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校际联合野外实习模式的海洋科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1
作者 王健鑫 郑爱榕 +4 位作者 吴克俭 范美华 刘丽华 崔大练 刘子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1-126,共6页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野外实践能力是海洋科学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该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海洋科学类专业野外实践能力提高项目为例,针对目前海洋科学类野外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野外实践能力是海洋科学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该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海洋科学类专业野外实践能力提高项目为例,针对目前海洋科学类野外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遴选野外实践教学区域、优化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方法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了校际联合实习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联合实习 创新人才
下载PDF
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对干扰的响应--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
2
作者 张秀梅 纪棋严 +4 位作者 胡成业 徐焕志 王一航 杨晓龙 郭浩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119,共15页
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碳增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关于生境营造和资源增殖的基础理论薄弱,对其生态... 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碳增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关于生境营造和资源增殖的基础理论薄弱,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认识不清,尤其对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实现过程,以及生态承载力知之甚少。亟需针对其人工鱼礁等生境营造的环境效应和增殖放流的资源补充效应开展理论印证和定量研究,以充分认识这些人为扰动的双重性。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90余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水动力环境特征、生源要素迁移过程、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局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重点关注了鱼礁群布局对牧场海域水动力环境、沉积物和生源要素演变的影响,以及在增殖放流等人为扰动下生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围绕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等关键问题,从水动力驱动、生源要素表征、生物群落重建及生态系统健康等4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海藻床等生境营造以及资源修复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境营造 增殖放流 环境效应 生态承载力
原文传递
海洋环境中微/纳米塑料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星辰 周超 徐艳格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7-68,共12页
全球备受关注的污染物——微/纳米塑料(MNPs),广泛分布于全球水环境中,严重危害着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浮游生物在海洋中总量大,是海洋食物网的重要联通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全球塑料制品的使... 全球备受关注的污染物——微/纳米塑料(MNPs),广泛分布于全球水环境中,严重危害着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浮游生物在海洋中总量大,是海洋食物网的重要联通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全球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上升,严重影响浮游生物的个体及种群数量,需引起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MNPs的污染现状、MNPs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阐述了MNPs在海洋生物中的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并以浮游生物的代表物种(细菌、藻类、桡足类和轮虫)为对象,从生理响应、毒性机制、影响毒性因素以及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效应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MNPs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并通过分析目前对MNPs的研究情况,指出MNPs已普遍对浮游生物造成影响,并提出利用MNPs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的可能性。为未来MNPs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甚至影响人类健康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塑料 浮游生物 生物积累 生物放大 毒理机制
下载PDF
浙江近海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邵晨 赵晟 +1 位作者 吴婧慈 徐晴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5期90-92,共3页
增殖放流有效地修复和改善了水域渔业资源,并在优质海洋生物物种的资源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贡献突出。我们应用风险评估理论,通过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以及风险特征描述三个步骤来对浙江近海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有效地修复和改善了水域渔业资源,并在优质海洋生物物种的资源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贡献突出。我们应用风险评估理论,通过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以及风险特征描述三个步骤来对浙江近海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放流活动进行初步的效果评价。希望通过我们切实有效的风险价值、风险因素、风险过程等全方位的风险维度分析,提升海洋渔业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风险评估 渔业资源
下载PDF
高校海洋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5
作者 朱文卓 张晓玲 +2 位作者 胡海燕 王健鑫 马伟伟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2期67-69,共3页
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强化海洋类高校学生的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针对高校海洋类专业课程存在的教学“痛点”问题,文章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科教协同,三创融合”的教学理念,基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 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强化海洋类高校学生的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针对高校海洋类专业课程存在的教学“痛点”问题,文章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科教协同,三创融合”的教学理念,基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结合具有海洋特色的育人元素,全面深化“海洋沉积物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经过三轮的教学创新实践与优化,逐步达成了本课程知识、能力、思维、品格“四位一体”的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高校海洋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兼具普适性、创新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类高校 研究型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浙江省水产养殖碳排放研究
6
作者 徐谢亲 赵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45-50,共6页
为了解水产养殖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LEAP模型,构建浙江省LEAP水产养殖模型,分析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浙江省水产养殖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趋势。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费来看,未来浙江省水产养殖业基准... 为了解水产养殖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LEAP模型,构建浙江省LEAP水产养殖模型,分析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浙江省水产养殖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趋势。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费来看,未来浙江省水产养殖业基准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且能源消费构成中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始终为最主要的能源需求。减碳措施具有一定节能作用,其中强化低碳情景2035年较基准情景节能15.24%,约节能25.11×10^(3)t;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池塘养殖和饲料生产能耗较大,所有情景和年份中能源消耗量均超过了总能源消耗量的30%;从碳排放来看,浙江省水产养殖更偏向碳汇属性,减碳措施对于碳排放抑制具有一定作用;从减排贡献率来看,所考虑的减碳措施都能够降低CO_(2)排放,其中能效提升、清洁能源发电推广等措施对于水产养殖碳减排起到关键作用,到2035年分别贡献20.9%、64.5%的碳减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LEAP模型 碳排放 减排贡献
下载PDF
海洋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以《水声探测技术》的教学为例
7
作者 祝捍皓 郑红 +1 位作者 汤云峰 孔令民 《管理观察》 2016年第17期108-109,112,共3页
为适应海洋技术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提高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以海洋技术专业课程《水声探测技术》为例,探讨、分析了本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途径。实践证明,有效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可大大调动学... 为适应海洋技术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提高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以海洋技术专业课程《水声探测技术》为例,探讨、分析了本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途径。实践证明,有效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技术 专业课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海岛地区地震背景噪声特征及海洋学解释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栋炉 林建民 +2 位作者 倪四道 祝翔宇 郑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0-241,共12页
地震背景噪声特性及噪声源的分布研究逐渐成为深化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的关键问题.海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背景噪声具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地脉动(约0.003~1 Hz)是地震背景噪声中能量最强的分量,其激发与特性被认为与海浪运动和固体地... 地震背景噪声特性及噪声源的分布研究逐渐成为深化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的关键问题.海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背景噪声具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地脉动(约0.003~1 Hz)是地震背景噪声中能量最强的分量,其激发与特性被认为与海浪运动和固体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但海岛地区地脉动特征与海洋波浪场之间的关系尚未被充分研究.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岛地震台站的连续记录数据、波浪浮标的实测数据以及WAVEWATCH-III海浪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地震学和海洋学的交叉,分析海岛地区地脉动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与海洋波浪场之间的相关性,从海洋学角度对地脉动信号的特征及激发进行探讨与解释.结果表明,海岛地区地脉动信号相对于内陆地区更强,并具有明显且稳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高频地脉动信号(0.12~0.32 Hz)在夏秋季节(5月—10月)相对较弱,而在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相对较强,与北半球海洋活动季节性变化相一致.此外,海岛地区地脉动主要受周边海域波浪场影响,与周边海域波浪能功率密度及实测和数值模拟所得的有效波高均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可进一步发展利用地脉动观测数据反演海表波浪场的可能,为海洋科学研究中海表波浪场连续观测数据的获取提供地震学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地震背景噪声 地脉动 时频特性 海浪 台风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健鑫 郑爱榕 +3 位作者 吴克俭 邓一兵 范美华 刘丽华 《高等理科教育》 2017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海洋科学类野外实践基地——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背景,从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综合实践功能、有效整合校际资源、积极筹措建设经费、创新基地管理体制、加强基地开放共... 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海洋科学类野外实践基地——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背景,从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综合实践功能、有效整合校际资源、积极筹措建设经费、创新基地管理体制、加强基地开放共享、促进科教有效融合、提升平台建设水平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并对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与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野外实践 基地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超 崔旺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5-60,共6页
从我国海洋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构建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科技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沿海省份地区海洋... 从我国海洋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构建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科技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沿海省份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差异性;海洋科技对社会经济支撑作用最明显的3个省、市分别是天津、上海和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人才结构,海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科技素养对海洋科技竞争力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 熵值法 空间回归分析
下载PDF
海洋养殖网衣水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桂福坤 祝含接 冯德军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5期9-14,21,共7页
海洋养殖中,网衣承受由水流和波浪带来的荷载,可能会使网衣发生破坏。因此,网衣水动力特性是海洋养殖装备系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海洋养殖网衣水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网衣水动力性能的主要理论、数... 海洋养殖中,网衣承受由水流和波浪带来的荷载,可能会使网衣发生破坏。因此,网衣水动力特性是海洋养殖装备系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海洋养殖网衣水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网衣水动力性能的主要理论、数学模型、物理实验研究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并对该领域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认为,大型围网养殖和深远海超大型养殖网箱是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要开展高性价比多种材料网衣组合形式研究,另一方面建议开展不规则波浪以及台风等极端环境对海洋养殖网衣破坏机理的研究。该文可以为海洋养殖网衣的深入研究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养殖 网衣 水动力特性
下载PDF
渔业海洋学研究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云涛 黄幻清 +1 位作者 柴扉 陈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柴扉研究员和美国缅因大学陈勇教授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渔业海洋学研讨会,于2017年6月19日至20日在杭州召开,这是继上海海洋大学举办2016年渔业海洋学国际研讨会后的第二次会议。
关键词 海洋学 渔业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大学 国际研讨会 研究员
下载PDF
兼性厌氧海洋细菌Shewanella sp.N3B_R的分离鉴定及产电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再明 王健鑫 +1 位作者 苑文凤 李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聚苯胺修饰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阳极海洋产电菌,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各产电因子,提高产电性能。从海水养殖池塘的废水和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海洋菌株,利用16S rRNA基...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聚苯胺修饰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阳极海洋产电菌,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各产电因子,提高产电性能。从海水养殖池塘的废水和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海洋菌株,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和API 20NE生化分析进行鉴定,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菌株形态的观察。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不同阳极电极在MFC中的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BBD)对复合模式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分离到的阳极海洋产电菌株鉴定为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N3B_R,聚苯胺修饰阳极可以减少MFC的电荷转移电阻,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比未经修改的碳布电极分别提高了3倍和10倍。BBD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35℃,NaCl和苯胺浓度分别为5 g/L和0.15 mol/L,得到的功率密度最高产率为522.1 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性厌氧海洋细菌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16S rRNA Box-Behnken 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
下载PDF
海洋动物中褪黑素信号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佳倩 王天明 杨静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155,共12页
褪黑素是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改善睡眠、调节生殖、延缓衰老等生理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机制研究亦较为成熟。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别关注褪黑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 褪黑素是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改善睡眠、调节生殖、延缓衰老等生理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机制研究亦较为成熟。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别关注褪黑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征;总结了其海洋生物中的褪黑素信号系统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海洋生物开展该信号系统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明海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中褪黑素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特征和生理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为褪黑素信号系统进化演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褪黑素受体 信号转导 信号系统 海洋动物
下载PDF
产电海洋脂肪酶生产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阳天 陆育彪 +3 位作者 黄益帖 孟繁龙 徐凯文 李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97,共7页
旨在为研究海洋产脂肪酶细菌的产酶特征,并初步研究其产电性能。从舟山海域潮间带海泥中筛选具有产脂肪酶性能的海洋细菌,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平板筛选,采用NaOH滴定分析法测定脂肪酶活性,并初步研究了发酵条件对酶活的影响。为了确... 旨在为研究海洋产脂肪酶细菌的产酶特征,并初步研究其产电性能。从舟山海域潮间带海泥中筛选具有产脂肪酶性能的海洋细菌,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平板筛选,采用NaOH滴定分析法测定脂肪酶活性,并初步研究了发酵条件对酶活的影响。为了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16S rRNA基因分析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研究了各培养条件对产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初步探究其微生物产电性能。结果显示:从潮间带海泥中筛选到具有产脂肪酶活性的菌株2株,分别标记为S11和S22,分子鉴定结果显示,S11与假单胞属Pseudomonas putida WAB1947,S22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stills LSRB在进化地位上最为接近。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培养时间48 h、初始pH值7.0、尿素含量为0.35 g/L时两株菌株对应的产酶活性最好。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进行电压采集,结果显示S11、S22的最大输出电压分别为0.055 V和0.031 V。菌株S11和S22分别为假单胞属Pseudomonas putid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stills,并表现出一定的产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16S rRNA 进化树 微生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海洋动物共附生放线菌分离及拮抗菌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云方 傅泽钦 叶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1-4,17,共5页
[目的]从舟山常见潮间带海洋动物中分离筛选得到具有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共附生放线菌,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同时鉴定拮抗菌的分类地位,为研究海洋来源产抗菌物质的菌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舟山几个潮... [目的]从舟山常见潮间带海洋动物中分离筛选得到具有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共附生放线菌,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同时鉴定拮抗菌的分类地位,为研究海洋来源产抗菌物质的菌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舟山几个潮间带海洋动物中获得放线菌菌株。点种法初筛后获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一定抑菌作用的菌株;酶标仪法定量测定抑菌活性;滤纸片扩散法复筛获得高效拮抗菌株;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白色念珠球菌(Monilia albican)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指示菌测定其抗菌谱。[结果]对典型菌株GP57和GT16进行生理生化、形态学观察及16S r DNA分子鉴定,其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相似度分别为99%和100%,其中GT16鉴定为灰平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planus)。[结论]海洋共附生微生物中,海洋放线菌可能是一类很好的产抗菌活性物的菌源,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海洋动物 共附生微生物 抗菌活性 筛选
下载PDF
污泥基生物炭固定化菌处理海洋溢油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钰 曾广婷 +4 位作者 刘梅 汪佳欢 刘行平 竺柏康 陈庆国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33-240,共8页
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原料,磷酸作为活化剂,通过热解法制备污泥基生物炭。并以生物炭作为载体固定化海洋石油烃降解菌Alcanivorax sp.ASW-2,探究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碳化温度与碳化时间对生物炭吸附效果的影响,优化获得微生物吸附固... 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原料,磷酸作为活化剂,通过热解法制备污泥基生物炭。并以生物炭作为载体固定化海洋石油烃降解菌Alcanivorax sp.ASW-2,探究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碳化温度与碳化时间对生物炭吸附效果的影响,优化获得微生物吸附固定的最优菌浓与吸附固定时间。在不同原油浓度、温度、pH、盐度等环境条件下考察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对原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磷酸浓度55%、活化时间2 h、碳化温度500℃、碳化时间1 h时生物炭的吸附效果最佳,对石油烃降解菌的吸附量为1.77×10^(11) CFU·g^(-1);在菌浓为5×10^(11)CFU·mL^(-1),吸附固定化时间为12 h时生物炭对微生物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原油浓度对微生物降解效果影响较大,原油浓度为0.1 g·L^(-1)时固定化菌与游离菌对原油的降解效果最佳,7 d降解率分别为97.78%与90.24%,而随着浓度增加,原油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5 g·L^(-1)的高浓度原油条件下降解率分别降至50%和35%以下。原油浓度为1 g·L^(-1)时,游离菌对原油的降解在第9 d达到稳定,降解率为56.67%,固定化菌在第7天降解率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其值为75.87%,固定化加快了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速率,提高了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原油的最优环境条件为:pH 8、盐度35、温度25℃。与游离菌相比,生物炭固定化提高了微生物对环境的耐受性,对原油的降解效果也有明显提高,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固定化后菌对原油的降解率最大可提升约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城市污泥 固定化微生物 生物降解 海洋溢油
下载PDF
研究生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建设 朱爱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280-282,共3页
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浙江海洋大学针对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改... 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浙江海洋大学针对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培养海洋生物学专业高层次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 研究生课程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海洋碳汇与温室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潇涵 程传东 +2 位作者 刘强 汤易上 赵淑江 《管理观察》 2017年第35期77-81,84,共6页
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45%的碳都来自陆地,而剩下的55%则集中在海洋,也就是"蓝碳"。由此可见,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的碳循环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海洋储碳中,微型生物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由焦念志等院士提... 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45%的碳都来自陆地,而剩下的55%则集中在海洋,也就是"蓝碳"。由此可见,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的碳循环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海洋储碳中,微型生物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由焦念志等院士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阐释了海洋储碳的一个新机制:微型生物活动把溶解有机碳从活性向惰性转化,从而构成了海洋储碳。舟山附近海域作为东海的典型海域,是海陆交互区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海区之一,营养盐及污染物输入量巨大,具有营养盐的梯度。因此舟山附近海域微型生物丰富,CO2交换作用强烈,是具有典型碳汇动态特征的海域,并且在东海碳汇中的贡献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固碳储碳 微型生物泵 碳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