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是一种新兴的电消融技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施加高强度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电穿孔、钙离子内流和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本文综述了nsPEF在肿瘤电消融中...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是一种新兴的电消融技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施加高强度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电穿孔、钙离子内流和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本文综述了nsPEF在肿瘤电消融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在细胞层面和分子水平上的具体效应,包括内在和外在凋亡途径、坏死、自噬以及免疫应答通路。研究表明,nsPEF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尽管nsPEF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参数优化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nsPEF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应用,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开发更加综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展开更多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前景。本综述系统总结了nsPEF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探讨了nsPEF对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抗炎与抗菌作用的促进,以及其通过电穿孔效应增强药物和营养物质摄取的能力。尽管nsPEF在临床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有初步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显著加速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率。然而,关于不同强度、频率和电场作用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伤口类型的适用性和长期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优化nsPEF的使用参数,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展开更多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肩肱距离(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的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治疗的125例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HD...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肩肱距离(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的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治疗的125例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HD不同分为2组,AHD≥7 mm患者69例(AHD正常组),AHD<7 mm患者56例(AHD减小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 scor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和肩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1年根据肩关节MRI影像学Sugaya分型标准评估肩袖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AH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D正常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优于AHD减小组(均P<0.05)。术后1年,2组的VAS、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D正常组的VAS、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均优于AHD减小组(均P<0.05)。术后1年时复查MRI,AHD正常组再撕裂率为13.0%(9/69),AHD减小组再撕裂率为30.4%(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对于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AHD正常者比AHD减小者肩袖修复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肩关节功能更好,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更低。AHD可以作为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修复术后临床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臭氧对中晚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软骨中聚蛋白多糖酶1(aggrecanase-1,Agase-1 or ADAMTS-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mteinase3,TIMP-3)的影响.方法:21例拟接受全...目的:探讨臭氧对中晚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软骨中聚蛋白多糖酶1(aggrecanase-1,Agase-1 or ADAMTS-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mteinase3,TIMP-3)的影响.方法:21例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单关节OA患者为实验组,入院后于手术前接受30%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1~2次,间隔3d至术前;另选入院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单关节OA而不进行术前臭氧关节腔注射的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1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gase 1、TIMP-3在两组血清中的表达,以浓度ng/ml表示各项在血清中水平.甲苯胺蓝法检测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proteoglycan,P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gase-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IMP-3明显增加(P<0.05),但关节软骨中的蛋白多糖含量增加不明显.结论:臭氧可以抑制Agase 1的表达、增加TIMP-3的表达,但并不改变OA患者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未见明显的关节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是一种新兴的电消融技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施加高强度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电穿孔、钙离子内流和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本文综述了nsPEF在肿瘤电消融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在细胞层面和分子水平上的具体效应,包括内在和外在凋亡途径、坏死、自噬以及免疫应答通路。研究表明,nsPEF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尽管nsPEF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参数优化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nsPEF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应用,并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开发更加综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文摘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反应,包括止血、炎症、增生和重塑。近年来,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PEF)因其在细胞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前景。本综述系统总结了nsPEF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探讨了nsPEF对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抗炎与抗菌作用的促进,以及其通过电穿孔效应增强药物和营养物质摄取的能力。尽管nsPEF在临床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有初步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显著加速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率。然而,关于不同强度、频率和电场作用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伤口类型的适用性和长期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优化nsPEF的使用参数,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文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文摘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不同肩肱距离(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的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治疗的125例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HD不同分为2组,AHD≥7 mm患者69例(AHD正常组),AHD<7 mm患者56例(AHD减小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 scor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和肩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1年根据肩关节MRI影像学Sugaya分型标准评估肩袖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AH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D正常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优于AHD减小组(均P<0.05)。术后1年,2组的VAS、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D正常组的VAS、Constant-Murley、UCLA、ASES评分均优于AHD减小组(均P<0.05)。术后1年时复查MRI,AHD正常组再撕裂率为13.0%(9/69),AHD减小组再撕裂率为30.4%(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对于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患者,AHD正常者比AHD减小者肩袖修复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肩关节功能更好,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更低。AHD可以作为大型和巨大肩袖撕裂修复术后临床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