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5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探索——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1
作者 金立敏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0年第1期272-276,共5页
改革文科实践教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规划、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环节管理、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改革论文选题指导等,努力探索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途... 改革文科实践教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规划、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环节管理、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改革论文选题指导等,努力探索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措施,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文科 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 探索
原文传递
论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顶天”与“立地”——基于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实践的思考
2
作者 俞毅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顶天'与'立地'是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教学的两极追求,看似'天壤之别'但实际上是可以两全的。探讨'顶天'与'立地'教学实践是有现实意义的,开展经济学类本科专业'顶天'与'立地'的... '顶天'与'立地'是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教学的两极追求,看似'天壤之别'但实际上是可以两全的。探讨'顶天'与'立地'教学实践是有现实意义的,开展经济学类本科专业'顶天'与'立地'的教学实践体现了经济学院在本科教学方面的抱负与追求。经济学院有'顶天'与'立地'的精彩教学实践并且这种精彩还在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类专业 本科教学 顶天 立地
原文传递
基于创新教育视野的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探索——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金立敏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13-114,共2页
改革文科实践教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规划,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环节管理,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改革论文选题指导等,努力探索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改革文科实践教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规划,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环节管理,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改革论文选题指导等,努力探索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措施,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文科 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类新生人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德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了解艺术类大学新生独特的人格特征,探讨有效的学生工作模式和策略。方法选取浙江工商大学艺术学院2003~2007级新生817名为研究对象,以1050名普通文科和898名普通理科学生作为对照,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进行人格测试。结果... 目的了解艺术类大学新生独特的人格特征,探讨有效的学生工作模式和策略。方法选取浙江工商大学艺术学院2003~2007级新生817名为研究对象,以1050名普通文科和898名普通理科学生作为对照,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进行人格测试。结果艺术类新生与普通文理科新生在聪慧性、实验性、幻想性、自律性和紧张性等人格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别的艺术类新生在人格的不同因素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必须准确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人格特征和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韧性提升:机制分析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连阁 霍艺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农业多样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农业多样化种植是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经济韧性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与异质性特征。因此,政府应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鼓励采取农业多样化种植模式,合理调控数字农业企业数量,制定差异化的农业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农业经济韧性,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经济韧性 农业多样化种植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据要素配置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多元模式
6
作者 毛丰付 邵芳琴 林红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F0002,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要素配置日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从组态视角看,数据要素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现出多元性。虽然数据的开发利用、管理、传播以及应用环境并不是产生城市经济韧性的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要素配置日益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从组态视角看,数据要素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表现出多元性。虽然数据的开发利用、管理、传播以及应用环境并不是产生城市经济韧性的必要条件,但在经济生产、流通和应用过程中,数据要素仍然能够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广泛影响。数据要素配置的方式通过创新和治理的驱动,形成了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多元模式,这些模式包括数据创新市场驱动、数据社会治理驱动、数据技术治理驱动和数据要素治理驱动四种类型。其中,治理驱动被认为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有效措施,也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优化数据要素配置对推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配置 城市经济韧性 组态 多元模式
下载PDF
国际贸易新格局下浙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优化研究
7
作者 黄福蓉 赵浩兴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与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外贸易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其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讨显得尤为关键。浙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省份,其外贸发展不仅关乎自身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为全国对外贸易战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与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外贸易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其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讨显得尤为关键。浙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省份,其外贸发展不仅关乎自身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为全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聚焦国际贸易新格局下浙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旨在分析当前国际环境对浙江外贸的影响,结合浙江外贸的发展特点,尝试提出促进浙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面对RCEP等区域合作新机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外部环境变化,浙江对外贸易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市场布局,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优化助企服务机制,加强创新能力、积极把握机遇,以应对外部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际格局 浙江外贸 增长路径 RCEP 自由贸易协定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灵活就业——来自“宽带中国”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郑晓冬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8,共9页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宽带中国”战略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灵活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表征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灵活就业选择...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宽带中国”战略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灵活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表征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灵活就业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宽带中国”战略使居民灵活就业的概率平均提高5.6个百分点。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灵活就业的促进效应对青年、低技能以及农村居民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就业创造效应和互联网信息效应是数字经济促进居民灵活就业的重要途径。此外,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有助于提升灵活就业者的就业质量,但在提高工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过度劳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灵活就业 “宽带中国” CFPS
下载PDF
资源地区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功能布局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9
作者 李文龙 侯鹏珅 +1 位作者 徐芮 林海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8,共11页
生态经济发展是资源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基于县域视角的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与区划模型,运用系统聚类与熵值法,对内蒙古进行双尺度两级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识别影... 生态经济发展是资源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基于县域视角的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与区划模型,运用系统聚类与熵值法,对内蒙古进行双尺度两级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识别影响生态经济区划因素;结合内蒙古优化产业布局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内蒙古产业空间布局及其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生态经济区划分为6类生态经济区和24类生态经济亚区;(2)生态环境因子是生态经济区划的首要影响因素,林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子作用显著(q值为0.791、0.778);经济社会因子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系数(q值为0.558)与人口增长率(q值为0.516)对生态经济区划结果影响最大;不同因子作用存在显著空间差异;(3)生态经济区划格局呈现较强空间依赖特征,呈现H-H(高)和L-L(低)集聚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区划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内蒙古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敬水 许利利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784,共8页
本文针对浙江省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不相匹配的经济现象,利用浙江省1985—2004年统计数据,论证了浙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浙江人力资本综合指数H;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论... 本文针对浙江省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不相匹配的经济现象,利用浙江省1985—2004年统计数据,论证了浙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浙江人力资本综合指数H;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通过建立模型,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浙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其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物资资本的产出弹性,简单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值,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大于物质资本,简单劳动力已经处于过剩或饱和状态,提高劳动力素质尤为重要.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JOHANSEN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敬水 李志坚 陈稚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5,143,共8页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人均实际GDP 能源强度
下载PDF
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敬水 龚江洪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4,共6页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就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就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非显著的持续性;从短期来看,进出口对经济增长都有拉动作用,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进口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AR模型
下载PDF
网络经济背景下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红岗 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65-71,共7页
网络经济背景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贸易形式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创新驱动,成为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对浙江... 网络经济背景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贸易形式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创新驱动,成为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对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内涵、意义、现状研究基础上,从创新理论视角提出技术驱动、服务驱动和供应链驱动实现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三化模式",即:电商化、国际化、集成化。研究有助于推进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破解专业市场转型难、升级慢等难题提供理论支撑,为推动浙江经济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网络经济 新常态 转型升级 互联网+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经济增长背景下浙江省城乡工业污染转移特征及动因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学渊 周翼翔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10期98-105,共8页
利用2012年7月我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重点环境整治行业信息数据及2001—2010年《浙江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城乡工业污染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动因进行系统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绝大部分重点污染企业都分布在乡村,且呈分散独立经营状态,这... 利用2012年7月我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重点环境整治行业信息数据及2001—2010年《浙江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城乡工业污染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动因进行系统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绝大部分重点污染企业都分布在乡村,且呈分散独立经营状态,这增加了工业污染源整治的难度;政府对乡村地区的环保投入较少,导致城乡工业污染转移态势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以污染密集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污染天堂效应是浙江城乡工业污染转移的最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染 环境污染转移 城乡环境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创新网络联结度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对浙江省83家企业研发中心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 被引量:8
15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三大类经济区的创新网络联结度与各经济区创新绩效和经济发展差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中心为"创新极"并联结而成的区域创新网络及其联结度的高低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三...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三大类经济区的创新网络联结度与各经济区创新绩效和经济发展差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中心为"创新极"并联结而成的区域创新网络及其联结度的高低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三大类经济区创新网络联结度的梯度差异是造成浙江不同经济区创新绩效和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极 创新网络联结度 区域经济差异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亚军 倪树高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3,共6页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已经被发现大部分是依赖于资本过度进入推进的。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体制上的区别,对经济增长进程中要素推动的支持程度也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总体来说,它们在经济增长初期的大量投入已广为证...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已经被发现大部分是依赖于资本过度进入推进的。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体制上的区别,对经济增长进程中要素推动的支持程度也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总体来说,它们在经济增长初期的大量投入已广为证实。不过长期而言,这种过度投入会带来深层次问题,并且经济增长在长期不能得到维持。本文采用适当方法详细讨论了对浙江资本存量的估算,并对浙江省1978至2004年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因素展开分解分析,研究浙江经济增长质量状况,从而为浙江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以及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 劳动 资本存量 贡献率
下载PDF
浙江民营企业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检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翁旭青 俞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97,共3页
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亮点,其对外贸易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研究民营企业外贸对浙江经济的作用机理很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利用ADF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进行考察,应用协整方法和LM检验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Gran... 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亮点,其对外贸易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研究民营企业外贸对浙江经济的作用机理很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利用ADF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进行考察,应用协整方法和LM检验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文章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民营企业 GDP 进出口 协整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32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6
18
作者 朱勤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4,92,共5页
基于对浙江省327家分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低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及产业升级的就业扩张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强的行业间属性... 基于对浙江省327家分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低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及产业升级的就业扩张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强的行业间属性,技术水平不同的行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与评价存在明显差异;产业升级的政策指向并不必然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新技术企业内的低技术环节抵消了产业升级就业扩张效应的发挥;包括责任心在内的基本素质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的门槛性要素;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中高端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质量构成要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低技术企业对中高端素质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大学生就业能力 构成要素
原文传递
后金融危机时代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淑琴 徐英侠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7,共4页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实体经济造成不小冲击,具有代表性的温台甬三地亦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和对外依存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了温台甬经济模式的异同,通过2008年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经济指标...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实体经济造成不小冲击,具有代表性的温台甬三地亦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和对外依存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了温台甬经济模式的异同,通过2008年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化,分析三地在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结合国际贸易新格局,提出浙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挑战和机遇 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转型和调整
下载PDF
出口贸易能带来FDI的流入吗?——基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宇峰 许利利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选取1984-2004年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检验了FDI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各种可能性关系。结果表明,FDI与进出口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较强的误差修正机制,出口与FDI之间有相关性很弱的反向机制,出口并不必然带来FDI的流... 本文选取1984-2004年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检验了FDI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各种可能性关系。结果表明,FDI与进出口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较强的误差修正机制,出口与FDI之间有相关性很弱的反向机制,出口并不必然带来FDI的流入,而进口则与FDI呈正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出口 进口 中小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