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是一种新兴的电消融技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施加高强度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电穿孔、钙离子内流和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本文综述了nsPEF在肿瘤电消融中...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是一种新兴的电消融技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施加高强度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电穿孔、钙离子内流和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本文综述了nsPEF在肿瘤电消融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在细胞层面和分子水平上的具体效应,包括内在和外在凋亡途径、坏死、自噬以及免疫应答通路。研究表明,nsPEF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尽管nsPEF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参数优化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nsPEF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应用,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开发更加综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SLE-SSS)患者的^(99)Tc^mO_4^- 唾液腺动态显像特点。方法对42例 SLE-SSS 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者行常规^(99)Tc^mO_4^-唾液腺动态显像,获得并比较腮腺与颌下腺的时间一放射性曲线(TAC)及功能参数:1...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SLE-SSS)患者的^(99)Tc^mO_4^- 唾液腺动态显像特点。方法对42例 SLE-SSS 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者行常规^(99)Tc^mO_4^-唾液腺动态显像,获得并比较腮腺与颌下腺的时间一放射性曲线(TAC)及功能参数:15 min 摄锝率(UR)与酸反应泌锝率(SR)。结果在 SLE-SSS 组,21.4%的腮腺与59.5%(11.9%为单侧)的颌下腺 TAC 明显异常。SLE-SSS 组的 UR 与 SR 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左侧腮腺 UR 均值低于右侧(P<0.01)。SLE-SSS 组腮腺的 UR 及 SR 分别与颌下腺的 UR 及 SR 呈明显正相关(P<0.05),腮腺及右侧颌下腺的 UR 与 SR 无明显相关性(P>0.05),左侧颌下腺的 UR 与 SR 呈明显正相关(P<0.01和<0.05)。结论 SLE-SSS 时腮腺与颌下腺的摄取及分泌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且颌下腺受损程度重于腮腺;腺体自身摄取与分泌功能受损程度无必然关联,且双侧腺体的功能受损程度不对称。展开更多
文摘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是一种新兴的电消融技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施加高强度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电穿孔、钙离子内流和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本文综述了nsPEF在肿瘤电消融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在细胞层面和分子水平上的具体效应,包括内在和外在凋亡途径、坏死、自噬以及免疫应答通路。研究表明,nsPEF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尽管nsPEF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参数优化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nsPEF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应用,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开发更加综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文摘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SLE-SSS)患者的^(99)Tc^mO_4^- 唾液腺动态显像特点。方法对42例 SLE-SSS 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者行常规^(99)Tc^mO_4^-唾液腺动态显像,获得并比较腮腺与颌下腺的时间一放射性曲线(TAC)及功能参数:15 min 摄锝率(UR)与酸反应泌锝率(SR)。结果在 SLE-SSS 组,21.4%的腮腺与59.5%(11.9%为单侧)的颌下腺 TAC 明显异常。SLE-SSS 组的 UR 与 SR 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左侧腮腺 UR 均值低于右侧(P<0.01)。SLE-SSS 组腮腺的 UR 及 SR 分别与颌下腺的 UR 及 SR 呈明显正相关(P<0.05),腮腺及右侧颌下腺的 UR 与 SR 无明显相关性(P>0.05),左侧颌下腺的 UR 与 SR 呈明显正相关(P<0.01和<0.05)。结论 SLE-SSS 时腮腺与颌下腺的摄取及分泌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且颌下腺受损程度重于腮腺;腺体自身摄取与分泌功能受损程度无必然关联,且双侧腺体的功能受损程度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