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建设实践与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楼建晴 林海燕 +1 位作者 高铃铃 张晓明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发展现状,文章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实践,主要从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创新意识、探索实验教学中心开放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能力等方面,思考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 通过分析国内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发展现状,文章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实践,主要从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创新意识、探索实验教学中心开放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能力等方面,思考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若干思路和对策,以此推进现代医学教育创新建设,助力培养更多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平台建设 教学改革 新医科
下载PDF
医学院校实验室开放——回炉式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沈良华 姜华东 +2 位作者 顾传龙 叶小康 凌树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213,222,共3页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开放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对提高临床医疗诊治水平和解剖学科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介绍了浙江大学人体解剖实验室具备开放的场地、标本、指导教师等条件...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开放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对提高临床医疗诊治水平和解剖学科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介绍了浙江大学人体解剖实验室具备开放的场地、标本、指导教师等条件。并针对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约实验室开放手段落后、实验室开放工作量核算缺失、缺少实验室开放的专项经费投入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型的实验室对外开放体系、建立实验室开放预约平台、制定实验室开放工作量和奖励制度、增加实验室经费的来源等对策,以期建立起一套高效、全面的实验室开放体系,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人体解剖学 回炉式教育
下载PDF
精准医学时代对免疫组化的新认识 被引量:4
3
作者 危晓莉 彭慧琴 徐恩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36-F0004,共3页
精准医学以精准的检测和诊断为基础,免疫组化是其重要检测技术之一,提高免疫组化检测精准度是病理技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辅助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精准医学 标准化
下载PDF
以捐献遗体接受工作为平台,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良华 姜华东 +2 位作者 顾传龙 叶小康 凌树才 《解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积极开展遗体捐献宣传的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医学人文教育平台,先后在校园里建立了无语良师碑,组织师生进行清明节祭扫活动;介绍遗体捐献工作,讲述捐献... 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积极开展遗体捐献宣传的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医学人文教育平台,先后在校园里建立了无语良师碑,组织师生进行清明节祭扫活动;介绍遗体捐献工作,讲述捐献者身前感人事迹;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将捐献者身前病案应用于教学中;开展"以感恩无语良师"为主题的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四方面探讨。上述举措有效地培养了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了医学生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体捐献 局部解剖学 医学人文教育
原文传递
2010—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熊鲲 丰干钧 +6 位作者 王琳琳 李庆淑 向川 刘晓东 冯勇 薛丽香 闫章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0-933,共4页
康复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十分重视对康复医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2009年9月成立医学科学部以来,专门设立一... 康复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十分重视对康复医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2009年9月成立医学科学部以来,专门设立一级代码H17管理康复医学领域的项目受理和资助.现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规定:康复医学主要资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以及临床康复评价、治疗的科学问题研究.医学科学部自2010年开始正式受理康复医学(H17)各类基金项目申请,至2014年的5年里,共受理各类项目申请1028项,资助179项.本文就2010-2014年度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康复医学 项目申请 资助 医学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 运动系统 医学领域
下载PDF
医学生应加强现代分子医学科研理念的训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咸宁 邵吉民 李继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11期7-8,13,共3页
分子医学的出现犹如分子生物学之于生命科学之伟大意义,将改变传统医学的模式,开拓出医学发展的新潮流。分子医学已经影响到医学的每一专业。无论是正处于医科学习阶段的青年学生,还是已翱翔在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广大医学工作者... 分子医学的出现犹如分子生物学之于生命科学之伟大意义,将改变传统医学的模式,开拓出医学发展的新潮流。分子医学已经影响到医学的每一专业。无论是正处于医科学习阶段的青年学生,还是已翱翔在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广大医学工作者,对这一新型学科的领略或贯通已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医学 科研训练 国家 里科基地
下载PDF
一株新发现虾源高致病性拟态弧菌全基因组特性的比较分析
7
作者 杨倩 贺扬 +3 位作者 王均 古从伟 吕沐瀚 余泽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目的】对引起日本沼虾“红体病”的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V.mimicus)Y4菌株进行全基因组特性分析,为了解该病发病机理和控制此类疾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对Y4菌株和其他6株不同来源的拟态弧菌分离株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基因组学研... 【目的】对引起日本沼虾“红体病”的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V.mimicus)Y4菌株进行全基因组特性分析,为了解该病发病机理和控制此类疾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对Y4菌株和其他6株不同来源的拟态弧菌分离株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7株拟态弧菌菌株的耐药基因和tRNA数量无明显区别。Y4菌株无论是基因组大小、编码基因数量、重复序列,还是插入序列,与其他拟态弧菌菌株相比都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IS3家族的插入序列明显多于其他拟态弧菌菌株。Y4菌株含有11个特有的毒力基因,且与多种毒力因子相关。Y4菌株基因组上还存在CRISPR序列,表明Y4菌株已获得了抵抗外来病毒基因的免疫功能。【结论】从比较基因组学的角度探究了不同来源拟态弧菌菌株的差异性,为后续拟态弧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弧菌 Y4菌株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酶催化杂Diels-Alder反应
8
作者 王翠珍 陈窕 王健博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25,共19页
Diels-Alder反应被认为是合成复杂天然产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化学家的关注。而杂原子参与的HDA(Hetero-Diels-Alder)反应是合成各种天然杂环的重要工具,其中以氧杂DA反应和氮杂DA反应最为常见。酶催化HDA反应以其绿色... Diels-Alder反应被认为是合成复杂天然产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化学家的关注。而杂原子参与的HDA(Hetero-Diels-Alder)反应是合成各种天然杂环的重要工具,其中以氧杂DA反应和氮杂DA反应最为常见。酶催化HDA反应以其绿色温和、高效、高选择性等优势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随着杂环天然产物中酶催化HDA反应的不断发现,对HDA相关酶的立体选择性、底物特异性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有效促进了人们对这一类酶序列与功能关系的了解,为其挖掘和改造奠定了基础。本文集中对目前已知的酶催化HDA反应合成杂环天然产物的成果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吡喃类化合物和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中涉及的酶促HDA反应,以期通过对途径和催化机理的分析,为发展新的相关生物催化剂用于合成非天然的杂环产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Diels-Alder反应 杂原子 吡喃类化合物 吲哚生物碱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痔的解剖学基础——附72例治疗结果
9
作者 俞志强 周吉林 丁建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88,共3页
为了研究内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72例 II期内痔患者 ,其中 36例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 .另 36例 II期内痔为对照组 ,仅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 .结果为 :(1) 72例内痔在治疗后 3~ 7天 ,病人... 为了研究内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72例 II期内痔患者 ,其中 36例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 .另 36例 II期内痔为对照组 ,仅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 .结果为 :(1) 72例内痔在治疗后 3~ 7天 ,病人的排便不畅和不适感消失 ,便血停止 ;(2 )1年后复查 ,36例结合治疗组无一例复发 ,痔核明显缩小 ,甚至消失 ,病变处粘膜基本恢复正常 .36例对照组中有 2例复发 ;(3)在肛门直肠指诊时 ,36例结合治疗组无肛内紧缩感 .对 II期内痔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中西医结合治疗 应用解剖 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消痔灵注射治疗 治疗机理
下载PDF
中瑞医学技术学术研讨
10
作者 柳华 周婧 《国际学术动态》 2014年第6期34-35,共2页
中瑞医学技术学术研讨会(Sino—Swiss Symposium on Medical Technology,SSSMT)于2013年11月3~4日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和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省干细胞和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 中瑞医学技术学术研讨会(Sino—Swiss Symposium on Medical Technology,SSSMT)于2013年11月3~4日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和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省干细胞和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星月再生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医学技术 浙江大学 重点实验室 组织工程 疾病诊治 医学发展 大学教育
下载PDF
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艳伟 单威 +2 位作者 刘丽 黄琼 方三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2-512,共11页
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是血液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现阶段,同种异体HSC移植和同种自体HSC移植已在临床被广泛采用,但仍存在不少难题,如:异基因移植物抗宿主发病(GVHD)难题,以及自体HSC移植数量限制等。多能干细胞(PSC)具备在体外自... 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是血液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现阶段,同种异体HSC移植和同种自体HSC移植已在临床被广泛采用,但仍存在不少难题,如:异基因移植物抗宿主发病(GVHD)难题,以及自体HSC移植数量限制等。多能干细胞(PSC)具备在体外自主更新的潜力,多向分化和形成人体所必需的HSC,PSC包含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胚胎干细胞(ESC)。由于不清楚PSC向HSC分化的内在调节机制和外在调节机制,导致PSC向HSC诱导分化的效率低下,且难以获得机体自身造血功能的HSC等。为此,综述PSC造血分化过程的研究进展。以小鼠体内胚胎造血发生为切入点,利用体外PSC造血分化研究平台,阐述PSC向HSC的内源性分子调控事件,包括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介导的造血调控;外源性分子调控事件,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因子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等参与的造血调控。同时指出PSC向HSC/HSPC功能移植应用存在问题,为PSC向HSC体外分化研究,为实现PSC来源的HSC以及下游血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造血分化
下载PDF
细胞分子生物力学专栏评述
12
作者 陈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1,共3页
近年来,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发展迅猛,不断与生物医学领域深入交叉,从力学调控角度推动人们对生物医学基本科学问题的理解。《医学生物力学》本期着眼力学调控肿瘤转移、免疫应答、成骨发育、神经退行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 近年来,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发展迅猛,不断与生物医学领域深入交叉,从力学调控角度推动人们对生物医学基本科学问题的理解。《医学生物力学》本期着眼力学调控肿瘤转移、免疫应答、成骨发育、神经退行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涵盖力学调控对肿瘤细胞的黏附/迁移、激酶活化及时空分布、成骨细胞增殖、多肽聚集纤维化等的影响。这些研究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揭示了新的分子细胞力学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力学操控与干预技术,而且还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生物学机制 免疫应答 细胞力学 骨发育 病理过程 纤维化 生物医学
原文传递
运用CFSE和PKH26双染法快速鉴定细胞外囊泡
13
作者 郭春 李艳伟 +4 位作者 王佳佳 邢月婷 黄莹莹 宋兴辉 叶小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称为细胞间“信使”,通过传递物质和信息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和表型,在生理状态维持及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亚微米直径、高异质性、低折射率等特性使EVs的分析鉴定严重受阻。本研究... 目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称为细胞间“信使”,通过传递物质和信息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和表型,在生理状态维持及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亚微米直径、高异质性、低折射率等特性使EVs的分析鉴定严重受阻。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准确、高效的EVs流式检测方案,为EVs的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首先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获得EVs,用已知直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标尺,对流式细胞仪检测EVs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试和优化以达到最佳信噪比;梯度稀释EVs样本,优化其上样浓度以降低群检测效应(swarming effec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PKH26和CFSE两种荧光染料对EVs脂膜和蛋白进行双荧光标记,从而实现对EVs物理和生化特性的多参数分析,最后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电镜观察、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对EVs样本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参数优化后的流式细胞仪在散色光通道能将80 nm的微球信号与仪器背景噪音信号清楚分开;通过对样本的梯度稀释建立的浓度与稀释倍数之间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99以上,说明仪器可以对EVs进行定量分析;荧光染色显示EVs呈CFSE及PKH26双阳性,占比约5.46%,与抗体标记的结果相近;电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验证其粒径及群体分布与流式结果一致。结论联合散射光与脂膜荧光染料标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EVs流式检测方案,有利于EVs流式分析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胞外囊泡 CFSE PKH26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在心血管系统模块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琳琳 陈莹莹 +1 位作者 顾传龙 张晓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43-744,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医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近年来涌现出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1]、翻转课堂[2]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系统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启迪。MOOC课程的特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医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近年来涌现出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1]、翻转课堂[2]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系统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启迪。MOOC课程的特点是大规模、在线、开放。研究表明其整体教学氛围方面依然无法达到传统大学的教学效果。大学的教育应当是全面的,学生要的不仅是课程知识,还有课程体验和交流等方面的需要。而翻转课堂通过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活动,可直接帮助学生能力的提升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避免了上述不足。分析关于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要求,开展基于慕课平台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临床医学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够有效丰富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实现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课程 系统模块 心血管 以学生为中心 系统解剖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骨科手术模拟训练在运动系统解剖学中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传龙 姜华东 +2 位作者 沈良华 金承革 张晓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380,共2页
运动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和临床骨科紧密联系的课程,对培养学生运动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过标本、挂图、模型以及CAI课件,采取教师讲、学生看,对照课本找组织等方式,导致学生不能将基础理... 运动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和临床骨科紧密联系的课程,对培养学生运动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过标本、挂图、模型以及CAI课件,采取教师讲、学生看,对照课本找组织等方式,导致学生不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而临床技能是体现医生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动手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何在运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加强以尸体为中心贯穿临床技能的训练,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当前局部解剖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模拟训练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临床骨科 教学实践 解剖学课程 局部解剖学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下载PDF
蟋蟀精子表面LCA及ConA结合糖复合物的分布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奚耕思 杨月红 郑哲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5-130,共6页
LCA and ConA-binding glycoconjugates on cricket (Teleogryllus emma) sperm surface were detect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fter FITC labelling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lycoconjugates during ... LCA and ConA-binding glycoconjugates on cricket (Teleogryllus emma) sperm surface were detect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fter FITC labelling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lycoconjugates during spermatogenesis and spermiogenesis. FITC-LCA and FITC-ConA were bound on the spermatocyt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spermiogenesis were observed .In the testis sperm, FITC-LCA and FITC-ConA were mainly bound o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rk pattern of spermatophore sperm, in which the nucleus, neck region and front of the tail showed obvious fluorescence mark, especially the acrosome complex and neck region exhibited stronger mark. The mark patterns of FITC-LCA and FITC-ConA were similar,though the former was distinctly clearer than the latter. But a little difference still exists in both of them. For example in the ninth stage of spermatid, FITC-LCA mark is located on the spermatid head and neck region, and FITC-ConA mark on the spermatid head, neck and front of the tail region. When fixed germ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PBS instead of lectin solution, or fixed cells were incubated with lectin solution, which have been treated with 0.1 mol/L specific sugar inhibitor, i.e.α-D-mannose for FITC-LCA and FITC-ConA, and α-D-glucose for FITC-ConA, no mark was observed on the cells. Tho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TC-LCA conjugated glycoconjugates has the α-D- mannose residue, and FITC-ConA conjugated glycoconjugates has the α-D-mannose and α-D-glucose residue. Th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changes in glycoconjugates distribution of cricket sperm is similar to those of other insects and mammals. The evidence exhibit that a common rule of the glycoconjugates distribution on the sperm surface is followed by most of animal sperm which may relate to the function of sperm phys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蟋蟀 精子 凝聚素 糖复合物 分布 LCA CONA
下载PDF
茶黄素对白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炎性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盈 黄倩 +1 位作者 王帅 陈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1-518,共8页
采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软骨细胞进行诱导,构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炎性退变细胞模型,探讨茶黄素(theaflavins,TFs)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行性。通过甲苯胺蓝及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利用... 采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软骨细胞进行诱导,构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炎性退变细胞模型,探讨茶黄素(theaflavins,TFs)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行性。通过甲苯胺蓝及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利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筛选TFs药物浓度;取第2代生长状况良好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根据所加培养物的不同将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G0、模型组G1(10 ng/mL IL-1β刺激)、TFs组G2(不同浓度的TFs+10 ng/mL IL-1β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olⅡ)、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3,MMP-13)、IL-1β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甲苯胺蓝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呈阳性,证实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TFs质量浓度在100μg/mL时,细胞活力较空白组明显减弱(P<0.05);TFs质量浓度在0~75μg/mL时不影响软骨细胞活力。q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合成因子ColⅡ和ACAN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分解因子MMP-13、炎症细胞因子IL-1β及炎症诱导酶COX-2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TFs组能抑制IL-1β引起的炎症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综上所述,茶黄素可通过增强软骨细胞合成因子活性、减弱分解因子活性并抑制细胞炎症反应,有效延缓大鼠软骨细胞炎性退变进程,对炎症软骨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白介素-1Β 环氧合酶-2 炎性退变
下载PDF
TFDG对IL-1β体外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盈 黄倩 +1 位作者 张甜 陈萍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0-298,共9页
体外分离培养SD雄性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经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Col Ⅱ)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加入白介素-1β(IL-1β)诱导建立骨关节炎(OA)细胞模型,探讨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对OA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细胞形态观察发现TFDG能明显改... 体外分离培养SD雄性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经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Col Ⅱ)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加入白介素-1β(IL-1β)诱导建立骨关节炎(OA)细胞模型,探讨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对OA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细胞形态观察发现TFDG能明显改善OA软骨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结果显示,TFDG不仅可以上调软骨细胞分子标志物Col Ⅱ mRNA的表达,还可以下调炎症因子IL-1β、IL-6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TFDG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TFDG预干扰可降低炎症诱导酶环氧化酶COX-2蛋白表达量。这些结果说明TFDG通过减弱炎症反应,从而对IL-1β体外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炎症
下载PDF
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华东 顾传龙 +2 位作者 沈良华 叶小康 张晓明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6-767,共2页
人体解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必修课,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其课程的基础。但长期以来,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时相对较少,无法面面俱到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2)由于没有专门针对药学专业的解剖学教材,... 人体解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必修课,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其课程的基础。但长期以来,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时相对较少,无法面面俱到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2)由于没有专门针对药学专业的解剖学教材,多采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材,缺乏专业特色;(3)解剖学教师一般是医学专业出身,对药学专业特点了解不深,造成课程内容和设置与专业需求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 药学专业学生 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 解剖学教材 课程内容 解剖结构 专业特色
下载PDF
铁缺乏对早产儿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琳 李明燕 沈岳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铁缺乏是儿童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早产儿出生时铁储备不足,加上生后快速的追赶性生长,缺铁的发生率更高。在脑发育关键期,铁缺乏通过改变铁依赖的神经代谢、神经化学、神经解剖以及基因/蛋白组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导致... 铁缺乏是儿童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早产儿出生时铁储备不足,加上生后快速的追赶性生长,缺铁的发生率更高。在脑发育关键期,铁缺乏通过改变铁依赖的神经代谢、神经化学、神经解剖以及基因/蛋白组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导致神经认知和行为发育改变。婴幼儿期的铁剂补充无法恢复围产期缺铁对神经发育的负性影响。缺铁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具有时间、区域特异性,对高危人群应该早期诊断,尽早给予适宜铁剂治疗,对于早产儿脑功能的恢复、生存质量的提高、远期预后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神经发育 认知功能 早产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