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留学生赴绍兴开展教学实习活动
1
作者 刘香露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012年第12期136-136,共1页
2012年11月16日,在蒙蒙细雨中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前往绍兴开展教学实习活动。一个半小时后师生们来到了江南水乡绍兴。绍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被人称为“越溪阆苑繁华地”。此次的参观地点主要有大禹陵、鲁迅故... 2012年11月16日,在蒙蒙细雨中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前往绍兴开展教学实习活动。一个半小时后师生们来到了江南水乡绍兴。绍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被人称为“越溪阆苑繁华地”。此次的参观地点主要有大禹陵、鲁迅故居和兰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育学院 实习活动 浙江大学 绍兴 教学 组织 留学生 江南水乡
原文传递
浙江大学留学生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辉 卢正中 《浙江统计》 2005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浙江大学 高等教育史 综合性大学 扮演 历史与现状 年历 发展 调查与思考 物力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校园归属感的研究——基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留学生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丹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26期250-251,共2页
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留学生归属感现状,以浙江大学医学院大一新生与高年级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其在校的文化、伙伴、活动、情感、毕业归属感进行调研分析。两类留学生因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在各项调查中表现均有所差异,... 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留学生归属感现状,以浙江大学医学院大一新生与高年级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其在校的文化、伙伴、活动、情感、毕业归属感进行调研分析。两类留学生因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在各项调查中表现均有所差异,文化归属上大一新生有所突破,伙伴归属上高年级学生较新生生更理想,活动归属上两类学生都更倾向旅游观光类,情感上高年级学生较新生更易孤单,毕业生归属上高年级评价更低。需要通过留学生学生组织的建设,留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以及留管干部工作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的不断增强留学生校园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归属感 提升
下载PDF
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的情感问题——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佳 Gary Sigley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处于从普通外国语言教育向汉语国际推广教育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出现的情感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浙江大学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个案研究,从课堂教...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处于从普通外国语言教育向汉语国际推广教育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出现的情感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浙江大学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个案研究,从课堂教育中情感表现的三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学习者良好的汉语学习动机、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焦虑和抑制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等情感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推广教育 动机 焦虑和抑制 跨文化意识
下载PDF
浙江大学来华本科留学生适应性提升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文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4-18,共5页
来华就学的国外留学生,近年来在规模、结构和层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对我国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制度及教育体制带来了挑战。留学生来到中国,不仅面临着语言交流的困难,更要面对中外学习方式的差异,还要应付文化生... 来华就学的国外留学生,近年来在规模、结构和层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留学生人数的增长,对我国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制度及教育体制带来了挑战。留学生来到中国,不仅面临着语言交流的困难,更要面对中外学习方式的差异,还要应付文化生活习惯的各种不适。在国际化教育的背景下,浙江大学对于如何帮助来华留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各学院应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桥梁,加强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激发留学生自我特色素质的发展,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适应性 提升
下载PDF
高校汉语言进修生校园适应探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6
作者 章君艳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3期62-63,共2页
来华汉语言进修生是高校国际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春夏学期浙江大学640名汉语言进修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开展学生访谈,归纳汉语言进修生的特征,并从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同伴关系、对学... 来华汉语言进修生是高校国际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春夏学期浙江大学640名汉语言进修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开展学生访谈,归纳汉语言进修生的特征,并从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同伴关系、对学校的认知四个维度呈现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同时,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三个角度探究提高汉语言进修生校园适应的路径,旨在为高校汉语言进修生管理工作的政策改进提出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进修生 校园适应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大学的语言学专业建设与全人教育
7
作者 张黎 高一瑄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1,共5页
本文从全人教育角度,讨论语言学学科教育与学习对于全人发展的作用,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了语言学学科知识对于发展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动觉、自我认知、人际、自然认知八种智能发展的积极作用,说明语言学学科与专... 本文从全人教育角度,讨论语言学学科教育与学习对于全人发展的作用,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了语言学学科知识对于发展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动觉、自我认知、人际、自然认知八种智能发展的积极作用,说明语言学学科与专业可以达到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全人教育 全人发展 多元智能
下载PDF
“界限教育学”视域下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综合素质培养
8
作者 沈杰 吴剑 《教育国际交流》 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前,中国已经跻身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国的前五名。中国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急剧增长,从2000年的5.2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49.22万人,占全球国际学生市场份额从5%(2008-2009学年)上升至9%(2018-2019学年),中国成为国际学生重要的留学目的国。... 目前,中国已经跻身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国的前五名。中国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急剧增长,从2000年的5.2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49.22万人,占全球国际学生市场份额从5%(2008-2009学年)上升至9%(2018-2019学年),中国成为国际学生重要的留学目的国。[1]国际学生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形式,通过各类教育实践和文化实践,参与和融入到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来。在大学这个特殊的文化场所,国际学生持续地接触中华文化与进行跨文化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学历教育 文化场所 高等教育 中华文化 跨文化适应 教育学 综合素质培养 市场份额
下载PDF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反思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3,83,共3页
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与全面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公民意识,能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并且创造于社会有意义的价值。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施经过了一系列的变迁: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准备;通识教育和... 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与全面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公民意识,能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并且创造于社会有意义的价值。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施经过了一系列的变迁: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准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平衡;通识教育是大学的理念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理念构建 制度化保障
下载PDF
中加大学通识教育的比较与分析——以渥太华大学为重点个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佳 黄建滨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5期19-23,共5页
加拿大是一个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文章以渥太华大学为重点个案,介绍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并比较分析它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同,以期为中国大学通识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大学课程 渥太华大学
下载PDF
“古为今用、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借力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南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7期37-38,共2页
当今新媒体技术将大量西方思想和文化潜移默化渗透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核心内容到传播方式、从思想观念到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教师应从环境、学生和教师自身... 当今新媒体技术将大量西方思想和文化潜移默化渗透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核心内容到传播方式、从思想观念到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教师应从环境、学生和教师自身三个层面积极应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供创新方案和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平台建设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开展海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Gary Sigley(澳大利亚) 李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章概括介绍了西澳大学孔子学院(Cl at UWA)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质,并以西澳大学以及整个西澳洲为社会背景,介绍了西澳大学孔子学院在运行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提出建议,以期孔子学院得到更好的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西澳大学 孔子学院 挑战与机遇 发展
下载PDF
海外中文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挑战与对策——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13
作者 吕妍醒 《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第12期5512-5517,共6页
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国一直蓬勃发展,但在疫情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变化,影响了中文在海外的教学与传播。本文以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孔子学院为例,简述孔子学院支持下的该州中文教育现状、发展基础,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该地... 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国一直蓬勃发展,但在疫情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变化,影响了中文在海外的教学与传播。本文以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孔子学院为例,简述孔子学院支持下的该州中文教育现状、发展基础,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该地孔子学院受国际关系影响面临跨文化冲突,中文学习在高级阶段缺乏活力。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利用好社会团体,稳定学习者结构,建设教学资源,推进孔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澳大学孔子学院 海外国际中文教育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国际学生辅导员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策略
14
作者 张亚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国际学生辅导员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但讲好中国故事存在机制尚不健全、价值提炼不足、互动效果不佳等问题。文章基于传播学视野,从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把关效应”、减少群体交往中... 国际学生辅导员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但讲好中国故事存在机制尚不健全、价值提炼不足、互动效果不佳等问题。文章基于传播学视野,从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把关效应”、减少群体交往中的“刻板成见”、引导学生“意见领袖”主动传播三个方面设计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机制,以便更好地面向国际学生阐释好中国特色,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生 辅导员 中国故事 意见领袖
下载PDF
孔子学院发展和对外汉语教材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佳 胡晓慧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5,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进入中国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正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政府、教育机构和传媒等社会各界的重视,以及普通民众的喜爱。我国政府也已经把"汉语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进入中国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正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政府、教育机构和传媒等社会各界的重视,以及普通民众的喜爱。我国政府也已经把"汉语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列为国策,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通过国家汉办和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联合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讲堂。截至2012年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材 孔子学院 本土化进程 学院发展 中国文化 综合国力 文化载体 交际工具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31
16
作者 郭雪松 李胜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我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实践范本。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不仅是校企双方相互依赖的内生性诉求,也是高职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育人要求,更是...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我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实践范本。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不仅是校企双方相互依赖的内生性诉求,也是高职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育人要求,更是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内在需要。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能够有效推动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科研功能对接,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整合共用,促进高职院校形成育人特色。根据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特点,应加快构建以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准绳的合作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为规制的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能力提升为模型的保障机制。同时,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必须明确其建设内涵与规范,树立标准基线;建立健全配套支持体系,夯实建设基础;建立评价体系,严把质量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共同体
下载PDF
“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翔 蔡文舢 沈丹 《高校辅导员》 2022年第1期60-63,共4页
高校开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突出教育环境的创设性,强调教育主体的全员性,重视教育效果... 高校开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突出教育环境的创设性,强调教育主体的全员性,重视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高校应建好教育场域、抓好队伍建设、把好工作火候,实施“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工作实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浸润式 内涵特征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安全稳定管理体系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来华留学生管理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旭东 卢正中 《学园》 2014年第17期11-11,16,共2页
随着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试从制度约束、队伍建设、学籍管理、情感关怀等方面阐述来华留学生安全稳定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安全稳定 管理体系
原文传递
劳动关系的平衡与分化:基于工资议价的谈判地位测算
19
作者 蒋卓余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9,共14页
伴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劳动关系发生变革,对劳动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工资议价的理论框架下,运用2003—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雇佣双方谈判地位并比较其结构差异,发现总体上我国雇佣双方谈判... 伴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劳动关系发生变革,对劳动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工资议价的理论框架下,运用2003—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雇佣双方谈判地位并比较其结构差异,发现总体上我国雇佣双方谈判地位的差距有所缩小,劳动关系呈现平衡发展的趋势,但谈判地位随雇佣双方特征及雇佣组合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男性、已婚、少数民族和城镇户籍的劳动者更具谈判优势,“农村户籍—国有企业”“低人力资本—大规模企业”雇佣组合劳动者谈判地位较低。因此,完善现行劳动保护制度有必要以谈判地位为依据,针对不同雇员、雇主和特定雇佣关系进行分类调整,真正实现劳动关系的实质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保护制度 工资议价 谈判地位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正中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9期219-220,共2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国际化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服务管理、完善后勤保障和加强宣传推广五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留学生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