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波浪的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波浪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民涛 宋虹 +3 位作者 周胡 和法利 刘福顺 常爽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基于实测波面的波浪力获取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的必备环节,对海上风电数字化运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更大的装机容量需求,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趋于大型化,其尺度因子D/L也随之增大;并且实际海域均为非规则波,以尺度... 基于实测波面的波浪力获取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的必备环节,对海上风电数字化运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更大的装机容量需求,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趋于大型化,其尺度因子D/L也随之增大;并且实际海域均为非规则波,以尺度因子划分波浪力计算理论的方法对非规则波的适用性尚不明确。通过建立数值水槽,依据实际工况对不规则波与桩基的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入射波浪场与桩基所受波浪力,在此基础上,基于入射波浪场分别采用Morison方程以及绕射理论求解波浪力并将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波浪力计算理论关于尺度因子的适用性,同时探究了波浪要素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rison方程在波高较大时精度下降;相对于Morison方程,绕射理论在该尺度下的精度更高。最后,通过分析实测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工况下的波浪力特征,以期通过实测波面计算波浪力的方法为实际服役风机波浪力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基础 实测波浪 Morison方程 绕射理论 尺度因子 OPENFOAM
下载PDF
用于风电钢塔筒的加劲钢管压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栋梁 李炜 +5 位作者 李天昊 王飞 周绪红 任为 曹昀琦 王宇航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9,共13页
薄壁圆钢管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锥筒型钢塔筒中,其在径厚比较大时易出现局部失稳,进而导致塔筒承载能力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风电钢塔筒的纵向加劲钢圆钢管结构形式,并进行了6个试件的压弯加载试验,以研究加劲肋形式及径厚比大小... 薄壁圆钢管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锥筒型钢塔筒中,其在径厚比较大时易出现局部失稳,进而导致塔筒承载能力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风电钢塔筒的纵向加劲钢圆钢管结构形式,并进行了6个试件的压弯加载试验,以研究加劲肋形式及径厚比大小对加劲圆钢管压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钢量下,加劲肋有效改善了钢管的局部屈曲,改变了结构的破坏形态,增大了钢管的塑性发展程度,从而提升了钢管的承载力及延性,其中T型加劲肋的增强效果更为明显。并将试验模型与有限元建模进行对照,互相验证了准确性。最后使用现有设计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评估,无加劲肋试件与各设计标准吻合良好,但现有计算方法低估了加劲试件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加劲肋 大径厚比 压弯荷载 局部屈曲 风电钢塔筒
下载PDF
海上风电较大直径单桩基础波浪荷载特性研究
3
作者 何奔 宋孟夏 +2 位作者 魏茂兴 李炜 何方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330,共7页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趋向大型化,桩基对于入射波场的影响增强,工程上计算波浪荷载最为常用的莫里森方程法无法再忽略绕射效应。为研究海上风电较大直径单桩基础(桩径波长比在0.15~0.25之间)在常规海况条件下的水平波浪荷载,采用物理模型实...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趋向大型化,桩基对于入射波场的影响增强,工程上计算波浪荷载最为常用的莫里森方程法无法再忽略绕射效应。为研究海上风电较大直径单桩基础(桩径波长比在0.15~0.25之间)在常规海况条件下的水平波浪荷载,采用物理模型实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最大水平波浪荷载在不同桩基几何参数和波浪水动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给出较大直径单桩基础惯性力系数C_(M)的取值曲线;并基于莫里森方程法提出计算较大直径单桩基础最大水平波浪荷载的实用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桩基础 曲线拟合 莫里森方程 波浪荷载
原文传递
海上风力机前端风电场瞬态重构研究
4
作者 姜贞强 王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针对海上风电单机位风速测点有限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少数风速测点的海上风力机前端风电场瞬态扩展方法。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将先验风电场数据分解为时间系数与空间模态特征信息,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建立有限风速测点到全局风... 针对海上风电单机位风速测点有限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少数风速测点的海上风力机前端风电场瞬态扩展方法。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将先验风电场数据分解为时间系数与空间模态特征信息,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建立有限风速测点到全局风电场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时构建海上瞬态风电场。结果表明基于POD-RNN的重构模型可通过有限风速测点准确重构海上风力机前端风电场,全局风电场瞬态重构均方根误差(RMSE)可控制在1.8136 m/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风电场 循环神经网络 本征正交分解 瞬态重构
原文传递
基于弹簧—阻尼理论的海上变电站动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兵 陶安 +2 位作者 郝俊飞 杨敏 任绅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海上变电站的建设也逐渐兴起。然而,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对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变电站分析和研究的重视。为了提高变电站数值模型分析的效率,研究以海上... 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海上变电站的建设也逐渐兴起。然而,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对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变电站分析和研究的重视。为了提高变电站数值模型分析的效率,研究以海上风电场变电站为中心,采用ABAQUS建立了实体土有限元模型和基于弹簧—阻尼理论的有限元模型,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随后进行了模态分析、风浪流响应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两种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的振型非常相似,频率误差小于5%。此外,在承受风和波流荷载时,两种模型得出的变电站结构响应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两个模型中样本点位移时程曲线的相位频率与测量数据非常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弹簧—阻尼理论的模型计算出的振幅与地震波测量数据更为接近。此外,弹簧—阻尼理论方法还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变电站 土弹簧 桩土相互作用 风浪流荷载 地震反应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多源同步监测数据挖掘分析
6
作者 周胡 和法利 +1 位作者 宋虹 常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6,共9页
针对自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及新增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安全监测分布零散且不完备,尚不足以为海上风电安全运维提供数据支撑的现状,本文以江苏如东某4.0 MW单桩海上风力机为平台,建立了国内首个多源同步实时监测系统,同步获取了... 针对自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及新增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安全监测分布零散且不完备,尚不足以为海上风电安全运维提供数据支撑的现状,本文以江苏如东某4.0 MW单桩海上风力机为平台,建立了国内首个多源同步实时监测系统,同步获取了该测点风速风向、水位波浪、振动加速度、塔筒倾角和运行工况等多源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进一步挖掘发现,随着平均风速增大,叶轮转速基本呈增大趋势,直至功率满发,而塔筒加速度则会同时受风、浪以及风力机自身运行状态的影响。本研究还揭示,不同类型和位置的环境-工况-响应多源监测数据间存在显著的同步匹配和相关性。在海上风力机监测过程中关注多源同步数据的相关性对其健康状态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源实时监测 健康诊断 数据挖掘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局部精细模型的海上变电站时域疲劳分析
7
作者 刘恒 黄珊珊 +2 位作者 李俊龙 杨玉宝 李宇超 《中国海洋平台》 2025年第1期24-31,40,共9页
为准确估计导管架基础管状交叉节点处的疲劳寿命,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某海上变电站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借助Abaqus软件建立导管架基础各关键节点的局部精细模型。将各管节点的焊接处选作热点,考虑风浪流的联合作用。通过雨流计数法,结合Pa... 为准确估计导管架基础管状交叉节点处的疲劳寿命,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某海上变电站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借助Abaqus软件建立导管架基础各关键节点的局部精细模型。将各管节点的焊接处选作热点,考虑风浪流的联合作用。通过雨流计数法,结合Palmgren-Miner准则与S-N曲线法,对该结构的各关键节点进行准确的疲劳寿命分析。为验证局部精细模型的可靠性,使用SACS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变电站疲劳强度在设计寿命期内满足规范要求;局部精细模型的构建可较为准确地估计管状交叉节点处的疲劳寿命;随机波浪更能反映真实海况,体现波浪的随机平稳过程。分析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及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变电站 导管架基础 时域疲劳评估 局部精细模型 疲劳寿命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自同步虚拟同步机拓展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仰铭 孙丹 +1 位作者 年珩 王霄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68-3374,共7页
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因其能为电网提供惯性和频率支撑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接口,但其在不平衡电网下的运行能力不足。为提高虚拟同步机在不平衡电网下的自同步并网能力和输出功率的电能质量,文章提出一种不平衡电网下基... 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因其能为电网提供惯性和频率支撑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接口,但其在不平衡电网下的运行能力不足。为提高虚拟同步机在不平衡电网下的自同步并网能力和输出功率的电能质量,文章提出一种不平衡电网下基于拓展功率的自同步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首先研究拓展功率和传统功率的关系,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拓展功率理论。然后分析将拓展功率理论应用于自同步虚拟同步机策略的可行性,并研究一种拓展功率谐振控制方法,使虚拟同步机在不平衡电网中可以实现对传统和拓展功率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拓展功率的自同步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通过选择不同的功率组合作为控制变量,可实现不平衡电网下虚拟同步机的精准自同步并网和3种不同的功率控制模式。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功率 自同步策略 不平衡电网 虚拟同步机
原文传递
10 MW级海上风电新型浮式基础结构强度分析
9
作者 张敏 赵薇 +2 位作者 李炜 沈侃敏 袁文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6,共9页
针对应用于50 m水深海域的10 MW海上风力机,设计由三浮筒及三立柱组成的新型浮式基础,建立带有骨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有关此新型浮式基础的设计波参数,一般选用随机性设计波的方法来确定,对波浪载荷工况下的整体结构。重点研... 针对应用于50 m水深海域的10 MW海上风力机,设计由三浮筒及三立柱组成的新型浮式基础,建立带有骨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有关此新型浮式基础的设计波参数,一般选用随机性设计波的方法来确定,对波浪载荷工况下的整体结构。重点研究浮筒的骨材尺寸以及骨材间距对新型浮式基础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纵横骨材尺寸组合对新型浮式基础整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型浮式基础结构高应力区域位于3个浮筒连接处,浮筒板单元应力水平受骨材尺寸和骨材间距的共同影响,采用合适的尺寸间距组合可在应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用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海上风电 谱分析 设计波法 强度校核 骨材布置方案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溜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锦宁 钱龙 +3 位作者 石锐龙 杨奕涛 何奔 杨仲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8-161,共4页
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近海工程,如海上风电机多采用大直径钢管桩,但由于桩和锤的重量很大,在沉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溜桩现象,溜桩容易对桩和桩锤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打桩的效率,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分析出现溜桩现象的原因,给出... 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近海工程,如海上风电机多采用大直径钢管桩,但由于桩和锤的重量很大,在沉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溜桩现象,溜桩容易对桩和桩锤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打桩的效率,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分析出现溜桩现象的原因,给出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溜桩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用基于CPT的ICP-05和UWA-05设计方法对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在自由入泥深度和溜桩深度的土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发现ICP-05方法在计算自由入泥深度的承载力时的结果比较理想;针对溜桩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区概念的折减优化公式,通过计算溜桩深度的承载力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 沉桩 溜桩 承载力计算
原文传递
风载和地震波联合作用下风电机组钢混组合式塔架响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栋梁 汤群益 +3 位作者 李天昊 付坤 彭子腾 袁中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90-200,共11页
为了探究钢混组合式塔架结构(混塔)在风载荷和地震波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Davenport脉动风速谱,基于AR线性滤波法对脉动风速进行时程模拟;并基于结构所处的场地条件,对混塔进行相应的地震波时程... 为了探究钢混组合式塔架结构(混塔)在风载荷和地震波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Davenport脉动风速谱,基于AR线性滤波法对脉动风速进行时程模拟;并基于结构所处的场地条件,对混塔进行相应的地震波时程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基础隔震结构、单个调谐质量阻尼器(single tuned mass damper, STMD)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istributed multiple tuned mass damper, D-MTMDs)结构、以及隔震结构和D-MTMDs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控制结构等一系列控制方法对混塔的响应进行了控制,并采用了七种评价指标对各控制方法的优劣进行了相应的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控制结构可以结合隔震结构和D-MTMDs结构的控制优点,不仅展现对风载响应的良好控制,也显示出对风载和地震波联合载荷响应优异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钢混塔架结构 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风载荷 隔震模型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基于改进Prony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其在海上风电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根 王滨 +2 位作者 陆南辛 夏露 祝周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0-286,共7页
针对现行的时频分析方法(包括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等)在分析海上风力机的实测信号时的不足,发展一种基于改进Prony变化的短时时频分析方法,并使用风电基础结构与风电整机结构的海上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与现有的几种... 针对现行的时频分析方法(包括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等)在分析海上风力机的实测信号时的不足,发展一种基于改进Prony变化的短时时频分析方法,并使用风电基础结构与风电整机结构的海上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与现有的几种主要使用的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比论证新方法及传统时频分析方法在应用于海上风电结构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状态监测 实测数据 时频分析 希尔伯特黄变换
原文传递
基于2010—2020年东海风浪统计数据的海上风电吸力桶基础动荷载承载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天庆 袁长丰 +3 位作者 袁铭徽 王滨 甄卓 姜志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为了得到桶基础承受风、浪动荷载的承载性能,结合我国东海地质条件,统计中国东海2010—2020年浅、深海风速和最大海浪数据,通过计算得到风浪荷载并制成ABAQUS软件幅值曲线施加到海上风电吸力桶基础上,分析了吸力桶基础在动荷载作用下的... 为了得到桶基础承受风、浪动荷载的承载性能,结合我国东海地质条件,统计中国东海2010—2020年浅、深海风速和最大海浪数据,通过计算得到风浪荷载并制成ABAQUS软件幅值曲线施加到海上风电吸力桶基础上,分析了吸力桶基础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吸力桶基础受风、浪荷载影响明显,桶基础迎力面受到风浪动荷载产生拉拔现象。在浅海区,桶基础在风浪荷载作用下桶身自上而下变形不协调,风浪荷载最大的10月份桶基础迎力面最大位移超出了规范0.02D的限制,基础失稳;桶基础背力面受压变形较小。在深海区,桶基础在风浪荷载作用下桶身自上而下变形相对协调,施加风浪荷载后桶体迎力面最大位移为14.9 mm,整体上迎力面位移比背力面位移大4 mm,桶体处于稳定状态。相较浅海区的吸力桶单桶结构,深海区吸力桶结构由于尺寸增加,桶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说明吸力桶结构的尺寸对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吸力桶基础 风浪荷载 承载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潮流能并网发电示范项目选址研究——以舟山兆瓦级潮流能示范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延 赵建春 +2 位作者 蔡丽 史学利 陈国海 《海洋技术学报》 2020年第4期77-85,共9页
我国的潮流能资源比较丰富,在沿海地区建设适合海岛环境的潮流能发电站,将为沿海地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推动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是我国近期海洋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推动我国潮流能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和规模化进程,... 我国的潮流能资源比较丰富,在沿海地区建设适合海岛环境的潮流能发电站,将为沿海地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推动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是我国近期海洋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推动我国潮流能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和规模化进程,本文以舟山兆瓦级潮流能示范项目为例,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工程建设条件等要素的综合比选研究,分析探讨了潮流能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在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阶段的场址比选流程、方法与内容,并且给出了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类似潮流能发电工程的选址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发电 兆瓦级 示范项目 场址比选
下载PDF
基于3D扫描雷达实测数据的海上风电场尾流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刘树洁 崔冬林 +2 位作者 沙伟 王尼娜 陈秋阳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有效优化实际业务中海上风电场的机组排布方案设计,降低尾流电量损失,在江苏某海上实际运行风电场采用3D扫描雷达进行实地尾流观测实验,分析独立尾流、半尾流和全尾流三种工况下机组的尾流长度、尾流宽度及尾流深度等尾流特性。研究表... 为有效优化实际业务中海上风电场的机组排布方案设计,降低尾流电量损失,在江苏某海上实际运行风电场采用3D扫描雷达进行实地尾流观测实验,分析独立尾流、半尾流和全尾流三种工况下机组的尾流长度、尾流宽度及尾流深度等尾流特性。研究表明,独立尾流工况下机组尾流下游方向11D~12D(D为叶轮直径)距离处风速变化趋平,尾流影响减弱,机组尾流影响长度在11D左右;近尾流区内,全尾流工况机组的风速衰减较独立尾流和半尾流工况机组明显增大,远尾流区三种工况变化趋势一致,尾流宽度均在3D左右,呈“双高斯”或“凹型”分布特征。二者的差异性主要与相邻机组间距的不同相关。三种尾流工况下,近尾流区的尾流深度明显较远尾流区大,尾流速度亏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扫描雷达 尾流特性 尾流工况
下载PDF
专利视角下海上风电基础技术态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16
作者 李炜 廖琦琛 +3 位作者 许丹海 李青 何奔 林志坚 《科技中国》 2021年第9期37-42,共6页
发展海上风电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迅速,海上风电业务已进入到国际风电市场。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是海上风电基础未来发展的重点,对漂浮式基础专利分布情况开展计量分析,深入了解各国在漂... 发展海上风电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迅速,海上风电业务已进入到国际风电市场。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是海上风电基础未来发展的重点,对漂浮式基础专利分布情况开展计量分析,深入了解各国在漂浮式基础领域的研发实力,对指导国内风电企业制定适合自身的相关技术专利战略以及风电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企业 海上风电 专利战略 碳中和 专利分布 态势分析 研发实力 计量分析
下载PDF
考虑暴露高度和波流条件的筒基冲刷试验研究
17
作者 岳鹏 何奔 +3 位作者 李雨杰 朱永强 徐强 国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47-2354,共8页
针对吸力式筒型基础负压沉贯过程中到位率低、筒顶暴露突出海床,基础易出现局部冲刷的问题,开展大断面波流水槽局部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暴露高度和波流条件下筒型基础的局部冲刷发展过程、最终冲刷形态及深度、冲刷平衡时间等特征规律.研... 针对吸力式筒型基础负压沉贯过程中到位率低、筒顶暴露突出海床,基础易出现局部冲刷的问题,开展大断面波流水槽局部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暴露高度和波流条件下筒型基础的局部冲刷发展过程、最终冲刷形态及深度、冲刷平衡时间等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纯流条件下,筒基周围冲淤沿来流方向对称分布,前后冲刷坑不贯通,最大冲刷深度往往出现在筒前.当暴露高度与筒径的比值为0.1,流速为0.3 m/s时,最大冲刷深度可达基础埋深的1/3.波流耦合作用时,掀砂能力增强,筒基周围出现砂纹地形,冲淤仍对称分布,最大冲刷坑深度达到冲淤平衡后会出现规律性波动.最大冲刷深度和极限冲刷平衡时间随着筒型基础暴露高度的增大而增加,提出考虑暴露高度的筒基极限冲刷平衡时间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筒基础 局部冲刷 波流耦合 暴露高度 冲刷特征 冲刷平衡时间
下载PDF
基于声呐图像的海上风电桩基局部冲刷实时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振双 郇彩云 陈露露 《海洋技术学报》 2023年第4期91-99,共9页
在江苏大丰某海上风电场选取代表机位,安装桩基局部冲刷实时监测系统对桩基周围海床进行实时监测,并和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监测效果较好,与多波束的测量结果相吻合,其最大优势在于能长期实时连续... 在江苏大丰某海上风电场选取代表机位,安装桩基局部冲刷实时监测系统对桩基周围海床进行实时监测,并和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监测效果较好,与多波束的测量结果相吻合,其最大优势在于能长期实时连续监测桩基周围海床的高程变化情况,掌握长期冲淤趋势。监测桩基海床已产生最大冲刷深度达8 m的冲刷坑,为保障风机系统的安全稳定,建议及时采取冲刷防护措施,以防冲刷坑进一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桩基 局部冲刷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浙江东矶列岛海域实测波要素及典型台风浪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郇彩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利用东矶列岛海域一年实测波浪资料,统计分析波要素特征,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分析台风浪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年平均有效波高0.88 m,年平均周期4.3 s,年最大波高8.67 m出现在夏季台风“利奇马”影响时。研究海域以轻浪为主,其... 利用东矶列岛海域一年实测波浪资料,统计分析波要素特征,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分析台风浪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年平均有效波高0.88 m,年平均周期4.3 s,年最大波高8.67 m出现在夏季台风“利奇马”影响时。研究海域以轻浪为主,其次是小浪和中浪;常浪向为ESE,次常浪向为E和SE;强浪向为SSE,次强浪向为SE。波浪平均持续时间和波高之间符合指数衰减关系。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最大谱峰56.20 m2/Hz,台风浪谱型以双峰谱为主,台风浪类型经历了涌浪—混合浪—风浪—混合浪—涌浪这一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矶列岛 波要素 台风浪 波浪谱
下载PDF
基于球形静力触探的嘉兴海域软黏土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宽君 汪明元 +2 位作者 沈侃敏 王栋 王新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2,共9页
针对海上风力机基础设计中的软黏土强度评价问题,通过在浙江嘉兴海域开展球形静力触探试验和室内试验,标定得到适合中国浙江嘉兴海域淤泥质粉质黏土的球形静力触探因子N_(ball)。采用固结快剪试验结果标定得到的N_(ball),DS范围为6.70~1... 针对海上风力机基础设计中的软黏土强度评价问题,通过在浙江嘉兴海域开展球形静力触探试验和室内试验,标定得到适合中国浙江嘉兴海域淤泥质粉质黏土的球形静力触探因子N_(ball)。采用固结快剪试验结果标定得到的N_(ball),DS范围为6.70~14.91,总平均值为10.58,标准值为10.91;采用三轴UU试验结果标定得到的N_(ball),UU范围为7.75~23.75,总平均值为17.44,标准值为19.03。采用标定得到的N_(ball)值可较好地解译嘉兴海域软黏土的强度,建议采用三轴UU试验结果标定得到的N_(ball),UU的标准值19.03作为强度下限值解译参数,采用固结快剪试验得到的N_(ball),DS的标准值10.91作为最优强度(中值)解译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黏土 抗剪强度 球形静力触探 球探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