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影像诊断案例库联合MDT及PBL+CBL模式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大成 杨斌 +2 位作者 阮玫 金正 吴林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10期926-927,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是从纯理论教育向临床医师角色过度的重要阶段。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对临床住院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独立阅片分析能力要求越来越高[1]。因此放射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是从纯理论教育向临床医师角色过度的重要阶段。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对临床住院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独立阅片分析能力要求越来越高[1]。因此放射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亟待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2]。案例库教学目前在临床各学科教学中均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3]。本次研究通过试点创建消化系统肿瘤的影像诊断案例库,以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为背景,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拟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中探讨该新型模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改革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案例库 医学影像学 PBL MDT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冰 何晓 +2 位作者 潘淑淑 阮玫 韩志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0期918-920,92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法(CBL)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基于BOPPPS模式的CBL...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法(CBL)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基于BOPPPS模式的CBL,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通过两组学生期末成绩、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分析阅片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4、-5.49,P均<0.05)。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评价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79、7.18、10.34、20.38,P均<0.05)。结论基于BOPPPS模式的CBL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自主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BOPPPS模式 案例教学法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放射人员和场所防护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洪志辉 朱大荣 +1 位作者 韩志江 丁忠祥 《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文章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放射科人员和场所的防护措施。科室需进行系统全员培训、规划机房安排、明确检查流程等总体部署调配,规范场所消毒与医疗废物处理,遴选放射技师并进行分级防护。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放射... 文章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放射科人员和场所的防护措施。科室需进行系统全员培训、规划机房安排、明确检查流程等总体部署调配,规范场所消毒与医疗废物处理,遴选放射技师并进行分级防护。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放射技师充分掌握人员和场所的防护和消毒方法、遵循防护流程可降低被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放射 防护
下载PDF
基于脂肪抑制增强T1WIDelta影像组学预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口干分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梦泽 朱翰林 +4 位作者 郗玉珍 陈浩楠 沈哲凡 姜锋 丁忠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0-675,共6页
目的 基于脂肪抑制(FS)增强T1WI构建预测放射治疗(放疗)后鼻咽癌(NPC)患者口干级别的Delta影像组学模型,并评估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7例于诱导化学治疗(IC)后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CCRT)NPC患者IC前2周内及IC结束后鼻咽部MRI。于... 目的 基于脂肪抑制(FS)增强T1WI构建预测放射治疗(放疗)后鼻咽癌(NPC)患者口干级别的Delta影像组学模型,并评估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7例于诱导化学治疗(IC)后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CCRT)NPC患者IC前2周内及IC结束后鼻咽部MRI。于放疗结束后1周根据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标准评估患者口干分级(0~4级),将0、1级口干归为轻度口干(n=81),≥2级口干归为重度口干(n=146)。基于IC前、后FS增强T1WI提取双侧腮腺影像组学特征,计算Delta影像组学特征值。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和随机森林算法降维,筛选最优Delta影像组学特征,构建Delta影像组学模型。按8∶2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82)及测试集(n=4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elta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及测试集NPC患者放疗后口干分级的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分别基于IC前、后FS增强T1WI提取2 286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8个最优Delta影像组学特征并以之构建模型,其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NPC患者放疗后口干分级的AUC分别为0.762、0.733;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对于训练集及测试集的预测性能均良好。结论 基于FS增强T1WI Delta影像组学模型能及时有效地预测NPC患者放疗后口干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Delta影像组学 口干燥
下载PDF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of dentate nucleus on plain MR T1WI in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multiple injections of gadolinium-base contrast agent
5
作者 SUN Jiping ZHOU Jian +2 位作者 TAO Zhigang LIANG Jiafeng DING Zhongxiang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0-1173,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plain MR T1WI signal intensity of dentate nucleu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multiple times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plain MR T1WI signal intensity of dentate nucleu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multiple times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GBCA).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receiv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as th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group,and 50 patients with other malignant tumors and without history of brain radiotherapy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received yearly GBCA enhanced MR examinations for the nasopharynx or the head.T1WI signal intensities of the dentate nucleus and the pons on same plane were measured based on images in the year of confirmed diagnosis(recorded as the first year)and in the second to the fifth years.T1WI signal intensity ratio of year i(ranging from 1 to 5)was calculated with values of dentate nucleus divided by values of the pons(ΔSI i),while the percentage of relative changes of year j(ranging from 2 to 5)was calculated withΔSI j compared toΔSI 1(Rchange j).The values of these two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and the correlation ofΔSI and GBCA injection year-time was evaluated within each group.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age norΔSI 1 was found between groups(all P>0.05).The second to the fifth yearΔSI and Rchang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ll P<0.05).Within both groups,ΔS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BCA injection year-time(both 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ho underwent radiotherapy and multiple times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BCA tended to be found with gradually worsening GBCA deposition in dentate nucleus,for which radiotherapy might be a risk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RADIOTHERAPY contrast media cerebellar nuclei
下载PDF
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自动分割平扫CT所示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并判断其语义特征
6
作者 冯长锋 劳群 +6 位作者 丁忠祥 王罗羽 王天宇 郗玉珍 韩静 何林阳 沈起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FPN)自动分割平扫CT所示自发性脑出血(sICH)血肿并判断其语义特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A医院408例(训练集)及B医院103例(验证集)sICH平扫CT图像;基于FPN构建深度学习(DL)分割模型分割血肿区域,并以交并比(... 目的观察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FPN)自动分割平扫CT所示自发性脑出血(sICH)血肿并判断其语义特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A医院408例(训练集)及B医院103例(验证集)sICH平扫CT图像;基于FPN构建深度学习(DL)分割模型分割血肿区域,并以交并比(IoU)、戴斯相似系数(DSC)及准确率评价其效能;以DL分类模型判断血肿语义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识别sICH血肿语义特征的效能。结果DL分割模型分割训练集95%sICH血肿的IoU、DSC及准确率分别为0.84±0.07、0.91±0.04及(88.78±8.04)%,在验证集分别为0.83±0.07、0.91±0.05及(88.59±7.76)%。DL分类模型识别训练集及验证集sICH血肿不规则形态、不均匀密度、卫星征、混杂征及漩涡征的AUC分别为0.946~0.993及0.714~0.833。结论基于FPN可准确、高效地自动分割sICH血肿,对于判断血肿语义特征亦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时晶晶 丁金旺 +6 位作者 彭友 张卧 潘钢 张煜 韩志江 王克义 罗定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10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集的6例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6例患者均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部淋巴结清...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集的6例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6例患者均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未见明显变异淋巴管,均于术后2~4天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行床旁B超或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予胸腔穿刺抽液,见乳糜样液体确诊乳糜胸,经饮食控制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需警惕乳糜胸的发生,积极的保守治疗效果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胸
下载PDF
常规MRI平扫信号强度比值在Warthin瘤和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春锋 魏培英 +1 位作者 舒艳艳 韩志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771-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平扫信号强度比值(SIR)在腮腺Warthin瘤(WT)和多形性腺瘤(P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58枚WT和53例53枚PA的MRI资料,测量T_(1)WI和T_(2)WI序列瘤体、脊髓、桥脑的信号强度均值,计算T_(1)W... 目的:探讨常规MRI平扫信号强度比值(SIR)在腮腺Warthin瘤(WT)和多形性腺瘤(P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58枚WT和53例53枚PA的MRI资料,测量T_(1)WI和T_(2)WI序列瘤体、脊髓、桥脑的信号强度均值,计算T_(1)WI瘤体/脊髓(T_(1)-sSIR)、T_(1)WI瘤体/桥脑(T_(1)-pSIR)、T_(2)WI瘤体/脊髓(T_(2)-sSIR)、T_(2)WI瘤体/桥脑(T_(2)-pSIR)值;采用t检验分析四个比值在两组中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异度曲线(ROC)获得鉴别WT与PA的最佳阈值,再分别比较T_(1)WI、T_(2)WI和T_(1)WI联合T_(2)WI的SIR对鉴别两者的诊断效能。通过ICC分析两位观测者测量间的差异。结果:58枚WT和53枚PA中,T_(1)-sSIR、T_(1)-pSIR、T_(2)-sSIR、T_(2)-pSIR鉴别WT和PA均具有显著差异(t=-10.280~7.532,P均<0.001)。T_(1)-sSIR和T_(2)-s SIR鉴别二者的AUC分别为0.912和0.931,当阈值分别为1.07和1.24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9%和84.9%、93.1%和83.0%,二者联合的AUC为0.97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4.8%和96.2%。T_(1)-pSIR和T_(2)-pSIR鉴别二者的AUC分别为0.908和0.927,当阈值分别为1.08和1.2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和90.6%、89.7%和84.9%,二者联合的AUC为0.97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3.1%和98.1%。两位观测者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CC值范围为0.841~0.969)。结论:选用脊髓和桥脑作为参照物的常规MRI平扫信号强度比值均具有重要价值,且T_(1)WI和T_(2)WI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淋巴瘤 腺瘤 多形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自制米袋在3.0T MRI颈部弥散序列扫描中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汪荣 朱大荣 +1 位作者 韩志江 丁金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5-97,118,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米袋在3.0T MRI颈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及米袋序列,用相同参数对50名志愿者颈部进行DWI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主观四级法及客观测量法评价,并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自制米袋在3.0T MRI颈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及米袋序列,用相同参数对50名志愿者颈部进行DWI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主观四级法及客观测量法评价,并比较分析。结果:50例志愿者主观评价法中,DWI图像质量分级在常规组和米袋组分别为30例和0例(1级)、15例和0例(2级)、5例和4例(3级)、0例和46例(4级),P均<0.05。客观评价法中,DWI图像在b值为200、400、600、800 s/mm^2时相位编码方向变形率平均值在常规组和米袋组分别为80.51±25.31和11.41±4.31、81.92±23.27和12.23±5.25、82.89±19.63和12.52±9.67,83.41±30.44和13.22±11.32,P均<0.05;结论:在3.0T MRI颈部DWI序列扫描中,应用米袋辅助扫描可明显提高成像质量,减少变形率,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推拿结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狄桦 杜红根 +3 位作者 汪凡 吕亚婷 丁忠祥 朱博文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2611-2615,共5页
目的探索推拿结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变化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康复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索推拿结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变化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定临床康复疗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观察脑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手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1),且研究组的Fugl-Meyer手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右侧小脑山顶、左侧小脑后叶等区域低频振幅(ALFF)值减弱,右侧额上回、右侧补充运动区以及右侧中央前回等区域ALFF值运动区增高。且研究组在差异脑区中呈抑制与兴奋共存的现象。多个脑区皆呈现了连接功能增强或减弱的改变。结论推拿结合康复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手功能障碍。推拿可促进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双侧小脑功能的网络连接,可能通过记忆、情绪、高级认知功能区从运动-学习模式的影响来帮助卒中后患者手功能的康复。同侧脑区的运动功能激活对手功能的恢复也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康复 脑功能磁共振 手功能障碍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及24 h双能CT检查对脑出血转化评估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伟莉 王天宇 +2 位作者 陈青 Sandra Fan 丁忠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229,共7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介入治疗(EVT)术后不同时间段双能量CT(DECT)在鉴别脑出血转化及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不同时间段经DECT诊断的单纯对比剂外渗后续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比例。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介入治疗(EVT)术后不同时间段双能量CT(DECT)在鉴别脑出血转化及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不同时间段经DECT诊断的单纯对比剂外渗后续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比例。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AIS进行EVT,并于术后即刻(术后0~3 h)和术后24 h[术后(24±6) h]均进行DECT扫描的患者200例,获得混合能量图[MIX相,模拟单能CT(SECT)]、虚拟平扫图像(VNC)和碘叠加图像(IOM),并将其诊断结果(出血转化、单纯对比剂外渗)与术后2~7 d头部SECT的最终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EVT术后即刻和24 h两个时间段DECT检查分别改变了20.5%(41/200)和9.5%(19/200)模拟SECT对于出血转化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P=0.002)。术后即刻DECT预测最终出血转化的敏感度为34.0%(33/97),特异度为100.0%(103/103),阳性预测值为100.0%(33/33),阴性预测值为61.0%(103/167),约登指数为0.34。术后24 h DECT预测最终出血转化的敏感度为82.5%(80/97),特异度为100.0%(103/103),阳性预测值为100.0%(80/80),阴性预测值为86.0%(103/120),约登指数为0.82。术后24 h DECT预测最终出血转化的敏感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术后即刻DE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82、46.82、20.11,均P<0.01);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术后即刻DECT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均为0,均P=1.000)。131例术后即刻经DECT诊断为单纯对比剂外渗的患者中有63例(48.1%)在术后2~7 d出现迟发性出血,40例术后24 h经DECT诊断为单纯对比剂外渗患者中,有16例(40.0%)在术后2~7 d出现迟发性出血。结论 AIS患者EVT术后即刻和24 h两个时间段DECT检查均改变了部分MIX相(模拟SECT)对于出血转化的诊断,其中术后即刻DECT检查改变的比例更大;术后24 h相比术后即刻DECT对于最终诊断出血转化预测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更大;术后即刻与术后24 h DECT诊断的单纯对比剂外渗患者均有不小比例会出现迟发性出血,这可能会影响DECT复查时间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双能CT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出血转化
下载PDF
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广柱 陈峰 +1 位作者 朱大荣 汪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探讨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将在我院接受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的164例病例,随机分成传统注射组和双流注射组。比较两组间对比剂用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部、M1段... 为探讨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将在我院接受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的164例病例,随机分成传统注射组和双流注射组。比较两组间对比剂用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部、M1段感兴趣区的CT值,并对两组间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综合显示情况及远端细小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质量评分。结果发现,两组间感兴趣区的CT值、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综合显示情况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剂用量、远端细小动脉分支显示情况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双流注射技术 头颈联合CTA 双源CT
下载PDF
MRI增强信号比值对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海峰 朱翰林 +2 位作者 韩志江 余日胜 冯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0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各期信号灰阶比值用于鉴别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与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DA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 目的探讨MRI增强各期信号灰阶比值用于鉴别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与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DA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G2、G3级PNET和PDAC病例的MRI图像,通过阅片系统灰阶值测量软件,测量增强各期病灶的灰阶值。分别计算灰阶比值动脉期/T1平扫、实质期/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延迟期/静脉期;采用U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评估诊断效能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评估联合预测的效能。结果37例G2、G3级PNET与52例PDAC的灰阶比值分别为动脉期/平扫2.15(1.88~2.80)和1.32(0.88~1.87)(Z=-4.55,P<0.01),实质期/动脉期1.13(1.01~1.35)和1.53(1.24~1.94)(Z=-3.91,P<0.01),静脉期/实质期0.94(0.89~1.02)和1.07(0.99~1.15)(Z=-4.08,P<0.01),延迟期/静脉期1.05(0.99~1.10)和1.17(1.06~1.31)(Z=-3.67,P<0.01)。PNET呈明显迅速强化,PDAC呈渐进性强化,灰阶比值能准确反映两者的强化差异。两组增强期/前一期灰阶比值差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64、0.777、0.736,最佳临界值1.78、1.41、1.03、1.12,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0%和80.0%、67.3%和80.0%、65.3%和85.7%、65.3%和82.9%。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预测的准确率81.9%,曲线下面积0.900,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MRI增强信号比值对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比值 磁共振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癌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丹妮 张佩佩 +5 位作者 方圣伟 耿雅文 魏培英 上官琳珏 项凯丽 赵春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131碘治疗后全身及断层显像中确认存在具有摄碘功能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PTC术后患者49例(转移组淋巴结为49个),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甲...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131碘治疗后全身及断层显像中确认存在具有摄碘功能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PTC术后患者49例(转移组淋巴结为49个),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淋巴结为46个)。在患者颈部平扫CT影像中分别勾画对应的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采用MaZda软件提取淋巴结的CT纹理特征并分析组间差异。对于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T纹理特征,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软件自带降维算法及差异性检验,筛选得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纹理特征参数9个,分别为:梯度方差(P=0.002)、S(0,2)均数和(P=0.000)、S(0,1)均数和(P=0.000)、S(0,5)变异数差(P=0.009)、S(1,-1)均数和(P=0.003)、S(1,1)均数和(P=0.004)、小波变换低低频_s-2(P=0.000)、S(1,0)均数和(P=0.006)、S(5,5)相关性(P=0.003)。其中小波变换低低频_s-2、S(0,1)均数和、S(0,2)均数和和梯度方差4个纹理参数AUC大于0.7,分别为0.747、0.746、0.726、0.701。结论:CT纹理分析用于鉴别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大囊型涎腺分泌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乐斯 韩志江 +2 位作者 王炜 周虹 项晶晶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470-2472,共3页
涎腺分泌性癌(SCSG)是一类新近命名的少见低度恶性涎腺肿瘤,通常呈分叶结节状生长,可表现为实性-微囊状、腺管状、滤泡状、囊性-乳头状、筛状等多种组织构型,免疫组化特征为瘤细胞弥漫表达S-100蛋白和乳腺球蛋白,而不表达DOG1,多数患者... 涎腺分泌性癌(SCSG)是一类新近命名的少见低度恶性涎腺肿瘤,通常呈分叶结节状生长,可表现为实性-微囊状、腺管状、滤泡状、囊性-乳头状、筛状等多种组织构型,免疫组化特征为瘤细胞弥漫表达S-100蛋白和乳腺球蛋白,而不表达DOG1,多数患者具有ETV6相关融合基因这一特征性的分子遗传改变。罕见情况下,SCSG可以完全呈囊性形态。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影像学和显微镜下完全呈囊性的腮腺肿瘤,经免疫组化及ETV6基因重排检测,确诊为罕见的大囊型SCSG,并作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分泌性癌 免疫组化 ETV6基因
下载PDF
影像组学评估乳腺增强MRI非肿块型强化恶性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嫣娜 沈起钧 +2 位作者 徐雯 王炜 项晶晶 《健康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485-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影像组学技术分析评估乳腺MRI非肿块型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NME)恶性风险的价值。方法62例乳腺NME患者的MRI增强图像根据临床随访、病理结果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通过分层抽样法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提取6大类共39... 目的探讨采用影像组学技术分析评估乳腺MRI非肿块型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NME)恶性风险的价值。方法62例乳腺NME患者的MRI增强图像根据临床随访、病理结果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通过分层抽样法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提取6大类共396个影像组学特征(直方图参数、形态学参数、纹理特征参数、灰度共生矩阵参数、游程矩阵参数、灰度区域大小矩阵参数),通过特征降维算法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混淆矩阵对验证集进行验证,采用ROC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62例NME中低风险组27例,高风险组35例。降维选择后得到像素灰度范围(Range)、和均值(sumAverage)、集群突出(ClusterProminence_angle45_offset4)、灰度共生矩阵能量(GLCMEnergy_AllDirection_offset7)、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Entropy_angle135_offset)、长行程高灰度优势(LongRunHighGreyLevelEmphasis_angle45_offset7)、最大直径(Maximum3DDiameter)、紧致性(Compactness)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高风险NME预测模型的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42、88.7%、85.0%、83.3%;通过混淆矩阵对验证集数据进行验证,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94、77.8%、85.7%、81.3%。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高风险NME预测模型能对NME恶性风险做出预测,为临床处理乳腺NME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非肿块型强化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多参数磁共振定量指标在膀胱癌肌层浸润分析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玫 李宁 +4 位作者 张祁 石峰 吴交交 冯琪 丁忠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的多参数MRI定量指标在膀胱癌肌层浸润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膀胱癌患者225例,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00例。在MR T2WI、DWI及增强图像上测量肿瘤-壁界面,并运用影...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的多参数MRI定量指标在膀胱癌肌层浸润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膀胱癌患者225例,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00例。在MR T2WI、DWI及增强图像上测量肿瘤-壁界面,并运用影像组学软件对肿瘤区域进行勾画及特征筛选,然后基于3组特征的概率值构建单参数及多参数联合模型,选择最优概率值与肿瘤-壁界面构建诺模图模型,在外部验证集中测试其诊断性能。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最终选用基于6个特征的多参数联合概率值,与肿瘤-壁界面联合构建Nomogram模型,在ROC曲线上训练集和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92、0.875,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较单独的组学模型或肿瘤-壁界面模型有更好的准确性。外部验证模型的AUC为0.846,进一步证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基于多参数MRI和肿瘤-壁界面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膀胱癌是否有肌层浸润的鉴别上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及可重复性,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值比值在鉴别小肝细胞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燕军成 张景峰 +2 位作者 韩志江 丁忠祥 葛秀红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1766-1768,1779,I0004,共5页
目的探索CT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的CT值与平扫病灶CT值的比值(CVR)对鉴别小肝细胞肝癌(S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SFNH)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SHCC患者108例共111枚... 目的探索CT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的CT值与平扫病灶CT值的比值(CVR)对鉴别小肝细胞肝癌(S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SFNH)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SHCC患者108例共111枚病灶、SFNH 33例患者共36枚病灶。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CT增强扫描,SHCC和SFNH为病理和(或)临床证实。分别测量平扫(LCV)、动脉期(LCVA)、门脉期(LCVP)及延迟期(LCVD)病灶CT值,并计算各期CT值比值(CVR=LCVA/LCV、LCVP/LCV、LCVD/LCV)。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及ROC曲线对各期CVR进行分析。结果在33例36枚SFNH和108例111枚SHCC病灶中,两组的中位年龄及男女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大小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的CVR分别为5.21(4.53~6.01)比4.46(3.92~5.11)(Z=-3.410,P=0.001),4.46(4.03~5.01)比3.93(3.44~4.53)(Z=-2.892,P=0.004),3.87(3.43~4.35)比3.42(3.05~3.82)(Z=-3.270,P=0.001)。当三期CVR分别为4.79、4.20和3.71时获得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379、0.389和0.406,相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4和0.685、0.722和0.667、0.694和0.712。结论中老年男性患者,当动脉期CVR≤4.79、门脉期CVR≤4.20、延迟期CVR≤3.71时对诊断SHCC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值 肝癌 肝细胞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下载PDF
右肾上皮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囊变和出血影像学表现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湘文 王文慧 韩志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74-576,共3页
患者男性,48岁,于2017年5月18日主诉因反复右腰酸痛3个月余至当地医院就诊,B型超声提示右肾巨大囊肿。遂于2017年6月5日转至本院门诊拟右肾囊肿收住入院。患者无结节性硬化病史,入院当日血常规检查正常,肌酐119μmol/L↑,总蛋白62.2g/L... 患者男性,48岁,于2017年5月18日主诉因反复右腰酸痛3个月余至当地医院就诊,B型超声提示右肾巨大囊肿。遂于2017年6月5日转至本院门诊拟右肾囊肿收住入院。患者无结节性硬化病史,入院当日血常规检查正常,肌酐119μmol/L↑,总蛋白62.2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mmol/L↑,总胆固醇6.7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病理学 血管肌脂瘤/放射摄影术 肾疾病 囊性/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下载PDF
SPARK学习平台在培养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影像结果判读能力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湘文 朱姬莹 韩志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11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索SPARK学习平台在培养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影像结果判读能力中的价值。方法将211名在放射科专业基地轮转的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分为实验组106人和对照组105人。其中实验组采取亚专科堂课+SPARK课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亚专科堂... 目的探索SPARK学习平台在培养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影像结果判读能力中的价值。方法将211名在放射科专业基地轮转的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分为实验组106人和对照组105人。其中实验组采取亚专科堂课+SPARK课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亚专科堂课+书写200份影像诊断报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出科时影像结果判读能力考核成绩和良好率,以及不同年级间成绩差异。结果入科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影像结果判读成绩分别为60(50,80)分、60(50,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P>0.05);出科时成绩分别为70(60,80)分、70(5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科总成绩良好率分别为41.51%和2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P<0.05)。出科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三个年级之间影像结果判读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分别=3.54、0.43,P均>0.05)。结论SPARK学习平台能够帮助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明显提升影像结果判读水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影像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影像结果判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