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测量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琦 廖胜辉 +3 位作者 石仕元 费骏 魏威 汪翼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2-605,共4页
目的:研究专门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骨盆CT数据4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80个半骨盆模型。根据临床手术需要,对螺钉到骨边界的加权距离进行动态采样作为最优化目标函数,... 目的:研究专门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骨盆CT数据4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80个半骨盆模型。根据临床手术需要,对螺钉到骨边界的加权距离进行动态采样作为最优化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迭代修改螺钉两个端点位置,达到最佳位置,并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结果: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入钉点在髂前上、下棘之间切迹与坐骨大切迹连线中点上方(15.72±2.71) mm处;其进针方向与入钉点-髂前下棘连线呈(42.84±2.61)°,与入钉点-髂结节连线呈(31.96±2.58)°;螺钉骨内段长度为(101.12±7.2)mm。结论: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测量技术,方便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和临床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前柱 拉力螺钉 计算机辅助测量 最优化方法 解剖学
下载PDF
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测量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亿民 洪俊毅 +4 位作者 毕大卫 马海涛 廖胜辉 王辉 祖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肩胛骨CT数据3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肩胛骨数字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 目的探讨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技术,为经喙突肩胛骨关节盂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肩胛骨CT数据30份,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得到肩胛骨数字模型。首先为使用单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设计最优化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自动计算其最佳位置;然后结合主元分析,搜索和确定使用双螺钉内固定方法的进钉位置;最后用统计方法分析测量结果,并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结果使用单螺钉时,进针点P到肩峰前外侧最突起点X的距离为(39.15±2.28)mm、到喙突前内点Y为(28.66±2.68)mm、到上角点Z为(61.13±6.57)mm;PX、PY之间的夹角为(81.27±7.15)°,PX、PZ之间的夹角为(133.27±6.84)°;对于进钉方向,螺钉与PX的夹角为(104.08±4.41)°,与PY的夹角为(101.29±3.51)°,与PZ之间的夹角为(76.23±5.03)°。使用双螺钉时,进针点E与原单螺钉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5.12±1.37)mm,进针点F与原单螺钉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3.88±0.94)mm;两进针点的连线与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7.41±3.51)°。结论最优化计算机辅助解剖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手工实物解剖测量的很多缺点,并且方便设计新的解剖测量参考体系和临床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关节盂 喙突 螺钉内固定 计算机辅助测量 最优化方法
原文传递
数字娱乐与计算机图形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群生 金小刚 张宏鑫 《国际学术动态》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第24届计算机图形国际会议(24th Computer Graphics International,CGI 2006)于2006年6月26~28日在杭州浙江大学举行,该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的资助。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数字娱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GRAPHICS 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 CGI 基金会
下载PDF
基于OBB树层次关系的相交体特征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枫 陈志杨 +1 位作者 张三元 叶修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25,29,共4页
针对不同复杂情况的网格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接触问题,提出了一个有效、准确的相交体特征计算算法,这里的特征包括相交三角形求交线,相交体求轮廓线,相交体求轮廓体。该算法以OBB(Oriented Boun-ding Boxes)树的数据结构为基础,借助A... 针对不同复杂情况的网格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接触问题,提出了一个有效、准确的相交体特征计算算法,这里的特征包括相交三角形求交线,相交体求轮廓线,相交体求轮廓体。该算法以OBB(Oriented Boun-ding Boxes)树的数据结构为基础,借助AABB(Axis-A ligned Bounding Boxes)包围盒,通过分析线段、三角面、包围盒的位置关系情况,得到了相交线段、相交三角面以及包围三角面,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相应的相交体特征。该算法在CAD模型分割、建造、几何特征提取、生产车间以及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B层次树 分离轴 轮廓环 AABB包围盒 内外轮廓
下载PDF
腰椎L_4~L_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耀升 陈其昕 +4 位作者 廖胜辉 唐小君 李方财 吴浩波 余世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采用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精确建立腰椎L4~L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充分验证.方法:采用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提取腰椎CT图像数据中目标区域得到二值图像,用Marching Cubes方法由二值数据生成初... 目的:采用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精确建立腰椎L4~L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充分验证.方法:采用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提取腰椎CT图像数据中目标区域得到二值图像,用Marching Cubes方法由二值数据生成初始表面模型.采用反映腰椎生理曲度的“最佳切割平面”从初始表面模型获得非平行的切割轮廓线并建立“分段线性子空间”,后者经仿射变换到“规则子空间”快速重构腰椎曲面,最后逆变换恢复腰椎原三维空间形状特征.将表面模型所有结点的坐标数据和三角面片信息导入ANSYS进行网格划分精确建立L4~L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加载验证.结果:所构建的L4~L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包括94 794个Solid单元,1 196个Link单元,1 170个Shell单元,768个Target单元,464个Contact单元;同时包含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与接触非线性3种非线性类型.不同载荷条件下L4~L5节段有限元模型的移位/旋转角度、椎间盘内压等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相同载荷条件的试验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合.结论:基于先进算法建立的腰椎L4~L5节段表面模型实现了二值图像提取、腰椎曲面重构的全数字化过程,具有极佳的仿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 腰椎 表面模型 验证
下载PDF
应用于平扫CT图像肺结节检测的深度学习方法综述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伟俭 陈为 +3 位作者 冯浩哲 张天平 朱正茂 潘巧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9-384,共6页
肺癌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癌症.通过肺部平扫CT影像检测肺结节对肺癌早期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全面介绍了一种革命性的图像识别技术——深度学习方法,在肺结节检测中的应用.首先,横向对比了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在图像识别上的效果,... 肺癌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癌症.通过肺部平扫CT影像检测肺结节对肺癌早期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全面介绍了一种革命性的图像识别技术——深度学习方法,在肺结节检测中的应用.首先,横向对比了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在图像识别上的效果,其次着重分析了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在训练肺结节分类器上的应用,包括faster-RCNN、迁移学习、残差学习以及迁移学习.还介绍了一些可用的肺部CT影像数据集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肺结节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库
下载PDF
个性化全骨盆三维有限元建模及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拟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琦 廖胜辉 +3 位作者 石仕元 费骏 魏威 汪翼凡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的完整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模拟。方法从CT精确重建独立的左、右髋骨和骶骨实体模型,根据髋骨和骶骨的外形特征,利用专门的流线型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生成规则的体网... 目的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的完整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模拟。方法从CT精确重建独立的左、右髋骨和骶骨实体模型,根据髋骨和骶骨的外形特征,利用专门的流线型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生成规则的体网格模型,并进一步建立骶髂关节的终板、软骨、关节接触面,和骨盆上的主要韧带组织及耻骨间盘。在建立的完整模型上去掉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进行骨折脱位模拟,并与正常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建立了高精度的个性化全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左右髋骨和骶骨的皮质骨、松质骨,骶髂关节的终板、软骨和带摩擦的关节接触面,韧带包括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以及耻骨间盘。正常模型的加载模拟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拟的预测结果均与文献试验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合。结论利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工具能建立更复杂更精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成为全骨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的平台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骨盆 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 骶髂关节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生理曲度变直与正常的颈椎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魏威 廖胜辉 +1 位作者 赖震 费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91,共7页
建立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 建立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型,在进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后,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曲度变直模型活动度范围比正常范围减少16%~28%,应力增加4%~90%,C3-C4和C4-C5小关节、钩突关节、椎间盘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表明容易出现损伤和退化。通过使用新型建模软件和体网格变形技术,能方便构建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模型,分析结果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方法 颈椎 生理曲度
下载PDF
椎间盘高度降低及退变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耀升 陈其昕 +3 位作者 廖胜辉 余世策 吴浩波 唐小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分析椎间盘高度降低及退变对腰椎活动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一种新型CAD方法精确构建腰椎L4~5活动节段正常高度椎间盘(NHD)、单纯高度降低椎间盘(PHDD)、椎间盘高度降低合并严重退变(DHDD)三种有限元模型。垂直压缩... 目的:分析椎间盘高度降低及退变对腰椎活动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一种新型CAD方法精确构建腰椎L4~5活动节段正常高度椎间盘(NHD)、单纯高度降低椎间盘(PHDD)、椎间盘高度降低合并严重退变(DHDD)三种有限元模型。垂直压缩载荷下,分别对3种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试。结果:椎间盘高度降低及退变对腰椎活动节段轴向移位、后外侧椎间盘膨出、纤维环纤维应力最大值有明显的影响,DHDD模型的椎体-终板界面应力分布与NHD和PHDD模型明显不同。结论:高度降低后椎间盘刚度明显增加,DHDD最不易发生内层纤维环纤维破裂,关节突关节间隙与轴向移位比值是决定椎间盘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退变椎间盘对压缩应力有明显分散传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验证 椎间盘高度 退变
下载PDF
终板凹陷角变化对腰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耀升 陈其昕 +3 位作者 李方财 唐小君 廖胜辉 余世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研究终板凹陷程度变化对腰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在以往建立的腰椎L4~5运动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采用CAD方法精确构建三种不同终板凹陷角改变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椎间盘前凸角、小关节间隙等其余形态学... 目的:研究终板凹陷程度变化对腰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在以往建立的腰椎L4~5运动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采用CAD方法精确构建三种不同终板凹陷角改变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椎间盘前凸角、小关节间隙等其余形态学参数及网格划分均保持一致。垂直压缩、屈曲、伸直、前后剪力5种载荷条件下,分别对三种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负载条件下,终板凹陷角增加、终板凹陷程度减小可导致终板-椎间盘界面应变减小,椎间盘刚度及髓核内压增加,椎间盘膨出、纤维环纤维张应力、纤维环基质应力、腰椎后部结构应力以及关节突接触力减小。结论:终板凹陷程度的减小增强了椎间盘对椎体的保护作用;同时可通过影响终板的形变减少对椎间盘的营养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终板凹陷 终板应变 退变
下载PDF
一种新型骶髂关节内固定装置的三维仿真与对比验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琦 谌琦 +4 位作者 廖胜辉 石仕元 费骏 魏威 汪翼凡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种新型的棒-板内固定装置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两种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去除模型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种新型的棒-板内固定装置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两种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去除模型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模拟骨折脱位,然后使用棒-板内固定装置,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进行模拟固定。对各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来确定每种固定的力学性能。结果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相比,棒-板内固定装置可使骶髂关节的最大位移分别下降40%和42%。与对照组相比,棒-板内固定装置可使主要承载区的最大应力明显下降。此外,使用棒-板内固定装置固定可使髋部软骨和皮质骨的最大应力显著低于骶髂关节螺钉和前路植入钢板固定。结论由于棒-板内固定装置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可为骨盆骨折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板内固定装置 骶髂关节 内固定 有限元模型
原文传递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假体位置与稳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浩 胡庆丰 +5 位作者 肖鲁伟 贾高永 廖胜辉 朱杭 何永江 王坚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时3种不同髋臼假体位置与髋臼假体初始稳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扫描数据中,...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时3种不同髋臼假体位置与髋臼假体初始稳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扫描数据中,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髋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在真臼位置安放髋臼假体的解剖位重建、将髋臼内壁打磨穿透内移的中心化重建、和在真性髋臼上方假臼高位重建3种常见的临床手术方案,模拟不同臼杯假体位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稳定的影响。结果髋臼假体在真臼位置安放的解剖重建,出现应力集中和大剪切应力的可能性最小,穿透内移安放的模拟应力分布略高于真臼重建,而在假体上移高位安放的模拟则出现预测应力大幅增加。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尽可能在真臼位置重建和安放臼杯假体,以达到最优的应力分布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成人 全髋置换术 髋臼假体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基于拓扑关系的交线快速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军红 陈志杨 叶修梓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45-1149,共5页
三角网格是逆向工程中常用的数据模型。由于模型拓扑关系的复杂性,目前在网格模型的交线生成过程中数据点排序与分离存在诸多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网格模型拓扑关系的交线生成与分离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网格模型的拓扑关系,对各种拓... 三角网格是逆向工程中常用的数据模型。由于模型拓扑关系的复杂性,目前在网格模型的交线生成过程中数据点排序与分离存在诸多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网格模型拓扑关系的交线生成与分离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网格模型的拓扑关系,对各种拓扑类型的数据点完成排序、分离,实现任意复杂拓扑关系的交线生成,为逆向工程中曲线框架的构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数据模型 拓扑关系 交线快速生成方法 三角网格 CAD
下载PDF
腰椎节段形态对峡部、小关节应力及小关节接触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耀升 陈其昕 +3 位作者 唐小君 李方财 廖胜辉 余世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8-660,661,662,I0003,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形态结构变化对峡部裂性滑脱及小关节退变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及非平行“最佳切割平面”等一系列新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精确建立包括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 目的:探讨腰椎形态结构变化对峡部裂性滑脱及小关节退变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非种子区域分割方法”及非平行“最佳切割平面”等一系列新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精确建立包括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改变的L4~L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在2700N轴向压缩载荷条件下,分别对各有限元模型的峡部、小关节应力、小关节接触力以及椎间盘负载进行测试。结果:压缩载荷下,腰椎活动节段峡部、小关节等效应力及小关节接触力随椎间盘高度的减小而减小,随小关节角的增大而增加,随椎间盘前凸角的增加而减小。结论: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等形态结构变化对腰椎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峡部、小关节应力及小关节接触力有明显的影响。提示腰椎峡部应力性骨折及小关节退变的发生与椎间盘高度、腰椎小关节角、椎间盘前凸角等解剖形态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椎间盘高度 小关节角 椎间盘前凸角 峡部滑脱 小关节退变
原文传递
逆向工程技术——应用及软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志杨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3年第7期88-89,92,共3页
关键词 逆向工程 CAD CA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船舶 设计 软件
下载PDF
电子学习与游戏——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教英 潘志庚 金小刚 《国际学术动态》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第2届电子学习与游戏国际会议(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Learning and Game,Edutainment’2006)国际会议于2006年4月16。19日在浙江大学举行,该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2006)国科金外资助字第(00... 第2届电子学习与游戏国际会议(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Learning and Game,Edutainment’2006)国际会议于2006年4月16。19日在浙江大学举行,该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2006)国科金外资助字第(00650310137)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学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教育模式 游戏 E-LEARNING 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 资助
下载PDF
与Web Services结合的三维虚拟漫游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洪 陈志杨 +1 位作者 张三元 叶修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9-201,共3页
针对当前三维技术领域技术繁多、数据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网络应用的,具有良好兼容性和扩展性的三维虚拟漫游系统平台。该平台通过用W ebService封装服务器的接口,以及采用X3D作为三维数据描述格式,以达到跨网络平台,数据... 针对当前三维技术领域技术繁多、数据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网络应用的,具有良好兼容性和扩展性的三维虚拟漫游系统平台。该平台通过用W ebService封装服务器的接口,以及采用X3D作为三维数据描述格式,以达到跨网络平台,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漫游 WEB SERVICES WEB3D X3D
下载PDF
利用机器视觉智检助推商混企业全面质量管控
18
作者 陈家全 郑祥昌 童若锋 《混凝土世界》 2021年第9期44-47,共4页
1商品混凝土目前质量的管控现状目前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很大,施工配合比的调整非常频繁,调整的参数涉及砂率、外加剂掺量、掺合料取代率、原始用水量等。不同地区、不同搅拌站原材料均有不同特点,且大部分搅拌站都会面临部分原材料... 1商品混凝土目前质量的管控现状目前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很大,施工配合比的调整非常频繁,调整的参数涉及砂率、外加剂掺量、掺合料取代率、原始用水量等。不同地区、不同搅拌站原材料均有不同特点,且大部分搅拌站都会面临部分原材料质量不能充分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尽管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了配合比设计、试配与确定的具体方法,但不同原材料品质、不同工程特点、不同环境因素、不同施工条件、不同管理方式,如何通过量化原材料的经济性,精细化优化配比,从而指导企业在原材料不稳定的情况下,仍可获得稳定的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与人员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 外加剂掺量 质量管控 搅拌站 施工配合比 掺合料 试配 原材料品质
下载PDF
小关节角矢状化、椎间盘退变对退变性腰椎滑移作用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耀升 陈其昕 +3 位作者 廖胜辉 唐小君 余世策 李方财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60-266,共7页
目的探讨小关节矢状化与椎间盘退变间的关系及其对退变性腰椎滑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一种新型CAD方法精确构建65°小关节角、45°小关节角、25°小关节角与正常椎间盘、轻度退变椎间盘、重度退变椎间盘相组配的9种腰椎L... 目的探讨小关节矢状化与椎间盘退变间的关系及其对退变性腰椎滑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一种新型CAD方法精确构建65°小关节角、45°小关节角、25°小关节角与正常椎间盘、轻度退变椎间盘、重度退变椎间盘相组配的9种腰椎L4-L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生理压缩载荷下,分别对9种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试。结果与小关节角45°和25°有限元模型相比,小关节角65°有限元模型的矢状方向椎体前移位增加,关节突、峡部等效应力和关节突水平方向接触力明显增加;小关节角65°有限元模型的终板膨出减小,纤维环基质应力增加。与正常有限元模型相比,椎间盘轻度退变有限元模型刚度下降,小关节突及峡部应力轻度增加。9种有限元模型中,轻度退变椎间盘结合小关节角65°有限元模型的抗前剪力能力最差。结论小关节角矢状化既是退变性腰椎滑移的原发诱因,又是局部应力变化导致关节突再塑形的继发病理改变,矢状型小关节腰椎活动节段矢状方向内在不稳定性受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椎间盘退变对小关节角矢状化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小关节角矢状化 椎间盘退变 退变性腰椎滑移
原文传递
元宇宙的机遇与挑战
20
作者 陈为 郝爱民 徐明亮 《中国名牌》 2021年第12期80-81,共2页
2021年以来,横空出世的元于宙(Metaverse)博得人们诸多关注。元宇宙是一个融合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等众多技术的新兴科技和产业概念。正如工业时代的工业组织形式、信息时代的网络社会形式,元宇宙有潜力在互联网... 2021年以来,横空出世的元于宙(Metaverse)博得人们诸多关注。元宇宙是一个融合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等众多技术的新兴科技和产业概念。正如工业时代的工业组织形式、信息时代的网络社会形式,元宇宙有潜力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成为下一代社会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互联网 新兴科技 信息时代 机遇与挑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