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管理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晓雯 金静芬 单燕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呈迅猛增长之势。据最新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关键词 糖尿病患病率 专科护士 糖尿病流行病学 管理 心血管疾病 全球性问题 糖尿病前期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戴孟婷 徐明智 +5 位作者 董晶晶 吉朝阳 周琳玲 叶彤彤 罗佳璐 单鹏飞 《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663-668,共6页
糖尿病是全球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随着城市化、老龄化、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正在进一步升高。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给公共卫生事业和患者健康都造成了巨大... 糖尿病是全球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随着城市化、老龄化、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正在进一步升高。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给公共卫生事业和患者健康都造成了巨大挑战和经济负担,提前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研究解决糖尿病危害的一个重点。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病风险得以预测,其中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也逐渐建立,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分层、预后早期判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汇总了国内外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各类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研究方向作一综述,旨在为糖尿病的临床预防与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风险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晓晓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一年以来收治的98例皮肤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一年以来收治的98例皮肤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满意度为61.2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6%,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肤科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其患者的满意度,完善皮肤科专科护理方案的内容,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皮肤科 应用体会
下载PDF
“功能医学”与抗衰老
4
作者 闻莉 潘洁 +3 位作者 胡学庆 包祺 马奇 赵启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6-9,共4页
"功能医学"与抗衰老医学均为近段时间以来医疗美容行业乃至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热门学科分支,本文通过对"功能医学"基本概念的阐释,来比较其与传统医学的差异。与此同时,通过对抗衰老医学基本理念的挖掘,找到其与"... "功能医学"与抗衰老医学均为近段时间以来医疗美容行业乃至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热门学科分支,本文通过对"功能医学"基本概念的阐释,来比较其与传统医学的差异。与此同时,通过对抗衰老医学基本理念的挖掘,找到其与"功能医学"在目标和实践途径上的一致性,进而从激素相关信号通路、氧自由基与抗氧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拮抗剂三个方面对如何将"功能医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抗衰老医学科研及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合论述,为抗衰老医学,特别是与"功能医学"等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医学 抗衰老医学 信号通路 氧自由基 抗氧化剂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下载PDF
医学抗衰老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闻莉 潘洁 +4 位作者 包祺 王欢欢 胡学庆 马奇 赵启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衰老不仅是人类个体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关注。当前,衰老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急剧增长,因此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也正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医学抗衰老的内分泌治疗由于其可能增加患肿瘤风险等潜在... 衰老不仅是人类个体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关注。当前,衰老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急剧增长,因此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也正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医学抗衰老的内分泌治疗由于其可能增加患肿瘤风险等潜在的多种副作用而受到一定限制,医学抗衰老的研究也已从内分泌信号通路扩展至对衰老相关基因网络及分子靶点的调控。既往的研究证实,GHRH-GH-IGF-1/insulin,TOR-S6K1,NAD^+-Sirtuin,P53,Klotho和APOE等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神经退行性变等衰老相关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是目前抗衰老的关键靶点。深入研究医学抗衰老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分子靶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衰老发生及调控的机制,研发安全有效的抗衰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衰老相关疾病 内分泌 基因
下载PDF
医学教学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敏月 杨波云 宋筱筱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9期820-824,F0002,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学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1年期间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医学教育研究的各年发文量、...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学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1年期间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医学教育研究的各年发文量、作者分布情况、期刊来源情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高频关键词有“教学改革”“执业医师”“医学教育”“医学生”和“临床医学”等。通过对关键词多方面分析发现,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教学主线正在发生变化,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执医通过率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而“网络App教学”与“分阶段教学”等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了医学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内容。结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提高医生培养质量和岗位胜任力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医师考试 教学改革 发展趋势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住院的临床分析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郑伊亿 王金委 单鹏飞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住院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天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低血糖住院的4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低血糖事件住院的4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住院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天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低血糖住院的4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低血糖事件住院的4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严重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尿微量白蛋白是严重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35、1.008,P均<0.05),体重指数是严重低血糖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96,P<0.05)。结论年龄、体重指数、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影响因素。临床管理中应在改善高血糖与减少低血糖风险之间取得平衡,针对引起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制订应对措施,以减少低血糖及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严重低血糖 危险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郑欣晔 张韶君 任跃忠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7-100,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ICI-D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irAEs。ICI-DM主要见于单独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抑制剂的肿瘤患者,常...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ICI-D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irAEs。ICI-DM主要见于单独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抑制剂的肿瘤患者,常呈暴发性起病,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部分患者血清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阳性。ICI-DM的发病可能与胰腺B细胞上PD-1配体异常表达、ICIs打破胰腺周围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及胰腺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
下载PDF
ARMC5基因突变的原发性双侧肾上腺结节一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韩扬 赵瑞玲 +1 位作者 庞晓虹 康英秀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是双侧肾上腺增生的一种类型,还包括小结节性肾上腺增生^([1])。PBMAH的特征是双侧多发的良性肾上腺大结节(>1 cm),具有自主分泌功能,可引... 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是双侧肾上腺增生的一种类型,还包括小结节性肾上腺增生^([1])。PBMAH的特征是双侧多发的良性肾上腺大结节(>1 cm),具有自主分泌功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质醇过量,表现出一系列亚临床或者临床库欣综合征(Cuking syndrome,CS)的症状,也可出现其他并发症和合并症。本文报道1例ARMC5基因突变的PBMAH病例,分析该病例特征及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对PBMAH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 库欣综合征 ARMC5基因突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增加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美芳 孙雪 +8 位作者 韩珏 屠伊娜 何洁 赵一鸣 楼寒钰 庞晓红 曾文衡 张松照 单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4,共7页
目的: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FRS)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对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入选1708例于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人体形态学和生化指标... 目的: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FRS)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对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入选1708例于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人体形态学和生化指标。采用ATPm2005亚洲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按不同性别分为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结果:男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腰围、体质量、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P〈0.0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FRS男性[13.0(10.0,15.0)与11.0(9.0,13.0)]、女性[15.0(12.0,18.0)与12.0(6.0,14.8)]和10年心血管风险男性[12.0%(6.0%,20.0%)与8%(5.0%,12.0%)]、女性[3.0%(1.0%,6.0%)与1.0%(0.0%,2.8%)]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均P〈0.01)。FRS和10年心血管风险随代谢综合征组分增加而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进一步增加FRS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X/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放 江缨 +2 位作者 吴天凤 俞晓映 宋作珪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糖控制欠佳的年龄≥70 a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60例,分成2组。试验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7±s 11)a,予那格列奈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糖控制欠佳的年龄≥70 a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60例,分成2组。试验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7±s 11)a,予那格列奈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78±10)a,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疗程均8 wk,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下降(1.8±1.2)和(1.8±1.3)mmol·L-1,餐后2 h血糖分别下降(3.9±1.2)和(3.8±1.2)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0.9)%和(1.2±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发生低血糖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9例。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降血糖效果好,使用简单、方便,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那格列奈 胰岛素
下载PDF
老年男性性激素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子青 徐小红 +2 位作者 乔松 文晓林 王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8-778,共1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Li等[1]对5593例40岁以上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1.5%。可见,男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不同年龄...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Li等[1]对5593例40岁以上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1.5%。可见,男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不同年龄段性激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论,尤其是对高龄男性,至今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观察了133例男性老年人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以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性腺甾类激素 老年人
下载PDF
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佩颖 谷卫 +1 位作者 庞晓虹 单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38,共4页
Silver-Russell综合征是罕见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大,故诊断困难。1例成人女性Silver-Russell 综合征患者,以身材矮小、肢体不对称伴右侧肥胖、第五手指弯斜和髋关节脱位为主要临床表现,染色体检测提示(46,XX)。患者10岁... Silver-Russell综合征是罕见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大,故诊断困难。1例成人女性Silver-Russell 综合征患者,以身材矮小、肢体不对称伴右侧肥胖、第五手指弯斜和髋关节脱位为主要临床表现,染色体检测提示(46,XX)。患者10岁时曾行右下肢延长手术。入院时肢体不对称伴右侧肥胖影响肢体功能,入院后行右侧臀部和大腿整形术,术后运动功能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 7对 外科 整形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强 卢兴国 +3 位作者 黄连生 谷卫 吴华香 宋作珪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并发症和无并发症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T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PTM的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症组 PTM(38.14± 12 .89) μg/ 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 (2 2 .11± 6 .5 8) μg/ L,P <0 .0 1...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并发症和无并发症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T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PTM的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症组 PTM(38.14± 12 .89) μg/ 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 (2 2 .11± 6 .5 8) μg/ L,P <0 .0 1,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 (2 0 .2 3± 7.5 4) μg/ L 几乎处于同一水平。并发症中 ,微血管病变组 PTM水平 (43.5 1± 13.2 8)μg/ L最高 ,明显高于大血管病变组 (31.89± 8.2 5 )μg/ L ,P <0 .0 1,且 PTM水平随 2 4h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而升高。相关分析提示 PTM与血糖 (r=0 .0 36 2 )、胆固醇 (r=- 0 .0 2 2 9)、甘油三酯 (r =0 .0 32 5 )、血浆纤维蛋白原 (r=0 .2 112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r =- 0 .0 2 2 9)和年龄因素 (r=0 .2 34 1)均无相关性。结论 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糖尿病 并发症 血管病变
下载PDF
胰岛素和人参皂甙Rg1对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银 胡海英 谷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56-22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人参皂甙Rg1对体外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ad iponec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胰岛素和Rg1与3T3-L1脂肪细胞共同培养,以β-actin为内对照,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测定脂联素mRNA表达。结果:随着胰岛...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人参皂甙Rg1对体外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ad iponec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胰岛素和Rg1与3T3-L1脂肪细胞共同培养,以β-actin为内对照,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测定脂联素mRNA表达。结果: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脂联素mRNA表达逐渐降低,在胰岛素浓度≥100 nmol/L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40 mg/L Rg1能有效逆转高胰岛素对脂联素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体外高胰岛素水平可使3T3-L1细胞脂联素表达下降,Rg1可逆转体外高胰岛素降低脂联素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胰岛素 脂联素 3T3-L1脂细胞
下载PDF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梁 赵同峰 +1 位作者 王伟 阮旭中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 给予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大鼠腹腔注射olomoucine,观察再灌流后3,7 d皮层损伤侧海马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 给予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大鼠腹腔注射olomoucine,观察再灌流后3,7 d皮层损伤侧海马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再灌流后3,7 d皮层损伤侧海马CAl区神经元细胞核特异性抗原(NeuN)的表达。结果olomoucine能明显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PCNA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caspase-3水平(P<0.01);同时显著减少了海马CAl区神经元的丢失(P<0.01)。结论研究表明,olomoucine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活动、减少caspase-3生成,从而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 大鼠 大脑缺血 海马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再灌流损伤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庞晓虹 谷卫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性激素变化 ,分析其与血糖、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的相关性 ,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来探讨 SHBG在 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 2型糖...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性激素变化 ,分析其与血糖、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的相关性 ,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来探讨 SHBG在 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 2型糖尿病患者 85例和正常对照 5 9例 ,女性取绝经后。其中 4 8例患者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分别收集其空腹血清标本 ,测定 SHBG、总雌二醇 (E2 )、总睾酮 (T)、空腹胰岛素 (FINS)、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等指标 ,计算 HOMA模型 B细胞功能指数 (HOMA- IS)、BMI,并以 L N[1/ (FBG·FINS) ]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患者组血清 SHBG较同性别对照组降低 (女性 P<0 .0 1;男性 P<0 .0 5 ) ;T/ SHBG在女性患者组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性分析发现 ,女性患者组 SHBG与 FBG、FINS、ISI有相关性 (分别 rs为 - 0 .372、P<0 .0 5 ,- 0 .332、P<0 .0 5 ,0 .4 45、P<0 .0 1) ;男性患者组 SHBG、总 T与 BMI有相关性 (rs为 - 0 .32 9、P<0 .0 5 ,- 0 .4 2 4、P<0 .0 1)。经吡格列酮干预治疗 12周后 ,血糖、血脂等有改善 ,而 SHBG、性激素、ISI无显著改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HBG水平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血液 雌激素类 雄激素类
下载PDF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查彦红 谷卫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分自发性和诱发性两类,复制方法多样,在动物选择上以哺乳动物为主,啮齿鼠类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逐步阐明,出现了更多更好的接近人类糖尿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关键词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糖尿病 转基因动物模型 病发病机制 转基因技术 复制方法 哺乳动物 动物选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宁帆 曾文衡 +2 位作者 汤珂珂 吴菁 谷卫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一年半后的血糖达标与胰岛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入组107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DS指南按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A组),和BMI≤24kg/m2为二甲...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一年半后的血糖达标与胰岛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入组107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DS指南按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A组),和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促泌剂(B组)。平均随访1.5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基线时提高(55.5~70.37%,48.94~65.96%),增敏剂组治疗后HOMA-IR、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泌剂组治疗后,HOMA-IS、HOMA-IR以及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实行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后显著提高血糖的达标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增敏剂 临床路径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