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盐湖提锂的聚酰胺纳滤膜设计策略
1
作者 鲁丹 向昕辰 +6 位作者 耿艺方 王曼曼 姚之侃 高卓凡 方传杰 朱利平 张林 《盐湖研究》 202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实现盐湖中锂资源的高效开发是满足锂工业市场对碳酸锂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保障。面对盐湖提锂中镁锂分离难、效率低的技术挑战,亟须开发高选择性镁锂分离技术。纳滤技术具备离子选择性分离能力与低能耗优势,在盐湖提锂中展现出巨大的应... 实现盐湖中锂资源的高效开发是满足锂工业市场对碳酸锂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保障。面对盐湖提锂中镁锂分离难、效率低的技术挑战,亟须开发高选择性镁锂分离技术。纳滤技术具备离子选择性分离能力与低能耗优势,在盐湖提锂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用于镁锂分离仍面临许多挑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滤膜用于镁锂分离的发展概况和高性能纳滤膜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纳滤膜离子分离机理及以纳滤为核心的盐湖提锂工艺。其次,基于界面聚合过程“反应—扩散原理”,重点探讨了面向盐湖提锂的窄孔径分布聚酰胺纳滤膜的设计策略。最后,总结了提高聚酰胺纳滤膜抗结垢性能的方法。文章为面向盐湖提锂高性能锂离子选择性纳滤膜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提锂 纳滤 聚酰胺膜 分离机理 孔径窄分布
下载PDF
压力驱动膜过程的颗粒污染机理与CFD模拟进展
2
作者 钱涛 鲁丹 +4 位作者 张雅琴 姚之侃 周志军 郑丹军 张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8,共11页
在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中,膜污染是影响膜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析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形成机理,对高性能抗污染膜研制和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压力驱动膜表面污染形成机制、机理模型和计算流... 在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中,膜污染是影响膜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析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形成机理,对高性能抗污染膜研制和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压力驱动膜表面污染形成机制、机理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颗粒污染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梳理了用于解释颗粒污染形成的数学模型;总结了计算流体力学在颗粒污染模拟中的应用,为面向压力驱动膜污染的理论计算和仿真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颗粒污染 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单细胞水平接种分隔培养体系筛选电化学活性菌
3
作者 李浩铭 羊家威 +2 位作者 刘泽钒 徐鹏程 沈超峰 《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电化学活性菌的筛选对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构建生物电化学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化学活性菌的筛选主要通过先富集再分离验证的方法.然而,富集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择性会导致低丰度非优势的电化学活性菌难以分离,降低分离电... 电化学活性菌的筛选对于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构建生物电化学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化学活性菌的筛选主要通过先富集再分离验证的方法.然而,富集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择性会导致低丰度非优势的电化学活性菌难以分离,降低分离电化学活性菌的多样性.因此,本研究建立了电化学活性菌的单细胞水平接种分隔培养体系,通过有限稀释和控制微液滴体积的方式将分离源中微生物进行单细胞水平分隔,在厌氧条件下培养并采用电子受体纳米三氧化钨的变色指示电化学活性,避免种间竞争的影响,提高分离筛选通量和筛选效率.以生物电化学系统阳极生物膜作为分离源,采用本方法从352个培养孔中分离获得31株电化学活性菌株.这些菌株分属于Geobacter、Geosporobacter、Azonexus、Sinanaerobacter、Clostridium、Thauera、Azoarcus等7个属.在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测试中,分离所得菌株均可利用阳极作为电子受体,并在循环伏安法测试中展现氧化还原活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高通量的单细胞水平分隔培养筛选电化学活性菌的方法,对电化学活性菌的种质资源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单细胞水平接种 分隔培养 胞外电子传递 电化学活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