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1
作者 傅旭东 胡浩良 贺振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第一腕掌关节周围4束韧带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侧握力占健侧握力的百分比显著... 目的:探讨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第一腕掌关节周围4束韧带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侧握力占健侧握力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拇指屈伸、外展、内收活动恢复正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第一腕掌关节周围4束韧带治疗急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腕长伸肌腱 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单根肌腱多韧带重建术
下载PDF
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洪枫 齐苗 朱浩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贝尔面瘫患者28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96例。A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B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C组在针刺治疗的... 目的:对比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贝尔面瘫患者28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96例。A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B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C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20次治疗后,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FDI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以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社会功能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单纯针刺、针刺配合艾灸、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贝尔面瘫均可显著改善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且3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自身的医疗条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电针 分期治疗 贝尔面瘫
原文传递
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贺振年 韩明远 +5 位作者 徐洪伟 顾杰 胡江华 徐远林 张斌 陈中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0期26-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原发骨质疏松(primaryosteoporosis,PO)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行PFNA内固定的43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设立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原发骨质疏松(primaryosteoporosis,PO)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行PFNA内固定的43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设立为Ⅰ组,另选择同期行Gamma钉内固定4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快,Ⅰ组的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且分别明显高于Ⅱ组,Ⅰ组术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治疗高龄合并PO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下载PDF
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女性性功能、生活质量及再孕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芳芳 傅朝霞 傅小英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比较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女性性功能、生活质量及再孕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240例女性资料,其中120例女性采用手术流产(Ⅰ组),另外120例行药物流产(Ⅱ组),术后随访24... 目的:比较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女性性功能、生活质量及再孕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240例女性资料,其中120例女性采用手术流产(Ⅰ组),另外120例行药物流产(Ⅱ组),术后随访24个月,随访期内有120名女性再次妊娠并选择娩出,其中66例采取手术流产终止初次妊娠,54例采取药物流产终止初次妊娠,对两种方式流产后女性性功能、生活质量及再孕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女性流产均获得成功,Ⅱ组女性性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5和4.823;P=0.007和0.019);终止妊娠再孕后妊高症、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Ⅰ组女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手术流产相比,药物流产术后女性性功能受影响较小,生活质量更高,再次妊娠时受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流产 药物流产 性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受孕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俞碧霞 秦月菊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受孕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有再生育意愿输卵管妊娠手术患者共179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是否使用透明质酸分为两组: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患者...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受孕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有再生育意愿输卵管妊娠手术患者共179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是否使用透明质酸分为两组: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患者为实验组(n=95),未应用透明质酸钠患者为对照组(n=8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受孕率。结果两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无术中转为开腹或者再次手术者,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2.4±11.2)min,住院时间4-7 d,平均(5.3±1.1)d,无严重并发症,切口均甲级愈合。实验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93.68%,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4.52%,实验组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孕率82.11%(78/95),对照组受孕率67.86%(57/84),实验组与对照组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手术患者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可增加患者术后受孕率,同时可提高输卵管通畅率,是值得推广的防粘连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透明质酸钠 术后粘连 输卵管通畅率 受孕率
下载PDF
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6
作者 洪枫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公孙、内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公孙、内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电图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餐后胃电图主波频率及慢波频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餐后胃电图主波频率及慢波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DDQL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DDQ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公孙、内关穴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整胃肠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公孙 内关 消化不良
下载PDF
一种研究脑白质空泡样改变SD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强 舒斯云 +3 位作者 陆兵勋 包新民 金花 李小健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9期18-20,134,共4页
目的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建立SD大鼠脑白质空泡样改变动物模型并观察病变部位特征。方法将cuprizone按10mg/100g体重/日经口腔灌注,分别在4周和6周用H.E染色观察脑白质病理改变,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 目的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建立SD大鼠脑白质空泡样改变动物模型并观察病变部位特征。方法将cuprizone按10mg/100g体重/日经口腔灌注,分别在4周和6周用H.E染色观察脑白质病理改变,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大鼠脑白质于4周时无明显空泡样改变形成,但在脑干及大脑深层白质可见阳性凋亡细胞;6周时分别在脑干(7/10)和大脑白质深层(4/10)可见空泡样改变形成,仍可检测出凋亡细胞。结论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口腔灌注法可在SD大鼠建立脑白质空泡样改变模型,细胞凋亡早于空泡形成。提示细胞凋亡可能是引起白质空泡样改变的原因之一,并可以成为一种研究细胞凋亡与空泡样改变相互关系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样改变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次骨折的主要潜在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贺振年 康信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1期2027-2029,共3页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见骨折,占老年骨折的20%[1]。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多伴有内科疾病,影响髋关节功能术后康复效果,下肢行走功能障碍,身体未能达到最佳平衡,活动时容易跌倒致髋部第2次骨折,且...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见骨折,占老年骨折的20%[1]。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多伴有内科疾病,影响髋关节功能术后康复效果,下肢行走功能障碍,身体未能达到最佳平衡,活动时容易跌倒致髋部第2次骨折,且骨折多发生在对侧[2-4]。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对侧骨折主要潜在风险包括:性别[5]、骨质疏松[6]、神经系统疾病[7]、心血管系统疾病[8]、呼吸系统疾病[7]、眼部疾病[6]。本文阐述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次骨折的主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再次骨折 潜在风险 骨折术后 老年患者 心血管系统疾病 股骨粗隆骨折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冯碧红 涂林修 何修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对78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83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399例和383例患儿,治疗组在咽痛...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对78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83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399例和383例患儿,治疗组在咽痛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总病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有效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7-858,共2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心肌抑制则是脓毒症重要并发症[1]。有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40%~50%的脓毒症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其中...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心肌抑制则是脓毒症重要并发症[1]。有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40%~50%的脓毒症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其中出现心力衰竭者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患者 N端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者 严重脓毒症 心功能不全 脓毒性休克 重症脓毒症 实时评价
下载PDF
左甲状腺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斌 叶立英 洪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422-6423,共2页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钠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方法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构建后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25~75μg/d,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素片20~40 mg/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甲状腺...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钠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方法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构建后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25~75μg/d,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素片20~40 mg/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甲功五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甲功五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及血脂水平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素片 左甲状腺素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壮 顾世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4期74-75,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彩超联合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分型相结合。结果原发性肝癌病理分为弥漫型10例、块状型12例、结节型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彩超联合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分型相结合。结果原发性肝癌病理分为弥漫型10例、块状型12例、结节型6例、小癌型2例。各型PHC都有其不同的声像图特征,且CDFI显示>3cm的癌肿Ⅲ型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3 cm组(χ2=5.348,P<0.05),Vmax(30~105)cm/s,RI 0.40~0.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且操作简便、无创,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超声 诊断价值 病理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帆状胎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燕静 王金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帆状胎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诊断为帆状胎盘经分娩后证实的78例产妇的超声的声像图资料进行观察总结随访。结果分娩后确诊为帆状胎盘78例,符合率93.98%,其中误诊9例均为球拍状胎盘,漏...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帆状胎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诊断为帆状胎盘经分娩后证实的78例产妇的超声的声像图资料进行观察总结随访。结果分娩后确诊为帆状胎盘78例,符合率93.98%,其中误诊9例均为球拍状胎盘,漏诊4例;在妊娠28周前帆状胎盘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妊娠28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帆状胎盘产妇有69例行剖宫产,9例经阴道分娩,其中77例活婴,1例围生儿死亡。结论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帆状胎盘诊断符合率高,是诊断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帆状胎盘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手术技巧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春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中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肌瘤对术中出血的影响及探讨减少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74例LM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浆膜下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肌壁间肌瘤组出血量有明显差异。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中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肌瘤对术中出血的影响及探讨减少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74例LM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浆膜下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肌壁间肌瘤组出血量有明显差异。前壁肌瘤组与后壁肌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肌瘤直径>7cm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肌瘤直径≤7cm组。结论浆膜下肌瘤、直径>7cm的肌瘤在LM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采用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壮 顾世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5期99-10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测量肝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及各径线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代偿期6例,失代偿期32例,肝...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测量肝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及各径线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代偿期6例,失代偿期32例,肝硬化组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肝硬化组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硬化 门静脉 脾静脉
下载PDF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的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林海 《海峡药学》 2013年第5期129-130,共2页
目的分析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趋势,促进临床医学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开出的1652份处方,对所有处方进行记录,将处方上的一般项目、用药情况、诊断等信息录入电脑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趋势,促进临床医学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开出的1652份处方,对所有处方进行记录,将处方上的一般项目、用药情况、诊断等信息录入电脑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趋势逐年下降,除了2009年8月~2010年2月期间平均药费为152元,其余时间段费用均在100元上下,在2009年8月之前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要的抗感染药物,2009年8月之后主要以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我院在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抗感染药物存在滥用的现象,但近些年来逐渐降低,且药费合理,但仍然需要加强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培训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抗感染 趋势
下载PDF
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黄建平 周杨青 +2 位作者 王睿 倪海斌 梁金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31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将入选患者按就诊时不同中医证型分为毒热证组(73例)、腑气不通证组(82例)、血... 目的:探讨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31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将入选患者按就诊时不同中医证型分为毒热证组(73例)、腑气不通证组(82例)、血瘀证组(97例)、急性虚证组(66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之间28 d病死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按28 d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74例),比较两组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中医证型28 d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虚证组(40.9%)、血瘀证组(20.6%)、毒热证组(17.8%)、腑气不通证组(17.1%),4组互为比较,急性虚证组与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有显著差异,而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互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APACHEⅡ评分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虚证组(24.25±7.67)、血瘀证组(16.85±6.34)、毒热证组(15.64±4.43)、腑气不通证组(14.97±5.23),4组互为比较,急性虚证组与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有显著差异,而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互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型、降钙素原、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是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患者临床预后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是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医证型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临床预后
原文传递
锁骨旁脂肪瘤骨化误诊为骨软骨瘤1例
18
作者 聂鹏飞 郭剑 +6 位作者 贺振年 张斌 徐远林 戴波 韩明远 白延军 肖维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72-674,共3页
患者,男,40岁,右锁骨区肿块20余年来院就诊。患者20多年前无意间触及右锁骨区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质软,无明显疼痛,活动颈部亦无明显疼痛,无右上肢麻木不适,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皮肤完整,未发现局部肿胀及溃疡,无明显疼... 患者,男,40岁,右锁骨区肿块20余年来院就诊。患者20多年前无意间触及右锁骨区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质软,无明显疼痛,活动颈部亦无明显疼痛,无右上肢麻木不适,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皮肤完整,未发现局部肿胀及溃疡,无明显疼痛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骨化 病理性 锁骨 骨软骨瘤
下载PDF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马微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华法林治疗)和观察组(利伐沙班治疗),每...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华法林治疗)和观察组(利伐沙班治疗),每组2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D-D(D-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cTnI、D-D、ET-1、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能提高急性肺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降低血清CRP、cTnI、D-D、ET-1、vWF水平,提高NO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利伐沙班 华法林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外伤性中心型脑疝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一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外伤性中心型脑疝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中心型脑疝组、非中心型脑疝组和非脑疝组,并进一步根据开颅减压的方法不同将中心型脑疝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观察组和... 目的研究外伤性中心型脑疝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分为中心型脑疝组、非中心型脑疝组和非脑疝组,并进一步根据开颅减压的方法不同将中心型脑疝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观察组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观察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中心型脑疝组患者发生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生命体征剧烈波动、病理征阳性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其余两组;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GCS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性中心型脑疝临床症状危重,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创伤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脑疝 颅脑外伤 临床特征 开颅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