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加速建立现代化中药制造工业的若干制药工程技术问题 被引量:17
1
作者 瞿海斌 程翼宇 王跃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4-906,939,共4页
本文针对我国中药制造工业存在的若干制药工程技术问题 ,首先着重分析了中药制药工程学的领域问题 ,指出其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其次 ,针对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及工艺问题 ,分析了中药产品质量达不到稳定均一的原因所在 ;最后详细分析了现有... 本文针对我国中药制造工业存在的若干制药工程技术问题 ,首先着重分析了中药制药工程学的领域问题 ,指出其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其次 ,针对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及工艺问题 ,分析了中药产品质量达不到稳定均一的原因所在 ;最后详细分析了现有中药粉碎设备、提取设备、制剂设备等中药制药设备的有关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中药制造工业和国外存在的差距 ,建议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 ,优先研发中药制药过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中药工业集成制造技术 ,以推动中药制造工业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药制造工业 制药工程技术 中药质量控制 计算机集成制造
下载PDF
高内涵筛选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敏 沈国芳 王毅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12期142-153,共12页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在防治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积攒下来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治疗复杂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中药由于其组成复杂,靶点多样,如何快速评价药效、精准高效地...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在防治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积攒下来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治疗复杂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中药由于其组成复杂,靶点多样,如何快速评价药效、精准高效地发现中药活性成分、优化组分配伍并明确作用靶点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难点。高内涵筛选技术作为一项高通量、多靶点、多通道以及全自动化采集荧光图像并进行分析的技术,能够高通量地获取并分析细胞对感兴趣药物所产生的多维生物效应,非常适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多层次多靶点地评价药效、筛选有效成分、诠释配伍作用、优化组分配伍、探究药理机制、建立中药潜在损伤预警体系保障用药安全以及评价中药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内涵筛选技术及其目前的发展状况,总结了高内涵筛选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高内涵筛选结合3D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神经网络等新兴技术助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涵筛选 中药现代化 中药药效物质 中药安全性评价 中药质量评价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中药材中16种残留农药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永江 朱炜 程翼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 建立中药材中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等16种残留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方法 中药材样品以丙酮提取,并经弗罗里硅土净化处理,在DB-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用程序升温技术分离,采用选择离子检测方式,以保留时间... 目的 建立中药材中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等16种残留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方法 中药材样品以丙酮提取,并经弗罗里硅土净化处理,在DB-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用程序升温技术分离,采用选择离子检测方式,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进行目标成分的定性鉴别,以外标法定量。结果 16种农药可在55min内完全分离,在3个水平添加时的回收率在70.5%~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9%。该方法对各农药的检测限为0.03-7.23μg·kg^-1,定量限0.13~9.04μg·kg^-1。在18种中药材中均检出有农药残留。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材中16种残留农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质谱 有机氯 有机磷 拟除虫菊酯 农药残留 中药材
下载PDF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用于鉴别中药川芎产地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闽军 吴永江 +1 位作者 范骁晖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06-610,共5页
目的:研究用于鉴别川芎产地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方法:用HPLC获得川芎药材的色谱图,从中提取15个色谱峰,再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以及Fisher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考察。结果:不同产地川芎的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 目的:研究用于鉴别川芎产地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方法:用HPLC获得川芎药材的色谱图,从中提取15个色谱峰,再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以及Fisher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考察。结果:不同产地川芎的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提取的15个色谱峰可用作指纹特征。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川芎药材的产地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中药 产地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
下载PDF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谢志鹏 刘雪松 +3 位作者 陈勇 蔡铭 瞿海斌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技术是集萃取、重渗漉、动态和逆流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中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节省、能耗低等特点。该技术主要利用药材与溶剂之间有效成分的浓度差,逐级将有效成分溶出扩散至起始浓度较低的提取溶剂中,达...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技术是集萃取、重渗漉、动态和逆流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中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节省、能耗低等特点。该技术主要利用药材与溶剂之间有效成分的浓度差,逐级将有效成分溶出扩散至起始浓度较低的提取溶剂中,达到最大限度转移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目的。本研究对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装备特点、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 中药 提取技术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38
6
作者 范骁辉 叶正良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用信息融合算法合并多张色谱指纹图谱,解决中药多元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难题,提出一种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先对各单元指纹图谱进行串行或并行象素级信息融合,再对融合了各指纹峰信息的多元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 用信息融合算法合并多张色谱指纹图谱,解决中药多元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难题,提出一种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先对各单元指纹图谱进行串行或并行象素级信息融合,再对融合了各指纹峰信息的多元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计算机仿真和复方丹参滴丸多元HPLC指纹图谱应用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评价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定量表征中成药产品批次间质量波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学指纹图谱 信息融合 中药质量控制
下载PDF
用于渗漉提取过程分析的中药有效组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全 瞿海斌 程翼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86-1591,共6页
研究提出一种快速测定中药渗漉提取液中有效组分的近红外 (NIR)光谱分析方法 ,可用于中药渗漉提取过程在线分析 .以中药三七为对象 ,采用人参皂苷Rg1、Rb1、Rd的HPLC测定值及三七总皂苷 (PNS)的比色法测定值作对照值 ,建立了NIR光谱与... 研究提出一种快速测定中药渗漉提取液中有效组分的近红外 (NIR)光谱分析方法 ,可用于中药渗漉提取过程在线分析 .以中药三七为对象 ,采用人参皂苷Rg1、Rb1、Rd的HPLC测定值及三七总皂苷 (PNS)的比色法测定值作对照值 ,建立了NIR光谱与对照值之间的校正模型 .比较研究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RBFNN)和偏最小二乘回归 (PLSR)两种建模方法 ,其中RBFNN校正模型对Rg1、Rb1、Rd和PNS 4种组分的交叉验证均方差 (RMSECV)分别为 1 12 0、 1 2 30、 0 2 6 7、 4 74 9,预测均方差 (RMSEP)分别为 0 6 77、 0 96 9、0 15 5、 8 0 6 5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方便、准确、无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 中药 渗漉提取
下载PDF
中药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与计算理论研究思路与策略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毅 程翼宇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 ,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 ,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 ,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 ,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分析数据和药效检测数据基础上 ,使用药物信息学方法 ,寻找发现关键药效组分 ,并通过多组分药效预测模型对药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效关系 辨识方法学 计算理论 研究思路 策略
下载PDF
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勇 蔡铭 +1 位作者 瞿海斌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00-1603,共4页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柱型结构中药材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素提取过程试验数据,通过温度和液固比的变化,优化参数,得到提取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丹参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生产结果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预测误差为10%左右.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佳,可用于中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型结构 中药 提取 动力学模型 丹参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进化学习的中药定量组效关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雪松 王毅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9,共5页
针对中药的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提出一类中药药效智能预测及定量组效关系(QCAR)建模方法.采用全新设计的自适应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并与反向传播(BP)算法集成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既改善了神经元网络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又消除了经典遗... 针对中药的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提出一类中药药效智能预测及定量组效关系(QCAR)建模方法.采用全新设计的自适应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并与反向传播(BP)算法集成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既改善了神经元网络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又消除了经典遗传算法(GA)在编码与解码时产生的截断误差,从而提高了QCAR模型的训练与预报精度.以中药当归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交叉验证还是独立检验均取得较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建模方法,可用于对中药药效进行智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效关系 药效预测 进化计算 神经网络 中药
下载PDF
一种基于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的中药生产工艺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楚楚 李云飞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51-1154,1162,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的中药提取工艺稳定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取实验条件(如溶剂倍数、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变化时的红参提取液色谱指纹图谱。比较并选取基于欧式距离计算方法的相似性测度计...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的中药提取工艺稳定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取实验条件(如溶剂倍数、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变化时的红参提取液色谱指纹图谱。比较并选取基于欧式距离计算方法的相似性测度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值,并且在所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三次样条函数对相似度-工艺参数特性曲线进行拟合。结果:提取液指纹图谱相似度随工艺参数变化呈现一定规律,表明以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可定量考察样品色谱指纹图谱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论:本方法较灵敏地表征了提取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药材提取物整体质量变化情况,并可用于指导工艺参数的调整,优于传统的以单一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的工艺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指纹图谱 工艺稳定性评价 中药 红参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二仙汤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艳波 施祖荣 +2 位作者 贺庆 王峥涛 童瑶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9-860,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二仙汤中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分别在0.0053~0.16961xg,0.0300~0.9600μg及0.0612—1.958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l...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二仙汤中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分别在0.0053~0.16961xg,0.0300~0.9600μg及0.0612—1.958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l.19%),99.8%(RSD0.65%),98.7%(RSD0.94%)。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以作为中药复方二仙汤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汤 药根碱 巴马汀 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中药醇沉工艺及装备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勇 李页瑞 +3 位作者 金胤池 蔡圣 程翼宇 瞿海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分析了目前中药生产中的主流分离精制技术-醇沉工艺的技术特点及装备技术现状,指出了这一传统技术存在的长期未解决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有效成分包裹损失大、工艺参数控制水平低等难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加强醇沉过程微... 分析了目前中药生产中的主流分离精制技术-醇沉工艺的技术特点及装备技术现状,指出了这一传统技术存在的长期未解决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有效成分包裹损失大、工艺参数控制水平低等难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加强醇沉过程微观机理和化学物质迁移规律的研究,提高醇沉工艺的控制水平,实现整个醇沉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连续化操作;针对高能耗环节,采用先进工艺,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醇沉 工艺 装备
下载PDF
中药方剂复杂性和系统性辨识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毅 范骁辉 程翼宇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66-268,共3页
中药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化学物质体系,其整合调节作用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这给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性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给出中药化学组成与生物效应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述,提出一种基于组效关系的中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 中药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化学物质体系,其整合调节作用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这给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性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给出中药化学组成与生物效应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述,提出一种基于组效关系的中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并介绍了中药组分间交互作用评价、有效组分筛选和组效关系建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杂系统 复杂系统辨识 中药组效关系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Q-Markers”的辨析研究——丹红注射液研究实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静 江振作 +4 位作者 柴欣 王毅 赵步长 赵筱萍 王跃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056-2061,共6页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仍比较薄弱。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仍比较薄弱。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丹红注射液为例,从化学物质基础、质量标志物、质控方法 3个层次,阐述中药注射液"Q-Markers"辨析策略,为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中药注射液
下载PDF
一种中药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的实验室模拟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赟 田景奎 《亚太传统医药》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极少实验室规模研究中药材多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提出一种实验室模拟方法,为该种方法的中试化奠定基础。方法:深入了解多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工作流程,依据提取传质原理,给出双效、三效和四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实验室模拟步... 目的:针对目前极少实验室规模研究中药材多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提出一种实验室模拟方法,为该种方法的中试化奠定基础。方法:深入了解多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工作流程,依据提取传质原理,给出双效、三效和四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实验室模拟步骤,并归纳出该种提取方法的研究思路。结果:以丹参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技术能大大减少提取溶剂,缩短提取时间,降低后续浓缩能耗。结论:本方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实验室研究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的方法,将为该种提取技术的成熟应用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规模 逆流提取 动态 中药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赟 江周虹 +1 位作者 田景奎 程翼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中药提取研究对中药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动态连续逆流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亚临界水提取、超声波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及半仿生提取等新型技术,并对中药提取技术... 中药提取研究对中药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动态连续逆流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亚临界水提取、超声波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及半仿生提取等新型技术,并对中药提取技术的新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提取 新技术 亚临界水提取
下载PDF
抗结核病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晓玲 田景奎 《亚太传统医药》 2005年第3期88-89,共2页
近几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全球结核杆菌的感染者高达20多亿,平均每年有200至300万人死亡,维持较高的死亡率。控制结核病进一步蔓延的费用每年都超过10亿美元。随着发病率的严重反弹,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也随之增多,鉴于现有的... 近几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全球结核杆菌的感染者高达20多亿,平均每年有200至300万人死亡,维持较高的死亡率。控制结核病进一步蔓延的费用每年都超过10亿美元。随着发病率的严重反弹,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也随之增多,鉴于现有的常规抗结核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本文从减轻西药抗结核治疗的副作用和直接对抗结核杆菌两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抗结核病中药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结核 免疫增强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优化中药化学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 被引量:4
19
作者 虞科 林中营 程翼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3-966,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毛细管电泳条件辅助优化方法。以丹参为研究对象,将改良的色谱指数方程用于评价酚酸类成分的电泳分离性能,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离条件进行全局寻优,获得最佳的区带电泳分离条件(5.0 mmol/L硼砂,18.5 mmo... 建立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毛细管电泳条件辅助优化方法。以丹参为研究对象,将改良的色谱指数方程用于评价酚酸类成分的电泳分离性能,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离条件进行全局寻优,获得最佳的区带电泳分离条件(5.0 mmol/L硼砂,18.5 mmol/L磷酸二氢钠,6.1%乙腈,运行电压18.2 kV)。为进一步改善分离,在所获优化条件下添加50.0 mmol/L SDS,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模式下使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等)得到更好分离。本方法准确可靠,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复杂化学体系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丹参 毛细管电泳 辅助优化 中药
下载PDF
无花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田景奎 王爱武 +2 位作者 吴丽敏 胡兴江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挥发油 无花果叶 治疗 成分研究 白癜风 超声 抗肿瘤活性 油化学 乙醚 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