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3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级式英语学习与化工原理双语教学互促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石玉刚 施永清 +1 位作者 房升 何阳春 《化工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同类研究的情况,主张构建过级式英语学习与化工原理双语教学互促模式的创新基础,树立正确的双语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过级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利用过级英语学习提高化工原理双语教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及语言...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同类研究的情况,主张构建过级式英语学习与化工原理双语教学互促模式的创新基础,树立正确的双语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过级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利用过级英语学习提高化工原理双语教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及语言习得,提出了过级式英语学习与化工原理双语教学互促的实践策略,以及如何分阶段开展学习小组活动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CGP本科生特色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2
作者 石玉刚 李昂 吴遵义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6期153-154,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长小组"与"本导制"(CGP)协同下的本科生特色教育模式,以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对低年级的学生组建"成长小组",促进学生在小组内自...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长小组"与"本导制"(CGP)协同下的本科生特色教育模式,以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对低年级的学生组建"成长小组",促进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实现学习目标。进入高年级阶段后侧重实施"本导制",尊重个性差异,通过建构科研实践共同体,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在本科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效发挥"成长小组"与"本导制"的协同作用,优化过程实施,在实践中体现创新教育,它将为我国本科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又一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小组 本导制 特色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达成度评价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模式改革
3
作者 陆海霞 张蕾 +1 位作者 朱军莉 梁新乐 《中国食品》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专业认证,将工程认证所倡导的三大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进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经学校申请、自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专家组现场... 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专业认证,将工程认证所倡导的三大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进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经学校申请、自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专家组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等程序,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食工专业”)首次认证并一举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工商大学 认证委员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程认证 生物工程学院 华盛顿协议 考核模式改革 现场考查
下载PDF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特色教学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4
作者 田师一 赵广英 +2 位作者 韩剑众 顾振宇 邓少平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2年第1期191-193,共3页
本论文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介绍了在国家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大环境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与特色教学改革方面所探索的一部分工作,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 本论文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介绍了在国家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大环境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与特色教学改革方面所探索的一部分工作,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特色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朱军莉 石双妮 冯立芳 《科技视界》 2023年第10期187-190,共4页
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新形势下,食品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结合内容特色和教学实践,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以学习通为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线上课程的创建、... 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新形势下,食品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结合内容特色和教学实践,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以学习通为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线上课程的创建、线上教学的组织、线下课程的开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以微生物平皿艺术比赛为例,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活动中的开展方式。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学习积极性,可为食品科学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通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混合式教学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政协同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实践为例
6
作者 王天舒 朱炫 +3 位作者 田师一 陈杰 陈跃文 韩剑众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产学研政协同的研究生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针对以产业和政策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能够为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提供更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环境,但在构建协同培养平台、运行协同培养机制、完善协同培养路径、管控培养质量等... 产学研政协同的研究生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针对以产业和政策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能够为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提供更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环境,但在构建协同培养平台、运行协同培养机制、完善协同培养路径、管控培养质量等方面尚需完善。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产学研政协同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政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化学与生物法制备乳糖酯及其在食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金锐 石玉刚 +4 位作者 孔一鸣 吕梦蝶 章一凡 石泽宇 Rammile ETTELAIE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6-366,共11页
糖酯是一类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相较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抗菌能力及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相较于目前研究最广的蔗糖酯,乳糖酯(lactose esters,LEs)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物化与生物学... 糖酯是一类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相较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抗菌能力及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相较于目前研究最广的蔗糖酯,乳糖酯(lactose esters,LEs)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物化与生物学性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近年来化学与生物法制备LEs的研究进展,以及LEs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产品乳化和抑菌防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其在微生物动力学失活和光动力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指出LEs制备与拓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以期为LEs的深度开发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酯 化学合成 酶催化 抑菌活性 乳化 光动力杀菌 抗癌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以OBE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吴世英 郦萍 顾青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29-31,共3页
食品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文章面向国家需求,围绕新农科“安吉共识”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构建以OBE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与实... 食品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文章面向国家需求,围绕新农科“安吉共识”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构建以OBE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的方式,将新农科理念融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切实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食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OBE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生鲜食品致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鲁重 刘静聪 +3 位作者 吴诗媛 冯立芳 陈剑 朱军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8-285,共8页
假单胞菌是低温冷藏动物源性食品和果蔬的重要腐败菌,会造成食品品质劣变,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致腐假单胞菌的致腐性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能够增强该菌在食品加工和贮藏环境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引起持续和交叉污染。然而... 假单胞菌是低温冷藏动物源性食品和果蔬的重要腐败菌,会造成食品品质劣变,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致腐假单胞菌的致腐性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能够增强该菌在食品加工和贮藏环境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引起持续和交叉污染。然而,与致腐相关的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机制仍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介绍了生鲜食品中致腐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分析了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胞外基质的组成,重点阐述了致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环鸟苷二磷酸、群体感应和小RNA分子等主要调控机制,为揭示生鲜食品来源的假单胞菌致腐机制及有效控制其生物被膜的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致腐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超微粉碎辅助酶解法制备海参冻干粉的生物活性分析
10
作者 金丹莉 程逸潮 +2 位作者 洪杏德 董秀萍 陈跃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125-132,共8页
以超微粉碎辅助酶解法制备的海参(Cucumaria frondosa)冻干粉为研究对象,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小鼠转棒实验及血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的免... 以超微粉碎辅助酶解法制备的海参(Cucumaria frondosa)冻干粉为研究对象,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小鼠转棒实验及血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的免疫缺陷小鼠实验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含量,分别研究海参冻干粉的抗氧化能力、抗肿瘤、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力的能力。结果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12.46 mg/m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15.22 mg/mL,还原力为0.35,表明海参冻干粉具有抗氧化能力。海参冻干粉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的IC50为556.2μg/mL,表现出抗肿瘤能力。通过灌胃海参冻干粉,小鼠转棒运动时间随着剂量升高而延长,运动后高剂量组的LA含量(19.15 mmol/L)较低,说明小鼠运动耐力提高,且CY诱导的免疫缺陷小鼠降低了体质量的下降速率,高剂量组IgG含量恢复到11.98 mg/mL。综上,海参冻干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力的多功能活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冻干粉 超微粉碎 复合酶解 抗氧化 抗肿瘤 抗疲劳 增强免疫力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硅酸盐固载磷钨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及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蒋胜筹 王婕 +5 位作者 曾智炜 郏俊浩 任佳益 端木佳辉 汪思田 韩晓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以介孔硅酸盐(TUD-1)为载体,经氨基功能化、磷钨酸固载化制备介孔硅酸盐固载磷钨酸催化剂(TUD-1-NH_(2)-PW),并利用XPS、XRD、TGA-DTG、BET、正丁胺电位滴定法等技术手段与方式对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表征,同时考察该催化剂在催化棕... 以介孔硅酸盐(TUD-1)为载体,经氨基功能化、磷钨酸固载化制备介孔硅酸盐固载磷钨酸催化剂(TUD-1-NH_(2)-PW),并利用XPS、XRD、TGA-DTG、BET、正丁胺电位滴定法等技术手段与方式对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表征,同时考察该催化剂在催化棕榈酸与乙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UD-1-NH2-PW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酯化活性和稳定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所得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6.86%,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优化条件下,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级数为1.94,表观活化能为28.10 kJ/mol,动力学方程为:r=-dC_(A)/dt=3.82×10^(2)exp(-28.10/RT)C_(A)^(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磷钨酸 响应面法 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水产预制食品品质控制及智能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茜 陈剑 +1 位作者 李欢 王彦波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318,共7页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食用方便、获取便捷的特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因氧化、微生物作用、内源酶降解导致的水产预制食品品质劣变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水产预制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调控水产预制食品品质,监测水产预制食品质量变化,对产品...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食用方便、获取便捷的特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因氧化、微生物作用、内源酶降解导致的水产预制食品品质劣变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水产预制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调控水产预制食品品质,监测水产预制食品质量变化,对产品品质保持及预制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该研究从预制工艺、包装方式、杀菌技术角度探讨了水产预制食品品质调控方式,并从检测标签、机器学习、全链条监测角度总结了水产预制食品品质智能监测方法,以期为水产预制食品品质控制、智能监测及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预制食品 品质控制 智能监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肉葡萄球菌的高效转化技术研究
13
作者 朱紫纯 顾青 郦萍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174,共10页
肉葡萄球菌是广泛应用于发酵肉制品的食品微生物,然而,该菌在发酵制品中的生长代谢机理目前尚未可知,究其原因与基因工程操作中质粒转化难、无法建立成熟的分子生物学体系密切相关。肉葡萄球菌具有厚且致密的刚性细胞壁和限制性修饰(RM... 肉葡萄球菌是广泛应用于发酵肉制品的食品微生物,然而,该菌在发酵制品中的生长代谢机理目前尚未可知,究其原因与基因工程操作中质粒转化难、无法建立成熟的分子生物学体系密切相关。肉葡萄球菌具有厚且致密的刚性细胞壁和限制性修饰(RM)系统,导致电转化的再现性差、效率低。本试验研究了电击缓冲液、电场强度、质粒质量浓度、复苏培养基以及质粒修饰和感受态细胞的高温热处理对肉葡萄球菌pCA44电转化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电转方案优化。结果表明:用10%甘油与0.5 mol/L甘露醇洗涤制备感受态细胞,加入500 ng/100μL经大肠杆菌DC10B修饰的质粒,56℃高温热处理肉葡萄球菌p CA44感受态细胞2 min后,在电场强度10 k V/cm的条件下电击质粒与细胞混合物,且电击结束后立即加入含有0.5 mol/L甘露醇的复苏培养基RGM2,得到的肉葡萄球菌p CA44电转化效率最高,达到6.26×10^(5)CFU/μg,且随机挑取转化子进行PCR验证均是阳性。本研究获得的电转方案显著提高了肉葡萄球菌p CA44电击转化效率,可为其发酵代谢机制解析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后续其它含有RM系统屏障的葡萄球菌系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葡萄球菌 电转优化 大肠杆菌DC10B 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 高温热处理 限制性修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食品罐内涂料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 被引量:37
14
作者 缪佳铮 薛鸣 张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食品罐内涂料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旋转蒸发浓缩至干,以V(乙腈)∶V(水)=50∶50混合液溶解并定容;采用Lichrospher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食品罐内涂料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旋转蒸发浓缩至干,以V(乙腈)∶V(水)=50∶50混合液溶解并定容;采用Lichrospher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30 nm,发射波长301 nm。在2.3~230μg/L浓度范围内,各BPA和BPF环氧衍生物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相关性,检出限为0.57~6.55μg/L;在80~400μg/L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107%;相对标准差小于7.4%。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食品罐内涂料中BPA和BPF环氧衍生物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酚A 双酚F 环氧衍生物 食品罐 涂料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肉类罐头食品中的BADGE、NOGE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赛君 陈思 +1 位作者 薛鸣 张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5-160,共6页
建立了一种罐头食品中的BADGE(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NOGE(novolacglycidyl ether,酚醛清漆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前处理包括正己烷/丙酮微波辅助萃取,Varain-PS-DVB固... 建立了一种罐头食品中的BADGE(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NOGE(novolacglycidyl ether,酚醛清漆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前处理包括正己烷/丙酮微波辅助萃取,Varain-PS-DVB固相萃取柱净化等。样品经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乙腈和0.2%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API 4000-QTRAP质谱仪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分析物检出限达到0.010 2 ng/g到0.197 2 ng/g,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在65.7%~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罐头食品 BADGE NOGE 衍生物 检测
下载PDF
罐头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鸣 张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罐头食品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过PPL(填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SDVB)聚合物)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PPL固...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罐头食品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过PPL(填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SDVB)聚合物)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PPL固相萃取回收率在73.26%~104.98%,除杂效果明显。将微波辅助—PPL固相萃取净化法应用于多种食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酚A和双酚F环氧衍生物 残留分析 罐头食品
下载PDF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缪佳铮 张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几种检测微生物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毛细管电泳(CE)技术和质谱(MS)技术等,以及它们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特...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几种检测微生物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毛细管电泳(CE)技术和质谱(MS)技术等,以及它们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必将有更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应用到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鉴定领域开辟一个新的应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 分析检测
下载PDF
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性实验体系构建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延华 王伟军 +2 位作者 陈杰 孟岳成 李子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816-10817,10819,共3页
分析了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与开放性实验体系运行现状,探讨了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模式、立体化的开放性实验体系构建模式,以适应食品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分析了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与开放性实验体系运行现状,探讨了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模式、立体化的开放性实验体系构建模式,以适应食品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 创新能力 开放性实验体系 模式
下载PDF
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信息化组织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跃文 蒋丹丹 +3 位作者 崇云青 陈杰 周雁 房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5-258,共4页
食品产业飞速发展,对食品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组织模式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网络系统、虚拟仿真、自媒... 食品产业飞速发展,对食品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组织模式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网络系统、虚拟仿真、自媒体平台,实现实验资源优化、组织模式创新和平台开放共享,从而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新模式,对食品学科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实验 信息化技术 实验资源优化 开放管理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薛鸣 张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9-173,共5页
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迁移可能会造成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是导致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未来食品中双... 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迁移可能会造成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是导致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未来食品中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的控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环氧衍生物 食品及包装材料 残留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