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编码小肽的生物医学意义及研究策略
1
作者 王心怡 张祯 +3 位作者 石成瑜 王颖 周天华 林爱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7-405,共9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常认为不具有蛋白质编码能力,广泛参与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等生命过程。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部分lncRNA的短开放阅读框(sORF)可编码具有生物活性的短于100个氨基酸的小肽,在钙离子稳态、胚胎发育等生命活动及恶性...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常认为不具有蛋白质编码能力,广泛参与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等生命过程。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部分lncRNA的短开放阅读框(sORF)可编码具有生物活性的短于100个氨基酸的小肽,在钙离子稳态、胚胎发育等生命活动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是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癌症生物标志物。目前大多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可编码的sORF、核糖体图谱筛选潜在编码的lncRNA、体外翻译初步检测lncRNA的编码能力、质谱鉴定潜在翻译的小肽、特异性抗体及表位标签验证小肽的内源性表达等。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鉴定的lncRNA编码小肽的生理功能、病理作用以及预测lncRNA编码潜力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短开放阅读框 小肽 核糖体图谱 质谱 综述
下载PDF
治疗遗传病的RNA药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婷 霍春晓 +1 位作者 周天华 谢珊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6-416,共11页
RNA药物能够通过识别互补序列靶向对应基因以抑制特定蛋白或RNA的表达,或通过翻译合成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来发挥遗传性疾病治疗作用。RNA药物主要分为寡核苷酸药物(包括反义寡核苷酸、小干扰RNA和RNA适配体)和信使RNA药物等。其中,反义... RNA药物能够通过识别互补序列靶向对应基因以抑制特定蛋白或RNA的表达,或通过翻译合成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来发挥遗传性疾病治疗作用。RNA药物主要分为寡核苷酸药物(包括反义寡核苷酸、小干扰RNA和RNA适配体)和信使RNA药物等。其中,反义寡核苷酸和小干扰RNA已用于临床治疗遗传病,而RNA适配体和信使RNA药物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当前主要通过对RNA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如对信使RNA进行假尿嘧啶修饰)来降低免疫原性和提升药物疗效,以及开发纳米粒载体、细胞外囊泡和类病毒载体等递送载体来解决RNA药物的稳定性、特异靶向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本文概述了目前用于治疗遗传病的11种RNA药物的具体作用分子机制,并简单讨论了RNA药物的化学修饰及递送载体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药物 RNA 医学 反义寡核苷酸 小干扰RNA RNA适配体 信使RNA药物 遗传病 综述
下载PDF
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窦沁怡 王嘉政 +1 位作者 杨滢硕 卓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主要以三种途径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包括肿瘤细胞间相互交流、微环境细胞影响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影响微环境细胞。通过这三种方式,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参与肿瘤进展的调...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主要以三种途径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包括肿瘤细胞间相互交流、微环境细胞影响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影响微环境细胞。通过这三种方式,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参与肿瘤进展的调控,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侵袭性、耐药性、干性、肿瘤代谢重编程和免疫逃逸等过程,并呈现出促进或抑制肿瘤发展的双重作用。外泌体具有膜性结构,其内容物能够抵抗胞外蛋白酶的降解,在体液中保持高度稳定,因此外泌体来源的非编码RNA有望成为多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指标。此外,在肿瘤治疗领域,可以利用外泌体递送非编码RNA进行靶向治疗,或者敲低或改造对肿瘤起促进作用的非编码RNA进行肿瘤治疗。本文综述了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通信机制和功能,包括其作用途径、效应、标志物价值和靶向治疗潜力,并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促进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非编码RNA 新生血管生成 转移 肿瘤微环境 综述
下载PDF
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在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婧芬 华孝挺 +4 位作者 张小东 吴航军 张兴 俞云松 吴永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0-555,共6页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础,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长期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益显著,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威胁。核糖体负责翻译遗传信息合成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是抗生素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从显微结构层次对核糖体抗生素的耐药性机理进行了...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础,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长期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益显著,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威胁。核糖体负责翻译遗传信息合成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是抗生素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从显微结构层次对核糖体抗生素的耐药性机理进行了总结,论述了核糖体基因突变,核糖体修饰及核糖体的保护机制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展望了未来冷冻电镜显微技术在揭示核糖体抗生素耐药性机理研究中的作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 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核糖体 核糖体基因突变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黃耀凭 杨凤 +1 位作者 周天华 谢珊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3,共9页
Hippo信号通路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哺乳动物细胞中该信号通路的核心成员包括MST1/2激酶、LATS1/2激酶和效应蛋白YAP/TAZ。虽然YAP/TAZ及其下游相关研究相对较多,但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调控因子并不明确,是目前该通路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 Hippo信号通路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哺乳动物细胞中该信号通路的核心成员包括MST1/2激酶、LATS1/2激酶和效应蛋白YAP/TAZ。虽然YAP/TAZ及其下游相关研究相对较多,但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调控因子并不明确,是目前该通路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另外,Hippo信号通路可与Wnt和Notch等其他信号通路发生交叉对话,并在控制器官大小、维持组织稳态、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Hippo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会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尤其是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其成员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过程密切相关。Hippo信号通路对肝脏的修复再生至关重要,其失活会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YAP在肝癌中的促肿瘤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TEAD介导的基因转录。Hippo信号通路对于维持肠道稳态也很重要,其失调会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复发。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胃癌中,YAP/TAZ的表达显著上调,但具体分子调控机制并不清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Hippo信号通路的发现、上游调控因子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信号传导 Hippo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受体 Notch 综述
下载PDF
Polo样激酶1功能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应莉莎 童浩萱 周天华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646-650,共5页
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1,PLK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苏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参与激活cyclin B/CDK1复合体,协助中心体的功能成熟,活化细胞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anaphase promoting... 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1,PLK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苏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参与激活cyclin B/CDK1复合体,协助中心体的功能成熟,活化细胞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anaphase promoting complex,APC),促进染色体正常分离、分配和调控胞质分裂等。现已发现PLK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增高并与某些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利用反义寡核苷酸、RNA干扰技术和化学合成PLK1小分子抑制剂等方法阻断PLK1的表达或降低其激酶活性,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介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但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影响,因此PLK1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样激酶1 细胞周期 肿瘤 小分子抑制剂 RNA干扰
下载PDF
细胞治疗的典范: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钱丽玲 陈蒋庆 +2 位作者 吴晓燕 荆瑞瑞 孙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39-2349,共11页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合成受体特异性靶向抗原的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目前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两款CAR-T药物上市,但CAR-T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合成受体特异性靶向抗原的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目前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两款CAR-T药物上市,但CAR-T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毒性、B细胞功能缺失等。同时,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甚微,主要原因是缺乏特异性靶点以及肿瘤微环境对CAR-T细胞功能的抑制等。文中将从CAR的结构设计、临床应用、合成生物学对新型CAR的优化来阐述应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肿瘤所面临的挑战及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胚胎发育中血管新生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成 闫小毅 +2 位作者 卓巍 朱飚 周天华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5期720-727,共8页
在胚胎发育中,心血管系统最早发育并发挥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功能。在原肠运动时期,中胚层细胞在相邻内胚层细胞信号的诱导下分化产生内皮细胞,从而开始形成血管系统。血管新生是形成完整血管系统的重要过程,主要包括出芽式血管新生和套... 在胚胎发育中,心血管系统最早发育并发挥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功能。在原肠运动时期,中胚层细胞在相邻内胚层细胞信号的诱导下分化产生内皮细胞,从而开始形成血管系统。血管新生是形成完整血管系统的重要过程,主要包括出芽式血管新生和套叠式血管新生两种方式。出芽式血管新生最为普遍,主要包括基底膜的降解、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管腔形成和血管的成熟与稳定四步。由于血管新生对胚胎发育以及许多生理过程均发挥重要作用,血管新生受到多条信号通路的精密调控。该文从内皮细胞的来源、血管新生的过程及信号调控三个方面就近年来胚胎发育中血管新生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在免疫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娇娇 周俊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1RAKt)是IRAK激酶家族中一种关键的固有免疫信号调节分子。目前已发现有4种剪接异构体IRAK1a、IRAK1b、IRAK1s和IRAK1C。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共同点,但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由于IRAKlc是新发现的剪接异构体...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1RAKt)是IRAK激酶家族中一种关键的固有免疫信号调节分子。目前已发现有4种剪接异构体IRAK1a、IRAK1b、IRAK1s和IRAK1C。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共同点,但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由于IRAKlc是新发现的剪接异构体,且缺少激酶活性,因而使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IRAK1具有激酶活性,作为细胞溶质激酶、核激酶及接头蛋白,参与调控TLR/IL-1R两个受体家族的信号级联反应,调节TNFα、Ⅰ型IFN及AP-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IRAK1的这些功能,使其参与了内毒素耐受,并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关键调节因子。对IRAK1的深入研究将为炎性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K1 免疫调控 自身免疫疾病 内毒素耐受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固有免疫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义锡 周俊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短链非编码RNA分子,能与特定的信使RNA靶向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可在多个环节参与调控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微生物感染时,miRNA可通过调控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及产生的细胞因子,负...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短链非编码RNA分子,能与特定的信使RNA靶向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可在多个环节参与调控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微生物感染时,miRNA可通过调控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及产生的细胞因子,负性或正性调控固有免疫应答。在病毒感染时,宿主编码的miRNA能抑制病毒复制,而病毒利用自身编码的miRNA靶向结合宿主或病毒基因,干扰宿主抗病毒反应,甚至可以利用宿主编码的miRNA促进病毒自身复制。miRNA也参与调节银屑病、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炎性疾病,因此miRNA可能成为炎性疾病的一个侯选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固有免疫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微丝的信号调控机制和体内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云昆 谢珊珊 周天华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87-398,共12页
微丝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微丝与其相关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几乎在所有的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细胞形态维持、细胞运动、信号转导等细胞基本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同时,微丝及其相关蛋白还在个... 微丝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微丝与其相关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几乎在所有的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细胞形态维持、细胞运动、信号转导等细胞基本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同时,微丝及其相关蛋白还在个体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该文就微丝相关蛋白、微丝相关信号通路、微丝功能及其与疾病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小结,并对微丝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丝 微丝相关蛋白 细胞形态 细胞运动 信号转导 体内功能
原文传递
雌激素、孕激素与免疫调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丽 周俊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2-445,共4页
雌激素、孕激素不仅参与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同时对机体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雌孕激素可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雌孕激素含量和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逐步揭示... 雌激素、孕激素不仅参与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同时对机体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雌孕激素可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雌孕激素含量和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逐步揭示了雌孕激素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为研究某些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免疫调控
原文传递
发色基团辅助激光失活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13
作者 豆敏华 张家瑜 周天华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70,共7页
发色基团辅助激光失活(CALI)技术通过目标蛋白与能够吸收光能量继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的荧光基团相结合,以干扰目标蛋白的功能.该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发展出很多新的方法,对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 发色基团辅助激光失活(CALI)技术通过目标蛋白与能够吸收光能量继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的荧光基团相结合,以干扰目标蛋白的功能.该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发展出很多新的方法,对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针对CALI的作用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展望其在临床上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色基团辅助激光失活 活性态氧 光漂白
原文传递
胃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饶显平 郭东阳 +1 位作者 周天华 卓巍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16,共10页
胃癌肝转移是影响胃癌病人治疗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胃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不容乐观。目前,关于胃癌肝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知之甚少。一般认为,胃癌细胞脱离原发灶,侵入血管到达肝脏定植的过程涉及诸多分子的变化及细胞间... 胃癌肝转移是影响胃癌病人治疗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胃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不容乐观。目前,关于胃癌肝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知之甚少。一般认为,胃癌细胞脱离原发灶,侵入血管到达肝脏定植的过程涉及诸多分子的变化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该文将对胃癌肝转移过程的前沿研究进展及其诊断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胃癌肝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为胃癌肝转移患者提供综合性的诊治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转移 分子机制 微环境
原文传递
核受体在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汪长星 刘蔚 周俊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13-417,共5页
核受体是众多转录调节因子中的一员。其调控包括内稳态、生殖、发育及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众多研究发现,多数核受体家族成员在调节炎症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是未知的。进一步阐明核受体在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核受体是众多转录调节因子中的一员。其调控包括内稳态、生殖、发育及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众多研究发现,多数核受体家族成员在调节炎症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是未知的。进一步阐明核受体在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有利于了解免疫反应和机体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为这些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免疫反应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