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IBS就诊人群临床分型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良静 陈淑洁 姒健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2期80-83,91,共5页
目的总结浙江省IBS人群不同亚型的发病特点。探讨符合我国IBS人群的临床分型标准。方法通过浙江省消化中心全省网络,从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集各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罗马Ⅱ诊断怀准的IBS患者540例,并按患者的排便习惯分为三型... 目的总结浙江省IBS人群不同亚型的发病特点。探讨符合我国IBS人群的临床分型标准。方法通过浙江省消化中心全省网络,从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集各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罗马Ⅱ诊断怀准的IBS患者540例,并按患者的排便习惯分为三型即腹泻为主型(IBS-D),便秘为主型(IBS-C)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其中126例接受匹维溴胺100mgt.i.d8周治疗,观察匹维溴胺对不同亚型IBS的疗效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症状问卷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结果①在IBS-C和IBS-A患者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而IBS-D患者中,男性更为多见(P<0.05)。IBS-D的患者饮酒的比例明显高于IBS-C的患者(P<0.05)。IBS-D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IBS-A的患者(P<0.05)。年龄分布在不同亚型患者无显著差异;②不同亚型的IBS中IBS-D占47.8%,IBS-A为32.2%,IBS-C为20.0%,不同亚型IBS患者的结肠症状和结肠外症状分布有所不同。腹痛≥1 h/d和腹痛频率≥2 d/周在IBS-A最多见,而IBS-D患者较多出现黏液便、焦虑和消化不良(P<0.05);③ SF-36生活质量显示三个亚型IBS患者均在活力、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维度的生活质量下降尤为明显。IBS-C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于另外两型。IBS-C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维度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IBS-D患者(P<0.05);④匹维溴胺对IBS-C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60.8%和30.4%,IBS-D分圳为94.9%和57.6%,IBS-A分别为77.3%和59.1%。匹维溴胺治疗不同业型的IBS患者总有效率和湿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匹维溴胺对IBS-C患者的显效率显著低于另外两型(P<0.05)。结论按排便习惯分型的IBS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生活质量及对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这一分型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IBS 就诊人群 临床分型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萎缩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巍巍 胡志军 +3 位作者 范顺武 徐文斌 方向前 赵凤东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明确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大小及脂肪化程度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对门诊治疗的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筛选出31例符合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3~55岁,平均36.4岁。主... 目的:明确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大小及脂肪化程度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对门诊治疗的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筛选出31例符合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3~55岁,平均36.4岁。主要症状是反复腰痛,病程大于1年,X线、CT、MRI均未见明显异常。采用MRI成像测量同一病例先后不同时间点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及T2信号比率的变化,再获取2次MRI检查时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分析先后2次测量多裂肌净面积及T2信号比率的变化与腰痛的病程、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的相关性,从而得出腰痛对脊旁多裂肌的影响。结果:同一病例第2次MRI检查多裂肌净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第1次MRI检查,T2信号比率则明显高于第1次MRI检查(P<0.05)。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减小率与VAS评分、病程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而T2信号比率增加率与VAS评分、病程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腰痛是脊旁多裂肌萎缩和脂肪化的重要原因,腰痛时间、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均与多裂肌萎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多裂肌 肌萎缩 脂肪浸润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相关临床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伟航 徐秋萍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140-1142,共3页
文献资料表明,32~34℃低温在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GCS≤8分)时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温度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其机制可能为:(1)低温可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减轻乳酸堆积;(2)可以抑制再灌注损... 文献资料表明,32~34℃低温在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GCS≤8分)时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温度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其机制可能为:(1)低温可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减轻乳酸堆积;(2)可以抑制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的生成、释放和摄取;(3)可以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稳定细胞膜,促进脑细胞结构的损伤修复;(4)可以抑制白三烯生成,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监测指标 重型 临床 细胞结构 脑保护作用 脑组织代谢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病程发展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洪彬 杨树旭 王义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第5期366-368,377,共4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PSD)的亚型分类及其各自的病程发展特点。方法通过随访并行神经心理学等检查收集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分别依据NINCDS-ADKDA及NINDS-AIREN诊断标准诊断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型和血管的痴呆(VaD)型,应用统计...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PSD)的亚型分类及其各自的病程发展特点。方法通过随访并行神经心理学等检查收集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分别依据NINCDS-ADKDA及NINDS-AIREN诊断标准诊断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型和血管的痴呆(VaD)型,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个亚型发生痴呆的时间-效果曲线。同时比较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各亚型的时间-效果曲线。结果经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可疑AD型的平均发病时间为(17.19±2.20)个月,95%CI(12.89~21.50),可疑VaD型的平均发病时间为(27.53±2.09)个月,95%CI(23.43~31.62);两者的发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P<0.0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各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94、3.17,P均>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神经心理学表现不同,分为可疑AD型和可疑VaD型,且可疑AD型痴呆发生的平均时间早于可疑VaD型痴呆发生的平均时间;手术不影响出血性PSD的病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痴呆 脑出血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计数Stroop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李晓一 吴皓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采用计数Stroop任务研究抑郁症患者对简单数字加工的注意执行功能状态。方法对30例抑郁症患者及30例对照组进行计数Stroop任务操作。比较分析准确率及反应时。结果抑郁症患者对简单数字加工的准确率与正常对照组一样均为100%;抑郁... 目的采用计数Stroop任务研究抑郁症患者对简单数字加工的注意执行功能状态。方法对30例抑郁症患者及30例对照组进行计数Stroop任务操作。比较分析准确率及反应时。结果抑郁症患者对简单数字加工的准确率与正常对照组一样均为100%;抑郁症患者在执行视觉计数Stroop任务时对三种刺激类型的反应时【匹配:(999.28±95.23)ms、中性:(1037.95±100.06)ms、干扰:(1099.98±101.30)m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匹配:(803.69±48.40)ms、中性:(817.57±56.12)ms、干扰:(896.39±45.1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03、10.52、10.06,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简单数字加工过程中的注意执行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计数Stroop 注意执行功能
下载PDF
云母对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钱云 姒健敏 +2 位作者 王良静 陈淑洁 朱有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1-785,共5页
目的 :探讨云母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胃炎模型 ,分组给药治疗 2周后取其标本 ,观察其病理、超微结构 ,检测胃液pH值及血浆PGE2 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云母组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大体观、组织光镜及电镜下观察... 目的 :探讨云母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胃炎模型 ,分组给药治疗 2周后取其标本 ,观察其病理、超微结构 ,检测胃液pH值及血浆PGE2 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云母组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大体观、组织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表现接近正常 ,胃液pH值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 .0 1) ,肠化率 (8例中 1例 )较模型组大鼠 (10例中 4例 )有所降低。而其中中剂量云母组大鼠经治疗后 ,血浆PGE2 水平明显上升 (P <0 .0 1)。结论 :云母可吸附于胃黏膜表面 ,促进黏液分泌、抑制和中和胃酸、减少炎细胞浸润、促进PGE2 合成、逆转肠上皮化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胃黏膜保护 PGE2 胃液 血浆 作用机制 肠上皮化生 云母 可吸附 合成
下载PDF
HALC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朱文华 方力争 +5 位作者 戴红蕾 陈丽英 臧国尧 卢崇蓉 夏菁菁 张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06-1609,1625,共5页
目的探讨HALC式(分层递进、融合交叉、垂直教学、循环提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HALC式(分层递进、融合交叉、垂直教学、循环提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32例学员接受常规实践教学(常规模式组),35例学员接受HALC式实践教学(新模式组),两组学员的培训时间均为3年。比较两组用人/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学员的实践能力考核评分。结果新模式组用人/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带教模式、全科技能、综合能力、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模式组学员的全科基本技能、全科适宜技能、全科思维能力、全科应诊能力、社区实践技能、全科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ALC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全职住院医师 教育 医学
下载PDF
云母对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良静 陈淑洁 +1 位作者 姒健敏 徐妙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云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细胞增殖作用和逆转机制。方法CAG模型大鼠分别用3种剂量云母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黏膜细胞增殖核... 目的探讨云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细胞增殖作用和逆转机制。方法CAG模型大鼠分别用3种剂量云母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黏膜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云母组大鼠胃窦黏膜的炎症指数明显下降(P<0.05),黏膜腺体厚度和腺体数目显著增加(P<0.01)。云母组胃黏膜氨基已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1)。云母组胃窦黏膜PCNA阳性表达高度为(117.29±11.91)μm,较模型组大鼠(57.14±6.57)μm显著增加(P<0.01);云母组大鼠的血清EGF水平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增高(P<0.01)。模型组、云母组和正常大鼠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 62.5%和0%(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12.5%和0%(P<0.05)。结论云母促进胃黏膜细胞良性增殖,可以逆转萎缩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全科医疗实践中血管健康管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文华 陈丽英 +2 位作者 裘力锋 陆梅佳 方力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01-2405,共5页
为进一步规范血管健康管理,发挥全科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为有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提供程序化综合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应用全科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了血管健康整体服务计划,构建了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建立了全科医疗... 为进一步规范血管健康管理,发挥全科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为有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提供程序化综合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应用全科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了血管健康整体服务计划,构建了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建立了全科医疗与健康管理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并提供程序化的干预管理,从而保证有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能够得到最佳照护,减少其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表明,通过在全科医疗实践中构建和实施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可以促进血管健康的有效管理,提升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血管健康管理路径的团队组织构成和实施步骤,主要路径包括筛选对象与建立档案、分层评估与制定方案、干预管理与反馈修正;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构建血管健康管理路径的条件和关键点,希望可以为各地区制定血管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健康 健康管理 管理路径 全科医疗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实验性Barrett食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瑞华 欧阳钦 +2 位作者 陈曦 李国栋 向军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8-504,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大鼠实验性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行食管空肠吻合术2周后随机分为2组。术后4周,塞来昔布组大鼠塞来昔布10 mg/(kg.d-1)经食管灌入;对...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大鼠实验性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行食管空肠吻合术2周后随机分为2组。术后4周,塞来昔布组大鼠塞来昔布10 mg/(kg.d-1)经食管灌入;对照组经食管灌入生理盐水1 ml;另外,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术后20周处死动物,观察比较3组动物大体组织变化、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OX-2的表达,酶联免疫竞争法检测PGE2的水平。结果:术后20周,塞来昔布组轻、中、重度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4/19(73.68%)、4/19(21.05%)、1/19(5.26%);对照组为4/17(23.53%)、5/17(29.41%)、8/17(4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arrett食管发生率塞来昔布组为7/19(36.84%),对照组为13/17(76.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塞来昔布组为2/19(10.53%),对照组为8/17(4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OX-2蛋白表达塞来昔布组为1/7(14.29%),对照组为10/13(76.9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塞来昔布组PGE2水平(1480.1±489.8)pg/mg.protein,显著低于对照组(2933.8±862.9)pg/mg.protein(P<0.001)。假手术组组织学未见异常。结论:塞来昔布对大鼠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化学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类/药理学 塞来昔布/药理学 Barrett食管/病理学 食管肿瘤/病理学 腺癌/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食管炎 消化性/病理学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代谢 地诺前列酮/代谢
下载PDF
肿瘤学临床药师培养方法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丽蓉 周晗瑛 潘宏铭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36-1437,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学 临床药师 培养方法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遗传学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姒健敏 朱琴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遗传学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系统疾患 流行病学研究 上升趋势 患病率 克罗恩病 欧美国家 亚洲国家
下载PDF
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杆菌抑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颖聪 姒健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194-1195,共2页
关键词 胃炎 螺杆菌 幽门 乳杆菌 嗜酸
下载PDF
匹维溴铵治疗不同临床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颖聪 陈淑洁 姒健敏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匹维溴铵 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冰鸿 姚玉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好发于虹膜睫状沟和睫状冠,常规眼科检查不易发现。随着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眼科临床的应用,发现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远高于之前的报道,亦有报道认为囊肿可诱发闭角型青光眼。UBM检查在其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好发于虹膜睫状沟和睫状冠,常规眼科检查不易发现。随着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眼科临床的应用,发现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远高于之前的报道,亦有报道认为囊肿可诱发闭角型青光眼。UBM检查在其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有助于判断囊肿对房角形态的影响,但该囊肿与青光眼、浅前房的关系,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关于该囊肿的分类、名称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就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UBM检查、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等做一综述,并提出关于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新的分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单纯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与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先锋 蒋晨阳 +6 位作者 傅国胜 张祖文 孙勇 何红 李长岭 周斌全 鲁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系统合并图像融合(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用Carto系统治疗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间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连续68例房颤患者,... 目的评价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系统合并图像融合(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用Carto系统治疗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间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连续68例房颤患者,其中单纯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手术患者11例(A组),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手术患者57例。消融策略:先行左房肺静脉电隔离,必要时加行左房碎裂电位消融+左房顶部、底部、峡部+右房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口部消融。结果A组平均X线透视时间56.24±13.92min,平均随访15.08±1.82个月,7例(57.14%)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房颤发作;其中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为60%,2例接受第二次消融后治愈。B组平均X线透视时间33.32±13.84min,平均随访8.97±6.28个月,51例(89.47%)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房颤发作;其中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达95.12%;其X线透视时间,总体及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均与A组有明显差异;B组中3例扩张型心肌病和1例肥厚型心肌病房颤消融成功,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在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房颤能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进一步减少X线曝光时间。左房肺静脉电隔离+左房碎裂电位消融+左房顶部、底部、峡部+右房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冠状窦口的消融可能通过改良心房基质而提高房颤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 空间电学标测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有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瑞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7-494,共8页
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Barrett's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异常的柱状上皮所取代,是长期胃食管反流所造成的结果.胃酸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对Barrett's食管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Barrett's... 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Barrett's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异常的柱状上皮所取代,是长期胃食管反流所造成的结果.胃酸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对Barrett's食管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Barrett's食管、胃食管连接处肠化和贲门肠化的定义和组织学诊断标准仍未统一,胃食管反流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目前仍不清楚.最新的研究表明,Barrett's食管不是食管本身对损伤的修复,而是起源于骨髓干细胞.miRNAs与Barrett's食管癌变机制及其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上有价值的预后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标志,是一种潜在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食管腺癌 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螺杆菌 酸暴露 骨髓干细胞 MIRNAS
下载PDF
抑郁症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一 邢葆平 吴皓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共6页
抑郁症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认知功能受损重,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因素很多,以往侧重遗传、神经生化递质变化等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研究,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部分还有人格问题[1-2],... 抑郁症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认知功能受损重,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因素很多,以往侧重遗传、神经生化递质变化等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研究,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部分还有人格问题[1-2],致使他们在认识自己、他人、社会或人际关系上都有很大的异常[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受损 自杀倾向 因素研究 生物因素 神经生化 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 人格问题 疾病负担 患者康复 发病率 质变 遗传 学者 认识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梅彦 姒健敏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最早被发现的多肽类生长因子之一,它能提高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刺激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家族与胃粘膜疾病关系密切。此文综述EGF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及其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和...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最早被发现的多肽类生长因子之一,它能提高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刺激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家族与胃粘膜疾病关系密切。此文综述EGF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及其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表皮生长因子(EGF) 多肽类生长因子 生物学活性 高葡萄糖 研究发现 疾病关系 发生发展 氨基酸 RNA DNA 蛋白质 胃粘膜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立龙 赵博文 +4 位作者 李世岩 唐海林 黎鹏 宋向阳 楼岑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检测荷瘤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悬液原位注射法制作兔VX2乳腺癌模型14只,经皮下注射Sonazoid对荷瘤兔模型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定位同侧腋下前哨淋巴结,并分析造影增强声像... 目的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检测荷瘤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悬液原位注射法制作兔VX2乳腺癌模型14只,经皮下注射Sonazoid对荷瘤兔模型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定位同侧腋下前哨淋巴结,并分析造影增强声像图表现特征。然后采用99Tcm硫化物核素法及皮下注射美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三种方法对比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个前哨淋巴结中,超声造影检出20个,检出率为80.00%(20/25);99Tcm硫化物核素法检出率是76.00%(19/25),皮下注射美蓝检出率是80.00%(20/25),超声造影与另两者比较检出率相当(χ2=0.15,P>0.05)。超声造影对判定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94.11%、66.67%和90.00%。结论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azoid可较好地检测出前哨淋巴结,并能发现良恶性淋巴结的不同灌注特征,可为前哨淋巴结转移提供一种新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