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甲草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其在根际环境中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波 徐冬梅 +2 位作者 吴军林 刘广深 刘维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8-902,共5页
为探明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与有机污染物消解之间的关系,揭示根际环境中农药快速降解的机理,通过根际袋法土培试验,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对芹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异丙甲草胺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试... 为探明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与有机污染物消解之间的关系,揭示根际环境中农药快速降解的机理,通过根际袋法土培试验,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对芹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异丙甲草胺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初期,异丙甲草胺对细菌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d后土壤细菌数量增加,并高于对照土壤。异丙甲草胺对真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这种刺激作用随所用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无论是处理土壤还是对照土壤,根际土中的微生物数量均要高于非根际土。各浓度处理条件下根际土中异丙甲草胺的半衰期均小于非根际土,1、2.5、5mg·kg-1浓度下根际土中异丙甲草胺的半衰期分别缩短为非根际土的86.22%、78.95%、77.97%,相应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非根际土的1.16、1.27、1.28倍。在根际土壤中,异丙甲草胺更易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根际 土壤微生物 降解
下载PDF
土壤N_2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广深 徐文彬 +1 位作者 洪业汤 陈旭晖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根据对贵州玉米 -油菜轮作田、大豆 -冬小麦轮作田和休耕地N2 O释放通量的田间观测 ,研究了气候、农业活动和土壤性状对田间N2 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温度适宜于反硝化作用进行时 ,降雨事件与N2 O季节释放峰间存在明显... 根据对贵州玉米 -油菜轮作田、大豆 -冬小麦轮作田和休耕地N2 O释放通量的田间观测 ,研究了气候、农业活动和土壤性状对田间N2 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温度适宜于反硝化作用进行时 ,降雨事件与N2 O季节释放峰间存在明显的驱动 -响应关系 ;形成N2 O释放峰的最佳WFPS在 48%~ 80 % ,气温在 1 5~2 5℃ ;自然土壤冬春季N2 O释放通量与温度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施肥增加了土壤N2 O释放峰的强度 ,而翻耕能形成弱的N2 O释放峰 ,农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释放通量的季节变化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微弱差异对N2 O的释放产生长远影响 ,三试验田N2 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与土壤有效N含量间不存在直接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N2O 释放 土壤 气候 有机质 农业活动
下载PDF
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及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维屏 金美青 +1 位作者 蔡喜运 叶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3-391,共9页
禾草灵(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 禾草灵(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同时,由于部分杂草产生抗性,进而演替成优势种群,迫使禾草灵的用量增加,更加重了其环境压力。文章就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吸附等行为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态毒理尤其是对映体差异性在毒性方面数据的缺乏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灵 降解产物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手性
下载PDF
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92
4
作者 刘广深 徐冬梅 +2 位作者 许中坚 王红宇 刘维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6-762,共7页
为正确评价土壤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 5种土壤 1 2个样品中的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是制约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而... 为正确评价土壤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 5种土壤 1 2个样品中的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是制约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而阳离子交换量对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均很微弱 ;就通径分析的直接效应而言 ,pH对脲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对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当。然而pH对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的这种直接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被通过其它因素对三种酶的间接效应所抵消 ;土壤粉粒对转化酶活性的作用尤为显著。此外 ,粘粒对酸性磷酸酶、砂粒对脲酶有一定影响且均主要体现为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法 土壤 水解酶活性 土壤性质 土壤脲酶 转化酶 酸性磷酸酶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下载PDF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环境特性与行为 被引量:51
5
作者 许中坚 刘广深 刘维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7-433,共7页
本文就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 (DOM)的吸附 解吸特性、迁移 转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DOM对重金属吸附 解吸及生物毒性的影响、DOM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吸附 解吸及生物可降解性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同时 。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溶解性有机质 DOM 环境特性 重金属 生物毒性 农药 污染修复
下载PDF
斑马鱼及其胚胎在毒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1
6
作者 王佳佳 徐超 +2 位作者 屠云杰 傅正伟 刘维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很多其他模式生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论文首先介绍了斑马鱼的基因组学,包括正向遗传学、反向遗传学以及斑马鱼在药物研发和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其次就斑... 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很多其他模式生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论文首先介绍了斑马鱼的基因组学,包括正向遗传学、反向遗传学以及斑马鱼在药物研发和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其次就斑马鱼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介绍了斑马鱼在毒理学各方面(急性毒性、内分泌干扰、发育毒性、神经毒性、血管研究和癌症研究)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细胞 毒理学 转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异丙甲草胺及其S-对映体与脲酶的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惠君 刘维屏 +1 位作者 陈爱平 杨炜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应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酰胺类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及其S 异构体与脲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 (0 0~ 1 6 μmol·L-1 ) ,脲酶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吸收强度减弱。除草剂对脲酶的... 应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酰胺类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及其S 异构体与脲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 (0 0~ 1 6 μmol·L-1 ) ,脲酶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吸收强度减弱。除草剂对脲酶的荧光均有猝灭作用 ,且静态猝灭是引起脲酶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了除草剂和脲酶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异丙甲草胺 :K =1 4 9× 1 0 3 L·mol-1 ,n =0 84 ;S 异丙甲草胺 :K =2 2 2× 1 0 3 L·mol-1 ,n =0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异丙甲草胺 S-对映体 脲酶 相互作用 酰胺类除草剂 荧光猝灭 键合常数 结合位点数
下载PDF
富锌漆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谢德明 胡吉明 +2 位作者 童少平 王建明 张鉴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4-320,共7页
综述了 70年来富锌漆的研究与应用的若干进展 ,对富锌漆的分类、防蚀机理、耐久性、性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补救措施等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 .简单介绍了用于富锌漆的锌粉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此外 ,还介绍了有关富锌涂层电化学研究... 综述了 70年来富锌漆的研究与应用的若干进展 ,对富锌漆的分类、防蚀机理、耐久性、性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补救措施等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 .简单介绍了用于富锌漆的锌粉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此外 ,还介绍了有关富锌涂层电化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锌漆 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底漆 面漆 锌粉
下载PDF
多道富锌基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谢德明 童少平 +3 位作者 胡吉明 郑奕 王建明 张鉴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9-753,共5页
多道富锌基涂层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涂层中的Zn粉未表现出明显的阴极保护作用,即使在富锌涂层上覆盖几个微米厚的环氧清漆涂层, Zn的阴极保护作用也会变得非常微弱. Zn粉对钢铁的保护作用在于Zn粉腐蚀产物对涂层的“自修复能力”.在... 多道富锌基涂层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涂层中的Zn粉未表现出明显的阴极保护作用,即使在富锌涂层上覆盖几个微米厚的环氧清漆涂层, Zn的阴极保护作用也会变得非常微弱. Zn粉对钢铁的保护作用在于Zn粉腐蚀产物对涂层的“自修复能力”.在环氧清漆覆盖条件下,无机富锌涂层中Zn粉的反应活性比有机富锌涂层中Zn粉的高,即Zn粉的反应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锌漆 环氧涂层 多道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阴极保护
下载PDF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上的吸附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克斌 刘惠君 +2 位作者 马云 张雍 刘维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67-2071,共5页
应用平衡振荡法 ,研究了阴、阳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能强列吸附在 6种不同性质的土壤上 ,吸附等温线为L型 ,分配常数Kd 为 3 0× 10 2 ~ 4 8× 10 2 L·kg-1... 应用平衡振荡法 ,研究了阴、阳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能强列吸附在 6种不同性质的土壤上 ,吸附等温线为L型 ,分配常数Kd 为 3 0× 10 2 ~ 4 8× 10 2 L·kg-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及Tween 2 0的吸附等温线随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 ,有L、S等型 ,吸附强度远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Kd 分别大体处于 5 3~ 39、0 13~ 0 4 4 (Tween 2 0 )和 4 4~ 2 2 4L·kg-1(OP)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土壤最大吸附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呈线性相关 .低浓度范围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土壤分配常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正相关 .同时土壤颗粒表面的电荷特性也影响吸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Kd 与土壤粘粒、砂粒、粉沙含量及表面积存在经验函数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吸附 土壤
下载PDF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镉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广深 许中坚 +1 位作者 周根娣 刘维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下,淋溶液的pH值越低,镉的释放量越大.镉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酸雨增加了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了镉对环境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红壤 释放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许中坚 刘广深 +1 位作者 喻佳栋 刘维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模拟酸雨对浙江杭州红壤的淋溶实验 ,研究了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雨降低了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表现为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随酸雨 p H值的降低、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酸雨导致团聚体破坏率增高、稳定... 通过模拟酸雨对浙江杭州红壤的淋溶实验 ,研究了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雨降低了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表现为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随酸雨 p H值的降低、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酸雨导致团聚体破坏率增高、稳定性降低。酸雨对红壤胶结物质的影响 ,表现为土壤有机质淋失增加 ,氧化铁活性提高。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结构性变差 ,会加速土壤侵蚀 ,表现出酸雨对红壤的可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结构体 胶结物 红壤 水稻性团聚体 土壤可蚀性 淋溶实验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对浊度和腐殖酸的絮凝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红宇 赵华章 +1 位作者 栾兆坤 刘维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絮凝剂在不同 pH条件下处理高岭土悬浮液和腐殖酸溶液 ,测试了絮凝过程中的Zeta电位、浊度和腐殖酸的去除率变化 .结果表明 :pH =4时 ,PFC投加量最小 ,剩余浊度最大 ,投加范围最窄 ;pH =7时次之 ;pH =10时由于Fe(...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絮凝剂在不同 pH条件下处理高岭土悬浮液和腐殖酸溶液 ,测试了絮凝过程中的Zeta电位、浊度和腐殖酸的去除率变化 .结果表明 :pH =4时 ,PFC投加量最小 ,剩余浊度最大 ,投加范围最窄 ;pH =7时次之 ;pH =10时由于Fe(Ⅲ )离子的正电荷减弱 ,电中和能力不强 ,而且同时产生Fe(OH) 3 (s)的吸附作用使得剩余浊度最低 ,投加范围最宽 ,但投加量很大 ;在酸性条件下腐殖酸与Fe(Ⅲ )离子最容易发生络合反应 ;腐殖酸的存在并没有影响PFC的絮凝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 腐殖酸 络合反应 浊度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红壤中铬释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许中坚 李方文 +1 位作者 刘广深 刘维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淋溶下4种红壤铬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相当于9150和10650mm降水量的淋溶后,与对照(pH为5 6)相比,pH为4 5的酸雨使红壤铬的累积释放量提高4 03%~88 54%,pH为3 5的酸雨使其提高6 75...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淋溶下4种红壤铬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相当于9150和10650mm降水量的淋溶后,与对照(pH为5 6)相比,pH为4 5的酸雨使红壤铬的累积释放量提高4 03%~88 54%,pH为3 5的酸雨使其提高6 75%~308 42%;不同红壤铬的释放量随淋溶量的变化规律较为相似,总体上表现为释放量随淋溶量的增加而缓慢上升。酸雨对红壤铬释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由于酸雨提高了Cr(OH)3的溶解度;另一方面是由于H+对Cr3+的竞争吸附作用、酸雨所导致的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增加及酸雨对土壤胶体(主要是铝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溶蚀作用而降低了Cr(Ⅲ)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红壤 释放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絮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红宇 李久义 +1 位作者 栾兆坤 刘维屏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5-27,共3页
通过聚合氯化铁(PFC)对高岭土悬浮颗粒的絮凝试验中浊度和Zeta电位的测试,发现低温时在相同的PFC投药量下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Zeta电位减小;在达到相同的浊度去除,低温时PFC的投加量要小于常温时,在相同的药剂投加量低温时Zeta电位要... 通过聚合氯化铁(PFC)对高岭土悬浮颗粒的絮凝试验中浊度和Zeta电位的测试,发现低温时在相同的PFC投药量下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Zeta电位减小;在达到相同的浊度去除,低温时PFC的投加量要小于常温时,在相同的药剂投加量低温时Zeta电位要高于常温时;温度降低PFC水解和沉淀速度减小,使得PFC水解中间体更易与污染物反应,同时增强了电中和能力,减少了PFC的用量;温度的降低使得PFC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中间体水解程度减小而保持形态的时间延长,所以PFC比传统混凝剂FeCl3处理低温低浊水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 投加量 絮凝处理 污染物 碱化度 混凝剂 投药量 中间体 ZETA电位 水解
下载PDF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中坚 刘广深 +1 位作者 王红宇 刘维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8-221,共4页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污染 土壤 胶体 稳定性影响
下载PDF
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晓捷 杨炜春 刘维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88,109,共3页
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莠去津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会不同 ,随着浓度的升高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激活作用有所增强 ,莠去津对离体过氧化氢酶有一定的激活 ;3 3 6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 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莠去津浓度不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会不同 ,随着浓度的升高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激活作用有所增强 ,莠去津对离体过氧化氢酶有一定的激活 ;3 3 6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不断减弱 ,酶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过氧化氢酶分子渐趋紧密。莠去津对过氧化氢酶荧光的猝灭作用主要是由于静态猝灭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活性 莠去津 土壤 除草剂 荧光 猝灭作用 催化剂 环境保护
下载PDF
Ni/Fe二元金属脱氯降解对氯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童少平 胡丽华 +1 位作者 魏红 马淳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研究了Ni/Fe二元金属脱氯降解对氯苯酚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吸附氢原子是对氯苯酚脱氯降解的主要还原剂,发生在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为整个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质量分数为2·96%Ni的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在相同条件下也具有最... 研究了Ni/Fe二元金属脱氯降解对氯苯酚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吸附氢原子是对氯苯酚脱氯降解的主要还原剂,发生在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为整个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质量分数为2·96%Ni的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在相同条件下也具有最好的脱氯性能,90min时的脱氯效率达64%.对不同Ni含量催化剂脱氯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对氯苯酚脱氯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一级反应,而且反应速率常数正比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通过计算表明,Ni/Fe单位比表面的表观速率常数为(κ′)为7·61×10-4min-1·m-2.当体系温度小于43℃时,脱氯效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超过这一温度后,升高温度反而会使体系的脱氯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二元金属 对氯苯酚 催化还原 脱氯
下载PDF
敌草胺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手性拆分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瑛 张世浩 +2 位作者 刘维屏 陈易晖 叶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0-264,共5页
利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AD-RH柱)和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OD-RH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对敌草胺对映体进行了直接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 利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AD-RH柱)和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OD-RH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对敌草胺对映体进行了直接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对敌草胺对映体的色谱保留和分离的影响,并对敌草胺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的色谱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流速为0.5mL/min、乙腈-水为50:50(体积比)、柱温在10~35℃条件下,AD-RH和OD-RH柱的△△H^0值分别为-1160.79和-673.40J/mol,即AD-RH柱的拆分能力优于OD-RH柱,二者都能实现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固定相 敌草胺 对映体拆分
下载PDF
陆生植物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围隔实验研究——氨氮的净化效应及其动态过程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郭沛涌 朱荫湄 +4 位作者 宋祥甫 丁炳红 邹国燕 付子轼 吕琦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浮床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对畜禽养殖富营养水体氨氮的净化效应及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床黑麦草对富营养水体中的氨氮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当覆盖率30%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89%.对其去除水体氨氮的动态过... 采用浮床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对畜禽养殖富营养水体氨氮的净化效应及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床黑麦草对富营养水体中的氨氮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当覆盖率30%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89%.对其去除水体氨氮的动态过程拟合表明符合三次方程曲线.该研究为冬季陆生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黑麦草 浮床 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