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生物转化生成木糖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昆山 吴绵斌 夏黎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4-78,共5页
每年农林业生产都会产生大量含半纤维素的废料 ,如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传统的采用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方法需要经过多步提纯 ,然后通过精制木糖加氢制备 ,成本很高。利用微生物直接转化水解液中的木糖生成木糖醇已成为目前研究... 每年农林业生产都会产生大量含半纤维素的废料 ,如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传统的采用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的方法需要经过多步提纯 ,然后通过精制木糖加氢制备 ,成本很高。利用微生物直接转化水解液中的木糖生成木糖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半纤维素 生物转化 木糖醇 水解液 发酵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体系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蔡智奇 孙建中 +1 位作者 周其云 张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86,共6页
 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和乙酰丙酮(ACAC)组成的三元酶促体系引发的丙烯酰胺(AAM)聚合进行了研究。在膨胀计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和HRP、ACAC、H2O2及AAM初始浓度对酶促体系引发AAM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用FTI...  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和乙酰丙酮(ACAC)组成的三元酶促体系引发的丙烯酰胺(AAM)聚合进行了研究。在膨胀计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和HRP、ACAC、H2O2及AAM初始浓度对酶促体系引发AAM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用FTIR和GPC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得到的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105~106,分子量分布指数DI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促聚合 丙烯酰胺 聚合动力学 乙酰丙酮 过氧化氢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辉 罗英武 李宝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以常用的环氧丙烯酸(EA)树脂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研究了EA树脂含量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当EA树脂含量高于85%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会逐渐变浑浊,而EA树脂的含量低于85%时,体系始... 以常用的环氧丙烯酸(EA)树脂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研究了EA树脂含量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当EA树脂含量高于85%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会逐渐变浑浊,而EA树脂的含量低于85%时,体系始终是均一透明的。通过紫外光固化技术能够制备无干裂的完整薄膜。在EA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改善涂膜的硬度、附着力和抗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溶胶一凝胶 紫外光固化 涂料
下载PDF
氯化聚烯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苇 王立 +1 位作者 王驰亮 周峻峰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综述了氯化聚烯烃 (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氯化天然橡胶 )的制备反应机理、结构、性能、典型工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氯化聚烯烃 研究进展 氯化天然橡胶 氯化聚乙烯 氯化聚丙烯 反应机理 典型工艺
下载PDF
镁基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迟洪忠 陈长聘 +1 位作者 李弘波 任国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4-47,29,共5页
从气固反应的角度对近几年镁基储氢材料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球磨法、晶态及非晶态改性、烧结法和添加添加剂等方法。并简要对各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及所制备产物的吸放氢性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金属氢化物 镁及镁基合金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厌氧流化床生物膜形成及脱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温军杰 胡勤海 陈欢林 《中国沼气》 2004年第2期12-17,共6页
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有关厌氧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的固定化及脱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膜的形成机理和脱落方式,并对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生物膜 固定化 脱落方式 形成机理 废水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 沼气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淑桢 吴绵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为原料,研究其中活性成分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ABⅢ)的分离和纯化条件,并进行优化筛选。方法:综合运用浸提、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反萃取)、色谱分离和重结晶技术得到10- DABⅢ晶体,并采用UV,HPLC法进行分析鉴... 目的: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为原料,研究其中活性成分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ABⅢ)的分离和纯化条件,并进行优化筛选。方法:综合运用浸提、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反萃取)、色谱分离和重结晶技术得到10- DABⅢ晶体,并采用UV,HPLC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得到了用以合成高效抗癌药紫杉醇的前体——10-DABⅢ晶体,纯度可达91%,整个工艺收率达7.9%。结论:本实验为首次采用该工艺路线得到10-DABⅢ和紫杉醇,总收率达60%以上,可用于进一步的工业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ABⅢ) 提取
下载PDF
用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测定磺酰氯的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彩红 陈钟秀 杨志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介绍了用氧化还原的原理电位滴定磺酰氯类物质的方法,并与传统的碱解银量法和碱溶中和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滴定磺酰氯类物质,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成本较低,是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磺酰氯 碱解银量法 碱溶中和法 氧化还原法 电位滴定
下载PDF
β-二酮钛、锆配合物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 被引量:4
9
作者 程进 孙俊全 +1 位作者 吴侃 严小丽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5-7,共3页
合成了β-二酮钛、锆配合物:乙酰丙酮钛(Cat1)、苯甲酰丙酮钛(Cat2)、二苯甲酰甲烷钛(Cat3)、乙酰丙酮锆(Cat4),并分别成功地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结果表明,β-二酮钛、锆配合物催化合成聚乳酸均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高... 合成了β-二酮钛、锆配合物:乙酰丙酮钛(Cat1)、苯甲酰丙酮钛(Cat2)、二苯甲酰甲烷钛(Cat3)、乙酰丙酮锆(Cat4),并分别成功地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结果表明,β-二酮钛、锆配合物催化合成聚乳酸均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高于95%),且Cat4的活性大于Cat1。着重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即单体与催化剂物质的量比[LA]/[Cat])、聚合时间及聚合温度对Cat1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所得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在以Cat1为催化剂,单体与催化剂物质的量比为400,聚合温度130℃,聚合时间30h时,可得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6.79×10^4的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配合物 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 聚乳酸
下载PDF
加氢催化剂的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方 阳永荣 陈松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2期19-23,共5页
加氢催化剂硫化的预处理过程是决定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环节。采用气相硫化技术在小型固定床流化反应器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的研究,通过N2吸附、TEM、TG DTA、XRD和H2 TPR等技术对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 加氢催化剂硫化的预处理过程是决定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环节。采用气相硫化技术在小型固定床流化反应器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的研究,通过N2吸附、TEM、TG DTA、XRD和H2 TPR等技术对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硫化方法对催化剂中硫的质量分数和活性均有很大影响。预硫化后的催化剂中硫的质量分数高,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剂 器外预硫化 气相硫化 液相硫化
下载PDF
Aspergillus sp.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敏 唐良华 +1 位作者 夏黎明 郑丹华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3-66,共4页
作者为了得到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脂肪酶新酶种,通过研究分离自极端环境的Aspergillus sp.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所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得出了该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以1%黄豆饼粉为氮源、0.2%玉米淀粉为碳源,1.5%橄榄油为诱导物,起始pH... 作者为了得到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脂肪酶新酶种,通过研究分离自极端环境的Aspergillus sp.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所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得出了该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以1%黄豆饼粉为氮源、0.2%玉米淀粉为碳源,1.5%橄榄油为诱导物,起始pH6.0左右,装量10mL(250mL三角瓶,摇瓶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为96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可得最大发酵酶活36U/mL.Aspergillus sp.所产的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是:最适pH为9.0,在pH5.0~10.0于20℃下放置24h后,残余酶活仍保持在起始酶活的90%以上;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50℃保温60min后仍保留70%以上的酶活.Aspergillus sp.所产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脂肪酶 发酵条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鼓泡床生化反应器中壳聚糖的固定化Penicillium sp.ZD-Z1降解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玉良 李玉琴 +3 位作者 郑连英 夏成才 游桂荣 段桂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31,36,共5页
采用多孔聚氨酯泡沫对Penicillium sp.ZD-Z1菌进行了固定化,在鼓泡床生化反应器中同时产酶降解壳聚糖,在30℃下pH5.0通气量为0.1m3/h条件下,连续进行18批同时产酶降解试验,结果发现壳聚糖酶活力和壳聚糖降解效率能保持稳定,每批产生的... 采用多孔聚氨酯泡沫对Penicillium sp.ZD-Z1菌进行了固定化,在鼓泡床生化反应器中同时产酶降解壳聚糖,在30℃下pH5.0通气量为0.1m3/h条件下,连续进行18批同时产酶降解试验,结果发现壳聚糖酶活力和壳聚糖降解效率能保持稳定,每批产生的壳聚糖酶活力可达0.128U/mL(发酵液)以上,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可以降解到4ku以下,通过控制培养时间就可以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20172、28425、16448、5599,峰尖分子量17579、111583、111235、3351的壳低聚糖。利用酶法降解所得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在经初步的分离纯化后,经红外光谱分析后,壳聚糖在酶解前后主要峰位置没有变化---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这表明固定化Penicillium sp ZD-Z1菌产酶降解壳聚糖反应易于控制,不改变壳聚糖的化学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制备高品质壳低聚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固定化Penicillium sp.ZD-Z1 鼓泡床生化反应器
下载PDF
固定化壳聚糖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玉良 郑连英 +2 位作者 游桂荣 韩俊芬 郝立勇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壳聚糖酶固定化前后最适宜的反应温度、pH值、米氏常数等动力学性质的变化研究载体电荷极性、空间阻力对壳聚糖酶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几丁质、DEAE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本实验室自制的壳... 目的通过壳聚糖酶固定化前后最适宜的反应温度、pH值、米氏常数等动力学性质的变化研究载体电荷极性、空间阻力对壳聚糖酶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几丁质、DEAE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本实验室自制的壳聚糖酶进行了固定化,然后分别分析酶经固定化后最适宜的反应温度、pH值、米氏常数等动力学性质的变化。结论酶经固定化后所产生的空间扩散阻力对壳聚糖酶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要比在固定化过程中所用载体所带的电荷的极性对酶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大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动力学性质 固定化 空间阻力 电荷极性
下载PDF
Bacillus sp.ZJU318脂肪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良华 夏黎明 苏敏 《科技通报》 2006年第5期622-626,629,共6页
利用均匀设计法对Bacillussp.ZJU318产酶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了快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产酶培养基为:3.28%黄豆粉,0.023%蔗糖,0.075%K2HPO4,配制时的pH为12(灭菌后pH为8~9);此外,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接种量20%,摇瓶装... 利用均匀设计法对Bacillussp.ZJU318产酶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了快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产酶培养基为:3.28%黄豆粉,0.023%蔗糖,0.075%K2HPO4,配制时的pH为12(灭菌后pH为8~9);此外,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接种量20%,摇瓶装量20mL(250mL三角瓶)。在最适的发酵条件下,脂肪酶的发酵水平可达24.7U/mL。Bacillussp.ZJU318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40℃保温1h,活力几乎没有损失;但是,在50℃和60℃的条件下保温1h后,酶活降低得比较明显;酶作用的最适pH为9.0。在pH7~10,该脂肪酶较稳定,但是在酸性的环境中,酶的稳定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p. 脂肪酶 均匀设计 发酵条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试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通 尹金荣 林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3期110-111,共2页
本文认为,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该地区将需要一大批高水平、高层次的各类专门人才。然而,从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人才资源状况来看,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作为人才培养主体之一的长三角地... 本文认为,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该地区将需要一大批高水平、高层次的各类专门人才。然而,从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人才资源状况来看,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作为人才培养主体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所属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根据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制订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持续性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高层次人才培养 地区经济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 人才资源状况 专门人才 培养规划 发展战略 培养质量 高水平 持续性
下载PDF
希夫碱催化剂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进 聂玉静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9年第3期17-19,共3页
合成了希夫碱催化剂,并成功地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结果表明,希夫碱催化剂催化合成聚乳酸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高于95%)。研究了单体与催化剂物质的量比、聚合时间及聚合温度对该催化剂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所得聚... 合成了希夫碱催化剂,并成功地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结果表明,希夫碱催化剂催化合成聚乳酸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高于95%)。研究了单体与催化剂物质的量比、聚合时间及聚合温度对该催化剂催化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所得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当单体与催化剂物质的量比为400,聚合时间24 h,聚合温度140℃时,可得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8.439×104的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催化剂 本体开环聚合 聚乳酸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星 李宝芳 《浙江化工》 CAS 2006年第9期17-19,30,共4页
运用紫外光固化技术与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考察了SiO2含量及有机树脂结构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料中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在其表面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层;纳米SiO2的加入可以改善涂膜的... 运用紫外光固化技术与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考察了SiO2含量及有机树脂结构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料中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在其表面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层;纳米SiO2的加入可以改善涂膜的硬度、附着力和抗冲性能。用该方法得到的EA/PUA纳米复合涂料光固化后涂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紫外光固化 纳米复合涂料 EA PUA
下载PDF
固相媒介-原位法合成高稀土β分子筛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18
作者 陈松 王靖岱 +3 位作者 阳永荣 许杰 刘利军 张晓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5,229,共6页
具有高硅铝比的β分子筛稀土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较低,因此采用常规的方法如离子交换法或浸渍法都不太适合获得高稀土改性的β分子筛。本文利用结构稳定性低而离子交换能力高的13X沸石通过固相媒介-原位法合成了高稀土β分子筛。这种原位... 具有高硅铝比的β分子筛稀土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较低,因此采用常规的方法如离子交换法或浸渍法都不太适合获得高稀土改性的β分子筛。本文利用结构稳定性低而离子交换能力高的13X沸石通过固相媒介-原位法合成了高稀土β分子筛。这种原位合成的高稀土β分子筛不仅由于其高稀土含量,也由于其改进的孔结构和酸度而拓展了其催化应用范围,例如它在催化裂化过程就表现了更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分子筛 X沸石 稀土 原位合成
下载PDF
MgCl2/SiO2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19
作者 王剑峰 王立 +1 位作者 赵振荣 朱瑞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12-514,共3页
研究了用于合成能在很宽范围内调节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的新型MgCl2/SiO2负载的Ziegler-Natta(Z-N)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聚合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釜球磨法制备的双载钛负载型催化剂,与三乙基铝结合催化乙稀... 研究了用于合成能在很宽范围内调节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的新型MgCl2/SiO2负载的Ziegler-Natta(Z-N)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聚合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釜球磨法制备的双载钛负载型催化剂,与三乙基铝结合催化乙稀聚合能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在很宽范围内可调的聚合产物.当催化剂中的SiO2与MgCl2复合的摩尔比为1.70时,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达到25以上,这为利用现有的生产装置和工艺制备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聚乙烯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
下载PDF
光固化粉末涂料涂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越峰 李宝芳 +2 位作者 陈刚 罗英武 李伯耿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3,共4页
以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环氧树脂为光固化粉末涂料的基体树脂,研究了两种基体树脂的结构、配比对光固化涂膜固化度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度是影响耐溶剂性能、附着力、涂膜硬度和冲击强度的关键,适宜的n(UP)/n(EA)为1∶1;固化度应... 以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环氧树脂为光固化粉末涂料的基体树脂,研究了两种基体树脂的结构、配比对光固化涂膜固化度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度是影响耐溶剂性能、附着力、涂膜硬度和冲击强度的关键,适宜的n(UP)/n(EA)为1∶1;固化度应大于95%,可以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粉末涂料 不炮和聚酯 丙烯酸环氧树脂 固化度 涂膜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