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6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文化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前沿——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
1
作者 廖中举 刘燕 姚春序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对企业的管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研究儒家文化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了与儒家文化相关的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构建了儒家文化在经济...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对企业的管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研究儒家文化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了与儒家文化相关的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构建了儒家文化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形成了“关系”伦理、儒家美德、霍夫斯泰德文化分析模型以及家长式领导4个知识群,以及“企业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4大研究热点。此外,每一研究热点的维持时间不长,均不超过3年。最后,总结了儒家文化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社会责任 经济管理 文献计量研究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启示——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萍 常林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72-580,共9页
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的现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对1456个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线上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该校线上教学效果。从学生线上课程修读情况、软件和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 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的现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对1456个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线上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该校线上教学效果。从学生线上课程修读情况、软件和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在线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前景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该校线上教学工作开展有序,线上教学模式丰富多样,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可重复使用,但也存在教学硬件设施技术障碍、部分学生对使用多种软件和平台感到无所适从,学生学习效率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优化在线教学。研究结论可以为高校在线教学的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在线教学 教学模式 疫情防控 实践启示
原文传递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欣如 吴伊卉 《现代商业》 2011年第11期287-288,共2页
本文随机选取浙江理工大学(以下简称ZSTU)大一至大四2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分析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性,并辨析不同取向的成就动机对社会适应各维度的影响,本文结论对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成就动机 社会适应 大学生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4
作者 张修凡 《江南论坛》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实现生产力提高和环境友好间的新平衡。通过剖析数字经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浙江经验,总结制造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制约,进一步提...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实现生产力提高和环境友好间的新平衡。通过剖析数字经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浙江经验,总结制造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制约,进一步提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制造的深度融合,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放大市场的拉动作用及加快平台建设与完善,推进精准性政策实现引导与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理工大学校址变迁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山 高亚萍 +2 位作者 赵陈刚 黄晓勤 毛业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91-598,共8页
校址变迁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基本内容,开展校址变迁的专门研究,对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完善校史研究有重要意义。以蚕学馆的办学历史为主线,采用史料考据的方法,考察论证了120余年来浙江理工大学校址变迁的背景原因、具体时间,确定了... 校址变迁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基本内容,开展校址变迁的专门研究,对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完善校史研究有重要意义。以蚕学馆的办学历史为主线,采用史料考据的方法,考察论证了120余年来浙江理工大学校址变迁的背景原因、具体时间,确定了学校各办学时期主要校址23处(不含分校校址),系统梳理了各校址的区域方位、土地面积、建筑格局等情况,基本还原了学校校址变迁的全貌。在局势复杂多变、资源紧张匮乏的情况下,一代代"浙理人"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国、实业富民的办学宗旨,服从国家战略,服务地方民生,推动我国蚕桑丝绸纺织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理工大学 蚕学馆 校址 变迁
原文传递
管理会计报告的内涵、体系结构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圆 《商业会计》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成果的载体,体现的是管理会计实践中创造价值与实现价值增值的信息数据和控制效果,以及相关信息输出等工具理性特征的表达手段。有关管理会计报告的体系结构研究对于丰富管理会计的学科内容、促进传统会计报告方... 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成果的载体,体现的是管理会计实践中创造价值与实现价值增值的信息数据和控制效果,以及相关信息输出等工具理性特征的表达手段。有关管理会计报告的体系结构研究对于丰富管理会计的学科内容、促进传统会计报告方式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管理会计报告是动态发展的,它与财务会计报告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的差异;两者在企业实践中,尤其是针对管理当局的决策活动,报告使用者往往会主动加以融合与协同。研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结构既要拥有权变思维,也要秉持原则导向,充分展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报告 体系结构 价值管理 未来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成本管理:形成动因、范式特征和创新发展
7
作者 冯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6,共7页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动因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产业体系的内在需求,展现的是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等新的质态特征。新质生产力的范式创新与成本管理范式变迁具有共生性和一致性。本文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动因和范式特征,结合成本管理的概...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动因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产业体系的内在需求,展现的是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等新的质态特征。新质生产力的范式创新与成本管理范式变迁具有共生性和一致性。本文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动因和范式特征,结合成本管理的概念属性,深入分析了成本管理的应用环境与变化规律。同时进一步开展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创新互动研究,通过完善成本管理的结构性与执行性动因,使新质生产力建立在丰富的微观实践基础之上,提高科技创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下的成本管理需要结合范式特征不断拓展功能边界,在强化微观职能的同时,扩大中观与宏观的管理职能及范围,具体表现在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的包容性扩展、积极利用智能化成本管理的贡献性增长,以及对共同富裕等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联动作用的社会性价值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成本管理 范式特征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8
作者 陈斐 庞欣茹 康松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42,123,共27页
以金融资源、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中国省级区域金融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表明:2003-2020年中国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东部各省份的金融服务能力整体上高于中... 以金融资源、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中国省级区域金融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表明:2003-2020年中国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东部各省份的金融服务能力整体上高于中部、西部省份。选定的基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2003-2020年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三大地区子样本情形的分析也表明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其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两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子样本分析表明:相对发达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欠发达地区这种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全国样本情形下的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经济系统遭受外生冲击影响时,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经济增长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则对中国经济波动存在一定的反向抑制效应。进一步讨论表明:在全国样本和两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子样本情形下,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呈现出先波动变化再稳定上升的趋势;相较于增加金融资源而言,提高金融效率或改善金融生态手段在抑制外生冲击、平滑经济波动方面更为有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金融布局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面板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多重路径——基于中国省域的组态分析
9
作者 张修凡 廖中举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1,共6页
文章首先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GMDH算法识别数字经济的不同维度中影响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最后,考虑条件间的组合关联,收集201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 文章首先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GMDH算法识别数字经济的不同维度中影响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最后,考虑条件间的组合关联,收集201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组态分析,得出等效组态方案和因果结论。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过程形成了“数字技术主导型”“数字金融主导型”“产业数字化主导型”和“数字产业主导型”四条路径。江苏和北京是“数字技术主导型”路径的代表性省份,依托数字技术和产业数字化而产生先发优势。浙江、广东和上海是“数字金融主导型”路径的代表性省份,利用金融普惠性解决传统行业的融资需求,整合重组要素资源,研发数字技术和低碳产品。山东、江西和天津是“产业数字化主导型”路径的代表省份,推动解决低碳技术的应用与转化问题,形成低碳发展模式。福建是“数字产业主导型”路径的代表省份,依托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减排 组态分析
原文传递
物流运输和经济外向性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陈佳怡 廖峰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在后疫情时期,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物流运输、经济外向性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文中选取了2005-2022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物流运输和经济外向性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 在后疫情时期,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物流运输、经济外向性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文中选取了2005-2022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物流运输和经济外向性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提高物流运输水平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而经济外向性、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总产值等因素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最后提出了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运输 经济外向性 农产品价格 面板数据
下载PDF
基于社会学视角 加强学生事务“第三域”管理——以zstu大学某学院为例
11
作者 侯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8期25-27,共3页
如何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大学生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大学生管理中的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两部分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问卷结果,指出两种活动之间的内在区别,提出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应将管理内化到活动中,提高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 如何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大学生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大学生管理中的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两部分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问卷结果,指出两种活动之间的内在区别,提出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应将管理内化到活动中,提高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将复杂的学生发展过程简单化、管理行政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事务 志愿者 学生社团 管理
下载PDF
浙江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12
作者 刘思怡 赵璠 詹淼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为响应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研究选取浙江省四县(市、区)试点地区作为样本,从乡村产业、服务、治理和环境数字化以及村民生活水平五方面构建评价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指标体系,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OLS回归,明确了影响数... 为响应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研究选取浙江省四县(市、区)试点地区作为样本,从乡村产业、服务、治理和环境数字化以及村民生活水平五方面构建评价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指标体系,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OLS回归,明确了影响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主要依赖于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其对村民收入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三维度对民收入水平正向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归纳调研地区的成功模式与特色举措,从而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和提升策略,为浙江省其他地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主成分分析法 成效评价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创新模式异质条件下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3
作者 邵胜南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期136-139,146,共5页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中国省级数据为样本案例,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不依赖于单个条件,而是由不同的前因条件组合所产生的结果;存在四条路径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四条路径中创新...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中国省级数据为样本案例,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不依赖于单个条件,而是由不同的前因条件组合所产生的结果;存在四条路径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四条路径中创新水平都是核心存在条件,再结合组态的其他核心条件可分为创新-产业支撑型和创新-经济驱动型两种模式。结合实证结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缩小数字鸿沟,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荆玥玮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3期350-351,共2页
阐述数字技术的特点,探讨数字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财务管理 大数据 云计算
下载PDF
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基于浙江省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华 王金湘 +1 位作者 李冬琴 陈丽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96,共4页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特点,在分析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反馈关系基础上建立了浙江省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研究发现:(1)增加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比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增加"...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特点,在分析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反馈关系基础上建立了浙江省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研究发现:(1)增加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比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增加"政府科技拨款占比"和"科技活动人员占比"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2)浙江省科技人员及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和政府科技拨款间协调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区域技术创新 反馈 预测 协调性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A大学80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5
16
作者 林云 梁雄军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学习动机是激励大学生学习行动的内在原因。发奋进取的学习行为表现,是大学生具有明确学习目标需求和良好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对地方性高校浙江省A大学802名大学生的实证分析(回归估计)表明,教师综合素质、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环境等... 学习动机是激励大学生学习行动的内在原因。发奋进取的学习行为表现,是大学生具有明确学习目标需求和良好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对地方性高校浙江省A大学802名大学生的实证分析(回归估计)表明,教师综合素质、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环境等系列因素,均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积极性;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加其乐观的就业预期。建议地方高校进一步确立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切实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指导工作,积极创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习的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持续激励和强化学生优良的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永喜 沈满洪 +1 位作者 王娟丽 王尧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为提升农村水利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基层水利组织管理效率,改革和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在浙江各地的实地调研并根据机构设置形式的不同,将浙江省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模式划分为"水利站&qu... 为提升农村水利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基层水利组织管理效率,改革和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在浙江各地的实地调研并根据机构设置形式的不同,将浙江省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模式划分为"水利站"模式、"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模式和"村级水利员"模式三种类型。然后,从机构设置、职能界定、组织决策、技术支撑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对这三种模式运行的利弊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要将水利站作为县(市)水行政管理部门的延伸,推行"县(市)乡共管,以县(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培养和引进"一专多能"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人才和加强公共财政对基层水利组织的经费保障力度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水利管理 管理模式 公共服务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品 褚桂楠 杨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83-490,共8页
从经济结构、有效性、稳定性、福利分配和资源环境五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浙江省1993—2014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并利用耦合机制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耦合情况。结果显示:浙江经济... 从经济结构、有效性、稳定性、福利分配和资源环境五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浙江省1993—2014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并利用耦合机制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耦合情况。结果显示:浙江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长期处于交替上升状态,现阶段数量主导特征明显;经济结构和福利分配对经济增长质量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有效性和稳定性作用逐渐下滑,资源环境的作用在近几年提升明显;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耦合度呈上升趋势,现阶段仍未跨越粗放型数量增长阶段,但未来进入高耦合质量型增长趋势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数量 耦合分析
下载PDF
农村教育对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C^2R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剑锋 魏利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70-677,共8页
利用1996—2005年浙江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有关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测算了农村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农村教育中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引入改进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 利用1996—2005年浙江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有关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测算了农村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农村教育中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引入改进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有关数据进行了线性处理。分析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对浙江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不大,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实有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文化程度。基于耕地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C^2R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贡献率
下载PDF
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剑锋 单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6-191,共6页
本文基于MRW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的δ、β收敛性分析发现:浙江区域经济不存在绝对的δ和β收敛,但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验证了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化水平以及初始人力资本等对经济的增长... 本文基于MRW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的δ、β收敛性分析发现:浙江区域经济不存在绝对的δ和β收敛,但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验证了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化水平以及初始人力资本等对经济的增长都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是影响收敛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政府应对区域经济加以合理的调节,以促进浙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经济 区域差异 增长收敛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