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色痣皮肤镜诊断
被引量:
11
1
作者
乔建军
邹先彪
+1 位作者
董慧婷
辛琳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2期65-69,共5页
色痣又称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痣细胞痣,是一组黑素细胞来源的皮肤良性肿瘤,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肿瘤[1]。皮肤镜是一项非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皮肤镜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皮肤表面及其下方的结构,能够将肉眼难以区分的色素性肿...
色痣又称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痣细胞痣,是一组黑素细胞来源的皮肤良性肿瘤,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肿瘤[1]。皮肤镜是一项非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皮肤镜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皮肤表面及其下方的结构,能够将肉眼难以区分的色素性肿瘤区分开。皮肤镜最初是用于鉴别黑素瘤与黑素细胞来源的其他皮肤肿瘤。与肉眼观察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痣细胞痣
黑素瘤
色素性
色素网
色素痣
皮内痣
点状血管
蓝痣
晕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洪钢
方红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患者年龄,自身基础性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胸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腰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伴有基...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患者年龄,自身基础性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胸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腰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伴有基础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内脏肿瘤、SLE及移植病人等;重症带状疱疹发生率(24.14%),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者(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带状疱疹的发生可能和患者在基础疾病背景下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活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舒国斌
王松挺
+1 位作者
斯子翔
乔建军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93例尖锐湿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疣必治局部用药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93例尖锐湿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疣必治局部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二妙散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口感染率(8.51%)和伤口愈合时间(6.17±2.3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伤口感染率(54.35%)和伤口愈合时间(15.60±3.49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妙散加味
西药
湿热下注型
尖锐湿疣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癌引起皮肤转移瘤一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红
匡凯英
王丽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皮肤转移瘤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紫杉醇溶液外用治疗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懿娜
方红
+1 位作者
张幸国
陈丽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溶液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使其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然后分别以200μg/mL和500μg/mL的紫杉醇溶液外涂造模部位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紫杉醇溶液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使其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然后分别以200μg/mL和500μg/mL的紫杉醇溶液外涂造模部位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造模后的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扩张,有较明显的单一核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Baker评分为6.37±0.99。外涂200μg/mL和500μg/mL紫杉醇溶液治疗后,造模处皮损的组织病理明显改善,Baker评分分别下降至3.13±1.13及2.13±0.81。治疗组与造模组及基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紫杉醇溶液外涂引起的局部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溶液对普萘洛尔诱发的豚鼠耳部上皮增殖及炎症现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溶液外用
药物治疗
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
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
试验
原文传递
题名
色痣皮肤镜诊断
被引量:
11
1
作者
乔建军
邹先彪
董慧婷
辛琳琳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解放军总
医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郑州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山东省千佛山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2期65-69,共5页
文摘
色痣又称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痣细胞痣,是一组黑素细胞来源的皮肤良性肿瘤,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肿瘤[1]。皮肤镜是一项非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皮肤镜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皮肤表面及其下方的结构,能够将肉眼难以区分的色素性肿瘤区分开。皮肤镜最初是用于鉴别黑素瘤与黑素细胞来源的其他皮肤肿瘤。与肉眼观察相比,
关键词
黑素细胞
痣细胞痣
黑素瘤
色素性
色素网
色素痣
皮内痣
点状血管
蓝痣
晕痣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洪钢
方红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10-31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患者年龄,自身基础性疾病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10例住院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胸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腰神经;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伴有基础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内脏肿瘤、SLE及移植病人等;重症带状疱疹发生率(24.14%),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者(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症带状疱疹的发生可能和患者在基础疾病背景下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活跃有关。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临床特征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舒国斌
王松挺
斯子翔
乔建军
机构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
医院
皮肤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93例尖锐湿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疣必治局部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二妙散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口感染率(8.51%)和伤口愈合时间(6.17±2.3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伤口感染率(54.35%)和伤口愈合时间(15.60±3.49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二妙散加味
西药
湿热下注型
尖锐湿疣
不良反应
Keywords
Ermiaosanjiawei
Western medicine
Shirexiazhu type
Genital warts
Adverse reactions
分类号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癌引起皮肤转移瘤一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红
匡凯英
王丽君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浙江大学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皮肤转移瘤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紫杉醇溶液外用治疗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懿娜
方红
张幸国
陈丽荣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浙江大学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药剂科
浙江大学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卫生厅(编号:G29932)
浙江省教委资助课题(981058)
文摘
目的研究紫杉醇溶液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豚鼠耳部皮肤,使其产生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然后分别以200μg/mL和500μg/mL的紫杉醇溶液外涂造模部位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造模后的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扩张,有较明显的单一核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Baker评分为6.37±0.99。外涂200μg/mL和500μg/mL紫杉醇溶液治疗后,造模处皮损的组织病理明显改善,Baker评分分别下降至3.13±1.13及2.13±0.81。治疗组与造模组及基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紫杉醇溶液外涂引起的局部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溶液对普萘洛尔诱发的豚鼠耳部上皮增殖及炎症现象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紫杉醇溶液外用
药物治疗
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
5%普萘洛尔软膏外涂
试验
Keywords
Paclitaxel
Psoriasis
Animal testing alternatives
分类号
R758.6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色痣皮肤镜诊断
乔建军
邹先彪
董慧婷
辛琳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1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分析
洪钢
方红
《江西医药》
CAS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舒国斌
王松挺
斯子翔
乔建军
《中国性科学》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胃癌引起皮肤转移瘤一例
方红
匡凯英
王丽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原文传递
5
紫杉醇溶液外用治疗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疗效观察
王懿娜
方红
张幸国
陈丽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