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研发多功能内镜给氧面罩在老年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加明 徐秋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5-686,共2页
关键词 多功能面罩 给氧 支气管镜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松斌 董晓巧 胡悦育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揭示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分析其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评价和比较其对脑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29例脑出血患者,用ELISA法检测血浆DD、CRP... 目的揭示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分析其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评价和比较其对脑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29例脑出血患者,用ELISA法检测血浆DD、CRP和Fq浓度,统计分析其水平改变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DD、CRP和Fg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GCS评分、血肿量、脑室积血及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P〈O05);ROC曲线辨别了判定界值,对预测脑出血后1个月内死亡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血浆DD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CRP和Fg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DD、CRP和Fg共同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预后,而血浆DD预测脑出血死亡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p21和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
3
作者 张祖勇 胡悦育 +3 位作者 杜权 董晓巧 许培源 吕世亭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4-6,18,共4页
目的探讨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以及p2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标本及8例正常对照标本,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染色观察,测定其p21、PCNA阳性... 目的探讨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以及p2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标本及8例正常对照标本,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染色观察,测定其p21、PCNA阳性率,并换算成标记指数(LI),比较不同级别肿瘤及不同临床影响因素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p21的LI明显低于高级别肿瘤(58.072±14.424VS26.630±5.570,P=0.00999)。PCNA的LI也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增强,低级别与高级别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40.192±11.407VS23.493±5.487,P=0.00134)。p21与PCNA呈正相关(r=0.672,P<0.01)。结论p21可能参与了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p21和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p21强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 PCNA 星形细胞瘤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远隔部位F波影响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胡悦育 胡兴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远隔部位F波改变,揭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9例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颈部肌肉注射治疗,检测和比较注射前、注射后1周和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潜...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远隔部位F波改变,揭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9例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颈部肌肉注射治疗,检测和比较注射前、注射后1周和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结果痉挛性斜颈患者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1周及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M波波幅、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与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部注射后1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潜伏期较注射前显著延长(P<0.05),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潜伏期及出现率与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胫神经和尺神经F波潜伏期变化值(注射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存在“远隔效应”,远隔部位F波潜伏期显著延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显著降低,注射部位距离及剂量不起决定作用,其发生机制复杂,可能有多因素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注射治疗 痉挛性斜颈 远隔效应 F波 运动神经元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曼 蔡华波 +1 位作者 胡悦育 董晓巧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2265-2268,共4页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9例作为颅脑外伤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颅脑外伤组静...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9例作为颅脑外伤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颅脑外伤组静脉血在人院时及入院后第1、2、3、5和7天获得。利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结果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50例(36.0%),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6h内开始升高,24h内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6个时间点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分别为(10.5±4.3)、(14.7±6.9)、(12.4±5.4)、(10.0±4.6)、(7.8±3.8)、(6.0±3.0)U/ml,经协方差分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0.6)U/ml(P〈0.001)。经多因素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OR1.432,95%CI1.194~1.719,P〈0.01)是颅脑外伤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死亡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重型颅脑外伤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显著高于中型颅脑外伤组(P=0.002)。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血浆C一反应蛋白浓度(P=0.019)和D-二聚体浓度(P=0.012)显著正相关。ROC曲线辨别了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预测界值(12.2U/m1),对预测颅脑外伤1个月内死亡有较高的灵敏度(72.0%)和特异度(85.4%)。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曲线下面积(0.847±0.037)小于GCS评分(0.917±0.023)的曲线下面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颅脑外伤后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升高,可能参与脑损伤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级联反应,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炎症 血液凝固
原文传递
银杏内酯B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曼 胡悦育 +1 位作者 徐秋萍 董晓巧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石质量浓度的影响,探讨银杏内酯B抗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75只,随机(随机数字法)...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石质量浓度的影响,探讨银杏内酯B抗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75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每组35只,右侧尾状核注射大鼠自体血制作基底节区脑出血动物模型,分别于脑出血模型形成后给予1mL0.9%氯化钠注射液及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5,10,20mg/k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共5d,在脑出血后2,6,12h和1,2,3,5d断头取血和获取脑组织,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自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神经细胞,各参数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脑出血后2,6,12h和1,2,3,5d,小剂量组大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12h和1,2,3,5d,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大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脑出血组显著减少(P〈0.05),脑出血后2h和6h,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大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能通过降低体内自由基和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银杏内酯B 细胞凋亡 自由基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曼 胡悦育 徐秋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 揭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脑出血组病例为2006年8月到2008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病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 目的 揭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脑出血组病例为2006年8月到2008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病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83例,男54例,女29例;年龄41~79岁,(60.9±9.7)岁。对照组病例为同期急诊治疗的轻微软组织挫伤患者,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9岁,(62.9±8.4)岁。两组病例均除外既往脑血管性疾病、使用抗凝剂、严重感染、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严重外伤史,两组间年龄(P=0.429)、性别(P=0.4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发病或外伤后24h内抽取外周血,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ELISA法测定血浆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D-二聚体及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后死亡的危险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脑出血组与对照组、非生存组与生存组、脑室出血组与非脑室出血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肿量、血浆白介素一6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血液中微粒对脑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Z检验比较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血浆白介素-6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山复合物浓度预测脑出血死亡的曲线下面积。结果脑出血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36例(4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OR=0.558,95%CI=0.367~0.850,P=0.007)、血肿量(OR=1.061,95%CI=1.012~1.113,P=0.015)及伴有脑室出血(OR:5.537,95%CI=1.035~29.629,P=0.045)是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6.72±3.26)U/mL较对照组(1.84±0.82)U/mL明显升高(P=0.000),非生存组组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8.51±3.45)较生存组(5.35±2.33)明显升高(P=0.000),脑室山血组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7.66±3.39)较非脑室出血组(5.36±2.53)明显升高(P=0.001)。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r=-0.690,P=0.000)、血肿量(r=0.590,P=0.000)、血浆白介素-6浓度(r=0.465,P=0.01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r=0.464,P=0.016)、血浆D-二聚体浓度(r=0.567,P=0.001)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r=O.469,P=0.014)有显著相关性。ROC曲线辨别了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预测界值(7.47U/mL),对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较高的灵敏度(77.8%)和特异度(76.6%)。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曲线下面积(0.825±0.048)显著大于血浆白介素-6浓度(0.685±0.060,P=0.04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0.681±0.060,P=0.036)及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0.644±0.062,P=0.008)的曲线下面积,而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曲线下面积(0.743±0.056,P=0.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中微粒参与脑出血后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凋亡细胞可能通过血液中微粒作为“载体”促进凝血级联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加重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而降低血液中微粒水平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的新策略,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中微粒 脑出血 预后 发病机制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疑难病例析评:第182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纵隔脓肿
8
作者 黄曼 徐芝君 徐秋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582-1584,共3页
患者男,53岁,因“上腹痛3d,发热伴恶心、呕吐1d”于2009年2月28日急诊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恶心呕吐 疑难病例析评 上腹痛 纵隔脓肿 发热 浙江大学医学院 医院急诊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