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完整证据链意识的培养
1
作者 杨含金 柴宇航 孔梅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697-700,共4页
该文通过3个临床实际病例,从不同的角度证实正确病理诊断所需要的完整证据链,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住院医师的病理诊断思维中加强完整证据链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通过微观证据和宏观证据的结合,培养完整证据链意识,帮... 该文通过3个临床实际病例,从不同的角度证实正确病理诊断所需要的完整证据链,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住院医师的病理诊断思维中加强完整证据链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通过微观证据和宏观证据的结合,培养完整证据链意识,帮助住院医师更好地开展病理诊断工作,提高对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证据链
下载PDF
病理科化学试剂标签的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邹尹影 丁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8-249,共2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医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样跻身医学实验室行列的病理科,因其涉及大量的化学试剂及危险化学品而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其他医学实验室相比,病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及...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医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样跻身医学实验室行列的病理科,因其涉及大量的化学试剂及危险化学品而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其他医学实验室相比,病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及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占有更为重要、突出的地位.为进一步加强病理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有效管理,本文针对试剂标签的设计及应用提出规范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 化学试剂 设计
原文传递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病理学不良特征对生化复发的影响
3
作者 范欣欢 张妍 +4 位作者 朱琳琳 刘成益 陈德钢 桑士仿 徐鹏程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切缘阳性的病理学特征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经病例配对(1∶1)共计有200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器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切缘阳性的病理学特征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经病例配对(1∶1)共计有200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器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切缘阳性,而其余10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切缘阴性,所有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2/N0,且在术后未经任何形式的辅助治疗。无生化复发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估算,各分组间生存期的差异以log-rank方法进行检验。另一方面,预测术后生化复发的切缘阳性病理学特征切线值采用回归树方法进行界定,而各变量与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果:200例患者术后病理为pT2期的17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2.8(5.6~80.5)个月,术后通过PSA随访发现出现生化复发者共计28例,其中发生于切缘阴性组6例(6.0%),而发生于切缘阳性组22例(22.0%)。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切缘阴性组的未生化复发生存时间长于切缘阳性组的(log-rankχ^(2)=9.336,P=0.003)。进一步通过回归树分析方法,发现切缘阳性组中阳性切缘长度≥1 mm与术后生化复发呈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无论是在总体患者中还是切缘阳性患者中,切缘阳性病灶部位最高Gleason评分≥8分与切缘阳性长度≥1 mm均是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切缘阳性长度超过1 mm与切缘阳性最高Gleason评分≥8分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切缘阳性 病理特征 GLEASON评分 生化复发
原文传递
浙江省病理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病理技术 学科发展 浙江省
下载PDF
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病理参数的诊断问题
5
作者 李君 冯梅宝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1250,共10页
迄今为止,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重要的预后参数,据此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治疗亚组。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项指标均存在诊断标准模糊或不同指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两者... 迄今为止,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重要的预后参数,据此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治疗亚组。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项指标均存在诊断标准模糊或不同指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两者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反应的预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处于同一TNM分期的不同患者预后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 病理参数 浸润深度 肿瘤沉积物 肿瘤出芽
下载PDF
结直肠原发性上皮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
6
作者 来茂德 李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7-1240,1250,共5页
近年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断上升,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二位。中美数据比较,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中国还在上升[1]。这一现象归因于... 近年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断上升,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二位。中美数据比较,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中国还在上升[1]。这一现象归因于癌症的早期筛查不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上皮性病变 腺瘤 息肉 结直肠癌 形态学类型
下载PDF
重视病理活检,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炎/胰腺炎病理学进展
7
作者 滕晓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75,共3页
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对相关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慢性肝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复杂,掌握分级分期标准以及重叠综合征判断的同时应关注免疫介导性肝炎和接种新冠疫苗后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特征。... 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对相关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慢性肝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复杂,掌握分级分期标准以及重叠综合征判断的同时应关注免疫介导性肝炎和接种新冠疫苗后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特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型和2型形态明显不同,同时3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需要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病理学诊断
8
作者 孙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0-1106,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少见疾病,其诊断应基于对临床、影像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结果全面评估。目前将AIP分为两型:1型AIP被认为是与IgG4相关疾病的胰腺表现;2型AIP被视为与IgG4无关的胰腺特异性疾病。尽管1型和2型AIP的发病机制似...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少见疾病,其诊断应基于对临床、影像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结果全面评估。目前将AIP分为两型:1型AIP被认为是与IgG4相关疾病的胰腺表现;2型AIP被视为与IgG4无关的胰腺特异性疾病。尽管1型和2型AIP的发病机制似乎不同,但二者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且均对类固醇激素有良好反应。本综述主要关注于AIP 2个亚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尤其是内镜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难点,以提高AIP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秋裕 杨子涵 裴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14,共9页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探寻有助于鉴别诊断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判读结果量化分析AIH、PBC和OS之间及AIH和DI-AILH之间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差异;并针对DI-AILH和AIH之间显著性差异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组织学评估中,AIH出现显著的界面性肝炎、Rosette花环形成、界板处成簇的浆细胞浸润;PBC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明显的淋巴细胞性小叶间胆管炎;OS出现更高的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症分级。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显示,AIH和PBC在汇管区和界板处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AIH出现IgG小叶内和汇管区沉积、PBC出现IgA沿小叶间胆管线状沉积。DI-AILH和AIH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界板处炎症差异明显,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80。结论 尽管在临床病理特点方面存在重叠,AIH、PBC和AIH-PBC OS仍存在有助于各自诊断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荧光特点,根据肝组织损伤模型,病理医师也可以给出关于AIH和DI-AILH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艳丽 滕晓东 +2 位作者 李君 姚洪田 任国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7例SFT病例进行了临床及组织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CD34、Vim、CD99、Bcl-2、Des、SMA、CK、EMA、CD68、CD117...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特征、组织来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7例SFT病例进行了临床及组织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CD34、Vim、CD99、Bcl-2、Des、SMA、CK、EMA、CD68、CD117、S-100蛋白染色及随访。结果27例SFT分别发生于肺内、胸腔、腹腔、纵隔、眼眶、结膜、舌下、颈椎、食指、盆腔、腹股沟、精索、阴囊、大腿等部位,肿块大小0.8 cm×0.6 cm×0.5 cm^30 cm×20 cm×8 cm,临床表现以肿块压迫所致的症状多见,镜下组织结构及形态呈多样性,典型改变为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漩涡状排列,其间夹杂以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示所有病例CD34、Vim、CD99均为弥漫阳性,23例Bcl-2阳性,2例CD117灶性阳性,1例SMA灶性阳性,1例Des灶性阳性,CK、EMA、CD68、S-100蛋白阴性。27例SFT中6例失访,其余21例随访3~92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SFT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定组织构型且含有多少不等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SFT的生物学行为取决于其组织学形态和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外科整体切除是SFT最好的治疗手段,完全切除肿块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S-100蛋白质类 抗原 CD34
下载PDF
Skp2和P27^(ki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祥毅 丁伟 +1 位作者 谢立平 陈昭典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背景及目的:F-box蛋白Skp2参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泛素化降解,研究发现Skp2在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Skp2和P27ki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 背景及目的:F-box蛋白Skp2参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泛素化降解,研究发现Skp2在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Skp2和P27ki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方法检测Skp2和P27kip1蛋白在41例前列腺癌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前列腺癌中的Skp2蛋白阳性率犤(8.52±2.40)%犦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犤(0.21±0.15)%犦(P<0.001)。Skp2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r=0.360,P=0.021)、局部浸润(r=0.570,P<0.001)、肿瘤分期(r=0.531,P<0.001)、病理分级(r=0.514,P=0.001)呈正相关。在前列腺癌中的P27kip1蛋白阳性率犤(70.71±4.25)%犦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犤(97.21±2.10)%犦(P<0.001)。P27kip1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术前PSA水平(r=-0.399,P=0.010)、局部浸润(r=-0.329,P=0.036)、肿瘤分期(r=-0.453,P=0.003)、病理分级(r=-0.290,P=0.046)呈负相关。前列腺癌中P27kip1蛋白与Skp2表达呈负相关(r=-0.572,P<0.001)。结论:前列腺癌中Skp2蛋白表达与靶蛋白P27kip1蛋白降解有关,提示Skp2蛋白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KP2 P27^KIP1 病理特征 细胞周期
下载PDF
481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与病理构成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谢立平 秦杰 +8 位作者 郑祥毅 沈华峰 陈昭典 蔡松良 张志根 丁伟 任国平 王丽君 余心如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年龄和病理构成情况.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4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81例,对其年龄和病理构成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共有前列腺癌患者39例,1999年69例,2000年73例,2001年68例,2002年72例,2003年121... 目的:探讨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年龄和病理构成情况.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4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81例,对其年龄和病理构成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共有前列腺癌患者39例,1999年69例,2000年73例,2001年68例,2002年72例,2003年121例,2004年1~4月39例.患者年龄40~91岁,中位年龄72岁,95%的患者年龄为55~84岁,65岁以上患者占84.2%.病理分级中高分化14例,中分化29例,低分化83例,未进行病理分级355例.微小癌(小于1 cm)40例(8.3%),偶发癌20例(4.2%).病理类型中内膜样癌1例,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腺鳞癌1例,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粘液腺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移行细胞癌1例,腺癌473例(98.1%).结论:本组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男性,病理类型绝大多数为腺癌,前列腺癌已成为危害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标志物选择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13
作者 贺慧颖 饶秋 +1 位作者 赵明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包含肾、膀胱、前列腺、睾丸等主要器官的肿瘤,2016年WHO出版了相关肿瘤的新分类。近年来,该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该系统大部分肿瘤可根据镜下形态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但仍有部分肿瘤...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包含肾、膀胱、前列腺、睾丸等主要器官的肿瘤,2016年WHO出版了相关肿瘤的新分类。近年来,该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该系统大部分肿瘤可根据镜下形态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但仍有部分肿瘤需进行免疫组化标记以判断具体的组织学类型,并做出正确的诊断。本共识简要总结免疫组化在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和睾丸肿瘤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标志物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尤启汉 滕晓东 +2 位作者 许林杰 王丽君 任国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 对6例DSRCT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研究,并复习了有关文献.结果 6例DSRCT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9~44岁,平均29.8岁.发生...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 对6例DSRCT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研究,并复习了有关文献.结果 6例DSRCT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9~44岁,平均29.8岁.发生于腹腔4例,其中2例同时有盆腔累及,以腹痛伴触及腹块就诊,1例发生于肺部,1例发生于睾丸及精索.肿瘤最大径范围5~10 cm,平均7.8 cm.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巢状排列,大的瘤巢中央可见坏死,肿瘤细胞核小而深染,胞质稀少,界限不清,核分裂象多,瘤巢之间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AE1/AE3、VIM及desmin,部分病例尚表达EMA、NSE、CD56、CGA、SYN、S-100及PLAP,无1例表达LCA及MyoD1.随访结果4例术后4~15个月(平均11个月)内死亡,2例分别带瘤生存1个月、20个月.结论 DSRCT为罕见、侵袭力强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男性,大部分发生于腹腔及盆腔.瘤细胞具有神经、间叶和上皮标记复合表达,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腹部肿瘤/病理学 结缔组织 纤维化 预后 盆腔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钟卫祥 孙柯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12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镜下特点,结合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IgG、IgG4、CD138、CD34的表达,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12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镜下特点,结合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IgG、IgG4、CD138、CD34的表达,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围绕血管神经分布;闭塞性静脉炎形成,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Ig G4阳性浆细胞与IgG阳性浆细胞比例>40%。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肿瘤,术前血清IgG4检测可作为疑似病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 IGG 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童凤军 任国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HE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HE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为5:1—7:1,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全部病例组织学分型为:小梁型47例,腺体型13例。48例随访0.5—8年,无1例复发。4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①p53(-)34例,(+)5例,(++)1例;②PCNA(+)22例,(++)13例,(+++)5例。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好、复发少的良性肿瘤,确诊须排除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和内翻性生长的尿路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滕晓东 赵明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4,共9页
在临床诊断实践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不少见,其组织学分类、分级与消化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分级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在2015年最新的WHO分类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类癌(包括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 在临床诊断实践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不少见,其组织学分类、分级与消化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分级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在2015年最新的WHO分类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类癌(包括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以及癌前病变———弥漫性特发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等几个范畴,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预后特征。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不同的标本类型中的诊断要点也明显不同。基于治疗和处理的不同,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各范畴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就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进展作一简要总结,着重强调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诊断 神经内分泌/病理学 肺肿瘤/诊断 肺肿瘤/病理学 小细胞肺癌/病理学 诊断 鉴别 综述
下载PDF
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文艳 滕晓东 +2 位作者 姚洪田 姚建国 于亚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 目的 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2.7cm(0.9-4.0cm);镜检: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含有纤维血管轴心,细胞核/质比增高,核位于细胞顶部,表面凸起,形成“鞋钉”样外观。其中1例乳头轴心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可见砂砾体形成。1例原发灶中为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但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出现了鞋钉结构。免疫表型:3例肿瘤均表达Thyroglobulin、TTF-1、CK19、HBME-1、Galectin-3、EMA和β-catenin,2例表达E-cadherin,1例表达p53和Ki-67(增殖指数〈5%)。结论 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新亚型,具有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鞋钉样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葛建荣 任国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 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 8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肾集合管癌好发于老年男性 ,主要症状是血尿、腰痛、体检发现肿块 ;肿瘤主要位于肾中极髓质处 ,呈灰白或灰黄色 ,侵袭性生长 ;... 目的 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 8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肾集合管癌好发于老年男性 ,主要症状是血尿、腰痛、体检发现肿块 ;肿瘤主要位于肾中极髓质处 ,呈灰白或灰黄色 ,侵袭性生长 ;以腺管或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 ,可见“鞋钉样”结构 ,周围肾组织集合管可出现异型增生或原位癌 ;Fuhrman细胞核分级 :G2 ,1例 ;G3 ,4例 ;G4,3例。pTNM分期 :Ⅰ期 1例 ,Ⅱ期 1例 ,Ⅲ期 4例 ,Ⅳ期 2例。 3例术后 9~ 17个月死亡 ,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 ;2例术后 13、6 0个月仍存活 ;3例失访。结论 肾集合管癌pTNM分期及Fuhrman细胞核分级高 ,进展快 ,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集合管癌 病理学 肾肿瘤 CDC 临床资料
下载PDF
CK5/6和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中琦 郑怡 +2 位作者 滕晓东 严丽萍 滕理送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5/6(CK5/6)和雄激素受体(AR)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相应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三阴性乳腺癌和84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CK5/6和AR的阳性表达率,并对相...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5/6(CK5/6)和雄激素受体(AR)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相应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三阴性乳腺癌和84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CK5/6和AR的阳性表达率,并对相应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CK5/6的阳性表达率86.7%,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48%(X^2=108.2,P〈0.01);AR的阳性表达率253%,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82.1%(X^2=51.74,P〈001);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关(均P〉0.05),而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关(均P〉0.05)。结论CK5/6的高表达和AR的低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明显特征,CK5/6不随肿瘤临床病理指标变化而具有稳定的高表达率,反映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底样表型特征,而AR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期的升高而降低则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CK5/6 AR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