,与文献对比验证了热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并与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35℃时,采用三级压缩(总压比为8)和回热器(夹点温差为5℃)的空气制冷系统的COP在库温-70~10℃范围内为0.23~0.38,基本呈线性变化,在-70℃时比复叠式制冷系统COP小25.8%;在环境温度升高10℃时空气制冷系统COP和制冷量仅降低5%和3%,变化程度远小于复叠式制冷循环(COP降低15%,制冷量降低8%),因此环境温度对库温造成的波动更小;空气制冷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出气状态来改变送风压差,对疫苗冷库进行均匀送风。相比复叠式制冷系统减少了风机设备成本功耗,调节更加方便。因此,空气制冷系统在-70℃以下温区应用于疫苗低温保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别适用于疫苗低温运输设备,应用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冷 低温冷库 热力学分析 疫苗储存
下载PDF
有限空间内制冷剂掠遇障碍物的扩散分布特性和燃爆区域研究
2
作者 李亚伦 周培旭 +4 位作者 叶恭然 庄园 严昱昊 欧阳洪生 韩晓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3,共13页
制冷剂泄漏至有限空间内掠遇障碍物后会出现不同的扩散和分布特性,分析制冷剂物性对于制冷剂掠遇障碍物后扩散过程和分布的影响,对可燃制冷剂泄漏所形成燃爆区域的预测具有重大意义。选择R717、R290、R32和R1234yf为泄漏制冷剂,探究制... 制冷剂泄漏至有限空间内掠遇障碍物后会出现不同的扩散和分布特性,分析制冷剂物性对于制冷剂掠遇障碍物后扩散过程和分布的影响,对可燃制冷剂泄漏所形成燃爆区域的预测具有重大意义。选择R717、R290、R32和R1234yf为泄漏制冷剂,探究制冷剂泄漏至有限空间后掠遇较高和较低两种类型障碍物的扩散和分布特性,详细分析工质物性参数对制冷剂扩散过程及燃爆区域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冷剂泄漏后掠遇较高的障碍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刚性膨胀,密度小的制冷剂迅速朝着与泄漏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在空间顶部聚集,密度大的制冷剂沿着障碍物表面向地面运动。随着测点高度降低,R717的质量分数从2.04%降至0.024%,R1234yf的质量分数从0.192%增至1.64%。泄漏孔下方R290和R74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2%和1.27%,制冷剂密度接近时,黏度大的制冷剂质量分数更高。形成的可燃区域主要存在于较高障碍物的上方,随着泄漏量增大,燃爆区域在y-z截面上逐渐向地面延伸;制冷剂泄漏后掠遇较低障碍物主要在泄漏孔下方堆积,并沿着较低障碍物的表面逐渐向空间其他低质量分数区域扩散。密度较小的制冷剂分布较为均匀,随着制冷剂密度增大,制冷剂在泄漏孔下方堆积显著。竖直方向上,随着测点高度降低,R1234yf和R717的质量分数分别从0.066%和1%增至2.12%和1.14%。燃爆区域主要存在于泄漏孔下方障碍物与墙体围成的角落,随着制冷剂泄漏量增大,燃爆区域沿着较低障碍物的表面向地面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制冷剂 泄漏 障碍物 热物性参数 燃爆区域
下载PDF
文氏管中低温流体汽蚀过程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东方 朱佳凯 +4 位作者 徐璐 余柳 张小斌 陈建业 王宇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1,共6页
搭建了一套液氮可视化汽蚀试验台,借助高速摄像机观察了液氮汽蚀文氏管云状汽蚀的非稳态特性。给出了云状汽蚀在不同时刻的汽蚀结构,发现不同于水汽蚀有清晰的气液界面,液氮汽蚀呈两相混合云雾状。云状汽蚀表现为高度的不稳定性,除了尾... 搭建了一套液氮可视化汽蚀试验台,借助高速摄像机观察了液氮汽蚀文氏管云状汽蚀的非稳态特性。给出了云状汽蚀在不同时刻的汽蚀结构,发现不同于水汽蚀有清晰的气液界面,液氮汽蚀呈两相混合云雾状。云状汽蚀表现为高度的不稳定性,除了尾部汽蚀在二次射流和湍流作用下周期性脱落外,中心汽蚀区还在二次射流作用下做上下周期性摆动。发现二次射流为非轴对称分布,对二次射流导致汽蚀区脱离壁面及摆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发现汽蚀的非稳态特性导致压力和流量相应非稳态波动,压力在空间波动导致了汽蚀溃灭区气相含量在空间上也呈现大小周期性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汽蚀 实验 可视化 低温
下载PDF
基于平板热管技术的电子器件热管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松 严昱昊 +4 位作者 叶恭然 朱剑杰 欧阳洪生 肖隆湟 韩晓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49,共23页
随着电子器件不断趋于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电子器件功率过高引发的散热问题亟待解决。平板热管由于具有均温性好、散热效率高等优势已为许多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但面对如今越来越多元化的散热需... 随着电子器件不断趋于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电子器件功率过高引发的散热问题亟待解决。平板热管由于具有均温性好、散热效率高等优势已为许多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但面对如今越来越多元化的散热需求,开发适应新型电子设备散热需求的高效平板热管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此,在对平板热管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影响传热性能的因素(毛细芯结构、腔体厚度、工质、充液率、倾角和热源)、强化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措施(不同润湿性表面和支撑柱结构等)及其在小型化电子设备、IGBT晶体管、LED和电池组等电子器件散热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综述,指出研究不同毛细芯结构与腔体厚度下平板热管内部流动传热特性、散热性能强化的机制和综合优化方法,以及如何在不同电子器件热管理需求下设计出空间适应性强而散热性能高效的平板热管等仍是当前平板热管有待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将为平板热管在电子器件散热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 临界热流密度 表面润湿性 强化传热 电子器件散热
下载PDF
-60℃温区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R41替代R23的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琦 乐生健 +4 位作者 吕东杰 王辉 徐象国 王勤 郭智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04-310,共7页
选取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对R41在-60℃温区二元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替代R23进行循环性能对比分析。设计并搭建采用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对R23/R1234ze(E)和R41/R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性能进行实验对... 选取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对R41在-60℃温区二元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替代R23进行循环性能对比分析。设计并搭建采用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对R23/R1234ze(E)和R41/R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性能进行实验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以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时,用R41替代R23后系统COP略有下降,单位体积压缩功减小1/3~1/2,单位容积制冷量稍有降低,但系统单位质量制冷量明显提高,可以大大减小充注量。更重要的是R41的GWP的显著减少能起到很明显的环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物 精馏柱 自复叠 R23 R41 环境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氢低温套管式换热器模拟及实验验证
6
作者 刘磊 申运伟 +4 位作者 陈舒航 邱长煦 刘少帅 刘东立 甘智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8,共7页
建立了考虑外管壁轴向导热与辐射漏热的套管式换热器数值模型,对搭建的预冷型液氢温区JT制冷机中套管式换热器出口温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外管壁的模型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压比与流量情况下换热效率变化,流量由1... 建立了考虑外管壁轴向导热与辐射漏热的套管式换热器数值模型,对搭建的预冷型液氢温区JT制冷机中套管式换热器出口温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外管壁的模型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压比与流量情况下换热效率变化,流量由10 mg/s升高至30 mg/s,效率降低2.70%;压比由6升高至10,效率升高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式换热器 模型计算 低温 实验
下载PDF
HFOs制冷剂在制冷空调领域的替代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7
作者 许晨怡 郭智恺 +5 位作者 史婉君 倪航 高旭 方一波 韩晓红 陈光明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8期1-13,共13页
在气候变化和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新型替代制冷剂的研发工作成为行业热点,其中HFOs及其混合制冷剂在当前广受关注。本文根据现阶段HFOs制冷剂的研究现状,针对HFOs纯制冷剂的热物性,基于理想单级蒸气压缩循环考虑其在空调、热泵两种... 在气候变化和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推动下,新型替代制冷剂的研发工作成为行业热点,其中HFOs及其混合制冷剂在当前广受关注。本文根据现阶段HFOs制冷剂的研究现状,针对HFOs纯制冷剂的热物性,基于理想单级蒸气压缩循环考虑其在空调、热泵两种工况下的替代潜能,对HFOs制冷剂与所替代制冷剂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初步表明:R1234yf,R1234ze(E),R1233zd(E),R1123,R1243zf,R1141,R1132(E)和R1225ye(Z)可作为制冷空调系统候选替代制冷剂;R1234ze(Z),R1233zd(E)和R1336mzz(Z)可作为热泵候选替代制冷剂。在HFOs混合制冷剂的分析中,针对R134a,R404A,R407C和R410A这几种制冷剂,依据不同的工况对可能的替代制冷剂进行理论循环计算,理论分析结果初步表明:R450A和R513A具有替代R134a制冷剂的潜力;R448A,R449A,R452A,R454A,R454C和R455A具有替代R404A制冷剂的潜力;R444B,R449A和R454C具有替代R407C制冷剂的潜力;R452B和R454B具有替代R410A制冷剂的潜力。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出不同应用场合下HFOs制冷剂的初步替代方案,为HFOs制冷剂作为潜在的替代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 制冷剂替代 混合制冷剂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水幕对低温液体蒸气云稀释特性与介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刚 张登杨 +1 位作者 魏健健 金滔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5,共7页
为研究不同低温液体泛溢后水幕对蒸气云的稀释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低温液体的自然扩散和水幕稀释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比低温液体蒸气云团在有/无水幕工况下的扩散行为,并重点计算了分别以液氢、LNG作为泛溢介质时的水幕稀释效率,... 为研究不同低温液体泛溢后水幕对蒸气云的稀释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低温液体的自然扩散和水幕稀释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比低温液体蒸气云团在有/无水幕工况下的扩散行为,并重点计算了分别以液氢、LNG作为泛溢介质时的水幕稀释效率,比较水幕作用后可燃气云的扩展范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无水幕工况时,连续泛溢的液氢和LNG都会逐渐达到平衡态,但前者达到平衡态所需的时间更长且可燃云扩展范围更大;开启水幕后,与LNG泛溢相比,以液氢为介质时水幕稀释效率较低,在对可燃气云顺风向上的扩散范围进行控制时,水幕作用下的氢气云团范围的缩小比例也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幕 泛溢介质 可燃气云 扩散 稀释
下载PDF
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降温实验
9
作者 申运伟 刘东立 +3 位作者 刘磊 邱长煦 耑锐 甘智华 《真空与低温》 202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空间用大冷量低温制冷机是实现液氢长期在轨零蒸发贮存的关键技术之一。预冷型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无低温运动部件,结构简单,降温过程无需旁通,具备实现空间大冷量制冷的潜力,可单独实现冷量远距离传输。采用直接节流流程方案搭建... 空间用大冷量低温制冷机是实现液氢长期在轨零蒸发贮存的关键技术之一。预冷型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无低温运动部件,结构简单,降温过程无需旁通,具备实现空间大冷量制冷的潜力,可单独实现冷量远距离传输。采用直接节流流程方案搭建了用GM制冷机预冷的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开式系统实验测试平台,阐述了制冷过程,分析了降温过程存在的问题,在20.8 K测得了10.19 W制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温区 大冷量 直接节流 JT制冷机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多孔板低温流量计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红 高旭 +2 位作者 汤珂 陈虹 金滔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8,共6页
对多孔板低温流量计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了多孔板用于液氮时,开孔形式、孔板厚度、开孔大小以及等效孔径比等结构参数对其主要性能参数即流出系数C与压力损失系数ζ的影响情况。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与标准壁函数来... 对多孔板低温流量计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了多孔板用于液氮时,开孔形式、孔板厚度、开孔大小以及等效孔径比等结构参数对其主要性能参数即流出系数C与压力损失系数ζ的影响情况。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与标准壁函数来计算紊流和近壁面流动,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则被用于分析空化对多孔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孔比周边孔径略大的多孔板性能优于等孔径的多孔板,等效孔径比是影响多孔板性能的主要因素。合理增加多孔板的厚度与等效孔径比有利于提高多孔板流量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板 流量计 低温流体 流出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下载PDF
多目标约束下半导体制冷片几何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晓波 徐象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0,共9页
研究半导体制冷片几何参数的影响,往往设置固定的制冷片冷热端温度及输入电流。本文通过固定半导体制冷片外部的冷热端换热条件及输入电压,逐一分析了制冷片多个几何参数对制冷量、COP和制冷片冷端温度的影响,对每一个影响项的物理含义... 研究半导体制冷片几何参数的影响,往往设置固定的制冷片冷热端温度及输入电流。本文通过固定半导体制冷片外部的冷热端换热条件及输入电压,逐一分析了制冷片多个几何参数对制冷量、COP和制冷片冷端温度的影响,对每一个影响项的物理含义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揭示了这些参量之间存在着的耦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制冷量、COP和制冷片冷端温度3个优化目标对制冷片几何参数选取范围的约束特性,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几何参数选择图,该图可快速清晰地得到不同需求下最佳的pn结几何参数。如在设置的边界条件下,当冷端温度需求为280 K,制冷量为15 W时,存在几何参数的最优解,而当冷端温度需求为240 K,制冷量为100 W时,则不存在可同时满足冷端温度和制冷量需求的几何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 多目标优化 冷端温度 几何结构参数
下载PDF
喷射器极限工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戴征舒 陈光明 +3 位作者 张华 张峥 瞿悦呈 李忠律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喷射器作为热驱动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会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极限工况是指喷射器从可以工作状态到不能工作状态的极端工况,对该工况下喷射器的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喷射... 喷射器作为热驱动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会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极限工况是指喷射器从可以工作状态到不能工作状态的极端工况,对该工况下喷射器的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喷射式制冷系统极限工况的实验装置,分别对引射流体质量流量为零的极限工况下不同喷射器工作流体压力及喷射器出口背压对缩放喷嘴出口背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工况下,喷嘴出口背压同时受工作流体压力和喷射器出口背压的影响,随工作流体压力升高而降低,随喷射器出口背压升高而升高。同时,得到该喷射器在工作流体压力为1.5~3.2MPa,且喷射器出口背压在0.66~0.96 MPa范围内的最低引射流体压力,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喷射器 试验工况 R134A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加注系统置换介质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亦健 高旭 +2 位作者 陈虹 雷刚 金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3-708,共6页
为了研究新一代航天推进系统低温推进剂加注系统的气体置换流程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置换介质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重点考察低温液体增压罐的工作压力、气路调节阀开度对于系统中流动状态和流量及压力调节的影响,并分别以... 为了研究新一代航天推进系统低温推进剂加注系统的气体置换流程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置换介质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重点考察低温液体增压罐的工作压力、气路调节阀开度对于系统中流动状态和流量及压力调节的影响,并分别以氢、氮作为介质对系统内的流动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置换过程中流量调节的氮氢相似性。结果显示,氮气置换系统所得的流量压力调节规律与氢气置换系统在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方面是相似的;但是,在相同的液体储罐增压工作压力和调节阀开度下,氢气系统内的最大流速可达氮气系统内最大流速的5倍,考虑到氢气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精确的流量调节策略还需要根据实际氢的置换测试结果来进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加注系统 气体置换 相似性分析
原文传递
孔板倒角对平衡型低温流量计工作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虹 高旭 +2 位作者 王洁 刘元亮 金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3-430,共8页
平衡型低温流量计可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分配、输送等环节,其孔板结构特征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板倒角对平衡型低温流量计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Schnerr-Sauer空化... 平衡型低温流量计可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分配、输送等环节,其孔板结构特征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板倒角对平衡型低温流量计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CFD数值模型,并结合文献中的水翼空化实验和多孔板流动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开设前倒角会增大多孔板的流出系数,减小压力损失系数,但会增大流量计测量时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的计算工况下,45°的前倒角使流出系数由0.674增大到0.907,适当开设前倒角可以有效提高流量计的工作性能。而开设后倒角对流量计性能的影响较小。用于流体流量的双向测量时,可对多孔板的前后端均开设45°的倒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型流量计 多孔板 倒角 流出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原文传递
结霜工况下低温氢气空浴回温器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虹 李亦健 +4 位作者 吴云翔 高旭 张亮亮 汤珂 金滔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一套用于低温氢气回温的空浴式换热器建立了传热模型,着重考察结霜工况对传热性能的影响。针对等霜层厚度和线性变化霜层厚度等两种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不同风速对回温器的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满足复温需求的最小换热管长度。鉴于实际结... 为一套用于低温氢气回温的空浴式换热器建立了传热模型,着重考察结霜工况对传热性能的影响。针对等霜层厚度和线性变化霜层厚度等两种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不同风速对回温器的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满足复温需求的最小换热管长度。鉴于实际结霜工况应该介于两种理想霜层模型之间,为满足该低温氢气回温器换热要求,最低管外空气强制对流风速也应介于两种理想模型所要求的最低风速之间,即1.3—2.1 m/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回温器 传热性能 霜层厚度模型
下载PDF
液氢温区直接节流制冷新流程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运伟 刘东立 +10 位作者 李江道 张浩 耑锐 刘磊 王浩任 张德顺 王博 赵钦宇 甘智华 张亮 仇旻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1期80-89,共10页
低温制冷机是液氢长期在轨零蒸发贮存的关键技术之一。节流制冷机无低温运动部件,具备系统简单和可连续制冷等优点。本文提出了液氢温区直接节流制冷新流程,拟采用回热式制冷机或者液氢储罐排气冷量为其提供32K以下的预冷量,有潜力实现... 低温制冷机是液氢长期在轨零蒸发贮存的关键技术之一。节流制冷机无低温运动部件,具备系统简单和可连续制冷等优点。本文提出了液氢温区直接节流制冷新流程,拟采用回热式制冷机或者液氢储罐排气冷量为其提供32K以下的预冷量,有潜力实现快速降温和高效制冷。采用热力学方法对于给定液氢温区10W的制冷量要求,以等温压缩功为优化目标对该制冷机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优化等温压缩功及其对应的优化高压压力和预冷量与预冷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预冷温度低于32K时,直接节流制冷机在优化工况下运行时与典型节流制冷机性能接近,但其结构得到简化,稳定性高且制冷机降温初期无需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温区 低预冷温度 直接节流 节流制冷机
下载PDF
耦合双循环冰箱运行参数与耗电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若恒 唐黎明 +2 位作者 陈光明 陈琪 韩斌斌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1,共8页
本文研究了耦合双回路冰箱样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在标准工况下测量了系统耗电量,并与现有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在耦合运行后,冷藏循环负荷增加导致两台样机冷藏循环的冷凝压力比耦合前分别上升23 kPa和40 kPa,蒸... 本文研究了耦合双回路冰箱样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在标准工况下测量了系统耗电量,并与现有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在耦合运行后,冷藏循环负荷增加导致两台样机冷藏循环的冷凝压力比耦合前分别上升23 kPa和40 kPa,蒸发压力比耦合前分别上升18 kPa和32 kPa,同时还造成冷凝器和蒸发器出口温度的上升;耦合运行对于冷冻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冷凝压力及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的下降。其中样机Ⅰ冷冻循环的冷凝压力下降27 kPa,过冷度下降1.4℃。样机Ⅱ由于独立运行时冷凝器出口过冷度较小,耦合运行后冷凝压力下降超过160 kPa,导致冷凝压力低于环境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冷凝器中没有潜热交换。标准条件下的耗电量实验表明,耦合双循环冰箱系统比改造前的传统冰箱系统节能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箱 节能 双循环 过冷度
下载PDF
一种喷射器膨胀直接供液制冷循环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令 陈光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8,63,共7页
很多环保制冷剂如(R1234ze(E))具有蒸发压力低的特点,影响了其制冷性能。提出了将两相喷射器作为膨胀部件,将汽液分离后的纯液体供给蒸发器的直接供液式喷射器膨胀制冷循环(EERC)。以汽车空调系统为例,研究了循环COP与单位容积制冷量,... 很多环保制冷剂如(R1234ze(E))具有蒸发压力低的特点,影响了其制冷性能。提出了将两相喷射器作为膨胀部件,将汽液分离后的纯液体供给蒸发器的直接供液式喷射器膨胀制冷循环(EERC)。以汽车空调系统为例,研究了循环COP与单位容积制冷量,结果表明采用R1234ze(E)的EERC循环相对于采用R134a的传统循环(TRC)COP提升在22%以上,并且容积制冷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与采用R134a的容积制冷量的差距从33%左右减小到了6%—12%;在高冷凝温度和低蒸发温度工况下,性能改善更加明显。直接供液式EERC无论是直接用来替代现有制冷循环,还是用在环保制冷剂特别是低压环保制冷剂替代传统制冷剂的场合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制冷剂 R1234ze(E) 喷射器 汽车空调
下载PDF
有限空间内工质物性对制冷剂泄漏扩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培旭 李亚伦 +4 位作者 叶恭然 庄园 吴曦蕾 郭智恺 韩晓红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3-967,共15页
新一代环境友好型工质如R290、R32等由于其燃爆特性,一旦发生泄漏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仍使用较为广泛的工质如R22等一旦发生泄漏同样会加剧温室效应,从而造成全球气候环境恶化。开展工质的泄漏扩散沉积等相关特性的研究十分必要。... 新一代环境友好型工质如R290、R32等由于其燃爆特性,一旦发生泄漏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仍使用较为广泛的工质如R22等一旦发生泄漏同样会加剧温室效应,从而造成全球气候环境恶化。开展工质的泄漏扩散沉积等相关特性的研究十分必要。针对工质在泄漏扩散过程中由于物性的差异造成的泄漏扩散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中采用Species组分输运模型,考虑密度、黏度等工质物性参数的差异,对工质在泄漏孔下方、泄漏有限空间内的浓度变化,以及密度、黏度等物性对泄漏扩散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泄漏孔下方区域,密度对工质的浓度分布影响较大,其次是黏度;密度越大,工质在泄漏孔下方区域质量分数越大;黏度越大,工质流动性越差,在泄漏孔下方区域质量分数越大。整个有限空间内,工质的密度越大,越易于向空间的中下部区域扩散并形成较高的质量分数;工质的黏度越大,越易于与周围空气发生卷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质物性 制冷剂 泄漏 有限空间 扩散
下载PDF
水幕对低温液体蒸气云团扩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登杨 杨申音 +1 位作者 魏健健 金滔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以美国玫琳凯奥康纳过程安全中心(MKOPSC)的LNG泄漏实验为基础,建立了低温液体蒸气云扩散的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了水幕和蒸气云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幕相关参数对气云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幕有助于蒸气云快速稀释... 以美国玫琳凯奥康纳过程安全中心(MKOPSC)的LNG泄漏实验为基础,建立了低温液体蒸气云扩散的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了水幕和蒸气云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幕相关参数对气云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幕有助于蒸气云快速稀释到可燃极限以下,缩小危险区域范围;当水幕距泄漏源的距离为7 m、4.5 m和2 m时,可燃气云与地面的分离距离与无水幕工况相比分别缩短了26%、34%和49%;增加喷嘴流量能进一步缩短可燃气云与地面的分离距离,但其缩短速率逐步变小;水幕安装角度的增大会促进蒸气云的顺风向扩散,当安装角度大于45°时,甚至会超过无水幕工况时可燃气云的最大顺风向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体 水幕 扩散 LNG蒸气 可燃气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