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技术驱动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的田野调查
1
作者 杨尧均 毛尹于 陈婉冰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16-218,共3页
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服务力和产品供给力,已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的着力点。文章基于浙江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田野调查,创新设计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建共... 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服务力和产品供给力,已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的着力点。文章基于浙江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田野调查,创新设计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建共联模式,提出数智技术与文化空间的双向赋能机制,并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驱动、人才集聚、知识服务五个维度探究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环境差异及功能协同,以期让城乡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城乡融合发展 评价指标 共建共联模式
下载PDF
地方高水平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及其评价改革
2
作者 王建胜 许士荣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I0003,共7页
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与外部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其社会服务职能在理念、节奏、能力和动力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带动社会服务评价改革在引领力、组织力、融合力、影响力上呈现一些... 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与外部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其社会服务职能在理念、节奏、能力和动力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带动社会服务评价改革在引领力、组织力、融合力、影响力上呈现一些新特征。展望未来,地方高水平大学迫切需要以国家新一轮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在评价标准、评价导向、评价机制和评价内涵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具有校本特质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水平大学 社会服务 大学职能 大学评价
下载PDF
日本国立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研究——基于北海道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伍宸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第13期25-29,39,共6页
文章基于作者对日本北海道大学两位副校长和四位学科部长的访谈,剖析了大学法人化改革后非政府办学经费的拓展手段、拓展能力、拓展意识、拓展制度等。研究发现,北海道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具有拓展手段单一,拓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文章基于作者对日本北海道大学两位副校长和四位学科部长的访谈,剖析了大学法人化改革后非政府办学经费的拓展手段、拓展能力、拓展意识、拓展制度等。研究发现,北海道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具有拓展手段单一,拓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拓展意识逐渐增强,相关成熟制度尚未形成,学术性极强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立大学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 法人化改革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4
作者 许士荣 金新玲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48-454,共7页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强势崛起,地方高水平大学逐渐成为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经济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立足新时期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价值使命,深入...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强势崛起,地方高水平大学逐渐成为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经济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立足新时期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价值使命,深入分析了目前其面临的发展困境及陷入困境的深层次缘由,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路径,以期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水平大学 博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杰 刘含萌 徐吉洪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从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内在灵魂、根本任务、必由之路、鲜明品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分析概念的历史演进、适应社会需求之变、洞察"... 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从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内在灵魂、根本任务、必由之路、鲜明品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分析概念的历史演进、适应社会需求之变、洞察"双一流"战略等三个维度,探究了"高质量"这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崭新要求;结合浙江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大学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所要求的五个"坚定不移",意在为浙江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 高质量 内涵式发展 大学发展 浙江地方高校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视野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士荣 刘美凤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既是历史性的机遇,也是强烈的挑战。结合教育部两轮“一流学科”遴选结果,分析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从历史和现实等多个维度探寻陷入困境的内在缘由,从而立足新时代...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既是历史性的机遇,也是强烈的挑战。结合教育部两轮“一流学科”遴选结果,分析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从历史和现实等多个维度探寻陷入困境的内在缘由,从而立足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实际,找寻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学科战略规划,打造一流高峰学科及优势学科群,着力培育学科特色和提升学科影响力等学科建设的有效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高水平大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的大学与城市关系演变和走向探究
7
作者 许士荣 熊兰馨儿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大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贯穿着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与城市的关系经历了初步合作、有效合作、深度合作等不同历史阶段。在审视新时代我国大学与城市关系发展基础... 大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贯穿着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与城市的关系经历了初步合作、有效合作、深度合作等不同历史阶段。在审视新时代我国大学与城市关系发展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互动合作面临的发展需求错位、规模盲目扩张和合作机制需要提升等问题,研判了未来我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城市 高等教育 互动发展
下载PDF
以论文为导向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及启示——以意大利改革实践为例
8
作者 马宗文 任梅 《教育评论》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论文既是学术交流的载体,也是衡量科研产出特别是基础研究产出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意大利2010年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为例,深入分析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对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更好落实当前国内... 论文既是学术交流的载体,也是衡量科研产出特别是基础研究产出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意大利2010年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为例,深入分析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对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更好落实当前国内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改革政策,结合对意大利改革实践的利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优化科研评价制度环境,重视发挥同行评议作用,合理使用文献计量指标,加快构建符合科研和创新规律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 论文导向 唯论文 意大利
下载PDF
面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模式探析
9
作者 陈耀 杨尧均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29,共8页
[目的/意义]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模式创新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基于自身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和区位比较优势,面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智库,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方法/过程]本文采... [目的/意义]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模式创新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基于自身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和区位比较优势,面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智库,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咨政建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企业服务、成果推广“五位一体”的建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该智库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升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利用中小企业基础大数据支撑咨政建言,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准性;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的痛点、难点、堵点,提升企业纾困解难的针对性。地方高校新型智库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聚合协同贯通资源要素,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有序推进人才引育,强化成果宣传推广,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建设模式,成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建设 地方高校新型智库 政产学研用
下载PDF
耶鲁大学的当代辉煌与理查德·莱文校长办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洪成文 伍宸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是任期最长、作风朴实、凝聚力最强的美国大学校长的代表。自1993年上任至今,他在坚守耶鲁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改革,矢志创新,追求卓越:改善大学内部环境,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以募捐与基金投...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是任期最长、作风朴实、凝聚力最强的美国大学校长的代表。自1993年上任至今,他在坚守耶鲁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改革,矢志创新,追求卓越:改善大学内部环境,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以募捐与基金投资为突破口,谋求大学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与所处城市纽.黑文实现互利共赢;借全球性大学建设之机,将国际化实践推向高端。耶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莱文校长的卓越领导能力,将为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提高大学校长领导能力提供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办学思想 理查德·莱文 耶鲁大学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话语逻辑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吉洪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一个综合的、多向量的概念,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话语构建的过程。从历史逻辑来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在依附式发展、外延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等方式总结、提炼基础上的继承、反思、创新与超越;从比较逻辑来看,...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一个综合的、多向量的概念,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话语构建的过程。从历史逻辑来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在依附式发展、外延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等方式总结、提炼基础上的继承、反思、创新与超越;从比较逻辑来看,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借鉴;从理论逻辑来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包括质量、规模、结构、特色等要素;从实践逻辑来看,需要政府与高校合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历史逻辑 比较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寻根问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之审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吉洪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5,共6页
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时代价值来看,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在政治、经济、地缘、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问题来看,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存在理念、基础、资源、体制等方面的... 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时代价值来看,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在政治、经济、地缘、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问题来看,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存在理念、基础、资源、体制等方面的困境。从发展路径来看,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需要着力转变发展理念,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夯实发展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巧用地缘优势实施周边国际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双一流建设 实践困境 路径构建
下载PDF
生成与解构:多学科视角下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吉洪 《高等理科教育》 2019年第4期13-17,24,共6页
一流学科建设是价值引领和自主构建相统一的过程,是历史积淀和自然演进的结果。文章认为,有必要扩展我们看待一流学科的视线与视角,把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置于管理、经济、教育、文化、生态等多学科视野下予以审视,才能更好地探寻一... 一流学科建设是价值引领和自主构建相统一的过程,是历史积淀和自然演进的结果。文章认为,有必要扩展我们看待一流学科的视线与视角,把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置于管理、经济、教育、文化、生态等多学科视野下予以审视,才能更好地探寻一流学科的生成之道,提高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视角 一流学科 建设路径
下载PDF
打破与优化: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梅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60-464,共5页
新时代继续教育已成为国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要打破实效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创新性不足的困境,着力探索聚焦共性诉求,同频同振;优化协同机制,同心同力;打... 新时代继续教育已成为国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要打破实效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创新性不足的困境,着力探索聚焦共性诉求,同频同振;优化协同机制,同心同力;打造特色品牌,同向同行,推动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校企合作 新探索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政府资助方式的转变——兼论“985工程”“211工程”的存废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宸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3期8-14,共7页
"211工程"和"985工程"两项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初推行以来,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迫切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 "211工程"和"985工程"两项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初推行以来,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迫切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办学自主权、提高质量、凝练特色、突出优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线。但这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资助方式存在固有矛盾。在解析"211工程"和"985工程"资助模式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转变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资助方式的可行路径,并正面回应"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存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政府资助方式 “985工程” “211工程”
下载PDF
向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再出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吉洪 《成才之路》 2019年第9期3-3,共1页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为标志,'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科学判断,'公平'与&...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为标志,'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科学判断,'公平'与'质量'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回首2018,我国教育事业在'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者 校外培训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政府资助方式的转变——兼论“985工程”“211工程”的存废
17
作者 伍宸 《教育科学文摘》 2015年第4期83-85,共3页
“211工程”和“985工程”资助方式分析 “211工程”和“985工程”在推出之初有其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国内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一定程... “211工程”和“985工程”资助方式分析 “211工程”和“985工程”在推出之初有其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国内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国际尊重和学术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1工程” “985工程” 高等教育 资助方式 国际竞争力 存废 政府 高水平大学
下载PDF
学术创业力的理论逻辑和路径优化
18
作者 任梅 盛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07-312,360,共7页
学术创业力作为高校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创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能力,日益得到关注。从学术创业力的内涵、特征和类型出发,分析学术创业力运行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等,并探讨这些机制背后的理论解释,进而提... 学术创业力作为高校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创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能力,日益得到关注。从学术创业力的内涵、特征和类型出发,分析学术创业力运行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等,并探讨这些机制背后的理论解释,进而提出建设一流学科、搭建支撑平台,围绕优势专业、建设众创空间,落实政策制度、产生激励效益,培育创业文化、强化价值认同等路径优化策略,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力 理论逻辑 路径优化
下载PDF
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我国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制度变革 被引量:18
19
作者 徐吉洪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这两个政策术语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回应与制度创新。从历史来看,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直在非均衡中演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跨世纪政策议题。... "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这两个政策术语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回应与制度创新。从历史来看,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直在非均衡中演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跨世纪政策议题。从溯源来看,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是中央政府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政策。从意涵来看,部省合建是省部共建的"升级版",具有政策目标的部省共生、优质资源的部省互动、政策效力的融合升级等三个方面的意蕴。中央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部省合建高校的地位,加强部省合建政策的评估,以促进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部共建 部省合建 教育公平 中西部高水平大学
原文传递
新时期我国博士后政策的发展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6
20
作者 许士荣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65,共7页
政府主导、走特区绿色通道式的发展模式曾是我国博士后政策的显著标识,随着时代变迁,带有较强计划体制特点的政策体系在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博士后政策35年来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 政府主导、走特区绿色通道式的发展模式曾是我国博士后政策的显著标识,随着时代变迁,带有较强计划体制特点的政策体系在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博士后政策35年来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从时代变革、政策体系和社会评价等多个维度探寻其陷入困境的内在缘由,从而立足我国实际,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探索未来我国博士后政策改革的有效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政策 发展困境 改革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