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生态化管理研究——以宁波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为例
1
作者 蒋微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34期178-179,227,共3页
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旅游度假区生态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宁波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为例,着重探讨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生态化管理对策。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旅游度假区 生态化管理 浙江省
下载PDF
县级城市型目的地旅游营销研究——以浙江平湖市为例
2
作者 陈昱卉 《全国商情》 2008年第B12期101-102,共2页
本文以平湖市旅游调研资料为基础,提出县级城市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突破存在的认知率低、产品单一、主题形象不明确、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采取实施整合营销策略、推出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注重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绩效评估等措施,在... 本文以平湖市旅游调研资料为基础,提出县级城市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突破存在的认知率低、产品单一、主题形象不明确、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采取实施整合营销策略、推出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注重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绩效评估等措施,在新一轮旅游目的地竞争中才能取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城市 旅游营销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舟山市为例 被引量:68
3
作者 苏飞 陈媛 张平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44,共7页
基于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2个方面建立了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以群岛旅游城市舟山为例,分析了1995---2010年舟山市旅游型... 基于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2个方面建立了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以群岛旅游城市舟山为例,分析了1995---2010年舟山市旅游型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舟山市经济系统对不利扰动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区域应对能力波动上升,系统脆弱性整体上呈现不断下降态势;②敏感性的强弱对舟山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⑨总游客量增长率、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地方财政自给率、客源市场集中度等是影响系统脆弱性的关键因子:地方财政自给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及教育投入不足是阻碍区域应对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 经济系统 脆弱性评价 集对分析 舟山市
原文传递
基于价值网络理论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与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34
4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7,共8页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开发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网络理论 旅游空间开发 机理 特色小镇
下载PDF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四渭 赵云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98,共4页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主体,城市旅游最大的特点是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本文通过评述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论证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融合的关联性,从供给、需求、支撑三方面分析研究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并建立基于产...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主体,城市旅游最大的特点是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本文通过评述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论证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融合的关联性,从供给、需求、支撑三方面分析研究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并建立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模型,针对性地提出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多层互动的驱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 驱动机制 驱动策略
下载PDF
浙江乡村流动空间格局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基于淘宝村和旅游村的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传喜 唐代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8-1446,共9页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交通的发展,乡村日益被连接在一个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网络里,乡村流动空间正在兴起。以淘宝村和旅游村为例,采用最近邻点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方法对浙江乡村流动空间的总体分布格局、结构模式及形成影响因...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交通的发展,乡村日益被连接在一个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网络里,乡村流动空间正在兴起。以淘宝村和旅游村为例,采用最近邻点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方法对浙江乡村流动空间的总体分布格局、结构模式及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以淘宝村和旅游村为表征的浙江乡村流动空间节点总体上表现为"集聚型"分布状态,但在县域空间尺度上存在显著的分布差异。分布密度表现出面状集聚和点状低密度两种形态相结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面状集聚分布是主要形态,并呈现典型的多中心形态,在各面状集聚区之间夹杂着小规模离散散点分布。浙江乡村流动空间格局呈现出"巢状"网络化结构模式,具有动态变化性、弹性和网络性特征。影响乡村流动空间分布及其"巢状"网络化结构的因素主要是互联网与交通、乡村资源禀赋、知识与创新及政府行为等传统因素和信息时代的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流动空间 结构模式 淘宝村 旅游村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竞争关系 被引量:25
7
作者 潘丽丽 保继刚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关系客观存在,但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旅游地之间的外显竞争。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四个典型次区域为例,分析一定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竞争关系的类型和实质,客观剖析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关系客观存在,但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旅游地之间的外显竞争。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四个典型次区域为例,分析一定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竞争关系的类型和实质,客观剖析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城市旅游地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竞争形式:①核心辐射分流竞争,如外围旅游地与区域核心上海的竞争;②市场收益分配竞争,如杭州与苏州、杭州与黄山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③资源品牌竞争,如环太湖区域内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④区域功能等级竞争,以杭州与宁波、杭州与南京、杭州与黄山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为代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也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域 城市旅游地 竞争 长三角
下载PDF
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莹 苑景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9,共6页
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省内各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却参差不齐,非均衡性空间特征显著。通过分析浙江省11个地市1999—2008年共10年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引入标准差、相对发展率和波士顿矩阵等分析方法,归纳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 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省内各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却参差不齐,非均衡性空间特征显著。通过分析浙江省11个地市1999—2008年共10年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引入标准差、相对发展率和波士顿矩阵等分析方法,归纳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空间非均衡基本特征,同时,对影响非均衡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等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浙江省入境旅游可以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观点。最后,从浙江省资源整合、区域联动角度,提出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均衡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 旅游外汇收入 空间特征 资源整合 浙江省
下载PDF
基于SPA的中国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媛 王国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97,106,共5页
运用集对分析法从经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方面对中国29个典型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绍兴、南通、唐山、宁波为低脆弱性区域,而广州、秦皇岛、三亚、深圳、... 运用集对分析法从经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方面对中国29个典型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绍兴、南通、唐山、宁波为低脆弱性区域,而广州、秦皇岛、三亚、深圳、海口为高脆弱性区域;2)经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共同决定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程度;3)根据障碍因素分析,总游客量增长率、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旅游业增长弹性系数、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等敏感性因子及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GDP比重、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人均GDP、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等应对能力因子是制约系统脆弱性降低的关键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旅游城市 经济系统 脆弱性评价 集对分析 障碍度
下载PDF
国外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基于旅游吸引力视角的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郑四渭 贝勇斌 《旅游论坛》 CSSCI 2009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城市品位提升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旅游吸引力视角对国外城市文化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分析了游客友好性和生命周期两大提升城市文化旅游... 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城市品位提升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旅游吸引力视角对国外城市文化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分析了游客友好性和生命周期两大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的关键因素及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提升的具体途径,并在总结目前国内城市文化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城市文化旅游未来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旅游 旅游吸引力 游客友好性 生命周期 旅游吸引力提升途径
下载PDF
旅游者景区游线选择影响因素效用评价及管理启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管婧婧 俞璇 《旅游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29-37,64,共10页
旅游者在景区内选择游览线路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沿途景观、游览耗时、体力支出、交通工具的花费和体验性等。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在多因素杂糅并存的情况下,各项影响因素对旅游者游线选择的效用。研究发现,对景区游客而言,沿途... 旅游者在景区内选择游览线路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沿途景观、游览耗时、体力支出、交通工具的花费和体验性等。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在多因素杂糅并存的情况下,各项影响因素对旅游者游线选择的效用。研究发现,对景区游客而言,沿途景观和交通方式体验性的效用价值较高,其次为游线的耗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效用在景区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间差异较为显著,而在不同性别游客间差异较小。本文进一步调查了游客对湿地、山地和平地等不同类型景区内交通的偏好,结果表明,虽然游客所偏好的交通方式存在差异,但在追求交通体验性上表现出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游线选择 影响因素 效用评价 联合分析法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对旅游边缘区旅游增长极影响机制研究——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卞显红 翁碧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5-63,共9页
论文首先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善城市旅游边缘区可达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对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旅游增长极向城市旅游边缘地区腹地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新城区的建设等4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 论文首先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善城市旅游边缘区可达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对城市旅游边缘区的旅游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旅游增长极向城市旅游边缘地区腹地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新城区的建设等4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然后以杭州市为例,从杭州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的增长、杭州城市轨道建设与旅游边缘区旅游需要统筹发展、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可能向城市旅游边缘区腹地拓展等3方面论述了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杭州城市旅游边缘区旅游增长极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旅游边缘区 旅游增长极 杭州
下载PDF
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基于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量:21
13
作者 卞显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1,共5页
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交通服务价格与服务次数、城市居民居址到RBD与到城市旅游边缘... 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交通服务价格与服务次数、城市居民居址到RBD与到城市旅游边缘区的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指出上海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为: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资源的空间互补特性、上海城市旅游边缘区旅游产品价格竞争上的优势、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快速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及上海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的增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形成机制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旅游景区微博营销现状及效益分析——以浙江省5A级景区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贝宇倩 陆诤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54-61,共8页
微博是当前最主要的社交媒体工具之一,它的推广催生了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方式——微博营销。微博特有的网络传播效力使其成为众多旅游景区的主要营销渠道之一。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调研平台,以浙江省11家5A级景区为调查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 微博是当前最主要的社交媒体工具之一,它的推广催生了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方式——微博营销。微博特有的网络传播效力使其成为众多旅游景区的主要营销渠道之一。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调研平台,以浙江省11家5A级景区为调查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并综合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微博基本信息和微博内容信息进行分析,探析其营销现状及效益,结果显示这11家景区微博营销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即把握微博发布频率和最佳时间;微博内容展现个性化;注重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巧妙结合;增加有效粉丝,注重与粉丝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级景区 微博营销 现状 效益
下载PDF
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卞显红 方琰 《旅游论坛》 2013年第3期34-41,共8页
把杭州西湖区、上城区等六大中心城区作为城市旅游核心区,把萧山区、余杭区等7区(县、市)作为城市旅游边缘区,以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接待人次作为测度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分别衡量了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 把杭州西湖区、上城区等六大中心城区作为城市旅游核心区,把萧山区、余杭区等7区(县、市)作为城市旅游边缘区,以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接待人次作为测度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分别衡量了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总收入与旅游总接待人次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并对差异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旅游相对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评价指数对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相对发展水平及旅游产业地位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散点图分析了杭州旅游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空间分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核心区 旅游边缘区 空间差异 杭州
下载PDF
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视角 被引量:12
16
作者 卞显红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96,共9页
文章基于城市旅游轨道交通建设视角,以上海为例,从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在旅游发展水平上逐渐趋同;城市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的空间发展关系互补、均衡、协同发展;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可达性差异缩小;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 文章基于城市旅游轨道交通建设视角,以上海为例,从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在旅游发展水平上逐渐趋同;城市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的空间发展关系互补、均衡、协同发展;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可达性差异缩小;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产品价格差异缩小;日益壮大的乡村旅游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旅游用地一体化;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与游憩需求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旅游带的形成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旅游协同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卞显红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6,共5页
长江三角洲呈现出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总体演变态势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极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第二层面上的核心城市;南京等日益... 长江三角洲呈现出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总体演变态势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极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第二层面上的核心城市;南京等日益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旅游核心城市;常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地位日益提升;泰州等旅游城市持续被边缘化。城市旅游交通枢纽的形成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形成机制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县域旅游转型升级中的路径依赖、创造及突破——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俊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3,共7页
文章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应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基于路径依赖创造理论,对县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过程,是县域旅游系统主体持续突破路径依赖,创造路径,结果解除消极锁定的过... 文章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应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基于路径依赖创造理论,对县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过程,是县域旅游系统主体持续突破路径依赖,创造路径,结果解除消极锁定的过程。通过研究,文章基于资源重估、认知更新、系统干预、创新鼓励、需求变化及外部联动等维度提出了县域旅游转型升级路径创造的相关方法,并构建了县域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式,为县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县域的旅游产业升级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旅游业 转型升级 路径依赖 路径创造
下载PDF
5A级旅游景区对城市知名度影响评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莉莉 贺颖洁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3期119-121,共3页
随着"营销时代"的来临,全国各城市无不投入精力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不少城市借用旅游景区打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其中,5A级旅游景区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金名片,在城市知名度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用网络知名度的概... 随着"营销时代"的来临,全国各城市无不投入精力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不少城市借用旅游景区打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其中,5A级旅游景区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金名片,在城市知名度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用网络知名度的概念,采用网络计量的方法,将全国37个5A级景区及其所在城市列为研究对象,得到了5A级景区对其所在城市知名度的贡献率,验证了5A级景区与城市构成体系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原理。同时,得到规律,5A旅游景区对中、小城市知名度的影响普遍比大城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景区 城市知名度 网络计量 位序-规模分布
下载PDF
浙江省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露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本研究结合浙江省森林公园开发休闲旅游的优势,阐明浙江省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从而提出休闲旅游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浙江省 森林公园 休闲旅游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