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侧方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1
作者 邬一军 鲍军 朱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49-453,458,共6页
迄今为止,颈部正中切口仍然是甲状腺手术的经典方式,但其造成的瘢痕增生和颈部不适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提升,医者和患者越来越关注术后的颈部美观性和舒适性。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颈前... 迄今为止,颈部正中切口仍然是甲状腺手术的经典方式,但其造成的瘢痕增生和颈部不适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提升,医者和患者越来越关注术后的颈部美观性和舒适性。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颈前区功能保护理念的逐步形成,颈侧方入路甲状腺手术得以在临床开展并推广普及。本文就目前常用的颈侧方入路术式的发展历程作一述评,并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颈侧方入路 颈前区功能 手术进展
下载PDF
借力新技术、新理念促进甲状腺外科加速康复的开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邬一军 田文 陈凌慧 《加速康复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加速康复夕卜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推行至今因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在多学科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多项新技术、新理念的涌现使甲状腺外科得以蓬勃的发展。本文就现... 加速康复夕卜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推行至今因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在多学科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多项新技术、新理念的涌现使甲状腺外科得以蓬勃的发展。本文就现阶段甲状腺外科领域开展的精准临床评估技术、多路径手术技术、组织器官功能保护技术以及多学科团队协作理念等展开梳理,为更好地促进ERAS的开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甲状腺外科 新技术
下载PDF
颈侧方入路手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朱峰 邬一军 +5 位作者 沈亦斌 周雪羽 潘俊 陈凌慧 朱丽娴 何琦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及入路分为颈侧方切口SMIA组及正中切口颈白线入路组(LAC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手术相关结果及术后颈前区功能的差异。采用EQ-5D-5L量表评估术后颈部不适主观感受,Hollander伤口评估量表评定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水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A组平均手术时间[(39.77±5.69)min]明显少于LACA组[(54.41±4.66)min]。术后1月及12月,两组在颈前区功能保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1月:84.67±3.74 vs.79.47±5.38,P<0.001;12月:93.80±2.52 vs.89.94±2.39,P<0.001),且SMIA组均优于LACA组;SMIA组术后6月及12月的Hollander切口评估量表得分优于LA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月:1.93±0.58 vs.2.41±0.66,P=0.003;12月:1.03±0.67 vs.1.74±0.62,P<0.001)。结论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行甲状旁腺切除是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较于传统切口更易寻找甲状旁腺病变,缩短手术时间,且对颈前区功能保护的作用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方切口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甲状旁腺手术 颈前区功能保护
下载PDF
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步骤及要点 被引量:5
4
作者 邬一军 朱峰 +6 位作者 沈亦斌 方云 朱丽娴 何琦文 潘俊 陈凌慧 田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1-706,共6页
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采用颈侧方切口,利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肌间的天然解剖间隙作为入路,从带状肌与颈动脉鞘之间进入甲状腺术区,首先辨识喉返神经及上下位甲状旁腺,离断上极血管,再分离Berry韧带,离断峡部,最后切除甲状腺。该... 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采用颈侧方切口,利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肌间的天然解剖间隙作为入路,从带状肌与颈动脉鞘之间进入甲状腺术区,首先辨识喉返神经及上下位甲状旁腺,离断上极血管,再分离Berry韧带,离断峡部,最后切除甲状腺。该手术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对颈前区皮肤肌肉组织的创伤,患者术后颈部压迫感和吞咽牵拉感明显缓解。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操作快捷,临床效果良好。本文介绍如何规范化地操作及手术注意事项等,以期更好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方切口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甲状腺手术 颈前区功能保护 手术要点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切口入路的发展
5
作者 邬一军 朱峰 田赫迪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2159-2161,2168,共4页
甲状腺手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科技的革新及现代外科学理念的进步,并在一代代优秀外科医生的开拓下,甲状腺外科手术不断地向着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其治疗理念也逐渐从根治向根治与功能保护并重转化。本文依据甲状腺外科发展中的经典... 甲状腺手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科技的革新及现代外科学理念的进步,并在一代代优秀外科医生的开拓下,甲状腺外科手术不断地向着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其治疗理念也逐渐从根治向根治与功能保护并重转化。本文依据甲状腺外科发展中的经典事件大致地将其分为启蒙、开拓、经典、多元化4个阶段,以浅析甲状腺手术切口入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手术切口 手术历史 手术进展 颈侧区清扫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吉 刘卫怀 邬一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9期137-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腔镜辅助组(n=3... 目的:比较分析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腔镜辅助组(n=34例)与对照组(n=34例),其中腔镜辅助组采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辅助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75±12.76)min、(12.46±3.27)mL、(28.89±6.47)mL、(2.13±0.57)d、(3.17±0.84)cm、(3.45±0.73)d、5.9%]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5.46±15.46)min、(14.68±4.18)mL、(32.18±7.03)mL、(3.42±0.64)d、(5.42±1.13)cm、(4.88±0.95)d、23.5%](P〈0.01或P〈0.05)。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9.7±1.8)个月,腔镜辅助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甲状腺手术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 传统开放性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操凯 陈芳 《加速康复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据统计,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除手术之外,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肿瘤患者中,尤其是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输液港的相关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如输... 据统计,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除手术之外,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肿瘤患者中,尤其是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输液港的相关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如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感染、导管脱落、导管异位、夹闭综合征、药液外渗等,其中由输液港所致的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从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人员在预防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护理干预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特点 被引量:6
8
作者 邬一军 朱丽娴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3-638,共6页
甲状腺癌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较为少见,其病理学类型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主。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学类型、临床表现及预后存在差异。儿童时期电离辐射暴露是甲状腺癌唯一确定的危险因素,并存在线性... 甲状腺癌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较为少见,其病理学类型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主。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学类型、临床表现及预后存在差异。儿童时期电离辐射暴露是甲状腺癌唯一确定的危险因素,并存在线性的剂量-效应关系。5%~10%的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病人有甲状腺肿瘤相关疾病的家族史,具有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家族史的儿童及青少年患癌风险更高。与成人不同,儿童甲状腺癌中RET/PTC基因重排更为常见,可能是电离辐射相关的致癌因素。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表现出类似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疾病或多基因疾病模式,并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其中关键的遗传分子改变目前仍不清楚。儿童及青少年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癌的共患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儿童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时发生PTC的风险更高。超重和肥胖可能与儿童及青少年期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并且会增加成年后甲状腺癌的患病风险。儿童时期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发育异常等诸多问题;当暴露于电离辐射后,碘缺乏地区的儿童成年后具有更高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此外,儿童甲状腺癌还受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环境致癌物等其他环境与营养因素的影响。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甚至会影响成年后的甲状腺癌的发生与疾病预后,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儿童 青少年 流行病学 病因
原文传递
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免疫相关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朱秦生 邬一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特征是具有甲状腺T和B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免疫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致特异性抗体产生。HT常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表明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免疫学联系...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特征是具有甲状腺T和B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免疫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致特异性抗体产生。HT常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表明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免疫学联系。本研究对HT的病因及HT合并PTC的潜在免疫学联系作一综述,为HT合并PTC的精确临床诊治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相关性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的范围综述
10
作者 潘政雯 周晓瑜 +9 位作者 金爱云 许丽炜 周玮炜 丁淑怡 胥喆 成荫 黄亦萱 严佳丽 操凯 谢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45-3053,共9页
目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干预要素,为临床实践和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 目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干预要素,为临床实践和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3项随机对照试验、8项类实验研究、1项混合性研究。6项研究基于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持续护理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理论等理论依据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12项研究的干预方法包括护士主导的自我管理指导以及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多学科协作、图文卡片进行干预;干预时长多为1~3个月,结局指标包括移动应用程序的可操作性、易用性、用户满意度等可行性评价指标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等效果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自我管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改善其心理及营养状况。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其积极影响已得到初步验证。医护人员应加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评估,发挥多学科团队作用、利用电子健康干预手段,制订多层次、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我管理 干预研究 范围综述 护理
原文传递
颈侧方切口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甲状腺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1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学分会 田文 邬一军 黄韬 余济春 钟江涛(绘图)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颈侧方切口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甲状腺手术采用颈侧区皮纹切口,通过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间的天然间隙进入甲状腺术区,直视下分离并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在安全切除病灶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了颈前区功... 颈侧方切口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甲状腺手术采用颈侧区皮纹切口,通过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间的天然间隙进入甲状腺术区,直视下分离并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在安全切除病灶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了颈前区功能,并具有较好的颈部外观,其临床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为了更好地推动该术式的规范化实施,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家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学分会结合最新相关文献和多个中心的临床经验,撰写此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方切口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颈前区功能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