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便DNA抽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仲文 韩樱 +3 位作者 鲁海峰 李兰娟 盛吉芳 左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比较国际主要微生态实验室4种常用的核酸抽提方法获得的粪便 DNA 的质量。方法采用针对目的细菌(总细菌、类杆菌.普氏杆菌属组、双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肠球菌)16s rDNA 的特异性引物及实时定量 PCR 方法,分析 QIAamp粪便 DNA 试... 目的比较国际主要微生态实验室4种常用的核酸抽提方法获得的粪便 DNA 的质量。方法采用针对目的细菌(总细菌、类杆菌.普氏杆菌属组、双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肠球菌)16s rDNA 的特异性引物及实时定量 PCR 方法,分析 QIAamp粪便 DNA 试剂盒法(QIA 法)、FastDNAKit 试剂盒法(Fast 法)、酚-氯仿-玻璃珠击打法(酚-氯仿-玻珠法)及 QIAampDNA 粪便试剂盒+玻璃珠击打法(QIA+玻珠法)4种方法抽提获得的10份人粪便 DNA 的质与量。结果通用引物特异性扩增粪便总 DNA,发现4/10份由酚-氯仿-玻珠法获得的粪便 DNA 中存在 PCR 抑制剂,过柱纯化后 PCR 抑制现象消失。实时定量 PCR 检测粪便总细菌量,以 QIA 法与 QIA+玻珠法获得的量最高(分别为12.16±0.18,12.05±0.48),而 Fast 法与酚-氯仿-玻珠法获得的粪便细菌量(分别为11.26±0.40,11.21±0.16)与 QIA 法相比显著低下(均 P<0.05)。采用 QIA 法(11.63±O.23,8.68±0.51)及 QIA+玻珠法(11.67±0.56,8.77±0.56)抽提获得的粪便类杆菌-普氏杆菌及肠杆菌科细菌的 DNA 量显著高于 Fast 法(10.67±0.47,7.39±0.51)及酚-氯仿-玻珠法(10.65±0.33,7.40±0.18)(均 P<0.05)。对于双歧杆菌,酚-氯仿-玻珠法获得的量显著低下。但对肠球菌而言,以 Fast法获得的量最高。结论实时定量 PCR 检测结果表明,QIA 法及 QIA+玻珠法获得的粪便 DNA 质与量总体上优于 Fast 法及酚-氯仿-玻珠法,但根据不同的目的细菌群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DNA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生物人工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滟珊 李兰娟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生物人工肝(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BAL)是将肝细胞培养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当患者血流流过反应器时,通过半透膜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其中的肝细胞发挥解毒、合成、生物转化等功能,从而达到支持和治疗... 生物人工肝(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BAL)是将肝细胞培养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当患者血流流过反应器时,通过半透膜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其中的肝细胞发挥解毒、合成、生物转化等功能,从而达到支持和治疗目的。它不仅具有肝特异性解毒功能,而且还能参与三大物质代谢、分泌促进肝细胞生长的物质等,可有效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合成功能,并可预防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脑水肿,可作为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前的过渡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肝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反应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